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HGJ28-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J28-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I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设计标准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J 28-901.1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工厂的静屯接地设计。

1.2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1)生产过程中尽毋少产生静屯荷;(2)泄沭和导走静电荷;(3)中和物体上积聚省的静电荷;(4)屏蔽带静屯的物体;(5)使物体内外表面光滑和无棱角。

1.3静电接地的主要作用是泄漏和导走带电物体上的静电荷。

静电接地连接系统是静电接地中的一个蜇要环节。

1.4本规程对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连接系统的设计技术耍求作了具体规定。

而对增滑措施、静置时间、空气增湿和地坪导电等,仅作了原则性规定。

1.5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阳计算,可参照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普的接地设计规范》。

2一般规定2.1静电接地的范围2. 1. 1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应采取工业静电接地措施(以下简称静电接地)。

2. 1. 2对无爆炸和无火灾危险环境内的物体,如因其带静电会妨码生产操作、影响产品质画或使人体受到静电电击时,应采取静电接地。

2. 1. 3在生产、贮运过程中的器件或物料,彼此紧密接触后又迅速分离,而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或可能产生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

2. 1. 4在卜列情况卜,可不采取专用的静电接地措施(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除外);(1)当金属导体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等的接地系统有连接时;(2)当金屈导体间有紧密的机械连接,并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接触面间有足够的静电导通性时;2.1.5对任何流送或喷射中的带电体,严禁用接地的导体去导走其静电荷。

2. 1. 6当设备及管道需作静屯接地时,其金属外壳和零部件,应连接成一个导电整体,并与大地相导通。

严禁存在与地相绝缘的金屈物体。

2.1.7各种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石油化工油罐车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油罐车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油罐车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油罐车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

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摘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种危险物质,静电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必须合理设计并正确使用静电接地装置。

本文档将从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接地的重要性、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系统的设计以及接地装置的维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和阐述。

1. 引言1.1 背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静电问题非常严重。

静电不仅会损坏设备,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正确的静电接地设计对于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确保接地装置能够有效消除静电,并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2. 静电的产生原理2.1 静电的概念静电是指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力。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静电主要是由于流体的流动、振动和摩擦等引起的。

2.2 静电的危害静电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

此外,静电还会损坏设备,增加生产成本。

3.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3.1 静电接地的作用静电接地是通过将带电物体与地面接触,使其电荷释放到地下,以消除静电的作用。

静电接地可以有效预防静电产生的危害。

3.2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合理的静电接地设计能够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

静电接地装置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消除静电,并提供安全保护。

4. 接地电阻的要求4.1 接地电阻的定义接地电阻是指接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电阻。

接地电阻越小,说明接地效果越好。

4.2 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5. 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5.1 接地体的选择接地系统的设计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接地体。

常见的接地体有接地钢板、接地棒和接地网等。

5.2 接地系统的布置接地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接地装置与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连接良好。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目次1总则2名词术语3一般规定3.1静电接地的范围3.2静电接地方式3.3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4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3.5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3.6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3.7静电接地的连接4具体规定4.1固定设备4.2储罐4.3管道系统4.4铁路栈台与罐车4.5汽车站台与罐车4.6码头4.7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4.8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4.9化纤设备4.10人体静电接地4.11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附录A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附录B静电接地工作的注意事项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一、根据《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1990)的规定,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应放置在导电的地坪上,并与接地线相连。

带轮子的小车应采用有导电性能的材质制作。

计量用的台秤、地衡等应用连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小型应采用电池夹子、跨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应尽量选用导电性的材质。

当皮带是绝缘性时,皮带的接头不应使用金属材料。

皮带罩必须接地,且固定牢固,不得与皮带有碰刮的现象。

二、根据《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的规定,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固定设备(塔、、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三、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2014 )的规定,甲、乙和丙A类液体的汽车罐车或灌桶设施,应设置与罐车或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码头,应设与船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四、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2008)的规定,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接地措施。

