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液位计设计
电容式物位计课程设计
![电容式物位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0ccb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7.png)
电容式物位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容式物位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容式物位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影响电容式物位计测量精度的因素,并能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容式物位计进行物位测量。
2. 学生能够分析电容式物位计的测量数据,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学生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能够针对电容式物位计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仪表设备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安全生产规程。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容式物位计基本原理:讲解电容式物位计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容器的构造、电容与距离的关系,以及物位变化对电容值的影响。
2. 电容式物位计结构及功能:介绍电容式物位计的各组成部分,如传感器、变送器、显示仪表等,并阐述各部分的功能。
3. 电容式物位计的应用:分析电容式物位计在化工、食品、水利等行业中的应用实例,以及其优势与局限性。
4.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探讨物料特性、环境条件、传感器安装等因素对电容式物位计测量精度的影响。
5. 电容式物位计的操作与维护:讲解电容式物位计的正确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技巧以及故障排查流程。
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
![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9d619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4.png)
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水平高度的传感器。
它基于充放电原理,通过测量电容器中电荷的变化量来确定液位高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一种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测量电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以及介质隔离层组成的设备。
当电容器两个电极上施加电压时,它们之间会形成电场。
电场越大,电容器电容就越高。
在液位传感器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容器的这种原理来测量液位高度。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电容器放在液体中,其中一个电极将是传感器底部,另一个电极将在液面上方。
因为液体的介电常数是已知的,我们可以使用液位高度来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值。
测量电路分为两个部分:充电和放电。
在充电过程中,我们将电容器的一个电极接地,将另一个电极和一个恒定的电压源相连。
然后,我们使用一个计时器来计算电容器充电的时间。
充电时间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和施加的电压。
在放电过程中,我们断开电压源,并通过另一个计时器来计算电容器放电的时间。
电容器放电的时间取决于它的电容和接收器的输入阻抗。
通过测量充电和放电时间,我们可以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值。
从而,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这是一个简单的电路,基本实现液位高度的测量,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加以改进。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我们需要使用更高分辨率的计时器以及更准确的电源。
我们也可以加入计算机或微控制器来读取和处理传感器的测量结果。
总之,基于充放电原理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设备。
只要我们合理设计传感器测量电路,利用计时器和恒定电源等工具,就可以实现准确测量液位高度,并在许多应用中得到应用。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课程设计 1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课程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0f1891727fd5360cba1adbb9.png)
电容式智能液位仪目录目录摘要 (2)1.导言 (3)2.传感器 (4)2.1理想的电容式传感器 (4)2.2电路模型 (5)2.3传感器特性 (6)2.4传感器结构 (7)3.硬件电路设计 (11)3.1硬件电路划分 (11)3.2单片机的选用 (11)3.3直流充放电式电容测量电路设计 (13)3.4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14)3.5单片机电路及模数转化电路设计 (15)3.6通信电路设计 (16)4.系统软件设计 (18)4.1编程环境与编程语言 (18)4.2软件总体设计 (18)5.电容测量电路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19)5.1实验过程及结果 (19)5.2实验分析 (21)参考文献 (22)摘要设计一种多功能智能化液位检测装置,采用ATmega8作为硬件电路核心,以圆柱形电容探头为液位检测传感器,利用电容频率转换原理将电容变化为频率变化,利用单片机检测频率,软件计算液位高度。
本装置具有机械去液面波动,用软件进行温度修正、线性校正、用户自校正,通信和多液体选择等功能。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是提出一种适合于波动液面液位检测的智能液位仪,具有温度补偿、用户自校正和通信等功能。
本文设计了高度为100cm的柱形电容液位检测传感器,电容器具有结构简单,电路实现容易,利用555振荡电路实现了电容到频率的转换,利用程序实现频率到高度转换,理论正确可靠,推算过程合理,利用软件分段修正减小了线性误差。
在电容的两端装有液位缓冲器,采用机械的方式减小液面波动。
由实验测试可知,本液位检测装置性能稳定,检测可靠,测量精度达到1cm, 分辨率可0.1cm,达到车载式喷雾机液位检测的要求。
利用此方案可根据需要设计各种量程的液位检测装置,适用性较广。
·2·1.导言河流、水库或容器的液位可以通过测量浸在液体内两电极间的电容而进行监控。
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液位测量,具有以下优点:低成本(即对于传感器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低功耗、高线性度、对应用场合的几何形状有较高的适应性。
基于电容和电桥的液位测量仪设计
![基于电容和电桥的液位测量仪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3fcdddba0d4a7302763aff.png)
谢艳 丁,等 :基 于电容和电桥的液位测量仪设计
39
1/(2 ̄f),R。、Co与二 极管构成 峰值检 波器.2000mV
电压 表 连 接 到 C、d两 点 .在 油 液 高度 h=0时 ,
通 过 调 节 电 位 器 、 和 可 调 电 容 C2,使 得
c、d两 点 电压 为 0,电桥 达 到平 衡 .
(8)
由此 可 知 ,在 27tfClR1、2 ̄fC2R2较 小 (小 于 10 )
的 情 况 下 ,C、d间 电压 与 液 位 高 度 h是 近 似 线性 关 系 ,其 值大 小 反 映 液 面的 高度 .
