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小品《扶不扶》,谈作品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析小品《扶不扶》,谈作品创作

2014年被网友热议最多的春晚语言类节目,无疑是开心麻花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在随后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最满意”、“最受欢迎”节目票选中,《扶不扶》稳居于语言类节目第一,成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等台词便受到观众热议,获得媒体、网民的竞相转发。《人民日报》更是两次转发作品中的经典台词。

语言类节目一直都是人们关注春晚的焦点。据凤凰娱乐统计,小品《扶不扶》获得了目前最多的好评数,有86570名网友认为节目“好”,超过了蔡明、黄宏等老牌演员。

由于语言类节目数量的锐减,以及赵本山、黄宏、姜昆

等“大腕”的缺席,蔡明的小品《扰民了你》一度被宣传为今年春晚最精彩的语言类节目,观众期待很高。然而从直播后舆论反响情况看,《扶不扶》似乎更胜一筹。

《扶不扶》的诞生过程并不容易,开心麻花在审查过程中多次更换小品,直到“老人摔倒”这个方向由冯小刚总导演提出,团队才开始寻找故事的切入点。沈腾透露,《扶不扶》之前准备过许多其他题材的小品,听到“扶不扶”的创意后特别感兴趣,冒着宁肯作品被毙的一个风险,也想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观众喜爱的作品。

面对蔡明、冯巩、郭冬临等老牌笑星的压力,开心麻花团队的年轻演员们何以能后来居上,以致所演小品《扶不扶》“反超”被寄予厚望的《扰民了你》,一举成为今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语言类节目?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研讨,并从中得到启示。

一、《扶不扶》传承和发扬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之法,深刻反映了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引发人们反思、共鸣和热议。

众所周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与讨论。近期,“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让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尤其是2013年12月31日,广东河源的吴大哥遇到老人摔倒,于是主动上前搀扶并送去医院,但老人却指证,就是这个人开摩托车撞伤自己。双方争执不下,几天后,这位街坊竟然选择了自杀来自证清白。警方技术鉴定确认,摩托车没有发生过碰撞的痕迹。

今年46岁的河源东源漳溪街坊吴大哥跳塘自杀前对家人说,2013年12月31日中午12点多,自己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并将其送院治疗,但事发后的1月2号,吴大哥却无奈选择了跳塘自杀。

吴大哥妻子说事发时丈夫开摩托车上街,经过街市旁的一个小桥时,突然发现邻村的老人周伯不知什么原因摔倒在路上。吴大哥把老人送进了附近医院,随后联系了老人家属。送进附近的医院后,吴大哥还陪同家属把老人送到了河源市中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老人的腿骨裂了。

2014年1月2日,吴大哥家里接到老人家属电话,表示要拿几十万过去。妻子说丈夫觉得做好事被人诬陷,再加上老人家属要求的天价赔偿,丈夫觉得有冤无处说才选择跳塘自杀。

现在人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看

见一个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不少数人会很坦率的回答我不扶,为什么呢?害怕被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以前出现的那几个糊涂案(天津许云鹤案)给大家、给全国人民这种警示,而且告诉大家:“你没有撞老人的话你干吗去扶老人呢?”法官的这样一句话,实在是把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推到了一个可怕的边缘。像我们现在发生多起老人摔倒没人帮扶的尴尬事件,其实就是这些糊涂案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具体体现。

13亿人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中国民族到了该大力弘扬道德和良知的时候,就是让人们都敢去扶一个摔倒的老人。

小品《扶不扶》中的沈腾饰演的青年“郝建”,犹豫之后,勇敢地扶起了自己摔倒的老太太,但老太太却误认为是“郝建”把她撞倒的,之后“郝建”希望通过讲故事、找人证等

方式,让老太太明白她是自己摔倒的,但都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在刚刚处理完他追尾事故的交警出现后,“郝建”使出了一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让交警以为是老太太撞倒了他,这让老太太急得不知所措,最后在交警的解释和证明下,老太太才想明白是迈空了台阶后自己摔倒的,随后她还诚恳的向“郝建”道歉了。

小品《扶不扶》是独树一帜,让人记忆深刻。小品《扶不扶》从老人失足跌倒说起,喜欢助人为乐的小伙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通过事件回放来帮助老人弄清事实,用诙谐幽默演绎出梗塞着道德这条社会动脉的不良风气,在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却令人深思、震动,在笑声中敲打人的心灵。

扶不扶?扶,纵然是损失钱财,也要换回风气。小品里有这样一幕:一骑自行车的哥们说,兄弟快跑,我以前扶过

仨,结果呢?这么跟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好人听了自然会心寒和有所顾虑,老人跌倒,究竟是扶不扶?扶,这本就是助人为乐的小事,纵然是做了好事被倒打一耙,那也要继续做好事。正如剧中好人郝建所说:“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扶起来的是老人,扶起来的更是美德。

扶不扶?扶,扶正风气需要行动,声讨之时不如伸出双手。小品里有这么一个镜头,正在通话的路人甲:“我看见有个老太太摔倒在大马路上也没人来扶一把,你说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变成这样了,别人不管,我管!大妈,您别动啊,我等下要发个微博好好谴责一下这种行为……。”真可谓声声含怒、字字有力,可跌倒老人仍旧是没有被扶起来。

《扶不扶》在笑声中针砭当今时弊,鞭打时下丑陋,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助人为乐”传统,所作品受到广大人们热捧和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为时而著”,文娱创作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对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取到促进作用。创作要缘事而发,“为事而作”,于事有益。

《扶不扶》创作是传承历代文人优良的使命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文学创作中真知灼见。“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用自己手中的笔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发挥作用,同时也能使自己作品广泛流传,受人喜爱,甚至千古传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诗论中的纲。“为时”,强调了创作与社会的关系,“为事”,突出于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时”、“为事”,都强调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白居易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指出了文学创作的依据、目的和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