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案
在校园中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
![在校园中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a303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d.png)
在校园中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在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处理的一道难题。
尤其是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社交生活,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在学校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们,如何在校园中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基本概念1. 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指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交流、合作、互助等。
它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且是社会中人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一般分为亲密关系和非亲密关系两种。
亲密关系是指彼此之间情感深厚、关系密切、相互信任的关系。
例如亲人、恋人、好友等。
非亲密关系是指彼此之间没有亲密情感的关系,这些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为了达到双方的某种利益或目的。
例如同学、同事、上下级关系等。
三、如何在校园中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 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平等、尊重、友善是沟通的最基本原则。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会倾听、理解别人,及时表达个人想法、感受,以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2. 注意言辞和举止言语和举止的文雅、得体也是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避免语言攻击、挑衅、威胁和侮辱等行为,同时要关注自己的姿态、言辞,给人留下一个优美、自信、得体的印象,增强互相间的尊重和信任。
3. 尊重和他人的权利和信仰在校园中,要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信仰,不能对他人有歧视和不当行为。
尊重别人的信仰、文化、个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建立相互尊重、包容、理解和互利的人际关系。
4. 学会拥有优美的心态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教育学生们,学会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一种平和、宽容、包容的态度来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和生活者。
四、总结营造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临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在校园中。
六年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主题活动教案
![六年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主题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711af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1.png)
六年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主题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2、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掌握表达态度、说话礼貌的方法;4、学会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5、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2、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表达态度、说话礼貌的方法;4、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1、和谐人际关系的概念;2、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1、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2、表达态度、说话礼貌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老师针对学生常见的人际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并提出当前课程的主题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学校里需要提倡哪些和谐的人际关系。
Step 2:概念解释通过幻灯片或手绘的形式,对“和谐人际关系”进行概念讲解,包括对和谐的含义的解释、和谐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如何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等。
Step 3:问题分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矛盾,并帮助学生总结个案及常见的矛盾类型,以及针对各种类型矛盾的解决技巧。
Step 4:团队协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分组并设计团队互助的游戏、活动等,以营造一种团队合作的氛围。
老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
Step 5:礼貌用语老师通过口头示范,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例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进行有效辅助。
Step 6:活动设计针对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竞赛等形式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及时地总结或回顾,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以个案、小组和整体三个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2、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互动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礼仪规范、解决问题能力等。
七、教学反思:1、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及技巧,教师应加强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2、应在课程效果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量化评价,以此为基础精密优化教学方案;3、老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课堂氛围,积极营造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职业道德与法律4——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职业道德与法律4——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efe7f00de80d4d8d15a4fb4.png)
32—— 4 职业道德与法律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新授 1知识目标:学会在交往中运用礼仪知识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情感目标:培养注重人际交往的意识,尽快适应社会关系交往礼仪的内涵及要求展现亲和力自觉践行交往礼仪【板书设计】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㈠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2、交往礼仪的主要内容㈡交往礼仪重亲和㈢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复习〗行为举止的各种要求:站、坐、走〖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礼仪的两大部分——自尊自信和言行举止礼仪。
今天我们来学习今后生活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礼仪——交往礼仪。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既然生活在人群中,那与人交往便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人平时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升迁的机会,为什么同事对自己总是保持着距离,为什么本单位的某某人平时就好像如鱼得水一样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我们今天的课堂里。
〖讲授新课〗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㈠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来往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
2、交往礼仪的主要内容1)校园礼仪有其特定的对象,主要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学校工作人员之间的礼仪。
2)家庭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增进情感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
㈡交往礼仪重亲和事例:P18 《元帅与士兵》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事例:漂亮非首选亲和力最重要 400人挤爆深航招聘大厅长沙晚报讯(向艳霞姚毅)航空公司招考空姐,相貌是放在第一位吗?深航招考负责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最重要。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PPT学习教案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481f1704a1b0717ed5dd8b.png)
(2)有助正常交往
一个人不和别人打交道,不是一个 神就是一只兽。 ——亚里士多德
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于他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85%
靠他与别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卡
耐基
第12页/共31页
(2)有助正常交往
“美”的力量: 第一,吸引眼球; 第二,获得帮助 ; 第三,增进人际的吸引。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会计学
1
习礼仪,讲文明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交往礼仪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第1页/共31页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平等互尊
团结友爱
交往礼仪的
诚实守信
基本要求
互利互助
第2页/共31页
交往礼仪
第3页/共31页
.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日常交往礼仪:见面礼仪、交谈礼仪 、电话礼仪等
交往礼仪 的类型
第27页/共31页
F、尊重弱者
第28页/共31页
习礼仪,讲文明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交往礼仪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第29页/共31页
end
谢谢大家 !