2 液位测量仪测试及应用
图 2 液位测 量 电路
随 着 油 液 的 高 度 h变 化 引 起 C 改 变 ,破 坏
:
2
一
=
CiR1
一
C2R 2
R:) )…] (1+(2 2R2) )…
(5)
由 以 上 的 给 定 参 数 可 知 2 R1、2 ̄fC2R 数 量
级 为 10~ ,因此 ,将 式 (2)代 人 式 (5),在 h=0处 对 式 (5)进 行 泰 勒 级数 展 开 ,并 忽 略高 阶项 ,得
面 高度 高 于 上 限值 或 低 于下 限值 时 ,系统 给 出声 光 告警 ,以便 控 制液 位 高度 .
3 结束语
由表 2可知 ,液 面 高 度 每 增 加 0.10 cm ,电 压 均 有 明显 变 化 . 液 位 测 量 仪 精 度 主要 受 制 于 液 面 标 定用 的刻 度 尺 ,因此 液位 测 量 仪 精度 应 高 于
厂————1一 ~ ]
C 1丰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积算仪表简介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积算仪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1e1140afad6195f312ba62b.png)
整体电路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积算仪表的研制
姓 名:郑晓龙 班 级:自动化902 指导老师:朱清祥整 Nhomakorabea设计思路
传感器的设计
设计原理 本设计采用筒式电容传感器采集液位的高度。 主要利在柱形电容器的极板之间充以不同高度 的介质时,电容量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从而 引起对应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传感器示意图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用到的芯片为TLC549
51单片机与TLC549连接图
LCD显示电路
LCD1602引脚简介
第1脚:VSS为电源地 第2脚:VDD接5V电源正极 第3脚:VEE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 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 度过高时会 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 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1)时进行读操 作,低电平(0)时进行写操作。
51单片机与LCD1602接口电路
指示灯报警电路
串口电路
MAX483引脚简介
RO:接收器输出。 RE:接受器输出使能。RE=0,允许接收器输出; RE=1,接收器输出被禁止,RO为高阻。 DE:驱动器输出使能,DE=1,允许驱动器工作; DE=0,驱动器被禁止,输出端为高阻。 DI:驱动器输入,DI=1,输出端A输出为高,B输 出为低;DI=0,反之。 A:接收器非反相输入和驱动器非反向输出端。 B;接收器反向输入和驱动器反向输出端。
电容测量原理
最后可得:C = A+ BH ( A和B为常数) 可见, 传感 器的电容量值C 的大小与电容器浸入液体的深 度H 成线性关系。由此, 只要测出电容值便能 计算出水位。
油库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设计八(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油库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设计八(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538748a8956bec0975e3b0.png)
I西安石油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油库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设计八(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电子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安全1002班学号201005040224 学生指导老师徐竟天二○一三年六月《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油库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设计八(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201005040224 专业班级安全1002班设计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主要完成某油库安全监测系统硬件设计中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选型、应用及接线等。
要求运用已学过各类传感器的知识,完成安全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原理、选型、厂家产品参数、接线等内容,将书本传感器的理论知识与厂家具体产品对应起来,使得可以真正理论联系实际。
要求熟悉相关传感器的原理与硬件结构,学会计算机监测系统硬件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具有初步设计小型计算机安全监测系统硬件方案中传感器部分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如下:1.熟悉油库工艺流程、监控目标及监控要求。
2.学会常用的各种传感器(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参数及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3.课程设计中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为主,详细介绍所选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组成、测量电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详细介绍所选液位传感器的厂家产品参数、接线、特点等参数。
4.完成监测系统硬件方案设计,画出原理图。
5.课程设计时间一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起止时间2013年6月17日至2013年6月23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签名年月日第一章绪论1.1 油库油库指用以贮存油料的专用设备,因油料具有的特异性用以相对应的油库进行贮藏。
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它对于保障国防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油库是油气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外输原油的质量,其工艺特点是系统关联紧密、操作规程严格、系统运行状况复杂多变且系统过程中流程多变。
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设计
![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39f7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5.png)
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设计蔡成涛;郑佳;韩光照【摘要】由于传统的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多采用差压式水位计、云母水位计等方法,测量过程中存在汽水分界面不明显,需要温度、压力补偿及投入麻烦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数字转换技术专用芯片Pcap01的智能多段式液位测量系统,并且应用HART通讯单元访问传感器的测量过程参数、设备组态、校准等信息;对多段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总体方案、传感器设计、电容测量电路、HART通讯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设计了HART通讯软件和液位测量采集软件;对所设计的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经过试验表明,该液位计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传统液位测量的缺陷,可以满足实际现场要求.【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6(024)007【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汽包水位;多段电容;液位测量;电容式传感器【作者】蔡成涛;郑佳;韩光照【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哈尔滨150001;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3研究所,哈尔滨 15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3锅炉汽包水位是现代火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参数,维持汽包水位是保持汽机和锅炉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
水位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水汽品质的恶化甚至造成事故。
