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品检验方法-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药品检验方法
容量法又叫滴定分析法,具有准确(相对误差可至0.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设备等优点,是药物含量测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根据滴定反应的不同,容量法分为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等。
(一)酸碱滴定法
1.原理:酸碱滴定法是以中和反应为滴定反应的方法,可以直接或间接测定碱性、酸性以及相
关物质的含量。
强酸(碱)滴定强碱(酸):
H + + OH - H 2O
强碱滴定弱酸:
OH - + HA H 2O + A -
滴定条件: K a ≥ 10-7
强酸滴定弱碱:
H + + B·H 2O H 2O + BH +
滴定条件: K b ≥ 10-7
2.指示终点的方法
(1)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性物质,分子型和离子型的颜色不同,变色范围:pH = pK in ±1.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见《分析化学》教材,《分析化学手册》(2)
变色的pH 范围全部或部分在突跃范围内可。
(2) 电位法
14101==-+]OH ][H [K 1410⨯==--a K ]HA ][OH []A [K 14
210⨯=⋅=++b K ]
O H B ][H []BH [K
测定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随加入滴定液体积的变化,得滴定曲线。
按一阶导数法或二阶导数法确定终点。
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参比电极:甘汞电极。
应用:作为选择指示剂的依据;终点不明显时使用;用于自动滴定。
3.应用
应用示例 枸橼酸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209)
C 6H 8O 7·H 2O 210.14
方法:取本品约1.5g ,精密称定。
加新沸过的冷水40ml 溶解后,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64.04mg 的C 6H 8O 7。
1mol 枸橼酸 ≡ 3mol NaOH
1mol 的NaOH ≡ 1/3mol 的枸橼酸
滴定度:1ml 1mol/L 的NaOH 滴定液≡ 1mmol NaOH
≡ 1/3mmol 的枸橼酸
≡ 1/3×192.12mg = 64.04 mg
应用示例:葡甲胺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926)
C 7H 17NO 5 195.22
方法:取本品约0.4g ,精密称定,加水20ml 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9.52mg 的C 7H 17NO 5。
仲胺碱性较强,可用在水中直接滴定。
1mol HCl≡1mol 葡甲胺
滴定度:1ml 0.1mol 的HCl≡0.1mmol HCl
≡0.1mmol 葡甲胺
≡ 0.1×195.22mg = 19.52mg
O O OH HO OH OH O CH 2NHCH 3OH OH OH
HO
2OH
应用示例: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1223)
C 9H 10O 3 166.18
方法:取本品约2g, 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40mL ,缓缓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至室温,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用硫酸滴定液(0.5mol/l)滴定,另取磷酸盐缓冲液
(pH6.5)40mL ,加溴麝香草蓝指示液5滴,作为终点颜色的对照,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166.2mg 的C 9H 10O 3。
1mol NaOH ≡1mol 的羟苯乙酯
1mol H 2SO 4 ≡ 2mol 的NaOH
应用示例:
1. 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213)
2. 浓氨溶液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214)
3. 盐酸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215)
4. 布洛芬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20)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是使用非水溶剂的滴定方法。
目的:便于溶解样品;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
1. 非水碱量法 用于有机弱碱的测定
(1)基本原理和方法
游离碱: B + HClO 4 → BH•ClO 4
盐: BHA + HClO 4 → BH•ClO 4 + HA
滴定液: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
溶剂:无水冰醋酸,无水冰醋酸-醋酐,醋酐,其 他有机溶剂。
HO O O
CH 3%W .C )V V (100101216623
0⨯⨯⨯⨯-=含量
指示终点方法:指示剂:结晶紫(紫→黄),α-萘酚苯甲醇(黄→绿)等。
电位法: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参比电极:甘汞电极(内装饱和的KCl 无水甲醇溶液)。
(2)应用
游离碱的滴定
应用示例 肾上腺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459)
取本品约0.15g ,精密称定,加冰醋酸10ml 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8.32mg 的C 9H 13 NO 3。
有机酸盐的测定 直接滴定
应用示例 马来酸麦角新碱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44)
取本品约60 mg ,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 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
(0.05mol/L )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高氯酸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22.07mg 的C 19H 23N 3O 2·C 4H 4O 4。
氢卤酸盐的测定 先加入一定量醋酸汞后再滴定。
2B·HCl + Hg(AC)2 → 2B·H AC + HgCl 2
B·H AC + HClO 4 →B·H ClO 4 + H AC
应用示例 盐酸吗啡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684)
硫酸盐的滴定 只能滴定至硫酸氢盐。
B 2·H 2SO 4 + HClO 4 →BH•H SO 4 + BH•ClO 4
应用示例 硫酸吗啡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972)
硝酸盐的滴定 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应用示例 硝酸毛果芸香碱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946)
2. 非水酸量法 用于有机弱酸(酚类、酰亚胺类)的测定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H CH 2NH CH 3
HO HO OH
Ar-OH + CH 3ONa → Ar -ONa + CH 3OH
滴定液:氢氧化四甲基铵滴定液(0.1mol/L ),甲醇钠滴定液(0.1mol/L )。
溶剂:二甲基甲酰胺,无水甲醇等。
指示终点方法: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电位法:指示电极 玻璃电极,参比电极 甘汞电极(内装饱和的KCl 无水甲醇溶液)。
(2)应用 主要用于酚类、酰亚胺类极弱酸的测定。
应用示例 乙琥胺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4)
