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酶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酶高效性和专一性

洗 涤 前
洗 涤 后
请大家结合课本实验思考:
1、用怎样的实验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过氧化 氢与酶的接触,保证反应的准确性?
2、用怎样的装置可以清晰观察产生气体的多 少从而来判断反应的速率的快慢呢?
探究酶的高效性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
肝脏研磨液 氯化铁溶液
实验器材: 20ml医用注射器 流量调节器 滤纸片 镊子 烧杯
实验结论:
利用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对照实验说明:
酶具有高效性
探究酶的专一性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 淀粉溶液 肝脏研磨液 唾液淀粉酶 斐林试剂
实验器材:20ml医用注射器 流量调节器 滤纸片 镊子 烧杯
请大家设计以“酶的高效性实验”为基础,设置 实验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结论:
酶具有专一性
思考: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甘南州合作一中马涛1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以及单因子变量原则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甘南州合作一中 马涛
1、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对照原则以及单因 子变量原则。 2、利用所给实验材料、器材和药品设计展示实验方案。 3、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分析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 4、完成小组评价表。 5、探索创新,实验拓展。
2、推入活塞至4cm处,向注射器内加入2ml过氧化 氢溶液,并用流量调节器密封注射器口端。(注意 在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应缓慢进行,防止过氧化氢 与滤纸片接触。)
3、同时将注射器旋转180度,确保反应同时进行, 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相同的反应时间内产生氧气 的量。
思考:
为什么每个组加入的过氧化氢的量相 同而实验结果不同呢???
想一想:能不能用上述的实验材料和器材来设计实验呢? 提示: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一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能力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培养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讲解、讨论、探究、合作相结合[]三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酶的本质以及发现过程,酶高效催化作用的原因,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四教学过程引入 1 课本资料 1783年,斯帕兰扎尼“鹰与笼子”的实验,探讨相关问题及实验的巧妙之处。

2 联系实际我们从进食到感觉到饿意,食物是如何被消化掉的。

3 对比化学知识,我们初中在化学学习中掌握了催化剂的概念。

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反应前后量不变导出课题酶的作用和本质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们根据化学催化剂的概念,初步归纳出生物学上酶的概念。

酶作用的探讨1 引导思考并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原理及材料过氧化氢可以在三价铁离子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

给了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以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如何设计实验。

[]提示:酶的高效性是相对谁而言,反应物怎么选择,变量是什么,观察现象得出的结论,结果的讨论结论:相对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效率更高2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体现在酶只能催化某种特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对照设计,结果鉴定,得出结论。

酶的本质通过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

并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在酶的发现历程中,由胃的物理性消化→胃的化学性消化→从胃液中提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脲酶结晶的提取→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进一步完善了酶的概念。

[]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

1 10 0 1 0 0 01 1 0 1 1 01 0 0 0 0 10 1 0 0 0 00 0 1 1
摇匀,37℃ 水浴中保温10min 各 2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5—10min
实验现象解析
五.结果表示
观测、记录各试管的反应现象、并对实验 现象做出相应解析
六、思考题
1、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催化特性 除了高效性与专一性外,还有哪些特点?
酶的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催化剂高出107-1013
倍。专一性实验以过氧化氢酶为例,过氧化氢 酶的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能将代谢中产生的 过率比氧无化机氢催H2化O2剂分铁解粉成高H120O个数和量O级2 ,。反其应催速化率效 可观察O2 产生的情况。
酶催化的专一性
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是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专一性又称特异性,是 指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 以促进一定的化学变化,并生成一定产物。本实 验中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 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相反蔗糖酶只能使 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不能使淀粉水解成麦 芽糖,由此证明酶的专一性。
筒;白瓷板 3、试剂 (1)铁粉 (2)2%过氧化氢H2O2 (3)唾液淀粉酶:先用蒸馏水漱口,再含10ml左右蒸
馏水,轻轻漱口,数分钟后吐出收集在烧杯中,用数 层纱布或棉花过滤,所得清澈的唾液淀粉酶原液。根 据酶活高低稀释50-100倍,即为唾液淀粉酶溶液。 (4)蔗糖酶溶液:取1g 鲜酵母或干酵母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水研磨,再加入50ml蒸馏水,静 置片刻,过滤即得。
(5) 2% 蔗糖溶液:用分析纯蔗糖现用现配
(6)1%淀粉溶液: 1 g淀粉和0.3g NaCl ,用5 ml 蒸馏水悬浮,慢慢加入60ml煮沸的蒸馏水中,煮沸 1min,冷却至室温,加水到100ml,冰箱贮存。

