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

合集下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者放置皮肤填充物对疗效的影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者放置皮肤填充物对疗效的影响
生 产 质 量 、延 长 生存 期 , 并 降 低 西 药 引 起 的 骨 髓 抑 制 、消 化 道 反 应 和 器 官 选 择 性 毒 性 等 毒 副作 用 1 。中医 主 要 应 用 在 手 术 后 肿 瘤 治 疗 的 过 程 中 且 作 为 化 疗 的 辅 助 药 物 。康 莱 特 注
参 考 文 献
临床的联合用药;具有 较广 的抗癌谱 。因此铂类联合其他化 疗药物 是治疗 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 的重要 方法 。西 医化疗药
物 常 会 导 致 患 者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下 降 和 内环 境 失 衡 ,中医 药
具有 “ 扶正培 本”的作用 ,使患者机体达到新 的平衡 ,改善
的7 0例女性 乳腺癌 改 良根治术 后患者 , 年龄 3 4~7 2岁 ,
中位 年 龄 5 1 岁 ,均 已行 6个 疗 程 的 辅 助 化 疗 ,经病 理 证 实
的治疗 手段 ,目前对胸壁放疗一般采用电子线照射 。笔者对
本 院 收 治 的 乳 腺 癌 改 良根 治 术 后 需 要 行 胸 壁 放 疗 的 患 者 采 用 半 程 加 用 皮 肤 填 充 物 电 子 线 照 射 ,观 察 急 性 放 射 性 皮 肤 反 应和 放 射 性 肺 炎 的 发生 情 况 , 随访 3年 了 解 局 部 复 发率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 的影响I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 2 0 1 4 ,
2 3( 3 4 ) :3 7 6 7 .
( 收稿 : 2 0 1 5 - 0 3 - 5 1 修 回: 2 0 1 5 - 0 5 — 0 6 )
( 发稿编辑 :薛 芳)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者放置皮肤填充物对疗效的影响

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

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

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放疗是治疗的重要方式。

本文通过比较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剂量学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探讨了两种放疗技术的优劣势。

三维调强放疗技术具有更精准的剂量分布和更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三维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需谨慎选择适用人群并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放疗技术的优化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三维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不良反应、治疗方法、应用前景、研究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放疗技术、乳腺癌治疗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比较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这两种放疗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放疗技术的改进和进步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术后的放疗治疗对于预防局部复发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放疗技术中,三维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放疗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效果和剂量分布情况,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选择最佳放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希望揭示三维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优劣势,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本研究还将探讨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完善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治疗提供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生存质量带来积极影响,推动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乳腺癌放疗标准

乳腺癌放疗标准

乳腺癌放疗标准
乳腺癌放疗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适用于病变位于外侧象限,肿块s5cm; 病变位于内侧象限或中央区,腋套淋巴结阴性时是否照射内乳区仍有争议。

但多数人不建议照射内乳区;切缘阳性或有肉眼可见的残余灶。

Ti和T4肿瘤,有淋巴结被膜外浸润者以及有4个或4个以上淋巴结阳性者。

除区域淋巴结放射治疗外,均应照射胸壁。

2.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

适用于乳腺单发病灶,最大径≤4cm; 乳房大小适中:腋窝淋巴结无转移或有单个活动的肿大淋巴结。

3.豁免放疗适应证。

对于保乳术后的患者,如果年龄≥65岁、激索受体阳性、术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切缘阴性和原发灶≤2cm,或原发肿物≤3cm且不能同时存在组织学皿级和淋巴管浸润、术后接受规范足疗程内分泌治疗,可以考虑省略放疗。

对于根治术后的患者,如果原发肿瘤分期T1-T2期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且无任何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50岁、肿瘤分级I -I级、无脉管瘤栓、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且淋巴结转移比例<20%、激索受体阳性且无HER-2/neu过表达等),可以考虑首略放疗。

