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政策

免费师范生政策
免费师范生政策

当“免试读研”发给“免费师范生”

以前曾听人说,外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而巾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此语经常被用在目睹了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感慨之际。然而今天,我们的大学“宽出”依旧,‘‘严进”却逐渐的松动。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在职硕士,某某BA的冲击,更主要的是在逐渐以高学历为炫耀资本的时代里,学历时常被当做福利制度分派与人。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你是体育界明星;如果你是娱乐阖名伶; 如果是"英雄;如果你是级别足够髙的官员;甚至如果出身好,智商有点问题也不妨碍拿个硕士博士。

前曰,教育部乂做出了一个硕士免试派发的决议,“受益者”是那些考入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们。新闻如下: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表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屮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 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來、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年限一般2-3年,实行学分制,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学习。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这则新闻大概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或者是很少有人关注,于是几个小时以后就从搜狐的首页里删除,从有进入新闻区,冰能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找到。评论只有不足300条,却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然而反对归反对,这个决议即将在2012年实施了。

一个多么“尊师重教”的决议啊!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部官员就会骄傲的宣称,在我国中丙部贫闲的农村中小学里的教师,都是毕业丁名牌师范人学,并且具有硕士学历的老师了。并且这些老师们是免费读的人学,免试读的研究生。老师乂得到了一项好处,乂成为了政策的受益者。

然而我却在为那些未来的教师们担忧,为教师如此尴尬的地位而悲哀,为屮国的教育再一次失望。

教师这个职业很特别,人人都觉得当教师很好,工作稳定,又有带薪假期。然而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当人们要现实的考虑自己前途的时候,却又很少有人报考。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部,不去思考为什么师范类无法吸引到优秀生源,为什么愿意当教师的人如此之少,反而一再的利用手中的权利去派发所谓的福利,其效果无异于饮鸩止渴。

想想那些免费的师范生们吧。他们之所以能就读于师范院校,或许是在高考制度下的身不由己,或者是W为家庭经济原W。真正热爱教育的有多少?4年免费的学AI,就等于签订了~纸卖身契,他们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工作地点的权利,必须要到贫闲地区当十余年的老师。如今这~招“免试读研”更狠,连这些老师做学问,搞研究的资格都被剥夺。因为政策规定,他们不允许报考全日制研究生。而在职研究生的性质和教学质量,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时间,要利用其他人看似轻松的“带薪假期”去深造。即使如此,免试读研的命运还被操控在学校的

手中:推荐你,你才可以读。并且我注意到,新闻通篇对于读研究生的费用只字未提。不知道是否也需要这些仅仅丄作半年的老师们自掏腰包。如果违约,那么不仅要缴纳

四年的学费,还有违约金,并且要取消学籍,刃外还有一个中国特色式的惩罚:记入人事档案。无怪乎北师大的一个免费师范生说“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怕我们违约”。

用这样的手段,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吗?能吸引更多的人去读师范类学校吗?能改变屮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吗?当这些H前还未出校园,蒙在鼓里的师范生们走向T.作岗位,他们的经历将给后辈们很人的影响。到那吋,看看教育部是否还会用免试读博士的手段来刺激这一现象。

儿年以前,从人才市场找工作回来的朋友们就有“硕士一礼堂,学士一操场” 的感慨。而北大、清华的很多优秀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出国深造。我们的学历大跃进,不顾实际情况的扩招,已经给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乐力,如今,又开始在硕士学历上作文章,如此政策不是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而是降低了学历的价值。学历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贬值,而众多没有特殊身份,没有门路的人只有埋尖苦读,明知道学历的分量不重,却为了前途不得不继续考。对于学术、学历的认识,教育部官员尚且如此,中国的教育发展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2012年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们,你们好好学习,多多保重,现在才2010年,考个托福、GRE啥的也还来得及;

长期驻守在最贫困地区的老师们,你们是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一批人,你们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教育部的官员们,啥也不说了。因为,你们的W题不是智商问题,是良心问题。

免费教育师范生

免费教育师范生是指报考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之一,有条件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

目的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斗:免费教育。采収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整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具体实施时间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生中师范大学、陕两师范大学和两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通过部属师范人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人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报考条件

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在各地都安排提前批次录取,凡是达到以下三条的毕业生都可以自愿报考:

一、参加普通髙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达到部属师大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

二、符合《教育部普通髙校招生工作规定》,热爱教育事业,毕业后愿意长期从教;

