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标要求】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重点】
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思想
【教学难点】
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的区别,先定论的内涵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预习阅读材料
(一)
马丁•路德,(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出生在德意志一个天主教家庭里,由于父亲的支持及栽培之下,路德进了一所有名的大学学习法律,就在一次的暴风雪当中,在祷告中他经历了神的保佑,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到修道院中当修士,放弃法律的学习。

大学毕业后进入修道院当修士。

他按照神学家宣扬的天主教信条潜心修道,用各种苦行进行修炼,以求灵魂的得救。

但当他亲临心目中“神圣的”罗马城后,大失所望,教皇和教廷大员亵渎上帝的行为罄竹难书。

路德在灵魂的挣扎中日益坚定了改革宗教的决心。

(二)
加尔文(1509-1564)出生于法国巴黎北部,父亲是一名律师。

1532年归信基督新教,1534年赴瑞士巴塞尔,1536年定居日内瓦并发表《基督教原理》。

1538年由于严格改革宗教,和市政当局冲突,被迫离开日内瓦前往斯特拉斯堡,1541年返回日内瓦,重获市政当局支持,建立日内瓦改革宗教会。

加尔文虽然主张教会民主,神职人员都是经过选举产生,但对异端教派的教徒镇压相当严厉,当局将当时被视为异端及政治机会主义者如塞尔维特用火刑烧死。

加尔文向其他国家传扬纯正基督教教义,他传扬的教义在荷兰、苏格兰和英格兰影响很大,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论上奠定了宗教改革的基础。

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原理》。

救赎预定论(Predestination)是他倡导的神学遗产。

2、你所了解的宗教有哪些。

[新课讲授]
环节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结合视频,思考中世纪教会的角色是什么样的?
2、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是一些大诸侯国都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编(上)》
材料二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重对德国的榨取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的年收入要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皇帝所征的税额的21倍。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编(上)》
材料三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为什么会爆发宗教改革?
环节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路德
(1)改革的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第二十八条: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志为转移。

第八十六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合作探究一】:马丁·路德的主张
材料四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一位品质高贵、方在青年的君主(指查理五世)作我们的领袖。

这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新希望。

……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五一个嘉布遣会修士说:穿上一件灰袍,戴上一顶风帽,系一根腰带,脚上要穿拖鞋;还有一个方济各会修士说:戴上一顶黑色风帽;一位普通的天主教徒说:要做这要做那,要行善工,倾听弥撒,祈祷,斋戒,施舍等;但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说:我唯独靠着对基督的信仰得救,称义,不靠自己的任何工作和善行。

比较以上这些言论,判断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义吧。

——《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
1)根据材料四,概括路德的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教材,思考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和教会的因行称义有什么不同。

(3)路德的主张
(4)影响:
【合作探究二】:加尔文的先定论
材料六加尔文说,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

材料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

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编(上)》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当时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环节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结合图册,观看宗教改革地图并思考)
材料八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

……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

……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九他(指马丁·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

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摘编自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课堂小结】
【当堂演练】
1.(2017·天津高考·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

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

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2.(2017·湖南邵阳三模·33)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

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

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

这些新教思想( )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2017·广东揭阳二模·33)马丁·路德认为人在世间的一切工作,包括社会劳作和家庭生活、教会服侍和国家公务以及士兵作战等,都是神圣的天职,渎职即渎神。

马丁·路德的实质目的是( )
A.维护世俗君主的权威B.将世俗生活神圣化
C.否定教会的权威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4.(2017·江西新余二模·33)加尔文教牧师的布道鼓励教徒把日常世俗生活的成功视为是自己属于被选之列的一种可能的证据。

这样一来,个人就必须把为了找到某种这类的证据而努力作为他的宗教义务的一部分,把真正履行世俗职业推崇为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

这种说法体现出的思想理念是( )
A.“自助者天助之”B.“有善始必有善终”
C.“上帝平等待人”D.“天生我材必有用”
5.(2017·湖南衡阳二模·33)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革( )
A.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B.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作业】
1、《能力培养》13课对应内容
2、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点有哪些
【课外拓展】
1、《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吴于廑
2、《西方文化史》姜守明洪霞
3、《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