具体标准可能因实际情况而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信息。

制表:审核:批准:。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需间隔多长时间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需间隔多长时间

乳腺癌在女性中很常见,它的出现会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多加重视,一经发现要及时治疗。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切除病灶,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不过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

放疗是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放疗时间也备受患者和家属的关注,那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需间隔多长时间呢?放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乳腺癌术后通过放疗可以抑杀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时间,不过放疗缺乏选择性,也会损伤照射区域内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手术本身就是一种有创治疗,术后患者元气,身体也变得虚弱,并不适合立即放疗。

一般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3-4周左右可以开始放疗,具体的根据患者身体恢复程度来决定,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好,身体恢复较好,则可以尽快放疗,如果身体恢复较慢,则应推迟放疗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和手术治疗都是局部治疗手段,都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还应重视全身性的治疗。

化疗虽是全身性治疗手段,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使用。

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有助于减轻放疗的副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疗后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疗的疗效,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

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

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标签:乳腺癌;放疗;皮肤反应;护理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

放射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放疗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关键环节。

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了预防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结果: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放疗。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女性194例,年龄23—71岁;男性1例,39岁;平均年龄44岁。

皮肤反应:0级40例;Ⅰ级112例,Ⅱ级38例,Ⅲ级3例,Ⅳ级1例。

2放射性皮肤反应的观察及分级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2]。

3护理3.1心理护理:乳腺癌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事件,对个体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死亡的威胁,病人无助、失落、悲哀、绝望而产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心理,据文献报道,抑郁症使癌症人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3]。

患者因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范围大,加上术后瘢痕挛缩、淋巴回流障碍、患侧上肢肿胀,功能障碍,使生活质量下降,自我形象改变造成心理和生理痛苦,出现不同程度的绝望、恐惧、焦虑情绪,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耐心地疏导和安慰患者,说明术后放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解释放疗期间的正常生理反应,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放疗。

3.2放射性皮肤护理3.2.1放疗前皮肤护理放疗前应向病人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对预防放射性皮炎的重要性。

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建议不穿胸罩。

照射野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不可贴胶布,因氧化锌为重金属;放疗病人进入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项链、耳环、假牙、钥匙等,以免增加射线吸收,加重皮肤损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

3讨论 .
及半 年后 的 晚期 放 射损 伤。统计 方法 为 统 计描 述 和 K p n—M r al a e e生存
分析。 2 结 果 .
2 1 急性损伤 。依据 C C . . T 30毒性评价 标准 , 全组 2级 以上 急性皮肤
反应发生率为 93 , . % 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为 2 . %, 5 6 常规分割组有 2例为 3 级以上血象下降 , 没有出现与放疗相关 的肝肾毒性 , 急性皮肤 反应在放疗后 1 个月以 内基本 恢复 , 两组病例 的急性损伤 ,详 见表 I 。 ( ) 2 2 晚期损伤。除大分割治疗组在放疗后 6 月出现 1 . 个 例放射性肺炎
Y rMJ2 0 3 0: 7. .a ,0 5, 3 21
3 讨 论 .
[ ] Hu i C,e ma 1 aeg ,t 1 Sq et oe—dnedxrb— 2 d Sl nA,3slaJ e a . euni d s s d N es oou i
c n, a l x l a d e co h m e fr r s e t b e h g i p cha e , n y lp a d o e p ca l ih—rs r a tc / e : ik b e aI r s c
近年来 , 乳腺癌的治疗疗效大为改观 , 中放疗在乳腺癌治疗 中的应用 其 价值更是不可忽略。研究结 果表 明, 腺癌根 治术 后放疗 不仅能 降低局部 乳 区域复发率 , 还能提高总生存率 ¨ 。乳腺癌是 一个全身性的疾病 , J 绝大多数 病人术后需要接受辅助放疗 、 化疗 以及 内分泌治疗 , 放疗和化疗何 者为先一 直是争论的话题 。过 去术后辅 助放疗 多采用 常规分 割方案 ,Gy次 , 2 / 5次/ 周, 总剂量 5 G , O y 常规分割方案疗程较 长 , 花费较多 , 病人很 不方便 ; 年来 近 大分割方案 的放疗在多种肿瘤 中都 已开展 应用 , 为进一 步探讨 大分割放 疗 在乳腺癌 的可行性 , 我们进行了大分割放 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 比研究 , 结果 显示大分割放疗的毒副作用并未增加 , 与常规 分割放疗 无显著差异 , 是可 以 替代过去 常规分割方案的短疗程 治疗方法 。这 一方案 能缩短治疗 疗程 , 为 后续化疗和 内分泌治 疗创造 治疗 时机 , 降低患 者治疗 费用 , 节约 了医疗 资 源。目前 国内卢冰 J彭纲 【 、 、 吴君心 【 等进 行过乳腺癌 根治术或 改 良根 治术后的大分 割放疗研究 , 他们 的结论 基本一致 , 认为 : 大分 割放射治疗 是 种短疗程、 安全 、 有效 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方案 , 局部复发率 、 总生存率 和治 疗后晚期 并 发 症 与 常 规 放 射 治 疗 无 差 异 , 有 替 代 常 规 放 疗 的 可 能 具 性 。因此 , 我们认为 2 9 y次 , . G / 每周五次 , 总剂量 4 . G 的大分割 放 35y 疗是可以替代过去常规分割放疗的安全放疗方案。