高中《酶的高效性》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酶的高效性》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尤其是高效性的理解。
2.酶在生物体内作用机理的探究。
3.实验设计及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4.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难点
1.酶高效性原理的抽象理解,如何将其与实际生物化学反应相结合。
2.实验操作中技巧的掌握,以及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酶高效性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酶高效性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讨论。
2.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酶在实际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讨酶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为后续实验探究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要求:
1.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避免低级错误。
3.遇到问题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提高作业质量。
4.老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助力学生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酶的高效性原理。
2.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生物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设计具有梯度性的实验任务,从简单的观察实验到复杂的探究实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学历案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学历案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含义。

2、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和实例分析,阐述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表现。

3、解释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作用机制。

4、探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概念。

(2)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实验验证。

2、难点(1)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作用机制。

(2)运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知识链接1、细胞的代谢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内时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四、学习过程(一)酶的高效性1、概念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通常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 10^13 倍,这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

2、实验验证“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加热、FeCl₃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加快。

(2)实验步骤①取 4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 1、2、3、4。

②向 1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处理。

③向 2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在 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

④向 3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 2 滴质量分数为 35%的 FeCl₃溶液。

⑤向 4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 2 滴肝脏研磨液。

(3)实验结果观察 4 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快慢,4 号试管产生气泡最快,其次是3 号试管,2 号试管产生气泡较慢,1 号试管几乎不产生气泡。

(4)实验结论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具有高效性。

3、酶高效性的作用机制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讲义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讲义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讲义一、酶的定义和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无论是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还是工业生产中的许多过程,都离不开一种神奇的物质——酶。

那什么是酶呢?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 RNA。

酶的作用极其重要。

它就像是生物体内的“小工人”,兢兢业业地推动着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如果没有酶的参与,很多生命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

比如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而这其中就有很多酶在发挥作用。

二、酶的高效性酶的高效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想象一下,在一个化学实验室里,要让一个化学反应快速、高效地进行,可能需要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还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

但在生物体内,酶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比如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 pH 值),以惊人的速度催化化学反应。

举个例子,过氧化氢酶能够快速分解过氧化氢,使其转化为水和氧气。

在没有酶的情况下,这个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但有了过氧化氢酶的参与,反应速度可以提高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

酶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催化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一道“门槛”,只有跨越了这个门槛,反应才能发生。

酶通过与底物结合,形成一种过渡态复合物,从而降低了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其次,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能够与底物紧密结合,并为反应提供一个有利的微环境。

此外,酶还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反应进行协同催化,进一步提高反应速度。

三、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

简单来说,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

就好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特定的锁一样,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不能催化纤维素的水解;蛋白酶只能作用于蛋白质,而对脂肪毫无作用。

这种专一性使得酶能够精准地控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确保各种代谢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覃流静200811000075 林冰洁200811000072 卢珊珊200811000073 祝进贵200811000074一、教材、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必修实验内容。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酶的特性的理解,而酶的特性是“新陈代谢与酶”一节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的层次比较高,属“应用”层次,但酶的特性这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而且在生产实践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教学需1课时,由于在理论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酶的发现和概念以及酶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提出预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学情分析: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酶特性的知识,知道酶特性包括专一性和高效性,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且学生已做过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学会了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但由于本次实验,包含了两个小实验,所用原料和试剂都要按量按时间精确进行,所以指导好思维活跃的高二学生群体,保证其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是关键。

通过本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协同交流的意识。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酶是否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3)通过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表达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独立完成探究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培养协调合理分工的能力;(2)尝试完成生物酶特性探究实验,增强实验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Word文档可编辑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生物酶教学设计”。

第1篇: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须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物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

学”,“引导──探究” 发觉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觉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符合《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变更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

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学问、发展实力、形成正确的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它不仅重视学问的获得,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得学问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

在问题的推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主动,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须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

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别等学问的学习。

2.教学目标(1(2)实力目标:进行有关的试验和探究,按所设计的试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试验操作。

