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之路

合集下载

我的中医之路

我的中医之路

我的中医之路我的父亲袁本海,在当地是个晓有名气的草药医师,喜欢用草药内服外敷、刮痧、放血或拔罐的方法治病。

记得邻村和本村黄疳肝炎患者,请父亲治疗的,通常5到7副,就能解决问题;痔疮或者脱肛患者,不但可以治好,而且可以根治;头身疼痛欲裂的,刮痧、放血或拔罐的方法,居然立即见效…….在那时,我打心里称奇,开始对中医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16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经常是腹痛交加,经常内服中药,但不能根治。

看到父亲痛苦的样子,我下定决心:将来考取医学院,从医疗疾。

199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

学习中体会到了中医医术的博大精深——非常人无以望其项背,非常质可以窥其堂奥。

老师告诉我:学医须从一家之言,取百家之长,不可博览群书而漫无依托,泛舟学海而流散无穷,要熟读经典,夯实基础,方可佚辑沉钩,登堂入室。

在校3年,我虽没有熟读经典,但是,我成绩还好,拿了学校3年的奖学金。

父母也曾为自己的成绩感到欣慰。

1997年12月,我被分配到临武县麦市卫生院上班。

然而,我在卫生院上班的近6年里,几乎都是用西医来治病,原因是很少有人愿接受中医治疗;再加上自己竟然有“学方3年,方知有无方可用”的情况,顿时有一种月迷津渡,雾失楼台的感觉。

可我还算得上是医院最好的中医师,中医竟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

一种中医最是无用的感觉于是犹然而生,那些年,我几乎放弃了中医。

2003年4月,非典在北京市和广州市爆发,面对非典,北京市采用纯西医治疗,因非典死了不少的人。

广东省中医第一附属医院对60例确诊的非典病人进行西医结合中医中药治疗,结果100%得到了痊愈。

这一消息,轰动了卫生部,给正在持续走向低谷的中医,注射了支强心剂。

我不禁欣喜万分,顿时,我对中医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转弯,不知不觉萌发了一种振兴中医的使命感。

同年11月,经过多方努力,我被调入临武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道路。

2008年5月,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汶川特大地震,大批的残障人员促成了针灸康复专业在国内省市级中医院和部分县级中医院的飞速发展。

我的中医之路韦贵康读后感

我的中医之路韦贵康读后感

我的中医之路韦贵康读后感韦教授的中医路,那可真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

从他的故事里,我能感受到他对中医那股子执着劲儿,就像热恋中的人对待自己的爱人,眼里心里全是中医。

他的求学经历,简直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的修炼过程,有各种挑战和奇遇。

书中那些治病救人的故事特别吸引人。

韦教授就像一个医术高超的大侠,面对各种疑难杂症,总能巧妙地运用中医的“十八般武艺”,什么推拿、正骨、开药方,一招一式都精准到位。

他对待病人那叫一个用心,每个病例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从诊断到治疗,处处体现着中医的智慧。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可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能治病救人、解决痛苦的学问。

韦教授还特别强调中医传承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是接力赛,一棒一棒地把中医这团火焰传递下去。

他自己在传承上也是尽心尽力,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后辈。

这让我觉得,中医的未来就像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只要有像韦教授这样的人在,就不愁没有好收成。

而且,从韦贵康教授的中医之路我还能看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中医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等着我们去挖掘。

韦教授在这条路上探索了一辈子,还只是揭开了中医神秘面纱的一角,这就更让我对中医充满了敬畏之心。

再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以前我对中医的了解就像隔着一层雾,模模糊糊的。

读完这本书,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那层雾,让我清楚地看到了中医的魅力。

我开始对中医的那些理论,像阴阳五行、经络气血,有了一种想要深入探究的冲动。

这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游戏,迫不及待地想要通关升级。

我想,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中医的人来说,就像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中医世界的大门。

它告诉我们,中医不仅是一门古老的医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韦贵康教授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点亮了一盏中医之灯,照亮了我们探索中医奥秘的道路。

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让中医这棵大树在现代社会的土壤里更加枝繁叶茂。

韦贵康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

韦贵康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

韦贵康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这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韦贵康的《我的中医之路》。

哎哟,说到中医,我真是一知半解,可书一捧起来,我就被迷住了。

一开始,我对中医的印象就是煎药的苦味和那些神秘的草药,再加上老一辈子的那几句偏方。

这韦贵康啊,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大师。

书中,他像个讲故事的老爷爷,慢悠悠地将他的医者之路娓娓道来。

我就像个小孩子听得入迷,好像置身于他的诊所,亲眼目睹那一根根银针治愈病人的神奇场面。

你知道吗?韦贵康一路走来,可谓充满坎坷。

他小时候跟着家里的长辈学医,草药的知识对他来说,就像背九九乘法表似的简单。

有时候,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天生就能和药材对话,草药对他都像老朋友。

哈哈,是不是挺神奇?在书中,有一段特别让我感动。

说是韦贵康有一次碰到一个病人,那人病入膏肓,别人都放弃了。

但韦贵康手里的药,就像是施了魔法,当时我就想,这不就是现实版的药神吗?他用的是那么不起眼的小草,看似毫不起眼,却能救命。

他的坚持和医术,说真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让我这颗心猛地往上一提。

最有趣的是,韦贵康不仅医术高超,还有一颗幽默的心。

他看病的时候,总是边给病人号脉,边唠嗑。

书里描述他讲点儿小段子,把病人都逗乐了。

你说,这不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嘛,轻松自在。

还有啊,我还发现韦贵康对中医的那份狂热劲儿,就像我吃水蜜桃时的专注。

哈哈,有时候我自己也琢磨,要是多懂点中医,是不是就能像他一样神奇呢?但想想那晦涩难懂的药书,我还是觉得,算啦,看看这本书就好。

至少可以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畏。

朋友,你要是对中医有兴趣,真心建议你看看这本书。

甚至如果哪个啥病小毛病,或许还能借助书中的小知识来点偏方呢。

总之,韦贵康的这本书,真是让我对中医刮目相看,也让我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思考。

