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行自动的控制,而不能对其他阀进行控制。在运输情况
下,系统只是对各种信号的采集,而不能对各个阀进行
控制。在放热情况下,系统能对实现放热过程的自动响
应,而不会对蒸汽阀进行操作。
由于控制对象的特性,各种阀,各种管径,各种冷
水压力,甚至热水的液位、温度都会影响控制效果。因
此需要分析相关控制对象的特性,设计相应的PID参
数,由于热水温度会有变化,液位也会有变化,控制算
法需要具有较快的响应,甚至需要自适应PID模块来作
为温度控制器。要达到温度的精度及响应速度,这一块
的控制算法是难点。
对于本系统中自动控制热水出口温度的PID控制
策略如图5所示。
4结语
因此,在蓄能过程中可移动事蓄能供热智能控制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蓄热材料的温度,当蓄热材料达到
饱和状态后,自动切除蒸汽供给,完成蓄热过程。
在运输过程中
实时采集热水温
度,液位等功能。起
到泄漏报警的作
用。在后期还可以
加入定位系统,无
线数据传输系统,
从而能够实现远程调度等功能。
在供热过程中实时采集出口温度作为反馈,调节
冷水旁路电动调节阀,形成闭环控制,能够很好的控制
出水温度,提高热水品质。通过实施检测热水箱温度,
当热水温度完全达不到客户要求的温度时,才切断整
个系统,能够有效的利用蓄热材料放热,提高使用率。
可移动事蓄能供热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控制
用户出口温度,提高热水品质,能够很好的提高蓄热车
的热量利用率,能够提高蓄能、放热的效率,能够实时
监控系统。最终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波,李汛,赵军. 移动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3,32
(03):515~520.
[2] 孙振安. 移动式供热装置[J]. 节能与环保,1991,(3):6~9.
[3] 金珑,殷中华,李洋. 基于PLC控制的电蓄热智能控制系统[J].甘肃电
力技术,2009,(1):32~35.
收稿日期:2014-12-05
修回日期:2015-04-03
图5可移动式相变蓄热装置温度控制器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日前在第十一届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期间发布,这是节能周自2007年开
办以来,第九次发表年度研究报告。该报告已成为社会各界开展
建筑节能工作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届节能周由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
办,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和科技部等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以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近500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围绕“北方城镇建筑供暖节能减
排”的主题,重点探讨和交流了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和政策改革
和创新,实现我国北方城镇建筑供暖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
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我国飞速增长的城镇建筑形成的对
供暖规模增长的要求和控制城市大气环境而严格限制的供暖新
热源的建设的严峻形势,唯一的走出困境的办法就是通过改革
与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靠科技创新,形成新的城
镇供暖技术方式;靠体制创新,彻底改革供暖企业的经营模式;
靠政策创新,由新的计价、计量模式去支持新的技术模式。
当前,实现我国北方城镇供暖节能的重要途径是减少末端过
热,降低末端供热量需求和提高热源效率,开发低品位余热。通过
区域大联网,用低品位工业余热和热电联产余热作为基础热源,
用分布式天然气锅炉作为末端调峰热源的方案,是当前实现最少
的污染排放、最少的天然气消耗、可接受的初投资成本和更安全
的供暖方案。而真正全面实现这样一种全新的供暖方式,又需要
供热管理上的机制创新来支持:热网公司与终端用户之间通过分
栋或在热力站计量热量,按照热量收费,栋内按照面积分摊。通过
改变收费,改善调节,减少过量供热,降低末端供热量需求;热源
厂和热网公司之间实行供水温度减40的计价热量方式,促进热
网回水温度的降低,从而实现低品位余热的大范围利用。
(摘自“中国空调制冷网”)《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发布简讯
空调技术
C M Y K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发布
作者:“中国空调制冷网”
作者单位:“中国空调制冷网”
刊名:
发电与空调
英文刊名: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年,卷(期):2015(2)
引用本文格式:“中国空调制冷网”《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5》发布[期刊论文]-发电与空调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