学会限制自变量,视察和检测因变量的改变,以及设置比照组和重复试验。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试验结果。

②参加沟通,听取别人的正确看法,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看法。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酶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理。

掌握酶的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能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酶的特性。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实验技能,如滴定管、pH计等。

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生物科学兴趣的认识,培养探索精神。

意识到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酶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理。

酶的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2. 教学难点:酶的作用机理和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实验设计和对实验结果的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酶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理,引导学生理解酶的概念。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酶试剂、底物、仪器设备等。

2. 教学课件:酶的特性相关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资源:相关论文、书籍等。

五、教学内容1. 酶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理:介绍酶的概念,解释酶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2. 酶的特性:讲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 实验一:酶的高效性实验。

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4. 实验二:酶的专一性实验。

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5. 实验三: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6. 实验四: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7.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用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人教课标生物必修1用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用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一、酶的高效性为了证实酶的高效性,课堂上需演示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探究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及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我先介绍动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有毒害作用,但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

Fe3+也可催化这一反应。

实验步骤:1.制备肝脏研磨液,这一步可在课前做好。

上课前去市场收集鱼贩废弃的肝胰脏(实验中强调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体动物体取出的肝脏。

因为酶是蛋白质,放久了可能受细菌作用使组织中的酶分子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用家用搅拌机按肝脏1、水4的比例,先少加些水,将剩余水冲洗后全加入。

研磨成匀浆的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使其中的酶释放出来。

这个问题可让学生思考再解释。

2.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10mL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3.把两滴肝脏研磨液滴入试管,向另一试管内滴入两滴三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3.5%溶液,立即用棉花塞紧试管口,以免氧气逸出。

4.轻轻地振荡两只试管,问学生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学生齐声回答有气泡产生。

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两只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放入肝糜的试管内先产生气泡且气泡很多。

这时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5.将点燃的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试管口(不要插入太深,拔棉花和插入卫生香要快)。

再问学生有何现象?学生一同回答放在有肝糜的试管口的卫生香燃烧,有火焰;而放在有Fe3+的试管口的卫生香只是发亮但不燃烧。

在操作这一步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非常兴奋。

最后让学生讨论得出:过氧化氨酶的催化效率高于铁离子的结论。

并进一步指出,酶的催化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数万倍至数亿倍,概括出酶的高效性。

在做完这个实验后,要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两点:①肝脏的新鲜程度,前面已叙。

②滴加三氯化铁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

否则,由于酶的催化效率的高效性,少量酶带入三氯化铁溶液中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5.1《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酶的特性》是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与分析”三大内容。

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在前一课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学生已自我构建。

有关“酶具有专一性”的内容,隐含着同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作用和不同的酶对同一种底物的作用的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对前一节所学实验就底物和酶进行改变,通过亲自实验及分析,很容易突破。

因此,“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而这一内容所包含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分析,既是前面所学的“酶的作用与本质”知识的延续和进一步理解,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素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素养非常好的内容,对学生学习与研究生命科学的兴趣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第 1 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结合初中学习的人体内消化酶知识,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即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然而,对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还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特别是细节问题:如底物的选择、指示剂的运用等,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酶的特性,探究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 PH 和温度等)的影响。

2、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德育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探索、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2学生能参与讨论生活生产、社会热点问题并做出理性解释和宣传,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一、教学目标1.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掌握酶的活性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概念、特性、作用及活性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酶的活性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消化酶,提问:消化酶是什么?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二、探究酶的概念与特性1.教师讲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三、探究酶的作用1.教师讲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

2.学生举例说明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加酶洗衣粉、发酵食品等。

四、探究酶的活性影响因素1.教师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通过实例分析酶活性影响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

五、巩固拓展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提高酶的活性?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查阅资料,了解酶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酶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与特性2.酶的活性影响因素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中生物学中提到的消化酶吗?谁能告诉我消化酶是什么,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生1:消化酶是一种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酶。

酶的特性 教案优质课

酶的特性 教案优质课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酶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难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酶的特性。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酶的作用过程。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例子讲解酶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酶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3.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酶制剂、底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酶制剂广告,引导学生关注酶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介绍酶的概念,解释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2)讲解酶的特性:a.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b.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能保持活性。