哎,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这读后感写得咋样,反正是我心里的一些真实感受。

朋友,你也有啥中医趣事或者心得,不妨分享给我,咱们一起唠唠。

我的中医护理成长之路作文

我的中医护理成长之路作文

我的中医护理成长之路作文从小我就对中医充满了好奇,那些神秘的草药、奇妙的针灸,还有神奇的推拿手法,都让我觉得中医就像一个充满宝藏的大箱子,等着我去打开。

记得刚开始接触中医护理的时候,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什么经络穴位啊,中药的性味归经啊,简直让我一个头两个大。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中医理论书籍,我心里直犯嘀咕:“这都是啥呀,比数学公式还难!”但咱也不能轻易认输不是?于是我硬着头皮,一点点地啃那些“硬骨头”。

为了记住穴位,我在自己身上这儿按按那儿戳戳,搞得自己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活像个被人揍了一顿。

我妈看见了,还以为我在自残呢,吓得她差点把我送医院。

学习中药的时候更是有趣。

各种各样的草药名字,什么当归、黄芪、枸杞,我总是记混。

有一次老师问我:“这味药叫什么?”我信心满满地回答:“枸杞!”结果老师一脸无奈地说:“孩子,这是黄芪!”当时那个尴尬呀,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了中医护理的魅力。

当我用学到的推拿手法帮妈妈缓解了颈椎疼痛,看到她脸上欣慰的笑容时,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当我给同学推荐了一些简单的中药茶饮,解决了他们上火、失眠的小毛病,听到他们的感谢时,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小神医!在实践中,我也闹过不少笑话。

有一次给病人拔罐,结果因为操作不当,罐子吸得太紧,病人疼得哇哇叫,我吓得手忙脚乱,最后还是老师出马才解了围。

从那以后,我每次操作都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

现在,我已经在中医护理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虽然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不怕。

因为我知道,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

我相信,在中医护理这条充满魅力的道路上,我会越走越远,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护理高手!。

我的自学中医之路

我的自学中医之路

我的自学中医之路一、我是如何结缘中医的自学中医是个苦差事,所以大多自学中医的人都是被逼的,确切的说是被庸医逼的,要么是家人生病被庸医所误,要么是自己生病被庸医整惨。

这样的例子就不用说了,历史上有一大堆。

另外一少部分人呢,则不是被逼的,是自虐型,自学中医纯粹因为兴趣。

我学习中医,这两个原因都有。

第一次接触中医是十几年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刘力红先生的一本书,这本书很有名,叫做《思考中医》。

我当时不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当然更不知道以后会自学中医,看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消磨时间。

这本书里的有些内容,对我来说像是天书,看不大懂,不过有些内容是可以看懂的,印象很深的部分是关于阴阳五行的,像五色、五音、五脏,还有空间、时间都和五行有对应关系,这个看起来太奇妙了。

我当时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原来世界是可以这样看的啊。

我这个人对未知有点好奇心,这本书引起了我对中医的兴趣,于是我主动的与中医进行了第二次约会。

我买了一本中医的启蒙书《走近中医》,从头到尾读了两遍。

这本书写的浅显易懂,看完之后我越发觉得中医是个好东西,真是相见恨晚,于是又买了几本入门的中医书,自己没事就在家里翻翻。

买的啥书呢?我一说书名,你就知道当时我有多LOW。

这几本书是《三个月学中药》、《三个月学开药方》等等。

不过书名起的也很巧,这几本书我也翻了不到三个月就放下了,读着头大,啥也没学会。

前面的学习,是出于兴趣,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我就开启了被逼学习模式。

2002那年,我当了爹。

孩子三岁后,开始频繁生病,每个月,感冒、发烧、咳嗽就会找上门来。

记得2005年那年,每个月都会因为咳嗽去医院挂水,这是轻的,还住过两次院,都是因为肺炎。

因为当时我已经相信中医了,所以既抱着孩子看过中医,也抱着孩子跑过医院。

结果很悲催,中医每次都很让我失望,西医虽然能治好,可是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

孩子频繁生病,也使全家身心俱疲,心情都是灰色的。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眼泪。

在2005年的冬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我的中医之路——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苏叶先生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是谁能放开眼孔看破这大千世界到此须立定脚跟方入此不二法门初见这幅佛家对联时,我正迷失在众多的各家学说之间,苦于中医之门不得入。

既为各家独特的思考角度所折服,又为彼此理论之间的矛盾而感到困惑,在有了课本的基础上,想要在课外寻找一个能点燃教材的火把,引领我走入中医之门,但未能如愿。

看的书很多,却越看越感到迷茫。

我只能徘徊在图书馆一排排的书架之间,彷徨着,渴望着,漫无目的地寻找着,想去寻找一个答案——我的中医之路在何方。

彷徨过后,我决定问津中医前贤,正所谓: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

缘分让我与此书相遇,而书中的这幅对联更是让我感触良多!一门深入立定脚跟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法尚未昌盛,学佛证道之人并不多,修行的法门也很单一,但能够修行圆满而证道的人却也不少。

