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化学键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键理论可以解释
化学键的本质与特性 分子的形成、稳定性与空间构型 化学键与分子的物化性质间的关系
4
化学键理论框架
化学键 离子键
Kossel 理论
离子极化理论 Lewis理论
VSEPR模型 现代共价键理论
共价键
分子轨道理论(MO) 金属键 自由电子气理论 能带理论
价键理论(VB)
9.1 离子键理论
30
键能:键能E
定义:分子中同种类型键的平均解离能 对双原子分子,键能E=键解离能D
E(H-Cl)=D(H-Cl)=431kJ∙mol-1
对多原子分子,E=逐级解离能的平均值
H2O(g)=OH(g)+H(g) D1=498kJ· mol-1 OH(g)=O(g)+H(g) D2=428kJ· mol-1 H2O中O-H键能E=(D1+D2)/2=463kJ· mol-1
计算结果U=762kJmol-1
12
4. 离子的特征
离子化合 物的性质 离子键 的强度 正负离子 的性质
离子的特征
电荷 电子层结构 离子半径
13
离子特征I:离子电荷
等于中性原子(原子团)在形成离子过 程中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 正离子通常由金属原子形成,常为 +1 、 +2,最高为+3、+4,没有更高的 负离子通常由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组成, 常为-1和-2,更高的多为含氧酸根离子或 配离子(PO43-、[Fe(CN)6]4-)
nNa I1 nNa+
静电引力
nenCl
nNaCl
E1
nClV
离子键形成条件
原子易得失电子。 一般要求 |A-B|>1.7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卤化物等
Na+ + Cl−
NaCl r
8
2. 离子键的特点
本质上为静电引力 f
q q 40 r 2
q,r,则离子键强度 即使对于离子性最 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只要空间允许,每 强的CsF,离子键也 个离子周围会排列尽量多的异号电荷离子 仅占有92%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
37
NO+
N O
F FBF F
BF4-
Lewis结构式的局限
不能解释NO、NO2等含单电子的化合物 不能解释PCl5、SF6等富电子化合物 没有解释共价键的成键原理,不能说明 共价键的特征 有的化合物结构有多种写法
N N O
N N O
N N O
38
ii) 价键理论
1927年,Heitler-London量子力学对H2的 计算,揭示了共价键的本质 1930年以来,经Pauling、Slater等推广 发展,形成现代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 VB)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离子的特征 离子晶体的结构
概述
离子化合物
NaCl、MgO等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 的化合物 熔沸点较高,硬而脆,熔融状态或水溶液 能导电
离子键理论
1916,Kossel 1. 原子发生电荷转移,形成正负离子 2. 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结合
7
1. 离子键形成过程
不同原子形成化学键,电荷分布不对称, 电负性大的原子端带部分负电荷,电负 性小的原子端带部分正电荷,这样的共 离 子 键 可 以 看 价键有极性
作极性共价键 可根据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判断键级性的强 弱 的极端情况 H-H H-I H-Br H-Cl H-F 电负性差 0 0.46 0.76 0.96 1.78 极性增强 极性大小 无
NN
N=N NN
1
2 3
167
418 941.7
145
125 110
33
键角
定义:两个相邻化学键的夹角 可用光谱或X射线衍射法测量,简单分子 也可理论计算 反映分子空间构型的重要因素。键长键 角确定,则分子空间结构确定
O H O
104o45'
N
H O H H
34
C
180o
H
键的极性
Mn2+>Fe2+>Co2+>Cu2+
17
5. 离子晶体的特征
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 每个离子周围都有若干个异电荷离子, 形如NaCl的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 内部格点间作用力大,一般具有较高的 熔沸点和硬度,但延展性差 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离子,能 够导电,但固态基本上不导电(并非全 部如此)
18
离子晶体的类型I:CsCl型
d
AB型离子化合物 晶胞为立方体,Cl-占据 顶点,Cs+占据体心
每个晶胞中含有Cs+ 和 Cl-各1个 Cs+和Cl-配位数都为8 CsBr、CsI
19
a
d
3 a 2
离子晶体的类型II:NaCl型
AB型最常见的类型 晶胞为立方体,Cl-占据 顶点和面心,Na+占据棱 心和体心,d=0.5a 每个晶胞中含有Na+ 和 Cl-各4个 Na+和Cl-的配位数都为6 LiF、CsF、NaI
-1) 704 = MX(s) M 785 (g) 747 U(kJmol
3791
-
熔点(K) 934 1020 1074 1266 2191 2703 2887 3125 2833 作用:度量离子键的强度
晶体类型相同时,U与离子电荷q乘积成正 比,与离子间距r成反比 U大,正负离子间结合力强,相应晶体的熔 点高、硬度大
ac 4r 2ab
存在
不能稳 定存在
r+/r->0.414 r+/r-<0.414
23
其他晶体构型
24
离子半径与晶体构型的关系
半径比规则对于确定 ZnO、BeO、 0.225~0.414 4 ZnS型 离子晶体构型很有帮 CuCl、CuBr 助,但注意此规则并 KCl、NaBr、 0.414~0.732 6 NaCl型 CaO、BaS 不是绝对可靠的
14
离子特征II:电子层结构
简单负离子F-、O2-都具有稀有气体电子构型 正离子构型比较复杂
稀有气体构型1:2电子:Li+ 稀有气体构型2:8电子:Na+、K+ 拟稀有气体构型:18电子:Cu+、Tl3+ 含惰性电子对构型:18+2电子:Sn2+、Bi3+ 不规则构型:9~17电子:Fe2+、Cu2+
0.732~1 8 CsCl型 CsBr、NH4Cl
25
r +/ r -
配位数 晶体构型
实例