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

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

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
《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
哎呀呀,要说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啊,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呢!我给你们讲个事儿哈,我认识的一个阿姨,她就经历了乳腺癌手术。

手术后,医生就说要进行放疗呢。

这个阿姨呀,一开始听到放疗还有点害怕呢,心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呀。

医生就很耐心地给她解释,说放疗就像是给身体里的坏细胞来个精准打击,把那些可能残留的癌细胞给消灭掉。

阿姨听了后,虽然还是有点担心,但也知道这是为了她好呀。

然后呢,阿姨就开始了放疗的过程。

每次去放疗的时候,她都特别紧张,就像要上战场一样。

但放疗室的医生和护士都特别好,总是笑着跟她聊天,安慰她,让她慢慢放松下来。

阿姨说每次躺在那个放疗的机器下面,都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有点怪怪的,但又知道这是在治病呢。

放疗的过程中,阿姨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比如皮肤有点发红啦,感觉有点累啦。

但她很坚强,一直都在坚持。

她还跟我们说,这就像是一场战斗,她可不能轻易认输。

总之呢,乳腺癌术后放疗标准真的很重要呀,它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呢。

就像那个阿姨一样,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为了能战胜病魔,一切都是值得的呀!希望所有经历这个的人都能像阿姨一样坚强,早日康复哟!。

乳腺癌术后不用放疗的标准

乳腺癌术后不用放疗的标准

乳腺癌术后不用放疗的标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手术后是否需要放疗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研究,有一些标准可以判断乳腺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判断是否需要放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Ⅰ、Ⅱ期),手术切除后不需要放疗。

而对于晚期乳腺癌(Ⅲ、Ⅳ期),手术切除后需要放疗。

因为晚期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手术切除后可能残留癌细胞,需要通过放疗来杀灭癌细胞。

根据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判断是否需要放疗。

乳腺癌分子分型包括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和三阴性。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切除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放疗。

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手术切除后需要放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放疗。

对于年龄较大、肿瘤较小、淋巴结未受累的患者,手术切除后不需要放疗。

而对于年龄较小、肿瘤较大、淋巴结受累的患者,手术切除后需要放疗。

乳腺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需要根据多种因素来判断。

对于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后不需要放疗;对于晚期乳腺癌,手术切除后需要放
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放疗;对于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手术切除后需要放疗。

因此,患者在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是否需要放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术后脑转移放疗几次?放疗能控制转移吗