而今佛法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学佛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各宗各派的修行法门数不胜数,然而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之人反如凤毛麟角。

如今是信息便捷的新时代,我们有着比古人更多来之不易的好书可以阅读,有着比古人更好地学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

但最后能成为良医之人却未必有所增加。

其实,学佛学医皆一道,大道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做学问难的不是有没有路,而是一条路走到底的信念。

方法确有快慢之分,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沉下来的心。

书中,余老师在自学完中医教材后,偶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随手翻阅后,对张氏的学术思想佩服不已,自此奉为圭臬,如痴如醉,以此为法门,夜以继日地学习……如此深入之后,受益良多,据其所言:“在深得‘近代第一人’张锡纯的精粹之后,再转而学习其他中医书——包括文辞古奥、义理深邃的中医‘四大经典’,便不再有多少拦路虎了。

”反躬于己,自己在学习时,是否能如余老师一般,一门深入,专心致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习时,我存在两个问题。

一曰:“浮而散”,翻阅书籍时分心太过。

我的中医提高之路,从坎坷求医,到渐入佳境

我的中医提高之路,从坎坷求医,到渐入佳境

我的中医提高之路,从坎坷求医,到渐入佳境展开全文01坎坷求医路我是1986年从学校毕业的,我上的是一个三年制的专科学校,那时候农村孩子要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有幸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但上学一个月后,便有了退学的想法。

习惯了数理化的我,根本听不懂阴阳五行之类的中医课,缺乏国学功底的现代学生,面对中医感到困惑的可能不仅仅是我一个。

只是因为父亲的坚决反对,我才勉强读完了三年的课程。

参加工作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乡镇卫生院。

卫生院人员少,条件差,病人也很少,整日无所事事,我看不到在这里奋斗的前途在哪。

于是,我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尽管每年的总成绩都能超过国家线很多,但外语太差了,考了三年,英语最高36分,于是考研之梦破灭了。

1993年,我调到了县人民医院,但给我安排的是行政工作,一直干到2000年。

那时候我已经学校毕业十四年了,人已到而立之年,我的同学好多已是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而我的事业尚未起进步。

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这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段,现在想起来都心痛不已。

2000年,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脱离了行政工作,赴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进修。

2001年10月进修结束。

同年11月,在中医科上班,开启了我的中医生涯。

当时中医科4个人,我从医时间最短,病人也最少,压力很大。

经过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到2005年的时候,每天门诊病人差不多有十几个了。

和高年资的医生相比,已没多少差距了,病人反应也不错,总算在中医科站稳了脚跟。

当时我已经四十岁了,常常自嘲:虽非大器,却也晚成。

02困惑与迷茫最近四五年,随着阅历的增加,门诊病人在逐渐增多,其中不少是慢性疑难病患者。

如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肝、长期肝功能异常;代谢性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精神类疾病:抑郁症、重度失眠;还有妇科的不孕不育等等。

这些病人或经介绍、或慕名而来,但因其病程长、病况复杂,且病人多已辗转求医,身心俱疲,治疗起来,有的很有效,有的改善不大。

十年行医路 - 我的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 - 我的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 我的中医之路一、踏上岐黄路1994年、临近春节,我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了。

经过村里卫生所几位大夫的会诊和治疗,病情反而逐渐加重。

几位大夫慌了手脚,让赶快去市里大医院。

当时的农村出租车是没有的,加之天色已晚,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土路颠簸,在深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终于赶到了赤峰市医院。

在医院里,父亲的病很快有了诊断结果:脑血栓。

于是又经过办住院手续、交押金、取药、等等一系列繁琐而又必须的程序,父亲终于用上了药。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但也因此办理了病退手续,只能领取最基本的生活费,加上治病的开销,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父亲看病的曲折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特别是陪着他在医院里过春节时的辛酸景象,很长时间都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应该得到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了,而不会耽搁那么长时间;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治好了,就不用在医院里过春节了。

这样的念头让我在接下来的高考中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二、难忘师恩情由于为父亲看病耽误了一些时间,加之我的英语原本就不好,填高考志愿时我明智的选择了中专。

老舅对我说:“学中医吧,中医治大病”。

就这样我来到了赤峰卫校中医班,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涯。

我可以说是中医世家出身。

我的外公与舅父皆操岐黄之术,且都是当地的著名中医,活人无数,颇有名望。

但我生性愚鲁,于董家医术领会不多。

去学校后,对中医的陌生以及中医理论的枯燥深邃之困惑,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前几年的时光就在这种陌生、困惑和青春的痴狂放浪中虚度了。

这种情况直到毕业实习那年才得以改变。

我的实习带教老师是我的老舅----赤峰名医董松泉,他是让我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的第一人。

董师虽无超常的天赋,但有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儿。

他曾先后获得过“赤峰市优秀中青年中医”、“赤峰市著名中医”等称号,历任中医学会赤峰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_读后感_模板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_读后感_模板

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我的中医之路_读后感_模板我的中医之路——读《我的中医之路》有感苏叶先生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是谁能放开眼孔看破这大千世界到此须立定脚跟方入此不二法门初见这幅佛家对联时,我正迷失在众多的各家学说之间,苦于中医之门不得入。

