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启示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启示

最近十多年来,世界产业结构正经历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在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引领着产业结构向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升级;以放松管制、强化竞争、要素流动自由化为特征的制度创新,扩大了产业发展和全球转移的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更高的社会责任要求。

产业升级使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全球转移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趋势和特征

1.全球工业化重心正在转向东半球2.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加快3.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方向加快发展

4.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动因――技术进步的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开拓市场的需要。――降低成本的压力。――社会责任的要求。5.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呈现新特征――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国际竞争的基础。

――产业融合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方兴未艾。

――产业发展的开放性和互补性日益凸显。

二、产业全球转移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世界性产业转移出现过三轮大规模浪潮。

●第一轮发生在上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将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第二轮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第三轮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延续。这一轮产业全球转移呈现以下新特征:

1.产业全球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世界贸易和投资总额的年均增速,1980~1985年为28.8%,2002年上升为40%;同年,世界贸易和投资额累计超过3.5万亿美元以上。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强劲上升40%,达到2330亿美元;而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下降,为3800亿美元,仅相当于2000年峰值的三分之一。

2.产业链条全球配置,产业转移层次提高――国际分工体系高度专业化,产业转移和集群式发展密切结合。原来单个项目、企业或产业的转移日益转变为相关产业链的整体转移,以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向

一些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加快增长,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谋求产业集群式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转

移的重点领域。据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已向服务业明显倾斜。上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投资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到2002年已上升为大约六成,估计为4万亿美元。

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数量正在增多。

――发达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主要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而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因此更注重东道国的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条件等。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将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因而将加快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转移也可能比以往加速。

3.全球化分工基础上的区域性产业转移势头强劲

区域经济集团化十分迅猛,其中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协定极大促进了区域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

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势头最为强劲的经济区域。欧盟1/3的对外投资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对外投资的1/5集中在加拿大,而加拿大对外投资有1/3集中在美国。

4.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减少,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直接投资存量却增加了30%,创造了3.4万亿美元的附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10;其全球销售额高达18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额的2.25倍。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球产出的近五成,世界贸易的六成和国际投资额的九成,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科研开发的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

2002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为6.4万家,子公司发展到87万家,在国外聘用人员达5300多万人。这些子公司有51%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全球转移,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其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加强。美国、西欧和日本在基础科研、应用技术、新产品开发领域继续占有领先优势,稳居国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工业化得到加速,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也在提升。但是总体上看,其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在国际分工和产业价值链中仍然处于低端。

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

整升级的主要机制

1.企业的主体地位日益加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都是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共同推动的结果。大企业专注于研究开发、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和财务运作等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业务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发包或转移,从而深化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分工体系。大量中小企业进行承接、配套和协作,起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支撑作用。

――企业是新技术的主要投资者、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孕育者和推动者。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统计,1981~1997年,在OECD国家的整个研发支出中,企业研发支出比重由66%上升为69%,而政府所占比重则由15%下降到11%。

为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企业趋向于合作开发新技术:一是同一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二是国内外竞争者之间进行战略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大约成立了6000多个企业战略联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