乳腺癌术后脑转移放疗几次?放疗能控制转移吗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方式。

然而,即使进行了手术治疗,乳腺癌仍有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肝和骨骼等。

如果乳腺癌术后转移至脑部,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治疗。

那么,乳腺癌术后脑转移放疗需要几次呢?对于乳腺癌术后脑转移患者,放疗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放疗通过高能量的电离辐射对脑部进行照射,使癌细胞的DNA受到损伤,并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放疗治疗方案的次数和剂量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转移部位和数量等因素来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疲劳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可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得到缓解。

此外,放疗的治疗效果需要时间来显示,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

在接受放疗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

与放疗相比,中医短期内缩小瘤体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老体弱、广泛转移,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癌肿,更是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补充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注重病人的生活质量,突出和谐的治疗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应该及时纳入治疗方案。

作为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袁希福老中医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

在临证中,通过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重建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五年复发转移高峰期。

大剂量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中的应用对比

大剂量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中的应用对比

大剂量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中的应用对比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__年9月-20__年9月期间本院行放疗的2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其中行常规分割放疗患者110例为对照组,行大剂量分割放疗100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1)21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2)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彻底;(3)T3、T4期的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且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医院理论委员会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慢性疾病;(2)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3)术前已行放化疗。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后行放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分割放疗,具体为:2 Gy/次,5次/周,一共治疗5周,总剂量50 Gy。

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大剂量分割放疗,具体为:2.8 Gy/次,5次/周,治疗3周,总剂量42 Gy。

两组患者的放疗范围包括胸壁和同侧锁骨上区。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放疗方案下的1、3及5年总生存率、治疗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5-7]。

1.4 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观察患者在全程放疗结束时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以及放疗结束1个月后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8]。

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分级采用RTOG/EORTC标准进行评价: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或干性脱发或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融合湿性脱皮或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或出血、坏死。

放射性肺炎的影像学标准:患者胸部有接受放射治疗的病史,在照射野内发现肺组织炎症性改变,排除肺转移。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

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
乳腺癌术后放疗(二)
乳腺癌(改良)根治 术后放疗
宋 锐
精品课件
❖乳腺癌的保乳术 ❖乳腺癌的根治术及改良根治

精品课件
❖ 保乳术是指完整切除肿块块及腋淋巴结清扫。 ❖ 乳腺癌根治手术是指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
、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 改良术由两种,一种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一种是指保留胸大小肌,前者淋巴结清除范围 与根治术相仿,后者不能清除腋上组淋巴结。
精品课件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精品课件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根治术后放疗适应症:
❖在乳腺癌术后普遍接受辅助化疗和内分泌 治疗的前提下,术后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 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或腋 窝淋巴结阳性>4个患者,或1-3个淋巴结阳 性但检测不彻底者。
精品课件
❖照射部位:
❖改良根治术后照射靶区包括同侧胸部和锁 骨上下区,有指征时照射腋窝或内乳淋巴 结引流区。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说明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IIfi床路径—X 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

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二)诊断依据。

病理学明确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为C50. 900乳腺恶性肿瘤行Z51. 001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1、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有以下指标: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及以上或腋窝淋巴结阳性24个;2) Tl、T2有1-3个淋巴结阳性同时含有高危复发因素者。

2、保乳术后原则上都具有术后放疗指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42 天。

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电解质;(3)肝胆胰脾、乳腺及引流区淋巴结彩超、胸部CT、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提示肿瘤有转移时,相关部位MRI;(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常规放疗。

2.适形或调强放疗。

3.放疗期间可选择的治疗:必要的升血和皮肤保护剂等。

(六)出院标准。

L放疗计划制定完成,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L治疗中出现局部皮肤严重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3.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

4.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Ⅲ、Ⅳ级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Ⅲ、Ⅳ级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Ⅲ、Ⅳ级皮肤损伤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严重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一般皮肤护理之外,对Ⅲ、Ⅳ级皮肤损伤的患者采用暴露疗法、氧疗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以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rhEGF)、三乙醇乳膏等药物护理措施。