既为各家独特的思考角度所折服,又为彼此理论之间的矛盾而感到困惑,在有了课本的基础上,想要在课外寻找一个能点燃教材的火把,引领我走入中医之门,但未能如愿。

看的书很多,却越看越感到迷茫。

我只能徘徊在图书馆一排排的书架之间,彷徨着,渴望着,漫无目的地寻找着,想去寻找一个答案——我的中医之路在何方。

彷徨过后,我决定问津中医前贤,正所谓: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

缘分让我与此书相遇,而书中的这幅对联更是让我感触良多!一门深入立定脚跟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法尚未昌盛,学佛证道之人并不多,修行的法门也很单一,但能够修行圆满而证道的人却也不少。

而今佛法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学佛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各宗各派的修行法门数不胜数,然而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之人反如凤毛麟角。

如今是信息便捷的新时代,我们有着比古人更多来之不易的好书可以阅读,有着比古人更好地学习条件和环境去学习。

但最后能成为良医之人却未必有所增加。

其实,学佛学医皆一道,大道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做学问难的不是有没有路,而是一条路走到底的信念。

方法确有快慢之分,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沉下来的心。

书中,余老师在自学完中医教材后,偶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随手翻阅后,对张氏的学术思想佩服不已,自此奉为圭臬,如痴如醉,以此为法门,夜以继日地学习……如此深入之后,受益良多,据其所言:“在深得‘近代第一人’张锡纯的精粹之后,再转而学习其他中医书——包括文辞古奥、义理深邃的中医‘四大经典’,便不再有多少拦路虎了。

”反躬于己,自己在学习时,是否能如余老师一般,一门深入,专心致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习时,我存在两个问题。

一曰:“浮而散”,翻阅书籍时分心太过。

十年行医路我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我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 我的中医之路一、踏上岐黄路1994年、临近春节,我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了。

通过村里卫生所几位医生的会诊和医治,病情反而逐渐加重。

几位医生慌了手脚,让赶快去市里大医院。

那时的农村出租车是没有的,加上天色已晚,通过很长的时刻才找到了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又通过近两个小时的土路颠簸,在深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终于赶到了赤峰市医院。

在医院里,父亲的病专门快有了诊断结果:脑血栓。

于是又通过办住院手续、交押金、取药、等等一系列繁琐而又必需的程序,父亲终于用上了药。

经太长时刻的医治,父亲的病情取得了控制并逐渐好转,但也因此办理了病退手续,只能领取最大体的生活费,加上治病的开销,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父亲看病的曲折进程给了我专门大的刺激,专门是陪着他在医院里过春节时的辛酸景象,很长时刻都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若是我是一个医生,或许父亲早就应该取得正确的诊断、正确的医治了,而不会耽搁那么长时刻;若是我是一个医生,或许父亲早就治好了,就不用在医院里过春节了。

如此的念头让我在接下来的高考中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二、难忘师恩情由于为父亲看病延误了一些时刻,加上我的英语本来就不好,填高考志愿时我明智的选择了中专。

老舅对我说:“学中医吧,中医治大病”。

就如此我来到了赤峰卫校中医班,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涯。

我能够说是中医世家身世。

我的外公与舅父皆操岐黄之术,且都是本地的著名中医,活人无数,很出名望。

但我生性愚鲁,于董家医术领会不多。

去学校后,对中医的陌生和中医理论的枯燥深邃之困惑,与其他人并无什么不同。

前几年的光阴就在这种陌生、困惑和青春的痴狂放浪中虚度了。

这种情形直到毕业实习那年才得以改变。

我的实习带教老师是我的老舅----赤峰名医董松泉,他是让我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的第一人。

董师虽无超常的天赋,但有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儿。

他曾前后取得过“赤峰市优秀中青年中医”、“赤峰市著名中医”等称号,历任中医学会赤峰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老中医的学医之路

老中医的学医之路

老中医的学医之路作为一名老中医,我的学医之路可谓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从小对中医养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决定将来从事这个领域。

然而,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太多的中医知识。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踏进了医学院的大门。

刚开始的几个月,我被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淹没了。

中医的经络学、脏腑学、五行学等等,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我付出巨大的努力来理解和记忆。

虽然有时候感到困难,但我依然坚持下来,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心之所向。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接触到丰富的中医诊疗技术和经验。

老师们教给我们如何辨证施治,如何运用中药进行治疗。

每一次实践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的奥秘。

我学会了观察舌苔、脉搏,用手推、拨、按等方法来诊断疾病。

这些技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但我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除了理论和技术,我还需要学习中医文献。

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是我必须要熟读的书籍。

这些经典蕴含着中医的精髓,通过研读它们,我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参与临床实习,跟随老师们去诊治病人。

这些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的独特之处。

在西医主导的医疗体系中,中医的地位并不高,但我坚信中医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一次次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中医的神奇疗效,看到病人由病重逐渐康复的过程,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医。

我开设了自己的诊所,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提供中医的治疗和调理。

在我看来,中医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通过研究中医,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行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改善健康,预防疾病。

回顾我的学医之路,我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虽然学习中医的道路并不容易,但我从未后悔过我的选择。

中医给予了我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让我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医生。

在我心中,中医将永远是一门神奇的学问,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医的宝贵遗产。

十年行医路我的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我的中医之路

十年行医路- 我的中医之路一、踏上岐黄路1994年、临近春节,我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了。

经过村里卫生所几位大夫的会诊和治疗,病情反而逐渐加重。

几位大夫慌了手脚,让赶快去市里大医院。

当时的农村出租车是没有的,加之天色已晚,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土路颠簸,在深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终于赶到了赤峰市医院。