在聚烯烃树脂处理系统、输送系统和料仓区应设置静电接地系统,不得出现不接地的孤立导体。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

五、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2008)的规定,气体和液体燃料管道应有静电接地装置。

六、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2010)的规定,对于设置在防爆区内的地上或管沟敷设的干式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七、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2004)的规定,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时,管道网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

八、根据《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2012)的规定,油气回收设施内油品管道、设备、机壳应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九、根据《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2013)的规定,煤气管道应设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GB 50235静电接地

GB 50235静电接地

GB 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12.1条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有导电良好。

当每一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有导线跨接。

第6.12.2条管道系统的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设两处接地引线。

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

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2.13条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有导电良好。

当每一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应有导线跨接。

第6.2.16条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应采用不锈钢板过渡,不得与不锈钢管直接连接。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第4.3.1条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含生产车间厂房)处、分岔处应进行接地。

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米接地一次。

第4.3.2条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米加跨接线。

当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应加跨接线。

第4.3.3条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一般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或卡子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HG 20225-95《化工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第6.11.1条~第6.11.5条同GB 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接地线-安全的生命线在电工学中,将电气部分的任何部分与在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是电气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内容。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为保证电力系统设备和人身安全,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接地措施,如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等。

接地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防止角正触电伤亡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家用电器如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等电源插头大多是三芯的,分别应接上火线、零线及接地线。

对于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家电而言,接地线似乎是多余的,但忽略了这根线又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电器内部的电线出现绝缘层破损导致漏电,而发现或救护不及时就会发生事故。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引言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介质运输、搬运和处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机械、电气或化学能量,容易引起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的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使其成为石油化工生产中的隐患之一,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必须采取静电接地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接地设计原则表面或接触电阻的控制表面或接触电阻是接地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本身包含了导电性材料表面的电阻、接触电阻和接地电极的电阻等。

表面或接触电阻过大,会使接地装置的接地电位差过大,甚至不能达到防止静电积累和放电的目的,因此,必须采用能有效降低接触电阻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导体的材质和截面积接地装置的导体选用和截面积设计的大小,对接地系统的工作性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体的截面面积和材质必须满足热稳定、耐腐蚀、高导电性和经济性等要求。

静电电位的控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位在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接地电位差越小,静电放电的可能性也越小。

在实际设计中,必须通过综合考虑接地电位与操作安全以及经济成本方面的问题来确定接地电位的大小。

接地电极的安装接地电极的安装位置、数目及深度等因素也是接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保证接地电极的作用效果,必须满足一定的安装要求。

设计标准设计依据接地设计应基于以下原则:1.电位差经测量应小于 0.5V;2.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3.接地线路导通检测应合格。

设计参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当工程内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或配电系统中不设防爆电气设备时,接地电阻应控制在4Ω以下;当地下管道遇水层时,应设置垂直落地式套管或水平套管以避免地下金属管发生腐蚀及电化学作用。

设计要求接地设施所选用设备、零部件的绝缘性应符合产品的应用规程和设计要求。

接地电极应设在防爆地带之外,且应有防雷措施。

接地线应密封打包,防止机械损坏及腐蚀,地和设备之间的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镀铜等材料,连接点应采用压接或铆接连接方式。

设计检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位和接地线路的导通均应在系统投运前进行检测,并编制接地措施和操作规程。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目次1 总则2 名词术语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2 静电接地方式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4 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3.5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3.6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3.7 静电接地的连接4 具体规定4.1 固定设备4.2 储罐4.3 管道系统4.4 铁路栈台与罐车4.5 汽车站台与罐车4.6 码头4.7 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4.8 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4.9 化纤设备4.10 人体静电接地4.11 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附录A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附录B 静电接地工作的注意事项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1总则1。