结果8例严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完全康复,局部皮肤完整,与正常肤色接近。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出现严重皮肤反应时应密切观察、及时判断,并进行清创处理、暴露疗法、预防感染、氧疗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以及采用rhEGF、三乙醇乳膏等药物护理措施。

标签:乳腺肿瘤;放射疗法;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乳腺癌目前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术后放疗得到广大专家的高度重视[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局部的皮肤反应必然存在,较轻的皮肤损伤如Ⅰ、Ⅱ级放射性皮肤损伤一般不需作任何处理,但是严重的皮肤损伤如Ⅲ、Ⅳ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将影响放疗的进程,给患者带来痛苦,临床上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在2008年3月~2011年2月护理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严重(Ⅲ、Ⅳ级放)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例女性患者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44.6岁;左乳癌5例,右乳癌3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例,阴性5例;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CMF、NP或CAF方案),放疗前患者皮肤愈合良好。

1.2 放疗方法使用美国MEDTEC乳腺托架,设患侧胸壁对穿切线野+锁骨上野+(或不加)内乳野,采用Varian23EX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全程胸壁表面加3 mm 组织等效材料,DT 5 000 cGy/25f/5W。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路径1、患者评估和筛查1.1 既往史和家族史1.2 临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1.3 影像学评估,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磁共振成像等1.4 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如乳腺癌相关基因检测、激素受体状态检测等2、术前准备2.1 化疗方案选择和评估2.2 手术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评估、血液学检查等2.3 乳腺癌手术方案选择和准备2.4 术前放射治疗计划,包括放疗区域、剂量等3、术后放射治疗3.1 放疗设备选择和校准3.2 放射治疗计划实施3.3 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3.3.1 皮肤反应的处理3.3.2 乳腺内淋巴水肿的处理3.3.3 骨质疏松的处理4、随访和评估4.1 放射治疗结束后的随访计划4.2 治疗效果的评估与记录4.3 基于治疗效果的个体化后续治疗方案选择附件:1、乳腺癌放射治疗方案表2、乳腺癌术后化疗方案表3、乳腺癌术前评估记录表4、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计划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一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一般发生在乳腺上皮细胞。

2、术后放射治疗:乳腺癌手术后使用放射线治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3、化疗:使用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治疗方法。

4、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上的受体,可以与激素结合,影响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5、皮肤反应:放射治疗后皮肤的不良反应,如红斑、脱屑等。

6、乳腺内淋巴水肿:手术和放射治疗后乳腺区域淋巴管的阻塞,导致水肿和肿胀。

7、骨质疏松:骨组织变薄、弱化的疾病,可能是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计划设计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计划设计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计划设计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计划设计一、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日期:病理报告:二、放疗指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年龄、病史等相关因素,经过多学科团队评估,确定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放疗。

三、治疗方案1.放疗方式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因素,确定采用全乳腺区域或部分乳腺区域放疗。

2.放疗剂量和分数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年龄等因素,确定放疗的总剂量和分数。

常见方案如下:- 全乳腺区域放疗:总剂量为45-50Gy,每日分2Gy给予,每周5次,总共进行5-6周。

- 部分乳腺区域放疗:总剂量为50-60Gy,每日分2Gy给予,每周5次,总共进行6-7周。

3.放疗计划根据放疗剂量和分数的要求,制定出详细的放疗计划。

具体包括放射治疗装置的选择、定位方式、照射体位、照射野的设计等。

四、放疗并发症管理在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放射性皮肤反应、乳腺纤维化以及乳房形态改变等并发症。

针对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五、随访计划制定随访计划,包括初次放疗后的随访频率、检查内容和方法等。