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水位分离装置的正常工作,造成出口蒸汽水分过多而使过热器管壁结垢,引起过热器损坏。
同时还会使过热汽温急剧变化,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位过低,可能导致水循环破坏,引起水冷壁烧坏[1]。
锅炉汽包的正常水位,一般在汽包中心线下100~200 mm。
汽包内结构复杂,汽包内液位各处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准确测量汽包水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能全程使用的汽包水位计还很少。
当前汽包水位的监测多采用多种仪表多点监测的方法。
差压式汽包水位计在火电生产过程中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水位计,它是静压式液位测量仪表,广泛应用于汽包水位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系统[2]。
液位计方案
![液位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87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e.png)
液位计方案概述液位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的表面高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
液位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环境科学等。
本文将介绍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常见的液位计类型以及设计液位计系统的注意事项。
工作原理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电容、压力、悬挂或超声波散射等特性。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液位计工作原理:1.电容液位计工作原理:电容液位计利用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电容差异来测量液位。
当液体的电容发生变化时,电容液位计会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根据液位的高低,电信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压力液位计工作原理:压力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施加的压力来确定液位高度。
压力液位计通常使用膜片、浮子或差压装置来测量这种压力的变化。
3.悬挂液位计工作原理:悬挂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挂钩位置来测量液位。
当液位上升或下降时,悬挂液位计会相应地移动挂钩的位置。
4.超声波液位计工作原理:超声波液位计发送超声波信号到液体表面,并通过测量信号的返回时间来确定液位。
根据声波的速度和返回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
常见的液位计类型液位计根据其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液位计类型:1.电容液位计:利用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电容差异来进行液位测量。
这种液位计在化工、制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2.压力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施加的压力来测量液位高度。
压力液位计适用于容器压力变化较大的场景,如罐储、压力容器等。
3.悬挂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挂钩位置来测量液位。
悬挂液位计适用于高温、高压、腐蚀性液体等特殊环境。
4.超声波液位计:通过发送超声波信号并测量其返回时间来测量液位。
超声波液位计适用于各种液体和固体的液位测量。
5.浮子液位计:浮子液位计通过测量浮子在液体中的位置来测量液位。
浮子液位计适用于高温、高压、粘稠液体等场景。
设计液位计系统的注意事项在设计液位计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环境因素:液位计的性能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和湿度等。
电容式液位仪设计
![电容式液位仪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2e4319f61fb7360a4c65d0.png)
电容式液位仪设计摘要:该液位计利用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的特性,使液面高度变化改变电容大小,建立线性方程,使得能通过检测电容大小检验出液面高度。
本液位计一共分六个局部,由RC文氏震荡电路,衰减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和单片机检测显示局部组成。
其中电容板与运放组成微分电路,电容的大小与电路的输出大小呈线性。
单片机通过检测整流后的输出,得出页面高度。
此题的重点是设计合理的滤波电路,难点是如何提高精度。
2.方案论证本设计主要任务是测量平行探针的电容。
并探索电容的容量与液体高度的关系。
电容式传感器检测电路主要有交流半桥式检测电路、充放电检测电路、基于V/T变换的电容测量电路,交流锁相放大电容测量电路,分别论证如下。
方案1:交流半桥式检测电路AC电桥电容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其原理是将被测电容在一个桥臂,可调的参考阻抗放在相邻的一个桥臂,二桥臂分别接到频率一样/幅值一样的信号源上,调节参考阻抗使桥路平衡,那么被测桥臂中的阻抗与参与阻抗共轭相等。
图2 交流半桥式检测电路这种电路的主要优点是:精度高,适合作精细电容测量,可以做到高信噪比。
方案2:充放电检测电路充/放电电容测量电路根本原理如图3所示。
由CMOS开关S1,将未知电容Cx充电至Ve,再由第二个CMOS开关S2放电至电荷检测器。
在一个信号充/放电周期从Cx传输到检波器的电荷量Q=Ve·Cx,在时钟脉冲控制下,充/放电过程以频率f=1/T重复进展,因而平均电流Im=Ve·Cx·f,该电流被转换成电压并被平滑,最后给出一个直流输出电压Vo=R f·Im=Rf·Ve·Cx·f(Rf为检波器的反应电阻) 。
图3 充放电检测电路方案3 基于V/T变换的电容测量电路V/T变换的电容测量电路根本原理如下列图所示。
图4 电容检测电路电流源Io为4DH型精细恒流管,它与电容C通过电子开关K串联构成闭合回路,电容C的两端连接到电压比拟器P的输入端,测量过程如下:当K1闭合时,基准电压给电容充电至Uc=Us,然后K1断开,K2闭合,电容在电流源的作用下放电,单片机的部计数器同时开场工作。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59b3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2.png)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1.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极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材
料的选择与电容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电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
耐腐蚀性能,并且能够与被测液体产生较大的电容值变化。
常用的电极材
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
2.设计合理的电容结构:电容结构的设计对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灵敏
度和线性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平行板电容结构,即
在容器内侧壁上固定一个金属电极,并将另一个金属电极悬挂于容器内的
液面上方。
当液位变化时,悬挂电极与液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改
变了电容值。
3.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电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容值的变化,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常用的信
号处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电路、相关计算电路等。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应
充分考虑灵敏度、线性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4.考虑环境因素: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防护等级、防爆性能等,以保证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校准和调试: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安装和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时可以使用标准液位和测定值进
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整。