取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30ml 使溶解,加偶氮紫指示液2滴,在氮气流中,用甲醇钠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的甲醇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4.12mg 的乙琥胺。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
1. 碘量法
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
(1)直接碘量法 直接用碘滴定液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应用示例 维生素C 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05年版 p. 669)
(2)间接碘量法
应用示例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12)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在碱性条件下被I 2氧化。
先加入一定量过量的碘滴定液,待反应完全后,用Na 2S 2O 3滴定液回滴剩余的I 2。
反应过程为:
I 2
NaIO + NaI + H 2O
NaIO
在碱性溶液中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盐:
CH 2OH(CHOH)4CHO + NaIO + NaOH CH 2OH(CHOH)4COONa + NaI + H 2O
剩余的NaIO 在碱性溶液中按下式转变成NaIO 3 及NaI :
3 NaIO NaIO 3 + 2NaI
溶液经过酸化后,又生成I 2析出:
N O O
H CH 3
3
NaIO 3 + 5NaI + 3H 2SO 4 3 I 2 + 3Na 2SO 4 + 3H 2O
最后用Na 2S 2O 3滴定液滴定剩余的I 2。
方法:精密量取注射液适量(约含葡萄糖100mg ),置250ml 碘瓶中,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05mol/L )25ml ,在不断振摇下,滴加NaOH 溶液(0.1mol/L )50ml ,密塞,在暗处放置30分钟。
加稀硫酸5ml ,摇匀。
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0.1mol/L )滴定,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同时作空白滴定进行校正。
1mol 的I 2相当于1 mol 的葡萄糖,所以1ml 碘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9.909mg 的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量为198.17)。
应用示例 葡萄糖酸锑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935)
1mol 的Na 2S 2O 3相当于1/2mol 的Sb
取本品约0.3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100ml 、盐酸15ml 与碘化钾试液10ml ,密塞、振摇后,在暗处静置10min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 ml 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6.088mg 的Sb 。
2. 溴量法
溴量法是以溴的氧化作用和溴代作用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溴滴定液 配制溴酸钾和溴化钾的混合溶液(亦称溴液)。
滴定时先将上述混合溶液加到含被测物的酸性溶液中,KBrO 3与KBr 在酸性溶液中立即反应生成Br 2:
BrO 3- + 5Br -+ 6H +
3 Br 2 + 3H 2O
待生成的Br 2与被测物反应完成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KI ,置换出一定量的I 2, 再用Na 2S 2O 3
滴定液滴定I 2,以淀粉为终点指示剂,根据溴滴定液的加入量和Na 2S 2O 3滴定液用量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Br 2 + 2I - I 2 + 2 Br -
I 2 + 2Na 2S 2O 3 2NaI + Na 2S 4O 6
应用示例
1.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643)
Sb 5+ +2KI Sb 3+ + I 2 +2K +H +I 2 + 2Na 2S 2O 2NaI + Na 2S 4O 6
2. 苯酚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p. 443)
3. 铈量法
铈量法是应用硫酸铈[Ce(SO4)2]作为滴定剂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Ce4+ + e Ce3+
指示终点的方法:邻二氮菲指示液(含邻二氮菲和硫酸亚铁)。
邻二氮菲和亚铁离子的配合物为红色,化学计量点后,指示剂中Fe2+被氧化成Fe3+,生成邻二氮菲铁,显淡蓝色而指示终点。
应用示例
1. 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p.929)
2. 硫酸亚铁片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p. 970)
4. 亚硝酸钠滴定法
亚硝酸钠滴定法是利用亚硝酸钠在盐酸存在下可与具有芳伯氨基的化合物发生重氮化反应,定量生成重氮盐,根据滴定时消耗亚硝酸钠的量来计算药物含量的方法。
Ar-NH2 + NaNO2+ 2HCl → Ar-N2+Cl- + NaCl + 2H2O
主要条件有:
(1)加入过量的盐酸。
(2)滴定时加入KBr 2g,作为催化剂。
(3)滴定的方式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在搅拌下迅速加入,在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
指示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碘化钾-淀粉糊剂或试纸)。
本法也可用于能与亚硝酸钠发生亚硝化反应的药物。
应用示例
1. 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p. 793)
2. 磺胺甲恶唑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p. 1140)
(四) 沉淀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主要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
Ag+ + Cl-
Ag+ + SCN-AgSCN↓
又称为银量法。
1. 铬酸钾法
2. 铁铵矾指示剂法
3. 吸附指示剂法
应用示例
1. 氯化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011)
2. 碘酊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070)
(五) 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
应用最广泛的滴定剂是乙二胺四乙酸(EDTA )。
其结构为:
在pH 2.67~6.16,EDTA 主要以H 2Y 2-的形式存在,当pH>10.26时,主要以Y 4-的形式存在。
M+Y MY
指示剂:金属指示剂,如铬黑T ,钙指示剂等。
应用示例
1. 葡萄糖酸钙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931)
取本品0.5g ,精密称定,加水100ml ,微热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15ml 和钙紫红素指示剂0.1g ,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溶液由紫色转变为纯蓝色。
每1ml 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22.42mg 的葡萄糖酸钙(C 12H 22CaO 14•H 2O )。
2. 硫酸锌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1000)
3. 氢氧化铝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 2010年版 p. 554)
HOOCCH 2HOOCCH 2CH 2COOH CH 2COOH
N CH 2CH 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