在医院里,父亲的病很快有了诊断结果:脑血栓。

于是又经过办住院手续、交押金、取药、等等一系列繁琐而又必须的程序,父亲终于用上了药。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但也因此办理了病退手续,只能领取最基本的生活费,加上治病的开销,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父亲看病的曲折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特别是陪着他在医院里过春节时的辛酸景象,很长时间都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应该得到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了,而不会耽搁那么长时间;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治好了,就不用在医院里过春节了。

这样的念头让我在接下来的高考中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二、难忘师恩情由于为父亲看病耽误了一些时间,加之我的英语原本就不好,填高考志愿时我明智的选择了中专。

老舅对我说:“学中医吧,中医治大病”。

就这样我来到了赤峰卫校中医班,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涯。

我可以说是中医世家出身。

我的外公与舅父皆操岐黄之术,且都是当地的著名中医,活人无数,颇有名望。

但我生性愚鲁,于董家医术领会不多。

去学校后,对中医的陌生以及中医理论的枯燥深邃之困惑,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前几年的时光就在这种陌生、困惑和青春的痴狂放浪中虚度了。

这种情况直到毕业实习那年才得以改变。

我的实习带教老师是我的老舅----赤峰名医董松泉,他是让我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的第一人。

董师虽无超常的天赋,但有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儿。

他曾先后获得过“赤峰市优秀中青年中医”、“赤峰市著名中医”等称号,历任中医学会赤峰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

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

我的中医之路读后感
《我的中医之路》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向读者展示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仿佛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让我更加了解中医的原理和治疗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如五行学说、阴阳平衡等。

他还深入探讨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

通过具体的案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医的疗效和治疗原则。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深深地被中医的观念和方法所吸引,尤其是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治本和预防的理念。

这与西医的治疗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对中医的独特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中医注重和谐与平衡,追求整体的健康和身心的和谐。

在我忙碌的生活中,这种思维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之,《我的中医之路》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它给了我启发和思考,让我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积极和有信心。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中医的著作,更是一本展示中医智慧和哲学的杰作。

我会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继续深入学习中医的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力量。

我的中医之路

我的中医之路

我的中医之路今年春节,我赴乐清寻根,在雁荡山大龙湫触景生情,吟《大龙湫》诗一首:龙湫瀑布天地连,霓虹盘绕一瞬间。

积金积书积阴德,山绿水清遗千年。

我投身于中医事业,冥冥之中其实也是祖上遗风。

我的祖籍是青田。

青田地处浙江南部,境内山峦起伏,溪流纵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青田北部有青田山(现称太鹤山),因古时白鹤栖息得名。

相传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丹成得道,跨鹤升天而去,故又称“试剑石”、“丹山”。

道家称“青田山洞”为道教胜地第三十洞天,而青田山更是因苍松参天、山奇石秀、景色幽雅著称,又有谢桥春晓、丹山溅玉、仙乡问鹤、环翠孕秀、扶松听涛、滴露点易、混之试剑、望江舒啸等八景,各具风采。

山下,早年都是我们陈家祖辈开垦的菜地和坟地。

据家谱记载,陈氏先祖,也曾位列于朝,荣宗耀祖:第二世祖陈升赠朝议大夫,陈景行父子居国子监丞、殿中侍御史兼礼部侍郎、浙东安抚史;第三世祖陈适孙官职两淮节度使……而陈氏医学更是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

到了南宋时候,出了位医学名家陈言。

根据1990年版的《青田县志》记载,南宋浙南瓯江流域的医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的生产得到了发展,客观上为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另一方面,在当朝者的横征暴敛之下,农民生活困苦,被迫揭竿造反,如1120年方腊义军攻打温州,1121年永嘉楠溪俞道率众起义。

再加之天灾不断,大寒之年颇多,风暴洪水横行,暮春倒寒流降雪,瘟疫开始肆虐,医药学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许多名医和医学书籍应世而出。

陈言潜心医学,成为一代名医。

1957年8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中医名著》(1984年又再版)就有先祖陈言的生平事迹。

陈言(1121~1190),字无择,鹤溪人。

据陈氏宗谱记载,他精于方脉,治病立效;遇有不治之症,还能预测结果。

1161年陈言根据临床实践,借鉴前人经验,著成《依源指治》。

1174年,他在《金匮》的“千般惩难,不越三条”的基础上,结合《内经》五志太过致病的学说,又著成《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宋史以《三因极一病症方论》载入)。

安广青之《我的中医之路》

安广青之《我的中医之路》

安广青之《我的中医之路》安广青:应象中医门诊坐诊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

多年潜心研究《内经》理论,师从田合禄老师专心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临床各科疾病。

《我的中医之路》是安老师发表在上医网的一篇文章,真情实意,朴实无华。

走上中医之路,是偶然,或者说是命运的安排。

我没有家传,如果说是有,就是我父亲当年在村里做过卫生员,接受过赤脚医生培训。

在我幼时的印象中,父亲会把注射器用开水煮好了去帮病人打针。

而印象最深的是为了给鸡预防疾病给鸡进行注射治疗,或许这是当年的禽流感,好似每年都有鸡瘟,鸡死了,病鸡是不会浪费的,都是村里的人自己吃掉了,但是和人生病是没有关系的。

但父亲的主要工作是村里的会计。

我在读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中医,倒是有一个同学家里据说是六代家传,但是我的同学考了个西医的大专,中医在他们这一代是传不下去了,多少年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他们家人有没有把中医继续传承下去。