总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电容结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
格调试,可以实现对液位的准确测量。
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2f7d0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f.png)
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招惠玲;周美娟;胡远忠
【期刊名称】《传感器与微系统》
【年(卷),期】2004(023)003
【摘要】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是基于改变介电常数时,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液位的.利用电容式传感器,ADC0809,8031,2764,8155单片机和LED数码管等组成测量系统,对煤油的液位进行测量.它具有设定液位、显示当前液位和声光报警的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对导电液体的液位测量,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招惠玲;周美娟;胡远忠
【作者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机械系,广东,湛江,524088;湛江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广东,湛江,524088;湛江海洋大学,机械系,广东,湛江,524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12
【相关文献】
1.利用电容式差压传感器测量密闭容器的液位设计 [J], 卢林菊
2.基于电容式差动敏感元件的液位测量系统 [J], 王艳菊;刘静;康岳屹
3.多段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设计 [J], 蔡成涛;郑佳;韩光照
4.电容式锅炉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J], 朱梦雅; 毛玉蓉; 谢兴兵
5.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 [J], 屈梦瑶;易艺;陆泽青;杨宗林;彭雪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电容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智能电容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1663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f.png)
智能电容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1、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计原理:利用液位变化与其对测量探极产生的电容变化之间的关系,运用专用模式系统软件将检测的电容变化经各种补偿计算后,输出与物位变化成正比的两线制4~20mA模拟电流。
不受汽包温压变化的直接影响,被测介质介电常数变化的补偿采用独特的专利补偿技术,不存在“假水位”测量问题。
计算表达式:C=KS/d。
C是电容值;K是介质的介电常数(工况恒定时定量);S是板面积(定量);d是板间距(定量)。
可以看出,电容值变化只与充满介质的高度有关,测得液位值。
智能电容式测量装置采用一种三段探级的结构。
其中1号探极因所处位置始终充满蒸汽没有水,因此1号电容探极的电容值测量变化量直接可以表达蒸汽的介电常数变化。
2号探极正常有水探测时,3号探极是全充满水的,因此3号电容探极的电容值测量变化可以表达水的介电常数变化。
最后在2号测量区电容探极内,观察构成k测的k汽、k水虽然是动态变化值,但1号电容器、3号电容器把k汽、k水的具体数值实时更新出来,则测量区电容表达式中就只剩下一个高度数值可以轻易计算得出,从而实现了全工况条件正常测量技术。
2、技术特点智能电容式液位计特点:合理简单的连通器取样结构,可以保证水位取样真实、准确,如敷以高质量的保温层,可以高质量地保证测量筒与锅炉本体的温压一致性。
综合系统测量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接近真值,可实现全工况生产运行的自动补水和带保护;一体化设计,安装、调试简易,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测量筒整体敷设高质量保温层,散热量极小,散热损失折合的使用成本相对极低。
(1)具有全工况起、停、排污等条件下液位精确测控功能。
(2)模块化结构设计,连续测控技术,能够对测量系统的温度漂移进行自动补偿,全温度范围测量系统温漂不超过0.1pF。
(3)能够对液相介质介电常数变化、汽相介质介电常数变化同时进行自动补偿,无需现场标定。
(4)高可靠、高稳定,不存在“假水位”测量情况。
电容式液位计课程设计
![电容式液位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0b2b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3.png)
电容式液位计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容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构造,掌握其测量液位的物理基础。
2. 学会分析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图,并能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掌握影响电容式液位计测量精度的因素,能够列举并解释至少三种主要影响因素。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操作电容式液位计进行液位的测量。
2. 通过实践,学会对电容式液位计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校准。
3. 能够设计简单的液位控制电路,并运用电容式液位计作为传感部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传感器在工业控制中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工程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设计。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精确测量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分析: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基础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电路原理理解能力。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理解电容式液位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理解,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正面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依据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容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与物理基础。
- 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分析与各部分功能。
-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包括介质特性、传感器间距、温度等。
- 传感器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 电容式液位计的组装与操作流程。
- 液位测量实验,包括不同介质下的测量对比。
- 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校准方法。
-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电路。
3. 教学大纲安排:- 章节一:电容式液位计的基础知识(1课时)- 章节二:电容式液位计的电路分析与功能(1课时)- 章节三: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解决方案(1课时)- 章节四:实践操作与实验(2课时)- 章节五:液位控制电路设计与实现(2课时)4. 教材关联:- 教科书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电容式液位计原理
![电容式液位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a54c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4.png)
(二)非导体液体电容传感器
非导电液体,不要求电极表面绝缘,可以用裸电
极作内电极,外套以开有液体流通孔的金属外电极,通 过绝缘环装配成电容传感器。
C0
2π 0 L
ln(D0 / d )
CH
2π0 p H
ln(D / d )
2π0 (L H )
ln(D0 / d )
CX CH C0
2π0 ( p 1) H
由图可知当液位由零变化到H时,电容传感器的 电容变化量CX为
CX
CH
C0Biblioteka 2π H ln(D / d )
2π0 (L H ) 2π0L
ln(D0 / d ) ln(D0 / d )
2π( 0 ) H
ln(D / d )
2π H SH
ln(D / d )
式中ε为绝缘套管或陶瓷涂层的介电 系数; ε0’为绝缘套管和空气共同组 成电容的等效介电系数;S为传感器 灵敏度系数。