六、附件本文档包含以下附件:1.患者病理报告2.患者手术记录3.放疗计划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放射治疗装置:指用于放射治疗的医疗设备,包括加速器、核素治疗仪等。

2.照射体位:指放疗过程中患者所处的身体姿势和位置,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3.照射野:指放疗中照射的目标区域,一般由多个射束构成。

4.放射性皮肤反应:指放疗后皮肤出现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红斑、瘀斑、水肿等。

5.乳腺纤维化:指乳腺组织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局部瘢痕形成,导致乳腺硬化、变形等。

6.乳房形态改变:指放疗后乳房外形的变化,可能包括乳房缩小、起凸、皮肤松弛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机的选择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时机的选择

【 关键词】 乳腺癌 ; 良根治术 ; 改 放疗时机
【 中图分类号 】 R 3 . 77 9
【 文献标识码 】 A
乳 腺 癌 是 女 性 最 常 见 的 恶 性 肿瘤 之 术 后 1 3周 后进 行 放 射 治 疗 。 疗 均 应 用 轻 微 反应 ; 放 Ⅱ度 : 可 承 受 l : 法 承 还 n度 无
[ 收稿 日期 :0 1 1- 0 2 1- 1 3 ] ( 辑: 编 沈 宏)
究 中采 取 对 乳 腺 癌 根治 术 后 的患 者 照 射
锁 骨 上 区及 胸 壁 的方 式 .治 疗 组 与对 照
3 罗晓梅, 黄天霞, 郑瑞玉, 健康教育对 等.
提 高 乳 腺 癌 术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的探 讨 [ . J 】
杭 州 医 院
准 …进行 划 分 。0度 : 有 反 应 : 度 : 没 I 有

3 4・ 6
浙江创伤外科 2 1 0 2年 6月 第 1 7卷 第 3期
Z H J J Tamai, n 0 2V 1 7,o3 ru t J e2 1 ,o. N . cu 1 3 0例 临 床 观 察 [ .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临 床 , J实 】
王雪峰 张楼 伟
【 要 】 目的 探讨创伤致急性肺栓塞 的临床特点及诊 断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 析本 院 2 0 摘 0 0年 1 月至 2 1 年 1 月 明确诊断的 2 00 2 7
例创 伤 后 急性 肺 栓 塞 的易 患 因 素 、临 床 特 点 及 辅 助 检 查 。 结 果 2% 。 结论 2 2 7例 创 伤 后 急 性 肺 栓 塞 患 者 占 总 患 者 的 O8 ,经 过 治 疗 后 死 亡 6例 , .% 占 年龄大于 5 O岁 , 期 吸 烟 , 高 血 压 病 史 , 伤 合 并 骨 折 与 肺 栓 塞 发 病 相 关 ; 一 聚 体 检 查 可 以 作 为 肺 栓 塞 的 筛 选 检 查 , 强 长 有 创 D二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50mm 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
IA期: T1、N0、M0
IB期: T0、N1mi、M0 T1、 N1mi、M0
IIA期: T0、 N1、 M0 T1、 N1 、M0 T2、 N0、 M0
T3:肿瘤最大直径>50mm 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 组织固定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精品文档
❖胸壁野:
❖SSD技术,胸壁厚度一般1-1.5cm,选择 6mev-β垂直照射。
❖仰卧位,托架固定,调整托架板高度020°。
❖隔日加0.5cmBolus以增加皮肤剂量。 ❖剂量为DT50Gy。
精品文档
❖锁骨上下野
精品文档
2.锁骨上下野
外界到喙 突内缘
上界平甲状软骨下
缘,外界到喙突
内缘,下界平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根治术后放疗适应症:
❖在乳腺癌术后普遍接受辅助化疗和内分泌 治疗的前提下,术后放疗主要适用于局部 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的患者,即T3或腋 窝淋巴结阳性>4个患者,或1-3个淋巴结阳 性但检测不彻底者。
精品文档
❖照射部位:
❖改良根治术后照射靶区包括同侧胸部和锁 骨上下区,有指征时照射腋窝或内乳淋巴 结引流区。
乳腺癌术后放疗(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宋锐
精品文档
❖乳腺癌的保乳术 ❖乳腺癌的根整切除肿块块及腋淋巴结清扫。 ❖ 乳腺癌根治手术是指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
、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 ❖ 改良术由两种,一种是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一种是指保留胸大小肌,前者淋巴结清除范围 与根治术相仿,后者不能清除腋上组淋巴结。
精品文档
❖腋窝:
❖一般不做常规照射,手术清扫彻底者,淋 巴结阴性或1-3个阳性,不予腋窝照射,如 果>4个阳性或淋巴结包膜受侵者建议腋窝 照射。
精品文档
❖内乳:
❖除非临床或者病理检出内乳淋巴结阳性, 否则一律不做预防照射。
精品文档
❖照射野设计包括:
❖常规二维技术 ❖调强技术
精品文档
常规二维技术
二前肋,内界在 正中线上向上沿 胸锁乳突肌内缘
下界平 第二前