3. 案例分析:(1)举例说明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如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2)介绍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胰蛋白酶用于治疗创伤。

4. 课堂互动:(1)提问:酶的特性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酶的作用条件为何要保持温和?5. 总结与作业:(1)总结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2)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板书设计:酶的特性一、概念: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二、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六、课堂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 实验原理:(1)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 实验步骤:(1)准备两组试管,一组加入酶制剂,另一组加入等量无机催化剂。

(2)向两组试管中加入相同底物。

(3)观察并记录两组试管中反应的速率。

4. 实验结果:(1)酶制剂组反应速率较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4-1(2)__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4-1(2)__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

第4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第1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4.1)
一、设计意图
本实验通过比较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速率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此实验对于学生在“对照实验”以及观察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方面都有一定要求。

此实验为探究实验,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需让学生明确研究目的,并阅读教材了解不同试管中的溶液配置以及实验操作、结果记录方法,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结果分析中,可充分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得出相关结论,体现“探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操作的有关技能,能独立或合作完成有关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探索、发现、合作和分享的乐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酶的高效性。

难点:
酶的专一性
四、教学准备
实验教学准备:准备实验器材,进行预实验。

(久隆徐群翊)。

2024最新-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4最新-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5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这里是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新陈代谢的概念(A:知道)。

2、酶的发现过程(A:知道)和酶的概念(D:应用)。

3、酶的特性(D:应用)。

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

2、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探索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实验。

教学方法自学与实验探索相结合。

教学用具实验五、实验六所需用具和药品(见课本),光合作用反应式、有氧呼吸和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反应式的投影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示意图投影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第二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细胞的一些知识。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学习生物新陈代谢的知识。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只有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才会表现出其他生命活动。

因此,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那么,新陈代谢究竟是指什么呢?提问:请一位同学说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回答:略。

)讲述:上面几种细胞器的生理功能我们都可以用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

(教师放投影片: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有氧呼吸及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的反应式。

)讲述:上述反应都是在活细胞中进行的,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就是生物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讲述:生物体内这些化学反应,在生物体内温和的条件下(常温、常压)很快就能完成,这全靠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酶的作用。

那么,酶的本质是什么?又有哪些特征?这些都是本节课重点探讨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酶的发现”。

阅读后,教师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学生回答: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实验,其巧妙之处在哪里?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20世纪30年代以来。

探究酶的专一性讲课教案

探究酶的专一性讲课教案

《探究酶的专一性》的说课稿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中学童长春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实验题目是《探究酶的专一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酶的专一性”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理解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原则及变量的控制,。

同时参阅江西省生物教学课程标准和考纲要求,设定本课的重点是建构酶的特性知识体系,进一步探究酶的专一性;难点是如何进行酶的专一性的实验创新设计与实施。

(二)、实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着体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倡合作探究的理念,培养学生实验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酶的特性的知识体系。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实验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理解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设计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引导——合作交流——创新方案——实验探究——精讲点拨——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酶的专一性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科学严谨的意志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了以下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①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多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并且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实验。

②通过上节课对“酶的高效性”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然而,学生对于课本实验进行进一步改进的实验方案设计以及具体实验操作细节上,还有较大的不足。

三、说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教材和学情分析,要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采取“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讲义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 讲义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讲义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们就像是一群默默工作的“小工匠”,虽然微小但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和作用。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它们能够精准、高效地调控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转。

首先,咱们来聊聊酶的高效性。

简单来说,酶的高效性意味着它们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催化化学反应。

打个比方,如果把普通的化学催化剂比作是骑自行车前进,那么酶就像是开着超级跑车在赛道上飞驰。

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酶能够让反应速率大幅提高,有时甚至能达到成千上万倍。

为什么酶会有如此惊人的高效性呢?这得从它们的结构说起。

酶具有特殊的活性中心,这个活性中心就像是一把精准的钥匙,能够与底物(也就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完美匹配。

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相互作用,比如氢键、范德华力等等,这些作用使得反应所需的能量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举个例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反应如果没有酶的参与,那将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但有了相关的酶,这个反应就能迅速而高效地进行,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接下来,再说说酶的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就像是一把锁对应一把钥匙,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