9.2 共价键理论
Kossel理论不能解释电负性相近的 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共价键理论
基础知识:键参数 基本共价键理论
Lewis共用电子对理论 价键理论
分子的空间构型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VSEPR模型
定义:断开指定共价键需要的能量
HCl(g) = H(g) + Cl(g) D(H-Cl)=rHmө
可通过光谱实验或热化学循环测量 键解离能D越大,化学键越牢固
HF 569 解离能D/kJ· mol-1 1273K的分解率/% HCl HBr 431 369 0.014 0.5 HI 297 33
ClO3-
O Cl O O
价电子总数等于 26 ,扣除 3 个 单键的 6 个电子,余下的 20 个 电子以孤对方式分配给四个原 子,使它们均达到8电子构型 价电子总数等于 10 ,只有形成 三键,才能使得余下的电子以 孤对方式分配给两个原子后, 两个原子同时达到8电子构型 价电子总数等于32,必须在5个 原子周围画上 16 对电子的 32 个 圆点
10
3. 晶格能
NaI NaBr NaCl NaF BaO SrO CaO MgO BeO 定义: 1mol 的离子晶体解离为自由气态 1 1 1 1 2 2 2 2 2 电荷 离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符号 U r(pm) 318 294 279 231 277 257 240 210 165
n+ ө + 923 Xn-(g), U H 3054 3223 3401 r m
35
ii) 价键理论
Lewis共用电子对理论(1916)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使得每个原子达到稳 定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8电子), 称为“8隅(yu)体规则”
Lewis结构式
电子用小黑点表示,成键电子对也可用短 横表示
HOH H O H
H N H H
O O
36
N N O
H O N
复杂体系的Lewis结构式
现代实验表明,所有的离子键都有共价成 分 键的离子性可由元素的电负性差确定
9
离子性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离子性百分数% 1 4 9 15 22 30 39 47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离子性百分数% 55 63 70 76 82 86 89 92
31
键长
定义:两个成键原子间的距离 可用光谱或X射线衍射法测量,简单分子也可 理论计算 同种键在不同分子中,键长基本是个定值 相同原子共价单键键长的一半,即为该原子的 原子半径 分子共价单键键长可用原子半径之和估算
32
几个键参数之间的关系
键级 键能E/kJmol-1 键级、键能、键长的关系 键长/pm 1 345.6 154 CC 同样的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一般键级, C=C 2 602 则键长,同时键能 ,键牢固度 134 CC 3 1 2 3 835.1 357.7 798.9 1070.3 120 148 124 113 CO C=O CO(CO)
20
离子晶体的类型III:立方ZnS型
AB型 晶胞为立方体,S2-占据 顶点和面心,Zn2+在立 方体内部
每个晶胞中含有S2- 和 Zn2+各4个 S2-和Zn2+配位数为4 ZnO、HgS
21
3 d a 4
6. 离子半径与晶体构型的关系
离子半径是决定晶体构型的主要因素
负离子相对来说较大,正离子可看成是填 充在负离子的空隙中 如果正离子太小,则正负离子不能很好接 触;而如果正离子太大,则会在负离子的空 隙中暴露出来
直接影响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8电子构型<9~17电子构型<18、18+2电子构型
15
离子的特征III:离子半径
严格讲,离子半径无法确定 实用定义
r+
r-
d可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 d 结果是有效离子半径,即离子的作用范围
有三套数据,使用时必须自洽
Goldschmidt Pauling Shanon(推荐使用)
16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同主族相同电荷的离子的半径自上而下增大
Li+<Na+<K+<Rb+<Cs+ F-<Cl-<Br-<I-
同一元素的正离子随离子电荷升高而减小
Fe3+<Fe2+
等电子体半径随负电荷的降低(正电荷的升高) 而减小
N3->O2->F->Na+>Mg2+>Al3+
同周期内相同电荷的离子的半径自左到右依次 减小
11
晶格能的测定
Born-Haber循环
Na(s) + ½Cl2(g)
H1 H3
-1 实验值 U=787kJ· mol Na(g) Cl(g)
H0
H2 H4
NaCl(s)
H5=-U
Cl-(g) + Born-Lander公式
Na+Hale Waihona Puke Baidug)
AZ Z e 2 1 U NA 1 40 R n
分子轨道理论
27
i) 键参数
描述化学键性质的量 常用键参数
键级 键能 键长 键角 键的极性
28
键级
定义:两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数目 分类
单键:H-H 重键(双键、三键):O=O,NN 特殊键:单电子键、三电子键等
一般用于定性推断分子的稳定性
29
键能:键解离能D
对于各种构型,存在最佳的离子半径 比范围,过大或过小都因不稳定而转换 构型
22
离子半径与晶体构型的关系
r+/r->0.414时, 平面图 NaCl构型 NaCl构型能稳 ab bc 2r 2r 定存在 能稳定 r 2 1 r 0 . 414 r
第九章 化学键理论
习题
P216
2、5、6、8、11、12、13、15、19、22、23
2
本章是化学的核心 !
分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分子结构 决定物质化学性质
白磷、红磷 石墨、金刚石和C60
结构与物性的关系
3
概述:化学键
化学键定义
Pauling:如果两个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作用力 强得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可被化学家看作独立分 子物种的聚集体,它们之间就存在化学键 简单地说,化学键是指分子内部原子之间的强相互 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