第30页/共31页
第17页/共31页
说什么
交谈礼仪
基本要求
“四不准”: (1)不打断对方; (2)不补充对方; (3)不纠正对方; (4)不质疑对方。
第18页/共31页
语言标准 称呼得体
记住了:对长辈的称呼要尊敬; 对同辈的称呼要亲切、友好; 对关系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 对不熟悉的人要用全称 。
第19页/共31页
第21页/共31页
小贴士:A、保持微笑
第22页/共31页
B、和谐相处
第23页/共31页
C、与人分享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主题班会教案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ee7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b.png)
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二、班会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恰当的社交礼仪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对社交礼仪的正确认识。
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并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
三、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社交礼仪对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营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七、班会流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人际关系冲突或不恰当社交礼仪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 分钟)(1)讲解人际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如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学业进步和职业发展等。
(2)介绍社交礼仪的概念和范畴,包括问候礼仪、交谈礼仪、用餐礼仪、着装礼仪等。
3、小组讨论(20 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或社交礼仪缺失而引发的问题?(2)你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应该具备哪些要素?(3)如何在不同的场合运用恰当的社交礼仪来改善人际关系?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如在面试、聚会、校园生活等场景中,由于社交礼仪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
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礼仪示范与练习(20 分钟)(1)请几位同学上台,分别展示正确的问候礼仪、交谈礼仪等,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和学习。
(2)进行模拟场景练习,如模拟面试、同学之间的交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社交礼仪。
6、总结与归纳(10 分钟)(1)请学生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幼儿园社交礼仪:请和谐相处教案
![幼儿园社交礼仪:请和谐相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898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幼儿园社交礼仪:请和谐相处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社交礼仪:请和谐相处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了解多种和谐相处的方法;2.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如问候,礼让等;3.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以及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和谐相处的意义1. 听取孩子们对于和谐相处的看法,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2. 观看有关和谐相处的视频,展示和谐相处的场景,以及分享和谐相处的经验和技巧。
第二课:社交礼仪规范1. 简单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礼仪规范,如问候、礼让等;2. 就如何遵守礼仪规范进行示范,对孩子进行练习。
第三课:解决问题的方法1. 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场景;2. 引导孩子们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学习消除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和谐相处的意义1. 给孩子们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和谐相处的意义是什么?”让孩子们自己发表看法。
2. 观看有关和谐相处的视频,介绍和演示和谐相处的方法。
3. 鼓励孩子们分享和谐相处的经验和技巧。
第二课:社交礼仪规范1. 学习常见的社交礼仪规范,如问候、礼让等。
2. 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让孩子们练习遵守礼仪规范。
3. PO 什么是电视仪表?第三课:解决问题的方法1. 让孩子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场景,让孩子们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
2. 引导孩子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口头表达或通过其他方式把建议帮助孩子实现。
四、教学评价通过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交流,让实际的应用情景使学习内容更具体、更形象。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社交礼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自己找一些场景并通过良好的交往方式来保持和谐,同时给自己打分并写下感受等。
同时,要求家长能陪伴孩子,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引导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有关社交礼仪的图书;2. 视频资料,展示和谐相处的场景;3. 游戏、取景拍摄、声卡制作等。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和观察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法,使孩子们易于接受。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1ef7a91a37f111f1855b86.png)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那交往礼仪讲的会是什么呢?
生答:
师小结:交往礼仪的含义(课件)
(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事例一:风和太阳的故事(课件)
师问:上述这段寓王铮的事例(课件)
师问:该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要求?
情感目标:态度、价值观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能力目标:掌握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和技巧
教学重点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
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提问: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2、个人礼仪的核心?