0。

1 为了防止与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得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得新建、扩建与改建工程得静电接地设计、1.0、3 静电接地就是防止静电危害得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得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2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ﻫ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得消散时间,泄漏与导走静电荷;ﻫ3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得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得静电荷进时行中与及消散;4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得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得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得导电性突出物与未接地得孤立导体等;7防止人体带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得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ﻫ1。

0.4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得规定、电。

ﻫ静电接地体得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得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得有关规定、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static electricityﻫ静电就是对观测者处于2 名词术语ﻫ相对静止得电荷。

由它所引起得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得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与带电微粒得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就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与构筑物上产生与积累起来得静电。

2。

0.2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ﻫ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得特性得物体或系统。

2.0.4物质静电特征参2.0。

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ﻫ带电体上积聚静电得部位。

ﻫ数1 体积电阻率volumeresistivity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得物理量。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

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1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模板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模板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06 —30批准—10—01实施1 总则1 .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 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采取防静电措施,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特制定本规范。

1 .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 .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 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 综合考虑, 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 改进工艺操作条件, 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 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 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 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 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 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 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6 改进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 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 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

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能够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 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编:100101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目次1 总则2 名词术语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2 静电接地方式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4 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3.5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3.6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3.7 静电接地的连接4 具体规定4.1 固定设备4.2 储罐4.3 管道系统4.4 铁路栈台与罐车4.5 汽车站台与罐车4.6 码头4.7 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4.8 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4.9 化纤设备4.10 人体静电接地4.11 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的静电接地附录A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附录B 静电接地工作的注意事项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1. 引言静电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为了减少静电造成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化工企业需要合理设计静电接地系统。

本规程旨在指导化工企业进行静电接地设计,确保全面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的实施。

2. 设计基准静电接地设计应符合以下基准:•国家标准《化学企业防雷规范》(GB 50457-2018)•国家标准《化学企业防爆规范》(GB 50250-2018)•国家标准《静电防护通则》(GB 50332-2018)3. 静电接地系统组成静电接地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接地装置:包括接地极、接地线、接地电阻等组成。

•接地装置位置:接地装置应安装在静电易积聚区域附近,减少静电积聚。

•接地装置连接:接地装置应与金属容器、设备等可导电物体通过可靠的连接器连接。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导电性能。

4. 静电接地设计步骤4.1. 静电接地需求分析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静电接地的需求进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静电积聚区域的确定:根据化工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的区域,确定静电积聚区域。

•安全要求:确定静电接地的安全要求,如防止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监测需求:根据化工工艺的特点,确定是否需要对静电积聚进行监测。

4.2. 静电接地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进行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接地装置类型选择:根据静电积聚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类型,如接地极、接地线等。

•接地装置布置:确定接地装置的布置位置和数量,确保覆盖静电积聚区域。

•接地装置连接:确保接地装置与金属容器、设备的可靠连接。

4.3. 接地电阻计算根据国家标准,对接地电阻进行计算。

计算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导电性能。

5. 设计实施及检验5.1. 设计实施设计完成后,进行实施。

实施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接地装置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并确保连接可靠。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批准2000-10―01实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ﻫ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ﻫ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编:100101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ﻫ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ﻫ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ﻫﻫ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ﻫ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ﻫ1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ﻫ3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ﻫ6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7防止人体带电。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是指为了避免静电危险和确保工作场所和设备安全的指南和要求。

以下是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的一般内容:1. 静电危险评估:在设计静电接地系统之前,必须进行静电危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危险源的确定、静电积累和放电的可能性、防护措施的现状评估等内容。

2. 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静电接地系统应包括接地导线、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等组成部分。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要素:a. 接地导线的选择和安装:接地导线应选用足够导电能力的铜导线,其截面积和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确定。

导线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并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

b.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接地装置可采用接地极、接地网或接地棒等形式。

选择和安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确保能有效地将静电放电到地面。

c. 接地电阻的计算和控制: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测量接地电阻应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静电接地系统的连接和维护:静电接地系统应与其他设备和结构的接地系统连接起来,以确保电位一致性和安全性。