ln(D / d )
SH
1-内电极;2-外电极; 3-绝缘环
(三)粉粒状物料电容传感器
在测量粉粒状非 导电介质如矿石、合金、 石灰、干燥水泥、粮食 等的料位,是长期困扰 的难题,至今还没有一 个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
电容式料位计原理 (a)金属料仓; (b)水泥料仓 1-内电极;2-金属容器壁电极; 3-钢丝绳内电极;4-钢筋;5-绝缘体
电容物位传感器
(一)导电液体电容传感器 水、酸、碱、盐及各种水溶液
等导电液体电容液位传感器一般用直 径为d的不锈钢或紫铜棒做电极,外 套聚四氟乙烯塑料绝缘管或涂以搪瓷 绝缘,如图。电容传感器插在直径为 D0容器内的液体中, 通过检测传感器 电容变化量即可知液位的高低。
电容式液位计
![电容式液位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2414c189eb172ded63b710.png)
课程设计有关写作细则1. 书写格式课程设计文本要按有关规定的格式用A4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
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页面设置:上2.5,下2.5,左2.5,右2;页眉1.5,页脚1.75。
采用固定行距为20 磅/1.2倍行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
目录:"目录"用小2号黑体字、居中;目录内容最少列出第一级标题和第二级标题;前者用4号黑体字,后者用4号宋体字,第三级标题用4号楷体字,居左顶格、单独占行,每一级标题后应标明起始页码。
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参考文献正文用5号宋体字;图表字号采用5号宋体字。
2. 标点符号课程设计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特别注意中文下的格式,如逗号,而不是,3. 公式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4.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
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表题用5号黑体字,表格内容用5号字体。
表格位于正文中引用该表格字段的后面。
5. 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不得徒手画,照片图应清晰,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
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
图题用5号黑体字,图内用5号字体。
插图位于正文中引用该插图字段的后面。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 著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2]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4] 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b. 期刊文章[序号] 著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5]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c. 电子文献[序号] 著者. 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7] 郭路. XML数据传输的安全加密[EB/OL]. /developerWorks/cn/xml/xmlb2b/index5.shtml, 2001-06/2001-10-04.注1:参考文献类型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0d164fe45c3b3567ec8b6d.png)
目录第1章摘要 (2)第2章引言 (3)第3章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结构与测量原理 (4)3.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 (4)3.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第4章测量电路设计 (9)4.1测量电路 (9)4.2整流电路 (13)4.3放大电路 (13)第5章误差分析 (14)5.1机械结构参数的影响 (14)5.2测量电路的影响 (15)第6章结论 (15)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摘要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快速有效优质的生产,经常需要对液位进行精确测量,继而进行自动调节、智能控制使生产结果更趋完善。
通常进行液位测量的方法有二十多种,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液位测量法是以直观的方法检测液位的变化情况,如玻璃管或玻璃板法。
然而随着工业自动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其方法原始、就地指示、精度低等逐渐被间接测量方法取代。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间接的液位测量方法,如浮子式、液压式、电容法、超声波法、磁致伸缩式、光纤等。
其中电容式液位测量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是间接测量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车用燃油油位的计量,从而向当今高精度、数字化、集成化、智能本设计采用一种与介质无关的电容式液位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电容测量与被测介质有关的技术难题。
它可以应用于动态液位测量,尤其是在被测液体本身介质常数和液位,随时间和环境等因素容易发生变化的场合,如化的科学技术全面发展更迈进了一步,对满足石油化工等液位检测领域的迫切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前景十分广阔。
消除电容式液位测量方法中介质介电常数的因素是关键,设计符合测量方法的电容极板,通过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处理为直流电压信号,由数据采集卡采集后送入单片机或计算机,最终实现算法的设计。
其中电容极板设计时需注意消除和减小边缘效应和寄生电容的影响,同时要保证平板电容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外界干扰性。
最后在整体设计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硬件各部分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硬件电路和各环节的信号量匹配等。
KPT5000电容式液位计
![KPT5000电容式液位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cc4d1e6c175f0e7cd13754.png)
一`、概述KPT5000系列液位变送器,属于电容式液位检测仪表,它能将各种液位参数的变化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远传至操作室,供二次仪表或计算机装置进行集中显示,报警或自动控制。
结合用户具体工艺条件,设备结构和使用要求,通过液位计的材料、结构及安装方式等灵活组合,可适用于高压、高温、强腐蚀、易结晶、防堵塞、防冻结以及固体粉状、粒状物料等特殊条件下的液位、料位或物位的连续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的检测控制。
二、工作原理该液位计检测原理为电容转换式。
电容原理:彼此平行,相隔很近,相互绝缘的两个平行极板,构成一个电容,该电容器的电容量随液位变化而变化,与液位变化相对应的电容量的变化经变送电路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输出至二次表即可显示出相应的液位高度。
基本计算公式△C=(0.885·ε·△S)/d在上述公式中,0.885为计算常数,ε被测介质介电常数,△S深入介质表面积,d两极距离。
在上述公式中,不变量忽略不计,转换公式可简化为△C=△S=>△C=ΠR²=>△C=△H即引起变化量的只有△H,即液位上下变化,变化量与温度压力无关。
三、特点1、结构简单:无任何可动弹性零部件,因此可靠性相对较高,维护量极少,一般情况下,不必进行常规的大中小修。
2、安装方便:内装式结构尤其显示出这一特点,一个人,一把扳手,十几分钟即可装好。
3、调整方便:零位、量程两个电位器可在液位检测有效范围内任意进行零点迁移或量程的压缩或扩展。
4、液位检测基本不受工艺条件变化的影响。
而浮力式、差压式、同位素式液位计在检测中都与介质的重度有关,气液相介质的重度变化都会使检测结果产生附加误差。
5、适应范围广:针对检测对象的具体特点,专门定制,可适应多种苛刻条件下的液位检测。
6、运行费用低,无附加影响,无易损、消耗件、与同位素式液位计相比,无射源折旧费,废源处理费及射线防护等附加问题。
7、轻巧:一台同工作于32MPa下的高压液位计自重不足两公斤,是高压浮筒液位计重量的几十分之一。
电容式导电液体液位传感器
![电容式导电液体液位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23e8eaa83968011ca2009171.png)
传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容式导电液体液位传感器
Capacitive conductive liquid level sensor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教 授
2012 年 1 月
可编辑文本
.