学生回答
第二部分:学习新课
一、导入: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掌握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和技巧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学难点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高一对口
学生人数
56人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
第一课习礼仪、讲文明-----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交往礼仪的含义、核心和基本要求,掌握如何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生答:
师小结:交往礼仪的核心尊重和友好。交往礼仪的作用(课件)
(三)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师举例然后生举例
师小结:1、从事做起,注意细节。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三、师总结,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图(课件)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案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d194c05acfa1c7ab00cc5a.png)
创境激趣】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一组学生代表:我们组的任务是展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个概念一一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交往礼仪吗?生: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师: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体现的是相互服务、竞争合作、团结和谐的关系。
一组学生代表:在了解了交往礼仪的概念后,让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请大家看一组我们搜集的材料。
镜头一: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
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
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
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 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
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
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
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生:镜头一的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30分钟用:一是对个人,二是对整个社会,三是对国际交往。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梅兰芳与齐白石的故事:1913年, 19岁的梅兰芳首次去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一举成名。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包括齐白石。
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多是达官显贵,衣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冷落一旁。
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了都一下子站起来欢迎,争先恐后地与之握手。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869509f705cc1754270948.png)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了解交往礼仪的含义。
(2)识记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3)理解交往礼仪的道德意义。
(4)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模仿实践能力。
思想教育要求:加强学生对交往礼仪的认识,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从而自觉践行礼仪规范,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举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工具: PPT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要塑造自己良好形象,首先要提升自己人格魅力,而个人礼仪修养不仅是彰显自己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还影响个人交往能力。
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做个测试, 看看自己的交往能力。
(PPT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上面的测试,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测试对自己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想想自己在平时是怎么对待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应该怎样做才能与我们身边的人和谐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PPT显示课题)新课讲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7页,阅读17-22页,思考下列问题:(PPT显示问题)学生分别回答前4个问题后,教师归纳总结。
(PPT显示)一、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二、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三、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礼仪要求(1)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友爱,学生对师长要有礼貌,衣着打扮符合学生身份,校园公共场所遵守纪律等。
(2)家庭礼仪的基本要求:子女对父母等长辈恭敬孝顺,勤问候,主动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家庭成员间要互相尊重,关心和体贴。
(3)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举止大方,仪态优雅,爱护环境,注重卫生,礼貌待人,尊老爱幼,遵守公德,维护法纪。
四、遵守交往礼仪有的意义和作用1、意义:遵守交往礼仪不仅体现一个人文化修养、优良品德和文明程度;还能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礼仪与人际关系——班会策划教案
![礼仪与人际关系——班会策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61e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6.png)
礼仪与人际关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更是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点,本次班会就围绕礼仪和人际关系展开,并从中选出两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和“如何做到高雅的礼仪”。
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解具体的策划教案。
一、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高雅的礼仪品质;2.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本次班会活动时间为XX年XX月XX日,地点为学校礼堂。
三、活动流程1.主题一:“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1)开场白主持人首先要发布通知和开场白,欢迎同学们来到本次班会,并介绍活动主题。
(2)相关话题分享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与人交往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这些分享可以启发其他同学的思维,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分享各自的交往经验和技巧。
同时,现场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让同学们举一反三,加深交流。
(4)答疑环节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开启答疑环节,让同学们自由提问,让老师和其他同学解答问题。
2.主题二:“如何做到高雅的礼仪”(1)现场示范请老师和一些同学进行生活中关于礼仪的示范,比如如何正确的握手和致谢等,同时在现场演示礼仪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小测试,让同学们亲自操作。
(2)小组练习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并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让代表带领小组的同学一起练习生活中的一些礼仪,训练大家对礼仪的认识和操作。
(3)展示环节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在展示台上进行表演演示,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些不同的礼仪知识和技巧。
(4)总结和反馈在活动结束前,让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馈,督促同学们将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习惯。
四、活动效果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对人际关系和礼仪逐渐认识和接受,同时也不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和情感联系。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b603757375a417866f8fdc.png)
教学设计类别:德育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职业道德与法律》类别:德育时间:2018年4月18日地点:A821班级:17级学前教育2班20 18 年4月18日一、学情分析17级学前教育2班,该班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班风学风好,纪律严明,上课的参与积极性颇高。
本班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交往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交往中的品德修养,培养和增进接纳别人的意识,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知识储备】缺乏交往礼仪道德认知【技能】规范交往的行为动作【心理特点】渴望交朋友,不会交朋友【行为表现】不能自觉践行,交往礼仪二、教材分析1.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本课内容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2.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本课内容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1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中第三个知识点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容。
学生日常生活以及班会课中对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但学生大多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很少进入实践层面。
因此,本课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在模拟场景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礼仪观念,自觉践行交往礼仪。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2.情感态度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运用目标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重点:自觉自愿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难点:探究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四、教学重难点学法教法2、案例分析法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情景,践行交往礼仪五、教法学法导学制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是满堂灌的“讲师”而是指导学习的“导师”而自主学习法强调强调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教案
![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b3e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f.png)