三、身体健康,符合《什通岛等学校招生体检丄作指分意见》的有关规定。

报到前要签协议

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要签订三方协议,三方分别为部属师范大学、

免费教育师范生为乙方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在招生录取前将经学校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三份)按招生计划数120%比例寄送生源所在地右级教育行政部门,后者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及时寄回相关大学。之后,大学冉将由木校和生源所在地彷级教育行政部门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四份)随本校《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录取考生。录取为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经木人签字(未满18周岁者须同时由监护人签字)、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1S》,按学校规定时间及要求报到入学。

优惠政策

第一、由屮央财政负责安排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现在的补助一般为600元每月。

第二、在相关省级政府统筹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岗位,免费师范生叫年毕业以后必须到屮小学任教,到屮小学任教的每一位免费师范生都有编有岗;

第三、免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流动,有到教育管理岗位工作的机会;

第四、为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提供好的条件保障,免费师范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学校可以录取他们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可以在职学习专业课程。

附件: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人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提出:“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Ik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Ik学位证书。”为贯彻国办发〔2007) 34号文件精神,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自2012年起,北京师范人学、华东师范人学、东北师范人学、华中师范大学、陝两师范大学和两南大学从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Ik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支待师范毕业生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深造和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免费师范毕业生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Ik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将來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中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人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来、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免费师范毕、Ik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监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人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研究和实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四、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与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相衔接,整体设计。各培养学校应根椐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人学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Ik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计划。

五、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徳教育,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呢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基础教育,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训练,注重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能力培养。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选择责任心强、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优秀教师和培养基地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指导组。认真组织远程教育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

六、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

教学视频和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查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完成一

篇实践调查报告和一项教学设计。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丄作岗位的实

际表现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成绩考查的重要内容。

七、教育硕士专、Ik学位论文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闷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 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特级教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修满规定课程学分, 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九、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如未按《师范生免费教育

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部属师范大学可以取消学籍。

十、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全部为国家计划。

十一、做好免费师范毕、Ik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令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有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创造条件,确保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的顺利实施。

免费师范生的限制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io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毎一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1. 不履行协议须交违约金

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己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街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膻行协议的,需报经竹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 毕业前不得考脱产研究生

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A, —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3. 填报志愿时请注意

当你在提前批志愿中报了这六所院校,并且分数达线了的话,你的高考档案就不会被投档到其他批次的学校中去。因此,除了做个免费师范生, 没有机会选择其他的院校,不想做免费师范生就得复读。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 34号)提出:“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为贯彻国办发〔2007) 34号文件精神,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自2012年起,北京师范大学、肀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肀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从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

学位研究生,支持师范毕业生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深造和专业发展。通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使免费师范毕业生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A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丁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考核录取。

三、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研究和实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四、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性,密切结合屮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与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相衔接,整体设计。各培养学校应根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异委员会制定的《教育部直屈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

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计划。

五、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徳教育,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基础教育,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训练,注重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能力培养。

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选择责任心强、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优秀教师和焙养基地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指导组。认真组织远程教育课程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采取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

六、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查与考试可通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和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环节考查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完成一篇实践调查报告和一项教学设计。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丄作岗位的实际表现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成绩考查的重要内容。

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要立足教育实践,突出学以致用,要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相关学科的中小学特级教师。

八、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修满规定课程学分, 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Ik证书。

九、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如未按《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部属师范人学可以取消学籍。

十、免费师范毕、Ik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

规模之内单列,全部为国家计划。

十一、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有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创造条件,确保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的顺利实施。

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 34号)精神,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屮小学任教,鼓励优秀高屮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优秀青年长期从教,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制定本办法。

一、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有关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炙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和接收工作;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 省级机构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二、按照国办发〔2007) 34号文件规定,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所需编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掌握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情况,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免费师范毕、Ik.生编制计划。芥地应首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省级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

三、免费师范毕、Ik生一般冋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单位与免费师范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及时公布本省(区、市)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信息,并组织多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活动,为每一位毕业生落实好任教学校。

部属师范大学要做好免费师范生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师范毕业生坚定教师职、Ik信念,立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単位的沟通,配合做好就业丄作。根据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依法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及时将师范毕业生信息送达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部属师范人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监督检查。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上及时发布各省(区、咁)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和免费师范毕业生信息。

四、免费师范毕业生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后,按照国办发〔2007) 34号文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规定就业。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

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确有特殊情况,要求跨省区任教的,需经学校审核、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五、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地方

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六、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免费师范生毕、Ik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任教学校要对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聖给予支持。具体办法另文规定。

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和免费师范毕业生要严格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任教服务期內,