电容式导电液体液位传感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职称:****
本设计采用一种简单方便的电容式液位测量方法,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 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变化量的一种传感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分辨力高、可实 现非接触测量,并能在高温、辐射和强烈震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等优点,是很有 发展前途的一种传感器 。
本电容式液位测量设计方式是用等径的长直圆筒容器,液位的高低正比于导 电液体与测杆中导电金属铜之间电容的大小,通过测量电路的转换,就可以很方 便地测量出液面的位速有效优质的生产,经常需要
对液位进行测量,继而进行自动调节、智能控制使生产结果更趋完善。 通常进行液位测量的方法有二十多种,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液位测量
法是以直观的方法检测液位的变化情况,如玻璃管或玻璃板法。然而随着工业自 动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其方法原始、就地指示、精度低等逐渐被间接测量方法 取代。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间接的液位测量方法,如浮子式、液压式、 电容法、超声波法、磁致伸缩式、光纤等。其中电容式液位测量价格低廉、结构 简单,是间接测量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熟练掌握电容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各种测量电路 的原理运用;基本掌握测量液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传感器测量问题;培养综合利用传感器进行测量设计的能 力。
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88057e01f69e314332949a.png)
设计报告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摘要:电容式液位测量系统是基于改变介电常数时,电容器的电容量变化的原理来测量液位的。
利用电容式传感器,ADC0809,AT89S52单片机,2764,8155和数码管等组成测量系统,对煤油的液位进行测量。
它具有设定液位、显示液位和声光报警的功能。
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对导电液体的液位测量,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
关键词:液位测量;电容式传感器;单片机一、液位测量方法简介液位检测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常用的液位检测技术有静压式物位计、浮力式物位计、电器式物位计、声学式物位计、射线式物位计。
二、液位测量系统设计2.1液位测量原理导电液体电容式传感器主要利用传感器两电极的覆盖面积随被测液体液位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液位测量。
图1 中的不锈钢棒、聚四氟乙烯套管以及容器内的被测导电液体共同构成圆柱形电容器。
当可测量液位H = 0,传感器与容器之间存在分布电容,得到电容量为(1)式中C0为电容量,ε’为聚四氟乙烯和容器内气体的等效介电常数,L 为液位最大高度;D0为容器内径,d 为不锈棒直径。
当液位高度为H,传感器电容量(2)式中ε为聚氟乙烯介电常数;D 为聚四氟乙烯管外径。
因此,当容器内液位由零增加到H 时,传感器电容变化量(3)由于因此,上式第二项可忽略,(4)可见,当电极确定后,参数ε,D 和d 都是定值,传感器的电容量与液位的变化量呈近似线性关系。
2.2测量系统结构该系统是由数据测量电路和单片机检测监控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首先,被测电路由电容式传感器与二极管环形桥路组成,如图2所示。
当液体处在圆柱型电极与圆柱形容器之间,由于液面高度不同,引起介电常数变化,导致电容量的变化。
电路由脉冲发生器产生信号提供激励电压,设低电平为E1,高电平为E2,脉冲方波频率为f;电桥一端接标准电容器Cc,另一端接电容式传感器CX,A 为电流/ 电压放大器(设放大系数为A),U0为输出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1电容式液位计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 (2)1.1 设计要求 (2)1.2 工作原理 (2)2 电容式液位计的结构设计 (4)2.1 安装形式 (4)2.2 测量过程 (4)3 测量电路 (6)3.1 等效电路 (6)3.2 测量电路 (6)参考文献 (9)摘要: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将被测转物理量或机械量换成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转换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电容式传感器广泛用于位移、角度、振动、速度、压力、成分分析、介质特性等方面的测量。
最常用的是平行板型电容器或圆筒型电容器。
电容式传感器有很多的优点,例如:1)温度稳定性好,电容式的电容值一般与电极材料无关,这有利于选择温度系数低的材料,并且本身发热极小,对稳定性影响非常小,而电阻传感器有铜损,易发热产生零漂;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保证高的精度,可以做的非常小巧,以实现特殊的测量。
