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上,形成较密的砂层,并随孔内混凝 土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骨架底 部时托起钢筋骨架;混凝土灌注至钢筋 骨架底部时,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钢筋骨 架上浮;提升导管时不慎挂住钢筋笼; 钢筋骨架不牢固,孔口未固定。
预防及处理方法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使其初凝时 间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保证灌注迅速 连续。
认真清孔,使泥浆中含砂率符合 规范要求。
导管堵塞
原因分析
初灌时因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隙 小,混凝土上升不流畅而堵管;拌和混 凝土离析严重或灌注过程中导管漏水, 混凝土受水冲后离析的粗骨料集中在一 起而堵管;灌注时间长,表层混凝土已 过初凝时间并开始硬化,导管内混凝土 翻不上来而堵管;拌和混凝土坍落度过 小,流动性差或因停电造成堵管;机械 故障等原因,使混凝土在管内停留时间 长而失去流动性,从而产生与管道较大
坍孔部位不深时可改用深护筒, 将护筒周边回填塌实重新钻孔,要保证 护筒内的水头压力。
用冲击方法钻进时,可用粘土碎 块直接投入孔内,由钻锥自行造浆固 壁。初钻进孔口坍塌时,可填入片石、 碎石土,反复冲击以增强护壁。
下钢筋笼时要保持垂直对中,防 止碰撞孔壁。
糊钻和埋钻
正反循环回旋钻进中,糊钻的表 征是在细粒层土中钻进尺寸缓慢,甚至 不进尺,出现憋泵现象。
原因分析
在粘土层中冲击成孔时,由于冲 层太大,泥浆粘度过高、钻渣量大、钻 杆内径过小,出浆口阻塞以至钻头被糊 住或被埋住。
预防及处理方法
对正反循环回旋钻,可清除泥 包,在满足护壁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 小泥浆的粘度和密度,适当增加泵量和 向内投入适量砂石,解决糊钻,选用刮 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锤。
若严重糊钻,应停钻,清除钻渣。 若是冲击钻,应适当控制进尺, 调节泥浆比重及粘度。
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 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灌注速 度。导管出口与钢筋笼底口不得齐平, 一般导管出口要低于钢筋笼1.5m以上 或高于钢筋笼底口1m以上。
导管应置于钻孔中心位置,并在 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
在底板设置环形筋,并以适当数 量的牵引筋牢固焊接于钢筋底部。
坍孔
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 故。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 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 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228 TRANSPOWORLD 2012No.21 (Nov)
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冲孔。
预防及处理措施
钻孔桩在穿过较厚砂层、砾层时, 成孔速度应控制在2m/h以内,泥浆性能 需控制其密度为1.3~1.4 g/cm3,粘度为 20~30s,含砂率不大于6%。如孔内自 然造浆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采用加粘 土粉、烧碱、木质素的方法,改善泥浆的 性能。
钻孔偏斜
原因分析
钻架不稳,钻杆与导管不垂直,钻 机磨损,部件松动及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扩孔较大处,钻头摇摆偏向一方;土层软 硬不匀,致使钻头受力不均,钻进中遇有 较大的孤石、木头等容易偏斜。
预防及处理方法
及时检查调整钻架,使之垂直平 稳。钻架应经常进行水平、垂直校正, 钻机设备应检修完好。遇有孤石、木头 等可由钻机钻透。采用冲击钻施工时, 可用低速将石、木打碎,然后再以正常 速度钻进。钻机偏斜较大时,填入土石 重新钻进,控制好钻速。
掉钻落物
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时常发生 钻头或其他东西掉入孔中,打捞起来很 麻烦,对工程进度有很不利的影响。
原因分析
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 钻杆或钢丝绳超荷载或疲劳断裂;钻杆
接头不良或滑丝;钢丝绳过度陈旧,断 丝太多,未及时更换;冲击钻头合金套 落后,质量差,使钢丝绳拔出;操作不 当,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预防及处理方法
开钻前应清理埋孔内落物,零星 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 也可用冲击锥打捞。
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 连接装置。
为便于打捞落锥,可在冲击锥或 其他类型的钻头上预先焊接打捞环、打 捞杆,或不到隔水作用或导管变形阻 碍隔水塞灵活移动。
预防及处理办法
控制粗集料规格、混凝土坍落度及 拌和时间,保证混凝土质量,尽量缩短混 凝土灌注时间。暂停灌注时,应在保证导 管埋深的前提下经常上下小范围提动导 管,防止混凝土因失去流动性而堵管。
使用导管前,应进行水密承载和接 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 于孔内水深的3倍压力,防止导管漏水。
原因分析
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泥浆其他性 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 泥皮;在松软砂层中进尺太快;清孔操 作不当,供水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 间过久或清孔后停顿时间太长;护筒埋 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孔或孔口附 近地面受水浸泡变软,或钻机直接接触 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为 较大坍孔;水位高度不够,对孔壁的压力 偏小,起不到护壁的作用,或水位高度太
隔水栓制作尺寸应大小适中,组 装导管时要检查导管内壁有无局部凸 凹,导管出口是否向内翻转。
采用前述方法均无效时应及时拔 出导管,并考虑重钻,或会同专家采取 其他补救措施。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原因分析
混凝土初凝时间太短,使孔内混 凝土过早结块,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 笼骨架底时,混凝土结块托起钢筋骨 架;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沙粒太 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沙粒沉在混凝土
完成第2次清孔后,应立即开始 灌注混凝土,若因故推迟灌注混凝土, 应重新清孔,否则可能造成孔底沉渣过 厚,导管隔水栓无法排出导管外而发生 堵管事故。
灌注开始不久,若因混凝土质量 差、隔水栓中阻等原因堵塞,可用粗长 钢筋或竹竿疏通,用铁锤敲振导管处 理。因导管底部距孔底偏小,混凝土流 动不畅发生堵管时,可将导管慢慢提升 1m左右进行抖动,待混凝土流动后再 下降导管0.6m左右。
B桥梁隧道 RIDGE&TUNNEL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文/刘伟帅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与方法应用于 桥梁基础已多年,由于其为隐蔽 工程,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多且复杂。 施工中常常出现灌注桩混凝土中钢筋笼 上浮、桩中心偏位过大、缩颈与断桩等 问题,若处理不当,将给工期、经济都 会带来很大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 经验,对钻孔灌注桩的常见问题提出相 关预防、处理措施,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