但是对家传中医的水平在我读书到大二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因为当时我的同学生肺结核,我见到她的时候是暑假,舌苔又黄又厚,当时那位她的家人中医给她开的药是以养阴药为主,我当时还不会处方,但可以肯定药开的不对。

六代中医的形象在我面前轰然倒塌。

我的同学学的是西医,她当然没有鉴别能力,如果我的同学学的也是中医的话,那么她就可以肯定的说自己是七代家传,但是家传能够传到什么呢?我怀疑。

在我高考填报志愿之前,我到我们卫生院去看望我一个生病的堂叔,当时堂叔应该也只有三十来岁,应该是白血病晚期,当时在旁边的亲戚说你学医吧,学医挺好的,我听了,没有特别在意。

在填报志愿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说用一根针,就可以治病,当时觉得很神奇。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对未来的职业根本就没有规划,父母也不会有什么建议,就自己随便填,我当时填的很乱,有阿拉伯语专业,也有野生动植物保护,还有给排水工程的专业,当然还有一个与我现在的专业有关的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高尔鑫《我的中医之路》读书笔记?

高尔鑫《我的中医之路》读书笔记?

高尔鑫《我的中医之路》读书笔记心欲细而胆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排列组合法——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悟性不浅,记性不差,但还不得要领。

你学过排列组合吧?两个月中你抄我的治疗胃病处方,起码有两百个。

你把它们全部摊开,铺在床上。

首先找出每个方中都具有的药味,合起来这便是主方。

然后再找出各种症状分别加减了那些药物,如:饥饿时痛;吃饱后痛;胃痛时伴有泛酸或不泛酸;遇寒时痛,还是遇热时痛;生气时疼痛加剧,还是心情愉快时则疼痛减轻;大便色黑还是便色不变;打嗝时有酸腐宿食气味还是没……以上这些症状都各加减了哪些药物。

这样,你就找到了我的用药规律,临症时不费多少气力,就把我的本领学去了一半,这叫事半功倍!当然,还有不该用什么药,又该用什么药;用什么药治酸最佳;用什么药治出血时的黑便为好;温中的分寸,泻下的轻重;用什么药疏肝解郁止痛……治疗不育症——一位因阳痿而不能生育的病人,年轻时手淫频繁,继而出现举而不坚、遗精早滑的症状;婚后多年,房事每难成欢……尚老先生把脉诊舌后,诊为房劳过度,损及元阳,精关不固,肾精虚惫所致。

他老人家只开一料金匮肾气方让病人常年服用;另教授一法,甚为出奇,即每日晨起、睡前用冷水浸泡阴囊30分钟,不论春夏秋冬,必须不间断地去做。

……寒极生热。

学中医,不死记中药性味归经、方剂歌括,肯定是不行的。

但背成脑瓜里一盆浆糊,没有了辨识的能力,丢掉了加减划裁的变通和灵活,那就十分可悲了。

虎杖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肿痛、多发性神经痛病。

有偏方治疗牛皮癣。

一个捕蛇者,治疗方法,一个月连吃了三次,皮疹好了,三年多没再复发。

单方气死名医。

王冰释注本——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清任——医林改错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张锡纯——衷中参西录章太炎——章太炎医论医生也要能说——朱涛如医生在闲谈中告诉作者:一是补读经典著作;二是要会讲、会用、会写先贤的理论成就;三是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四是一名称职的医生,要在举手投足间施展自己的技能,口耳目鼻间树立良医的形象。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

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上篇)马新童:我的中医之路各位中医大学生在线联盟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受陈跃航同学的邀请,参加咱们中医大学生在线联盟的讲课,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激动。

因为你们就是8,9点钟的太阳,你们就是中医的希望。

中医传承,承传中医全要靠大家。

在中医的传承当中,我想请问大家是名师重要呢还是高徒重要呢?可能这个问题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认为高徒更重要,何以知之呢?如果说,张伯祖先生没有把医术传承给张仲景,那么张仲景写下了《伤寒杂病论》或者叫做《伤寒卒病论》。

那么我们怎么会知道有一个人叫张伯祖的他是张仲景的老师呢。

我们把张仲景尊称为医圣是因为《伤寒杂病论》承传了我们中医在汉朝之前的临床的典范或者说是汉以前医学实践的一个规范或者叫典范。

因此说高徒更重要。

而你们是中医的大学生,你们是中医的未来,你们是中医的希望。

中医最终会走向哪里,要靠你们大家来传承和承传中医。

我本人从小受舅舅的影响来对中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刚开始,跟他学习咱们中医的气功、导引、按跷,学习中国的禅密气功,参禅打坐,学习易经。

那么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国学,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我舅舅经常能表演一些比较神奇的事:比如说我拉肚子,他用一个小小的针灸扎两个地方,扎一个中脘,扎一个合谷,那么立刻我的腹泻就停了。

我觉得很神奇,太牛了。

就是这样一点点耳濡目染受他影响,我喜欢了中医。

舅舅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有胃溃疡,胃酸非常的多,他这个时候在农村就用鸡蛋壳把它焙干以后,研磨冲服来治酸,用这个土方法治好了他的胃酸过多的问题。

当时部队上的医生到乡下去巡回医疗,他就在旁边偷偷的学习,学习了针灸,然后和这些人要的针灸针在自己身上进行练习。

找了许多的(资料),找到了当时能够找到的一些赤脚医生的针灸手册。

舅舅非常聪明,他很快学会了怎么去进针,怎么去扎一些穴位。

他曾经告诉过我,他的针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中医之路黄煌我的学医过程回顾以及思想的变迁学中医之前,我家下放在农村。