比如说,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不能对脂肪或蛋白质起作用。

这种专一性是怎么实现的呢?还是和酶的结构有关。

酶的活性中心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化学性质,只有与它相匹配的底物分子才能进入并发生反应。

这就好像一个专门为某种底物设计的“口袋”,只有合适的“客人”才能进入。

专一性对于生物体来说非常重要。

它使得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了混乱和错误。

如果酶没有专一性,那么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就会像一场混乱的“化学派对”,各种反应随意发生,无法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除了高效性和专一性,酶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特点。

比如说,酶的反应条件温和。

酶的特性_教学设计方案

酶的特性_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酶的概念,掌握酶的基本特性。

(2)了解酶的催化作用原理,以及酶促反应的特点。

(3)掌握酶的活性调控因素。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酶特性的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酶的催化作用原理和酶促反应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酶活性调控因素的分析。

(2)酶在生物体内外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酶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1. 酶的定义:生物体内的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可逆性。

(2)酶的催化作用原理和酶促反应的特点1.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2. 酶促反应的特点:快速、温和、条件严格。

(3)酶活性调控因素1. 温度: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超过最适温度后活性降低。

2. pH值:酶活性随pH值变化而变化,不同酶的最适pH值不同。

3.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增加,酶活性增加;超过一定范围,酶活性不再增加。

3. 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酶活性与温度、pH值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酶的特性。

2. 强调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关注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具体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2、能力目标:进行有关实验和探究,体会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设置对照组。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亲身体会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酶的发现过程、本质和特性。

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为了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让学生分组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问题,在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实验中对实验过程的单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三、材料用具试管卫生香火柴酒精灯烧杯试管驾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 3.5%FeCl3溶液淀粉酶蔗糖酶淀粉蔗糖斐林试剂四、实验重点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五、实验难点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初步体会实验设计原则六、教学流程复习酶的特性——给出问题:如何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给出材料,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实施方案——结果与讨论——反思与总结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通过复习酶的特性导入:如何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实验一:验证酶具有高效性1.给出实验材料,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选材料,设计验证方案2.组间交流,确定实验方案3.分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小组展示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 教师展示结果:6. 学生与教师结果有不同之处,师生共同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问题 ①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

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

②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教学设计
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马涛
指导思想:新课标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注重生物核心素养的渗透,尝试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并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中生物探究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对人教版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和酶的特性进行了整合和创新,首先创新性的利用一套装置可以探究多个问题,可以探究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量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等多个实验。

同时将反应装置由试管变成了注射器这一封闭装置,并巧妙地利用圆形滤纸片,通过注射器 180 度旋转来控制反应的起始,有效的避免了原来实验中存在反应剧烈,误差较大这一问题;并将相同时间内活塞移动的距离作为一项观测指标,将定性试验变身为定量实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素养。

实验教学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无机催化剂特点以及生物探究实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本实验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原来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注射器装置,如何引导学生会用圆形滤纸片滴加不同的物质来进行多项探究是本案例的难点。

依据重难点,本节课首先利用视频和提供的试验材料和用具,学生主动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通过微课,小组讨论如何控制过氧化氢和酶的接触,经过讨论得出可以用圆形滤纸片滴加不同的物质来进行多项探究。

最后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小组的设计方案,通过展示、其他小组的评价和修订,最后形成相对规范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试验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自己来动手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试验完成后,让学生学会得出结果和结论,主动尝试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酶本质和特性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生物体生命活动能高效有序进行的微观认识。

2、科学思维: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小组自主设计并完善实验方
小组实验探究
小组成果展示、评价与交
初步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科学思维(包括实验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实验设计思维,实验现象结果的分析能力),通过对方案的讨论和修正,培养科学探究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社会责任: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酶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及研究进展,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形成客观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教学重难点及策略
重点: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流程,通过实验得出酶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突破策略:利用导学案、微课、小组讨论合作,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在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实验设计的的步骤、原则。

实验后充分利用实验结果,自主分析得出酶的特点,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导学案、制备圆形滤纸片若干、录制微课、唾液淀粉酶、准备新鲜的 20%的肝脏研磨液、5ml 和 20ml 注射器、流量调节器密闭装置等实验材料和装置。

教学过程:
总体设计思路:
教师总结与分析
板书设计:
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一、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
二、探究酶的高效性
三、探究酶的专一性
四、拓展探究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