能工作在高温、强辐射以及强磁场等恶劣的环境中可以承受很大的温度变化、承受高压、高冲击等;3)动态响应好,电容式传感器由于带电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约几个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又由于它的可动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质量很轻,因此其固有频率很高,动态响应时间短,能在几兆赫兹的频率下工作,特别适用于动态测量。
又由于其介质损耗小可以用较高频率供电,因此系统工作频率高。
它可用于测量高速变化的参数;4)可以非接触测量且灵敏度高,可非接触测量回转轴的振动或偏心率、小型滚珠轴承的径向间隙等。
当采用非接触测量时,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平均效应,可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对测量的影响。
电容式传感器缺点也很明显。
例如:1)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无论何种类型的电容式传感器,受电极板几何尺寸的限制,其电容量都很小,一般为几十到几百皮法(pF),因此使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可达10^6到10^8欧姆由于输出阻抗很高,因而输出功率小,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影响而产生不稳定现象,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2)寄生电容影响大。
电容式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很小,而连接传感器和电子线路的引线电缆电容、电子线路的杂散电容以及电容极板与周围导体构成的电容等寄生电容却较大。
寄生电容的存在不但降低了测量灵敏度,而且引起非线性输出。
由于寄生电容是随机变化的.因而使传感器处于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影响测量准确度。
由于材料、工艺,特别是测量电路及半导体集成技术等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寄生电容的影响得到较好地解决,使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电容传感器可用于压力、位移、厚度、加速度、液位、物位、湿度和成分含量等测量之中。
本次设计是将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应用于汽车油箱液位计的应用实例。
1电容式液位计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1.1 设计要求当前汽车油箱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大都采用异性油箱,但因此带来的问题是剩余油量不容易准确测量,目前汽车油箱多采用浮子式液位传感器。
这种方式是通过浮子带动连杆改变电位器,使其测量电路中电流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测量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缺点很明显当油垢覆盖电位器后,阻值发生变化有较大的误差,因此这类液位计寿命也短。
本文设计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可以很好的弥补浮子式液位计的缺点。
此次设计的液位计设计的应用范围是0~450mm,精度为1mm1.2 工作原理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间的电容量及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以最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为例解释电容式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
如1-1图所示:图1-1 平行板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用式(1-1)来表示C=εSd =ε0∙εr∙Sd(1-1)式中ε——极板间介质的介电系数;ε0——真空的介电常数,ε0=8.854×10−12 F/m;εr——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对于空气介质,d≈1。
S——极板间相互覆盖面积(m2);d——极板间距离(m);电容式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变间隙式、变面积式、变介电常数式三种。
变间隙式一般用来测量微小的线位移(小至0.01微米~零点几毫米);变面积式则一般用来测角位移(自一角秒至几十度)或较大的线位移;变介电常数式常用于固体或液体的物位测量,也用于测定各种介质的湿度、密度等状态参数。
本文设计的汽车液位传感器就是应用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原理。
电容式液位计利用液位高低变化影响电容器电容量大小的原理进行测量。
依此原理还可进行其它形式的物位测量。
对导电介质和非导电介质都能测量,此外还能测量有倾斜晃动及高速运动的容器的液位。
不仅可作液位控制器,还能用于连续测量。
图1-2是电容式液位计的原理图。
图1-2 电容式液位计原理图上图相当于两个电容器的并联,1、2为筒状极板。
上面的电容器以ε2为介质,下面的电容器以ε1为介质。
