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地退化标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分级指标判定规则
在草地退化判定过程中,出现各项指标不一致时,采取以下判定规则。
9.1轻度退化草地以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9.2中度退化草地以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9.3重度退化草地以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和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7.3重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严重消退,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1以下,侵入植物骆驼蓬大量出现并占据草群优势,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极度风蚀,表现为严重砾石化。
8低地草甸退化指标
8.1轻度退化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30%~50%,地表土壤含水量下降,容重增加,开始旱化。
3草地退化的特征
3.1草群的植物种类减少,高度变低,覆盖度变小,结构简单。
3.2草群中原有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减弱,数量减少,产量降低,并逐渐衰退或消失。
3.3适应性强、适口性差的植物种类和不可食的、有毒、有害的植物逐渐增加和侵入。
3.4草地退化指示植物增加。
3.5草地生境条件恶化,风蚀、水蚀、盐碱化、沙尘暴现象加重,地表砂砾和砾石增多;表土紧实度增强。
7荒漠草原退化指标
7.1轻度退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60%,地表风蚀较重,有轻微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7.2中度退化
草群明显稀疏、低矮,退化指示植物阿氏旋花、一、二年生杂类草占据明显优势;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4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的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表风蚀严重,表现为中度覆沙或中度砾石化。
5.3重度退化
草群组成发生根本性改变,退化指示植物狼毒、星毛萎陵菜、一年生杂类草大量出现;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以下,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土壤坚实,出现部分裸斑。
6典型草原退化指标
6.1轻度退化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60%,地表有轻度的侵蚀、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6.2中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生长明显衰退,阿氏旋花、星毛萎陵菜、牛心朴子、赖草、狼毒等退化指示植物大量出现;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4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表有中度侵蚀、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6.3重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消退,骆驼蓬、阿氏旋花、狼毒、牛心朴子、一年生杂类草等退化指示植物占据草群优势;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以下,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侵蚀严重,或有大量的砾石和覆沙。
目 次
1
近年来,我区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退化的程度逐步增强,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对全区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条件产生重大影响,但全区各地对草地退化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评价尺度。现制定本标准,以统一全区草地退化评价办法。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草原资源监测管理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书刚、乌力吉、金美荣、于佳军、李琳杰。
8.2中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优势植物发生明显衰退,草群覆盖度下降,草地总产量降低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30%,地表土壤容重进一步增加,表土比较坚实。
8.3重度退化
草群中优势植物明显变化,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以下,地表土壤旱化,表土紧实。
4.2.3地表状况作为草地退化分级的重要条件。
5 草甸草原退化指标
5.1 轻度退化
草群结构和外貌无明显的变化,草地总产草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站草地总产量的30%-50%;地表土壤比较干燥。
5.2重度退化
草群结构和外貌发生明显变化,原有优势植物衰退,出现的退化指示植物主要有:阿尔泰狗娃花、星毛萎陵菜、茵陈蒿、黄金蒿等;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3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标干燥,土壤紧实。
3.6草地鼠、虫害增加,而相应的天敌减少。
4草地退化分级及原则
4.1草地退化分级
根据退化的程度,将退化草地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4.2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4.2.1草地退化分级是在同一类草地内进行,不同草地类分级指标不同。
4.2.2草地退化分级主要依据草群中优势植物和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占草群总产量的百分比来衡量。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标准
11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级别和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地,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低平地草甸。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草地退化
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草质变劣,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2.2草地退化指示植物
能够表现草地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植物种类。
9分级指标判定规则
在草地退化判定过程中,出现各项指标不一致时,采取以下判定规则。
9.1轻度退化草地以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9.2中度退化草地以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9.3重度退化草地以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和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判定的主要依据。
7.3重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严重消退,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1以下,侵入植物骆驼蓬大量出现并占据草群优势,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极度风蚀,表现为严重砾石化。
8低地草甸退化指标
8.1轻度退化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30%~50%,地表土壤含水量下降,容重增加,开始旱化。
3草地退化的特征
3.1草群的植物种类减少,高度变低,覆盖度变小,结构简单。
3.2草群中原有优势植物的生长发育减弱,数量减少,产量降低,并逐渐衰退或消失。
3.3适应性强、适口性差的植物种类和不可食的、有毒、有害的植物逐渐增加和侵入。
3.4草地退化指示植物增加。
3.5草地生境条件恶化,风蚀、水蚀、盐碱化、沙尘暴现象加重,地表砂砾和砾石增多;表土紧实度增强。
7荒漠草原退化指标
7.1轻度退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60%,地表风蚀较重,有轻微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7.2中度退化
草群明显稀疏、低矮,退化指示植物阿氏旋花、一、二年生杂类草占据明显优势;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4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的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表风蚀严重,表现为中度覆沙或中度砾石化。
5.3重度退化
草群组成发生根本性改变,退化指示植物狼毒、星毛萎陵菜、一年生杂类草大量出现;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以下,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土壤坚实,出现部分裸斑。
6典型草原退化指标
6.1轻度退化
草群基本保持原有的外貌,草地总产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60%,地表有轻度的侵蚀、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6.2中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生长明显衰退,阿氏旋花、星毛萎陵菜、牛心朴子、赖草、狼毒等退化指示植物大量出现;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4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表有中度侵蚀、覆沙或砾石化现象。
6.3重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消退,骆驼蓬、阿氏旋花、狼毒、牛心朴子、一年生杂类草等退化指示植物占据草群优势;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以下,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40%以上;地表侵蚀严重,或有大量的砾石和覆沙。
目 次
1
近年来,我区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退化的程度逐步增强,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对全区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条件产生重大影响,但全区各地对草地退化一直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评价尺度。现制定本标准,以统一全区草地退化评价办法。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草原资源监测管理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书刚、乌力吉、金美荣、于佳军、李琳杰。
8.2中度退化
草群中原有优势植物发生明显衰退,草群覆盖度下降,草地总产量降低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30%,地表土壤容重进一步增加,表土比较坚实。
8.3重度退化
草群中优势植物明显变化,草地总产量下降60%以上,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20%以下,地表土壤旱化,表土紧实。
4.2.3地表状况作为草地退化分级的重要条件。
5 草甸草原退化指标
5.1 轻度退化
草群结构和外貌无明显的变化,草地总产草量下降30%以下,原有优势植物产量站草地总产量的30%-50%;地表土壤比较干燥。
5.2重度退化
草群结构和外貌发生明显变化,原有优势植物衰退,出现的退化指示植物主要有:阿尔泰狗娃花、星毛萎陵菜、茵陈蒿、黄金蒿等;草地总产量下降30-60%,原有优势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0%-30%,各种退化指示植物产量占草地总产量的15-40%;地标干燥,土壤紧实。
3.6草地鼠、虫害增加,而相应的天敌减少。
4草地退化分级及原则
4.1草地退化分级
根据退化的程度,将退化草地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
4.2草地退化分级原则
4.2.1草地退化分级是在同一类草地内进行,不同草地类分级指标不同。
4.2.2草地退化分级主要依据草群中优势植物和退化指示植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它们占草群总产量的百分比来衡量。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标准
11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级别和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地,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低平地草甸。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草地退化
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草质变劣,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2.2草地退化指示植物
能够表现草地退化及退化程度的植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