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教案一、引言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交往和相处过程中所需遵守的规范和规则。
它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技巧和指导,以促进他们与他人的良好互动。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的紧密关联;2. 掌握常见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规则;3. 提升自身的交际技巧,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社交礼仪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涉及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用餐礼仪等方面。
通过遵守社交礼仪,我们能够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尊重。
2. 常见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规则:a) 商务场合礼仪:包括着装得体、亲切礼貌地迎接对方、注意身体语言、保持适当的距离等;b) 社交聚会礼仪:包括主动交流、尊重他人的意见、不扰乱其他人等;c) 餐桌礼仪:包括正确使用餐具、懂得文雅地与他人交谈、注意桌上礼仪等。
3. 交际技巧的培养:a) 主动倾听: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展示出对对方的关心和尊重;b) 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礼貌用语,如“谢谢”、“请”、“对不起”等,表达自己的尊重和友善;c) 建立互信: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详细介绍社交礼仪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社交经验和观点;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在实际场合中运用社交礼仪;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如社区义工、学校义卖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礼仪和技巧。
五、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2. 角色扮演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的礼仪技巧;3. 书面测试:通过提供相关情景题目,考察学生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详案)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5f62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8.png)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详案)交往礼仪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详案)一、导入同学们,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几乎每天都要与人交往,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粗俗无礼的与人交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与人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寻找营造人际关系和谐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二、授新那么,什么是交往礼仪呢?生答师小结:对,交往礼仪就是我们与人相处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待人处事的准则。
师:这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我们有哪些基本要求?请听“风和太阳”的寓言故事(播放故事录音)请大家边听边想:你从中明白什么道理?生: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礼貌待人,团结友善。
师:对!说得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力气大不一定能赢,力气小也比一定会失败,关键是要会使巧力。
在人际交往中,要如何来使巧力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关键在于讲究礼仪,就像太阳对风说的“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与人交往要平等互尊,礼貌待人,团结友善。
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展示名言)谁来告诉大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师小结展示: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同学们,与人交往除了要互相尊重,团结友善还要怎样做呢?请看案例(展示案例),边看边想: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案例: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
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
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听得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请问: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生1:与人交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生2: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信守诺言师小结:对,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活处处有合作,合作有助于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诚实守信是合作共赢的前提,因此,与人交往要互利互助,诚实守信。
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
![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5db39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教案:社交礼仪教案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引言:社交礼仪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人的言行举止以及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拥有良好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社交礼仪知识和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 掌握常见的社交礼仪规范,包括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电话礼仪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心程度,提高对他人需求的敏感度。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对话技巧、合作能力等。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谦逊态度,并懂得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社交礼仪以及其重要性。
2. 社交礼仪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
3. 社交礼仪中的细节注意事项。
4.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5. 社交礼仪在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社交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10分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提问的方式,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社交礼仪对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如增进人际交往、树立个人形象等。
2. 社交礼仪的应用场合(15分钟)- 分组讨论,列举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要求,如婚礼、商务会议、朋友聚会等。
- 引导学生讨论对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进行灵活应变,并明确社交礼仪在各场合中的重要性。
3. 社交礼仪中的细节注意事项(2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注意社交礼仪中的细节问题,如握手姿势、礼貌用语、面部表情等。
-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一些细节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
4.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技巧(20分钟)- 分组进行学生间的互动讨论,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听取他人意见、表达自己观点以及尊重他人等。
5. 社交礼仪的意义(15分钟)-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社交礼仪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义。
交往礼仪营造以及谐人际关系
![交往礼仪营造以及谐人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400d395caaedd3382c4d37b.png)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优异形象三、交往礼仪创造和睦人际关系一、教课目的1.认知(1)认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2)理解交往礼仪包含的道德意义(3)领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2.感情态度看法尊敬自己和他人,同样待人、真挚礼貌3.运用养成恪守交往礼仪的习惯二、教材剖析1.教课要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从理论角度看,认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包含的道德意义,领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最后要落实到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上,这是学生学习和践行的要点内容。
从实践角度看,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有重要的亲和作用,能够在交往中表达敬爱、交流思想、联系感情、增进理解。
从现实生活看,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中职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人员等对象的平时交往中需要自觉践行有关的交往礼仪规范。
因此,这是教课要点。
2.教课难点交往礼仪包含的道德意义和恪守交往礼仪的作用在平时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社交生活的钥匙。
当前,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质行为上却常常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
这是与交往礼仪教育的缺少分不开的。
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指引全体公民自觉依据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进优异社会风俗形成,令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睦与有序,努力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构造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创造和睦人际关系” 。
教材从认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乞降内容下手,帮助学生经过学习交往礼仪包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进而养成恪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三、学情剖析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变化大,感情情绪表现出丰富多变、矛盾的特色,学生中的一部分以前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亲母亲,内心简单愁闷、孤单和烦忧。
一方面,多半同学因为受生活经历、交往经验和自己道德涵养的限制,缺少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简单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误差,造成不睦睦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急迫的交往梦想,乐于与人交流,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_教案(3篇)