则上下两部分电容分别为:C 1=2π∙ℎ2∙ε2ln(R r ⁄)=2π∙(ℎ−ℎ1)∙ε2ln(R r ⁄) (1-2) C 2=2π∙ℎ1∙ε1ln(R r ⁄)(1-3) ∵ℎ=ℎ1+ℎ2;r 、R 是同心圆的半径∴ C =C 1+C 2=2π∙(ℎ−ℎ1)∙ε2ln(R r ⁄)+2π∙ℎ1∙ε1ln(R r ⁄) (1-4) C =2π∙ℎ∙ε2ln(R r ⁄)+2π∙(ε1−ε2)ln(R r ⁄)ℎ1 (1-5) 令A =2π∙ℎ∙ε2ln(R r ⁄) ,K =2π∙(ε1−ε2)ln(R r ⁄)则 C =A +K ∙ℎ1 (1-6) 其中A 为常数,K 为灵敏度系数由(1-5)可知电容C 与液位ℎ1之间呈线性关系,其函数图像为:图1-3 变介电常数电容特性曲线2 电容式液位计的结构设计2.1 安装形式由于汽油属于非导电介质,所以采用图2-1的安装形式图2-1 电容式液位计安装原理图其中:1、2-内、外电极; 3-绝缘套; 4-流通孔图2-1为用于测量非导电介质的同轴双层电极电容式液位计。
内电极和与之绝缘的同轴金属套组成电容的两极,外电极上开有很多流通孔使液体流入极板间。
2.2 测量过程假设汽车油桶是底部形状不规则但竖直方向垂直于地面的不规则桶状结构,汽车油箱总容积为50L,高ℎ=35mm,选取R为20mm,r为10mm的同轴双层电极电容器。
而且已知εr=2.2;ε0=8.854×10−12 F/m。
液面在任意高度ℎ1位置的电容表达式为:C=2π∙ℎ∙ε0ln(R r⁄)+2π∙(εr−ε0)ln(R r⁄)ℎ1 (2-1)则当液面下降∆ℎ后,此时的电容为:C−∆C=2π∙ℎ∙ε0ln (R r⁄)+2π∙(εr−ε0)ln (R r⁄)(ℎ1−∆ℎ) (2-2)电容变化量∆C为:C−(C−∆C)=[2π∙ℎ∙ε0ln (R r⁄)+2π∙(εr−ε0)ln (R r⁄)ℎ1]−[2π∙ℎ∙ε0ln (R r⁄)+2π∙(εr−ε0)ln (R r⁄)(ℎ1−∆ℎ)]整理得:∆C=2π∙(εr−ε0)ln(R r⁄)∆ℎ(2-3)当液面下降∆ℎ后,汽油体积减少∆V为:∆V=∆ℎS(2-4)且S=Vℎ(2-5)则∆V=∆ℎVℎ(2-6)由式(2-3)和(2-6)可得该电容式液位计的灵敏度为k=∆C∆V=[2π∙(εr−ε0)ln (R r)∆ℎ][∆ℎVℎ]整理得k=2π∙(εr−ε0)ln (R r⁄)ℎV(2-7)把各项数值代入(2-7)计算得:k=2∙3.14∙(2.2−1)∙8.85ln2010⁄∙3.550=6.74pF L⁄由图1-3可知变介电常数型电容器电容C与液位ℎ1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不存在线性误差。
3 测量电路3.1 等效电路接下来计算一下等效电路,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电容变化转换为电流、电压的变化。
图3-1为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图。
图3-1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Rp为并联损耗电阻,它代表极板间的泄漏电阻和介质损耗。
这些损耗在低频时影响较大,随着工作频率增高,容抗减小,其影响就减弱。
Rs代表串联损耗,即代表引线电阻、电容器支架和极板电阻的损耗。
电感L由电容器本身的电感和外部引线电感组成。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阻抗为:Z c=[R s+R p1+ω2∙R p2∙C2]−j[ω∙R p2∙C1+ω2∙R p2∙C2−ω∙L] (3-1)在式(3-1)中,R S很小,R P很大,均可忽略。
电路的等效容抗为:1 jωC E =jωL+1jωC=j2ω2LC+1jωC=1−ω2LCjωC(3-2)∴C E=C1−ω2LC =C1−(f f0⁄)2(3-3)式中:ω=2πf;f0=2π√LC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C EC E =∆CC11−ω2LC=∆CC11−(f f0⁄)2(3-4)一般情况下ff0=13~12∴∆C EC E>∆CC由上式可见,:1、电感L的存在将使电容传感器等效电容增大。
2、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电容与激励电源的频率有关,工作频率越高等效电容越大。
所以电容传感器实际使用时必须保持与标定时的状态完全一致。
3.2 测量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非常小(pF)级的,需要用专门的电路进行转换,成比例地将它变成电压、电流或频率信号供给或远传给后续装置显示、记录及运算等。
采用环型二极管电路的方法来测量电流变化。
下图是该方法的电路图E1图3-2 环型二极管测量电路C x为被测电容,C d为平衡电容传感器初始电容的调零电容;C为滤波电容;A为直流电流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一高频方波为信号源,通过一环形二极管电桥,对被测电容进行充放电,环形二极管电桥输出一个与被测电容成正比的微安级电流。
输入方波加在电桥的A点和地之间。
当输入的方波由E1跃变到E2时,电容Cx和Cd两端的电压皆由E1充电到E2。
对电容Cx充电的电流i1所示的方向;对Cd充电的电流如i3所示方向。
在充电过程中(T1这段时间),V D3、 V D4一直处于截止状态。
在T1这段时间内由A点向C点流动的电荷量为:q1=C d(E2−E1)(3-5) 当输入的方波由E2跃变到E1时,电容Cx和Cd放电;电压皆由E2放电到E1。
对电容Cx放电的电流i2所示的方向;对C d放电的电流如i4所示方向。
在放电过程中(T2这段时间),VD1、 VD3一直处于截止状态.这段时间内由C点向A点流动的电荷量为:在T2q2=C x(E2−E1) (3-6)设方波的频率f=1/T0(即每秒钟要发生的充放电过程的次数),则由C点流向A点的平均电流为I2=C x f(E2−E1),而从A点流向C点的平均电流为I3=C d f(E2−E1)流过此支路的瞬时电流的平均值为:I=C x f(E2−E1)−C d f(E2−E1)=f∆E∆C x (3-7) 由上式可以看出,I正比于ΔCx所以在环型电路中当电容值发生改变后电流的变化量为:I=f∆E∆C x (3-8) 由此可知在方波频率和幅值一定的情况下,输出电流的变化与液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