我边读高中,边劳动。

几乎所有的水田农活我都会干,那时的劳动强度很大,特别是在种植双季稻的时节,正值8月上旬,天气酷热,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往往是天不亮就去水田拔秧,上午割稻,下午翻地和插秧,往往搞到天黑,肚子饿,蚊子叮,浑身晒得紫红紫红。

那时的清凉饮料,就是井水,放点糖精,就是那时的“雪碧”了!1973年,我家返回城里,当地政府安排我到医院当中医学徒,开始就给老中医抄方,比起农村,那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现在回想起来,先苦一下也是好的,就晓得真正的乐是在哪里了。

经过三年艰苦的农村劳动,才晓得有一个职业是多么幸福的事。

当学徒后,每天坐在老中医面前,做的事情就是抄方、抄录医案、请教问题。

我的老师叶秉仁先生,早年毕业与上海中国医学院,长期在农村行医,中西两法都行。

中医方面他教我方和药,不仅讲方剂的组成和功效,还教我他自己编写的方歌,如“调肝理脾服逍遥,三白荷草当柴烧”等。

西医方面教我许多解剖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我的母亲是在江阴卫生学校教微生物寄生虫学的老师,家里就有许多医书,对西医我并不感到陌生。

叶先生教我更多的是临床诊疗技能,例如肝脏触诊、心脏听诊以及症状鉴别诊断等。

当时的我对中医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什么都想学。

当时大陆大搞中草药运动,因此我对中草药也有所涉猎,用马兰根、野菊花治疗感冒,用马齿苋、地锦草治疗肠炎痢疾,用鱼腥草、金荞麦治疗肺部感染等,同时摘抄了不少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报道,并用于临床。

那时的思路比较简单和粗浅,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诸如失眠就用合欢皮、夜交藤;咳嗽就用杏仁、桔梗;食欲不振就是谷芽、麦芽、山楂、陈皮,想法比较简单。

学徒满师以后,我开始独立门诊,疗效不理想。

那时,开始对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医案进行研究,我把《临证指南医案》手抄、对比、分析,写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发表于国内刊物上,其中我比较满意的是《叶天士体质辨证探讨》,这对形成现在的体质学说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同时,摹仿叶天士医案处方用药。

那时还经常做的工作,是名老中医医案整理。

我将叶秉仁先生等几位家乡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整理成文,陆续发表。

如发表在《新医药学杂志》(后来改成《中医杂志》)《杂谈偶记》是整理叶秉仁先生的经验和医案。

那时,有一件让我高兴了好一阵的事。

1976年,我以实习日记的形式整理叶秉仁、夏奕钧等老中医的经验和自己的学习体会,投给了当时名气甚大的《新中医》杂志,不料居然发表了,编辑很赞赏,加了编者按,说我的文章“文体活泼,值得一读”。

我还参与当地政府卫生局组织的中医编写组,编写《江阴县老中医医案选编》一书,我参与了全书的统稿和编者按等文字工作。

那时,虽然对中医理论有所熟悉,但认识尚浅薄,大致和教科书观点相似,只不过对老中医的经验有所体会。

当时还是不会看病,经常去请教老中医。

我还手抄过清代常熟名医余听鸿的《诊馀集》,总之,处在中医学的学习期,属于学习中医的初始阶段,尚谈不到什么思想的形成。

考上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后,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古医籍,也有我很多时间放在读书上。

那时,我集中学习一些基础科目,如自然辨证法、《伤寒论》《金匮要略》、外语等。

那时的考虑比较多的问题是:中医学术是如何发展过来的?今后它的方向在哪里?中医理论的特点在哪里?那时自己还读了心理学、控制论、黑箱理论等,也写一些相关论文。

读书是苦的,我下了死功夫,花了很多时间,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医家及其著作、学术观点、经验方药等作笔记,再加上自己的诠释和评语,80年的下半年,被我写秃了十几个蘸水钢笔的笔尖。

以上的读书经历,对我了解中国医学史、了解中医学术流派非常有帮助。

这既是我后来编写《中医临床传统流派》的基础,也是我多年从事课堂教学的本钱。

所以,要做好医生,要读书,好好地静下来读书、思考,尽管有些书当时读起来一点意思也没有,但还是要读,读了才会知道如何选择,如何读书。

八十年代中期,大陆兴起了“中医多学科研究”的思潮。

其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的形势,为中医学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当时比较响亮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但如何才能现代化?很多学者的想法是:中医学理论是从《黄帝内经》来的,只有先把理论突破了,才能带来临床疗效的提高,光靠中医研究中医不足以阐明中医学理论的奥秘,还必须依赖多种学科的参与。

所谓多学科,主要强调了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心理学等。

1984年在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医多学科研究会,大讲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等天人合一的中医哲学,当时,我也是筹备者之一。

但我在参加这个中医多学科研究活动以后,越来越感到不踏实。

这些研究的观点离中医临床太遥远,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诠释,终究谈不到具体的中医世界。

所以,我始终与他们有这学术思想上的距离。

那时,我的研究,一是我是从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医发展的思路,曾写了《近百年中医学的发展理论》一文,这篇文章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以后,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的一位研究生专程找到我,他说对我的文章很感兴趣。