![人际交往_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35281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a.png)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3. 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3. 人际交往中的冲突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2. 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PPT、案例分析等。
2. 学生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际交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1.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 真诚待人- 公平公正- 合作共赢2. 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倾听: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不打断对方发言。
- 表达: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 非语言沟通: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的传递。
- 提问:恰当的提问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际交往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2. 教师总结,强调人际交往技巧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人际交往技巧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作业中的心得体会。
二、角色扮演1. 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中的场景。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互动交流1. 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2. 教师总结,强调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自信、尊重和耐心的重要性。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说课稿-定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说课稿-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c075c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c.png)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说课稿-定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说课人:2017年3月21日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理念,这也体现了我今天说课的主题《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这一课选自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伟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修订版一书中,属于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中第三部分内容。
作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交往礼仪,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更是直接影响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她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二)教学目标结合课程大纲的目标要求,从学情出发,我拟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与在校生密切相关的交往礼仪的基本规范。
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养成遵守校园礼仪的习惯。
3、德育目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平等互尊、与人友好、真诚礼貌。
(三)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重新整合。
1、与在校生密切相关的交往礼仪部分,除了原有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之外,新增网络礼仪这一知识点。
2、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四)重难点1、重点:将与在校生密切相关的交往礼仪中的校园礼仪部分作为教学重点。
2、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幼师专业的学生,且全都是女生。
她们主要有以下特点:1、学习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她们活泼开朗、思维活跃,喜欢表现,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交往礼仪,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2、作为幼师专业的女生,她们大都把学习重心放到了技能课上,对于德育课的学习基本没有兴趣,意识不到交往礼仪对于她们日后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
三、教学策略(一)教学理念。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案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28a67b14e852459fb5791.png)
授课班级:中专34班
中专41班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一课第三节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2013.9.12
授课题目: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 生:镜头一的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 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
镜头二: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
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 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 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 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教学准备: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题、案例图片、flash短片、各组学生准备的预习材
设计思路: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
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要求学生按分组准备好预习任务。
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 往的前提条件,交际生活的钥匙。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 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案
![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c85bdcc22bcd127ff0c0d.png)
教案
授课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
授课班级:中专34班
中专41班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一课第三节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2013.9.12
授课题目: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师:好,谁来讲讲讨论的收获?
生1:课本介绍了握手礼,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的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体现着这么多礼仪方面的意义。所以,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从小事讲授法
2分钟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要求学生按分组准备好预习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体现的是相互服务、竞争合作、团结和谐的关系。
一组学生代表:在了解了交往礼仪的概念后,让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请大家看一组我们搜集的材料。
镜头一: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
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了。
a.是 b.不一定 c.否
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教案
授课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
授课班级:中专34班
中专41班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一课第三节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2013.9.12
授课题目: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教 学 过 程
1分钟
讲授法
2分钟
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要求学生按分组准备好预习任务。
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交际生活的钥匙。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今天我们要学习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的规范。
创境激趣】
教学内容: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引明理】
师:课前我们已经分组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请各组同学的代表将本组准备的内容进行展示。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组学生代表:我们组的任务是展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个概念——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交往礼仪吗?
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交往的能力,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问)镜头二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请举例说明交往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
生: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团结友爱、互利互助等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还有平等互尊、诚实守信。(举例略)
师:感谢一组同学介绍的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但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求。(展示幻灯片,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的图片)我们同学要侧重了解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具体内容在课本17~18页。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镜头二: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
生:镜头一的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
师:这位同学对寓言蕴含的道理归纳得非常好。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让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离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处少,相同之处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诚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人们都希望获得尊重,如果站在别人面前,一番强词夺理的争论,一些放荡不羁、趾高气扬的行为举止,会远远不及一番谨慎细致的考虑和措词有理、文质彬彬的劝导有用。
教学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教学准备: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题、案例图片、flash短片、各组学生准备的预习材料包括故事和案例资料等。
设计思路: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