可在学校之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Ik学位的,由培养学校取消学籍。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负责管理违约退还和违约金。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待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丄作督查机制,每年进行检查并釆取适当方式公布结果。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将酌情调整部属师范大学在当地的招生计划。

九、保障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是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相关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培养造就一人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省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相关部门,根椐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免费师范生档案管理

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竹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屮小学校任教。确有特殊情况,要求跨省区任教的,需经学校审核、生源所在地宵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免费师范生福利待遇

到城镇学校丄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锁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

去向调査

近日,《人民日报》报记者赴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7个省区进行了调查。“在县城任教已是我的底线”

任教农村学校的仅占受调査总数的4. 1%

根据2010年制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屮小学校任教,鼓励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今年9月,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0597名首批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的巾小学任教,39%到了县镇及以下的中小学任教。

截至9月27日,记者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7个省区的教育部门采集到了首批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17个省区的4821名免费师范生屮,就业率超过九成,其屮,有41名毕业生违约,约占这些省份酋批免费师范生总数的0. 9%。另有266人出现了跨省就业、休学、无法正常毕业等情况。

与髙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免费师范生中,下基层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非常低。

本报于今年2月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181名受调查的首届免费师范生中,63. 5%的受调杏者来自农村,89. 2%的受调查者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 元;6. 6%的人选择了“北上广深”作为意向就业地点,58.0%的人选择了“省会级城市”,没有人选择“农村”作为意句工作地点。

实际就业情况也印证了半年多前的调查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青海仍然有85名毕业生的任职学校层级尚待确认之外,在17个省区4821名免费师范生中,留在省会城市及地级城市任教的毕业生超过2500名,占比超过51. 9%。

因统计口径不一致,浙江无法明确在农村学校任教的具体人数。在其余的16个省区屮,陕西、江苏、云南、安徽、江西和河北分别有133名、36名、18名、8名、2名和2名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仅占16个省区首批免费师范生总数的4. 1%;在福建、III西、甘肃、贵州、青海、海南、山东、宁夏、内蒙古和广东10省区,无一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站上农村学校的讲台。“在县城任教已经是我的底线”,一名免费师范生明确表示。

“渗透到偏远地区还需要时间”

“保编保岗”竟让优质生源成“烫手山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批免费师范生也远不能为广大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师资“解渴”。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为例,首届466名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成了各学校,尤其是县镇一级学校的“香悖饽”。

在今年3月举行的“贵州省2011年首W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招聘会”上,2747个岗位和466个免费师范生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数与毕业生数量之比接近6 : 1,用己经在遵义县一中任教的免费师范生苟国权的话来说,招聘会现场大家都在“抢人”。

贵州省人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坦言,对于“家底薄”的贵州來说,首先要确保这批优秀师资先回到省内任教,“在市、县一级就能被完全吸纳,还到不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帘、县优质教师的慢慢饱和,这批教师才可能逐渐渗透到乡镇,甚至更偏远的地区,这需要时间。”

在招聘会上只“抢”到一名免费师范生的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普定一中校长朱怀志,多少有些惋惜:今年的免费师范生数量太少,要是多一些, 县级中学就能吸纳更多人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有些地区,这批毕业生却成为教育部门的就业负担。

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人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为了保证首批免费师范生就业,各地通常的做法是“双向选择+政府安排”。如果学生没能自己找好丄作岗位,生源所在地会提供“有编有岗”的教职。

“你们都不知道啊,安排这300多人真费劲!”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侯铁军道出苦恼。

“侯铁军们”的苦恼是:安排每名免费师范生就业都涉及岗位、编制和钱,各地的教育、人事、财政部门都必须全程参与、具体落实。“由于权限问题,很多事情,教育部门只能协调”。

这还不是最人的困难,“根本矛盾在于新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不自带编制,占用了本地教师和等岗教师的机会”。一名教师道破“天机”:保编保岗的“兜底安排”让本就教师编制吃紧的部分地区“雪上加霜”。而且堉加教师编制,则意味着地方财政负担的加重,因此,部分经济状况不好的地区对于接收免费师范生积极性不太高。

另外,“到基层和农村从教意愿薄弱”使部分免费师范生无法通过自由的双向选择实行就业。侯铁军分析说,目前江西基层教师总体上不满编,但结构上失衡,免费师范生只要愿意回來从教,基本可以解决编制和岗位。然而,农村学校基本没人愿意去,毕业生们想留在大中城帘。这就造成了尴尬局面:一面是农村师资“不解渴”,一面是部分免费师范生“找工难”。