直达甲状软骨下
缘。
精品文档
上界平甲状 软骨下缘
内界在正 中线上向 上沿胸锁 乳突肌内 缘直达甲 状软骨下

❖锁骨上下野:
❖采用6MV-X线和10-12Mev-β混合照射,头 右偏,耳垂在体中线位置
❖DT50GY。 ❖锁骨上下野下界与胸壁野上界可间隔1cm,
黑色:已远处转移
黄色:Tis(原位癌)
绿色:T1(肿瘤最大 直径≤ 20mm)
蓝色:T2(肿瘤最大 直径>20mm,但 ≤ 50mm)
精品文档
NCCN乳腺癌TNM分期
TNM分期
T1:肿瘤最大直径≤20mm Tlmi:肿瘤最大直径≤1mm Tla:肿瘤最大直径>1 mm,但≤5 mm Tlb:肿瘤最大直径>5mm,但≤10mm Tlc:肿瘤最大直径>10mm,但≤20mm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者共线(不推荐)。
精品文档
❖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 锁骨上下:电子线/或X线/或混合射线
精品文档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
精品文档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和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的 三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靶区剂 量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 照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的射野衔 接具有优势。
IIIC期: 任何T、N3、M0
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 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IV期: 任何T、任何N、
M1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的精临床品或文影像档学证据
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cm的转移灶
精品文档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摆位及靶 区勾画原则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精品文档
乳腺根治术后调强放疗
❖ IMRT放疗流程: ❖ 1.CT模拟机下定位扫描 ❖ 2.勾画靶区,填写治疗计划单 ❖ 3.设计制作放射治疗计划 ❖ 4.复位+CBCT验证 ❖ 5.安排放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常规乳腺放疗流程: ❖1.调整乳腺托架 ❖2.模拟机定位 ❖3.填写治疗普放治疗计划单 ❖4.排程、治疗
精品文档
乳腺托架
精品文档
乳腺托架
精品文档
模拟定位机
精品文档
模拟定位机
精品文档
❖胸壁野:
❖上界与锁骨上下野的下界共线或者间隔1cm ❖下界为对侧乳腺皱襞下2cm ❖内界为中线 ❖外界到腋中线 ❖靶区包全手术瘢痕和引流口。
精品文档
保乳术的相对指征: 1.肿瘤≤3.0cm 2.腋窝淋巴结未见肿大 3.单个及非多中心或病灶 4.大乳房 5.年青
精品文档
❖乳腺根治术后放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NCCN乳腺癌解剖学
紫色:T3(肿瘤最大 直径>50mm)
红色:T4(肿瘤无论 大小,直接侵犯胸壁 和/或皮肤)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IMRT存在的问题
❖ 占用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 每次照射时间延长可能降低生物效应 ❖ 低剂量照射体积增大,增加了发生第二原发肿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