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接地导线和接地装置的连接状态、清除接地系统周围的积尘等。

4. 静电危险防护措施:除了静电接地系统之外,还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避免静电危险。

这些措施包括:a. 使用静电导电材料和防静电设备:在适当的场所使用导电材料和防静电设备,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b. 控制和监测静电积累:控制和监测静电积累,在必要时采取放电措施,以避免静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爆炸。

c. 培训和宣传教育:对工作人员开展静电危险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减少静电危险和提高工作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

设计规范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或地方的法规进行确定和调整。

同时,设计规范还需要与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相结合,以确保设计和实施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静电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隐患。

因为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而如果静电不及时接地,就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为了保障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必须要制定一套静电接地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的规范。

一、静电的形成及危害静电是指物体之间或物体自身的绝缘介质内电荷的不均匀分布而导致的电位差。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静电常常会在油气管道及容器等设备的运输、贮存、加工等过程中产生,而静电放电会引起燃爆事故。

二、静电接地设计规划静电接地的目的是将油气管道及容器等设备上的静电荷离开设备,以降低静电荷的积累,避免静电放电造成爆炸危险。

因此,静电接地设计规划应是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设备设计设备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静电接地的问题,所有的设备的接地均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其它有关规程。

2.接地的形式放电接地可分为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两种形式,其划分取决于设备的性质、使用场合和安全要求。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许多设备需要同时采用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

3.接地电缆的选取接地电缆应采用铜芯线,电缆外皮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电缆在线路中的敷设应符合规程要求。

4.接地导体的安装和在线路中的敷设接地导体应牢固地安装在容器、管道或设备的合适位置,接地导体的选择要合理,以保证接地良好,防止地阻过大或引起局部放电。

在线路中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程要求。

5.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设备及场所的不同,可对接地电阻设定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经常使用的设备和场所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对于仅偶尔使用的设备和场所,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对于石油、天然气、渣油罐等重要设备和场所,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三、静电接地的检验对于静电接地系统,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检测内容应包括:接地装置与接地导体的接触良好性,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等电位性能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1 改进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
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 改进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
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

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能够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
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
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
1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2 表面电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
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其单位为欧[姆](Ω)。

3 电导率conductivity
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其与电场强度之乘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即σE=j。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门子]/米(S/m)。

2.0.5 静电起电、积聚和消散
1 静电起电electrostatic electrification
由于物体的接触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原因,使物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在宏观上呈现带电的过程。

2 静电积聚electrostatic accumulation
由于某种起电因素使物体上静电起电的速率超过静电消散的速率而在其上呈现静电荷的积累过程。

3 静电泄漏electrostatic leakage
带电体上的电荷经过带电体自身或其它物体等途径向大地传导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4 静电消散electrostatic dissipation[decay]
带电体上的电荷由于静电中和、静电泄漏、静电放电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5 静电静置时间time of repose;time of rest
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进行生产时,由设备停止操作到物料(一般为液体)所带静电消散至安全值以下,允许进行下一步操
作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6 电荷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of charge
带电体上的电荷(或电位)消散(或下降)至其初始值的1/e 时所需要的时间。

7 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
任何不按指定的通路而流动的电流,这些非指定的通路能够是大地、与大地接触的管线和其它金属物体或构筑物。

2.0.6 静电放电现象
1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2 静电放电能量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nergy
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经过静电放电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

3 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
发生在不均匀的、场强很高的电场中的辉光放电。

电晕放电时,在电极周围有微弱发光的电晕层。

4 刷形放电brush discharge
指发生于带电量大的绝缘体与导体之间空气介质中的一种放电形式。

该放电形式放电通道不集中,呈分枝状。

5 传播型刷形放电brush discharge with propagation form
在高速起电场所及静电非导体背面衬有接地导体的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