无法达成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只能由生源所在地兜底安排至相关学校工作。一名地方教育部门宮员称:“到最后,不少毕业生的就业通过行政手段解决,从省落实到市,市里再落实到县。”由于学生就业期望值高,“越往下,越难安排”。

作为享受“免费大餐”的主力,农村学子以高出重点线至少二三十分的成绩考进部属师范院校,梦想着通过读书跳出“寒门”。4年人学毕业后再回到落后的家乡从教,

他们既害怕舆论压力,也遭遇着经济压力。

据了解,部分省区免费师范生的月工资多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

由于任教学校不能提供住房,人家普遍反映经济压力人。“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和日常开销,所剩无几”,在贵阳市第十二中学任教的免费师范生张杰开玩笑地说:“以目前的经济条件,娶媳妇都不敢奢望。”

除了物质生活条件上的担忧,今后的发展和深造的问题也是免费师范生们关心的焦点。

在调查中,多名免费师范生表示,从管在理智上认同提高国家基础教育水平需要有人奉献,但在基层从教10年所要投入的成本依然令他们望而却步。长期生活工作在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会不会与主流社会脱节?培训和深造的机会较少,业务上会不会与工作在城市的同学拉幵距离?对职业前景的担忧也是免费师范生除了待遇之外另一个不愿“下去”和“留下”的主因。

在贵阳市幵阳县第一中学任教的高洪就正苦恼着:“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具体怎么操作,目前还没有细化的方案。”

免费师范生违约赔偿政策应让考生明晰

今年,首批免费师范生即将面临毕、Ik。H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了《教育部育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规定免费师范中业生服务期应不少于10年,毕业后未按协议从事屮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1个月内,一次性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宵费川,并缴纳该费川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毎大1°%。的比例缴纳滞纳金。(3月18 H《新京报》)从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推出到现在的四年叫,有关免费师范生的10年服务期,以及没柯健全的退出机制,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包括笔者在A的多位教育界人士,曾反复建言,希盥夼关部门凋整免费生政策,完善退出机制,从尊蜇学生的选择权(比如在人学一年级之盾由学生屮请、屮途可选择退出)、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与按照人才市场规律聘川农村教师(比如对愿意到农村任教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代偿制度)等角度,采取更适宜的办法。但显然,从目前各地推出的具体办法看,有关部门并没有调整这一政策的打算,而是准备严格执行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打一个建议,这就是在各地考生参加尚考填报志愿时,教育部门学校、社会舆论应该十分明确地告诉考生们免费师范生的严W赔偿政策,以LL所有考生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从而更理性选择——10年的服务期、没有退fli机制,这当然应该三思后行,而不是贸然决策。

据笔齐的调杏,不少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吋,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诸多问题人都采取冋避的态度,淡化处理10年服务期和退出机制问题。一位家长告诉我,当初学校告诉他,不要先去想什么服务期问题,这足上大学的一个机会,考上大学再说;而且,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就像是以前的“t!分配”,孩子读免费师范,以后的就业不用犯愁。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和孩子决定,读免费师范,而等上了大学,冰发现不对劲,孩

子对当老师没兴趣,想退山,却十分闲难。

《人KH报》H前刊登了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的一项调査,结果显示,尽管86.2%的受调査者在报考时将免费师范生列为笫一志愿,但他们当时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却十分有限:“了解一点”的占57.2%, “不了解”的占12.8%,而“非常了解”的仅占2.8%。这其中有考生们自己的原因,现在不少考生在填报人学志愿时,想得最多的是先进一所人学,至于人学的学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却考虑其少,这不但体现在免费师范生选择上,也体现在其他大学和专业的选择上。

而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舆论对政策的介绍、解读不全而,导致学生获得的信息不充分,也是原因之一。尤是中学,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当然会鼓励学生选择免费师范,而至于学生未來的发展,学校却不会太多考虑。

BB不,北*对违约的免费师范生推出严厉的赔偿制度,正在就业、或即将面临就业的免费师范生们无疑会十分关注,吋即将考大学的考生和他们的考生家长,是否能特别关注这- 政策,慎重决策,就不一定。笔齐注意到,近期的媒体,对这一赔偿政策的报道、关注并不多,而在一些地方的高考政策宣讲中,免费师范生政策还被作为一大亮点向家长和考生推荐。可以预见的是,还会有不少考生“糊里糊涂”就选择。如果这一政策不做调整,那么,这些考生勾政策M的冲突可能会加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