另一就是从科学学的角度认识中医。

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标准和规范,否则,就无所谓发展。

当时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标准化与中医学的发展》。

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接触到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的著作,读后十分震惊。

他虽然是两百多年前的古人,但其学术思想上却是非常清晰的,具有明显的近代科学的光辉,他许多学术观点,就是放到现在,依然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徐灵胎先生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

我写了不少有关徐灵胎的专题论文,加深了对徐灵胎医学思想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中医学的认识。

也在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富士川游先生撰写的《日本医学史》,书上介绍日本古方派的梗概。

在南京医学院图书馆,我又读了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吉益东洞先生的《药徵》。

这个时期是我学术上探索期,多年模模糊糊的中医学渐渐有了粗浅的轮廓。

医案是我学习中医的重要教材。

学徒期间是这样,在南京中医学院读研究生时也是这样,不仅抄读地方名医的医案,也注意从名医医案中挖掘中医处方用药的规律。

当教师以后,也在课堂上讲些名医医案,或开设有关医案阅读的讲座。

后来,为响应学校开设选修课的号召,我尝试编写这方面的教材。

记得当时住在非常拥挤的筒子楼12平米的宿舍里,写成了《医案助读》和《医案选读》两书。

我当时就觉得辨证论治是一种技能,医案是培养医家知常达变的本领,这是学习中医所必须的,属于传统的学习研究方式,不可偏废。

那时对经方家的学术思想已经高度关注,所以书中经方家的医案比例很大,《医案助读》八七年由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那时我32岁。

除读医案以外,我花很长的时间在图书馆看伤寒注家的著作。

那个时候喜欢读舒驰远的《伤寒集注》、程应旄的《伤寒论后条辨》、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吕震名的《伤寒寻源》等,近代经方家如陆渊雷、恽铁樵、曹颖甫、祝味菊等的书也给我很大启发。

我在阅读中理解到伤寒论研究是“一家有一家的仲景,各人有各人的伤寒”,每个医家是在注解《伤寒论》的过程中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诠释中医学的奥秘。

可以说,一部《伤寒论》研究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医学术思想史。

我毕业后从事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面对的是许多医家,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感觉到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必须分类,并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否则就难以评价,也难以利用。

1989年,我写出《中医临床传统流派》一书。

那时,我对中医学的认识才稍微清晰些,思想也渐渐有些成熟,眼光开始盯住经方家了。

书中的六经辨证派、经典杂病派、辨证伤寒派、通俗伤寒派就属于经方派中的几个分支。

89年秋天,我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老年医学。

在京都一年的时间里,我有机会与日本著名的汉方医家坂口弘、中田敬吾以及细野八郎接触,向他们学到了不少有关日本汉方的诊疗思想和技术。

也在他们的推荐下,翻译了近代日本汉方三巨头之一的细野史郎先生的《汉方医学十讲》,阅读了日本明治年间著名医家浅田宗伯的著作,同时,在其图书馆有机会细细研读了日本古方派泰斗吉益东洞先生的《类聚方》《药征》及其弟子的著作,如尾台榕堂的《类聚方广义》。

在日本研习期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细野诊疗所周四晚上的读书会,我经常向他们介绍中医学的观点和经验。

为了让日本医生尽快了解掌握处方用药的技能,我在讲座中提出了有关方剂家族(类方)以及药人(体质)的观念,比如“桂枝类方”“麻黄类方”“黄芪体质”、“柴胡体质”等,并提出了附子脉、桂枝舌等具体药证,力图使抽象的中医辨证具体化、形象化。

这种思路和基本内容,成为我后来出版的《中医十大类方》的雏形。

在日本进修一年,思想非常宽松,讲中医中药,不必局限于教科书,可以任意驰骋。

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为我在九O年代开展的中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国之后,我的研究方向就以方证研究为主,并且投注了很多的精力。

1995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中医十大类方》,当时我是41岁。

写完之后觉得不够过瘾,还想一味药、一味药地写下去,于是在1996年开始写《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写出初稿以后,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讲座,1997年,首先在日本出版日文版,以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

由于中医学的经验性,决定了整理总结老中医经验的重要性。

这在我的学徒时期就已经明确了这一点,同时也初步掌握了有关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方药药证研究的时候,除了文献研究以外,我非常迫切地需要老中医经验的参照。

1995年,我受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对1994年省政府认定的113位名中医进行了一次临床经验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关键是抓住名医们常用的药物和方剂,每人限定5张方和5味药,问卷抓住用药的指征和应用范围,最大剂量与最小剂量,禁忌症、体会等,非常实用。

我的目的是探讨各个名医眼中的药证和方证。

调查的结果编辑成《方药心悟》一书,由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年后就加印了。

紧接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交给我对全国名中医进行调查的任务。

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全国的名老中医进行统一的系统的问卷调查、是对老中医经验作的一次规范化的收集整理工作。

这任务花了近4年的时间,编辑了130万字的大型著作《方药传真》,已经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

以上都是我九O年代中末期做的工作。

2000年以后,我的研究方向依然在经方方证与经典药证的研究。

经方仍未受到重视,很多人依然认为“古方不能治今病”,不会用经方,不敢用经方,不想用经方。

现在我的工作经方医学的推广。

我首先在南京医科大学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张仲景药证》,没想到大受欢迎。

一开始讲甘草,我就要同学们亲自尝一尝甘草的味道。

我说,尝药的目的有二,首先,要知道中药是我们的祖先亲口尝出来的;第二,要打破你们中药是苦的误区,中药也有甜的。

同学们觉得挺有趣,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