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歌剧赏析费加罗的婚礼歌剧演出策划案

合集下载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莫扎特歌剧赏析—《费加罗的婚礼》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们很高兴学习了由许科老师知道的环境音乐课,增加音乐方面的修养,在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在课后我独立观看莫扎特着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并做一下赏析。

一、作品介绍:《费加罗的婚礼》是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

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剧情介绍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扞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剧中人物:阿尔马维瓦伯爵男中音罗西娜伯爵夫人女高音费加罗阿尔马维瓦之仆人、理发师男中音苏珊娜费加罗之情人女高音巴尔托洛医生男低音巴西利奥音乐教师男高音凯鲁比诺伯爵的侍仆女高音马尔切琳娜管家婆女高音安东尼奥园丁男低音巴巴里娜安东尼奥的女儿女高音古兹曼法官男低音农民们、客人们、狩猎者、仆人等。

二、剧情介绍: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三、音乐内容剧本原作者博马舍曾把这部作品称作《狂欢的一日》,因为整个剧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莫扎特似乎以此为切入点,用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伯爵在大厅中踱来踱去,他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奇怪。 苏姗娜来了,他对苏珊娜说:“别再想着和费加罗结婚了,他必须娶马尔切 琳娜,这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苏姗娜很伤心,伯爵趁机引诱她,说自己很爱她, 请她在晚上到花园里和他幽会。这个建议正中苏珊娜的下怀,苏珊娜答应了, 伯爵不知是计非常高兴地离开了客厅。 这时费加罗上场,苏珊娜急忙告诉他说,她已完全掌握了主人,因此官司一 定会赢。说完苏姗娜走了。没想到这些话竟被伯爵听见,他唱出庄严的快板咏 叹调:“我失去幸福,而由男仆获得它,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 费加罗、 马尔切琳娜、医生巴尔托洛、还请来法官古兹曼一齐走进客厅。他们坐下来后, 一场紧张的讯问开始了。法官古兹曼问马尔切琳娜:是要钱,还是要人? 马尔切 琳娜说,她要人,她要费加罗娶她为妻。这件事儿看上去好像是没商量,可是 不知怎么的,竟然调查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马尔切琳娜是费加罗的 母亲,巴尔托洛是他的父亲,三个人热烈拥抱。庆祝一家人的重逢。伯爵与法 官则目瞪口呆,而晚来了一步的苏姗娜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主人再弄什 么手段我都不怕了!一首妙趣横生的六重唱后,伯爵与法官下场。 再次上场的是伯爵和园丁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唠唠叨叨地告状说,那个讨厌 的凯鲁比诺还没有去从军,他在女儿巴巴里娜的房间里发现了他的帽子。并说 他扮装成女人在这里厮混。伯爵愈听愈气,说一定要抓住他,这两个人也下场 了。 罗西娜与苏珊娜上场,她们站在伯爵看不到的地方,商量怎样去进行今夜 的新计谋。罗西娜很忧伤:不得不和女仆一道来捉弄自己的丈夫,这实在是令 人难堪。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能让丈夫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她宁愿这样 去做。信写好了,罗西娜从头发上摘下一根发卡让苏姗娜别在便条上,并让她 写上“若同意约会,请把发卡还给我”这一行字。她们听得有人来,便将信藏 在苏珊娜的怀中。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伯爵不知有人在屋子里,跑进苏珊娜的房间后,便
完全暴露其好色本性,他馋涎欲滴地向苏姗娜大献殷勤, 弄得苏姗娜左躲右闪,同时又得防止他坐到那张藏着凯鲁 比诺的椅子上。这时传来巴西利奥的声音,伯爵慌了,他 躲在藏着凯鲁比诺的那张大扶手椅后面。
巴西利奥是个卑鄙小人,专门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他走进来, 以为室内无人,便放心告诉苏珊娜说,最近伯爵夫人与侍仆凯鲁 比诺似乎有暧昧。藏在椅子后面的伯爵一听,急得跳出来,要巴 西利奥赶快说出实情。于是他们唱出三重唱:“伯爵大骂凯鲁比 诺,说昨天晚上他还看见过他在和巴巴里娜调情,苏姗娜听说后 便把那被单轻轻地提起来,这下可坏事儿了,凯鲁比诺暴露了。 伯爵气得都要疯了,凯鲁比诺则吓得浑身发抖,经过一阵混乱, 凯鲁比诺被开除了。门突然开了,费加罗领着一大群人涌进房间, 大家手里都捧着鲜花,他们大声颂扬伯爵,因为他宣布废除了奴 隶结婚时主人所享有的“初夜权”。伯爵心里明白,这是费加罗 的计谋。无奈地接受了大家的颂扬:“这是我应该做的。今晚你 们都来参加费加罗的婚礼吧。”
这时,侍仆凯鲁比诺垂头丧气地上来,他是一个见异 思迁的小伙子,对任何女人都中意(这一角色由女高音扮 装)。他对着苏姗娜唱起了热情奔放的咏叹调:《啊!热 烈的情感占有了我》原来,昨天晚上他和园丁的女儿巴巴 里娜幽会的时候,被老爷撞见了。老爷大发雷霆,说要把 他赶走,这事儿弄得凯鲁比诺一晚上都没睡好,他想请苏 姗娜去和女主人求情,让老爷别解雇他。看着这个小家伙 愁眉苦脸的样子,苏姗娜觉得很好笑,便逗弄起他来。突 然门外传来老爷的声音。凯鲁比诺吓坏了,苏姗娜让他蜷 腿坐进一张大扶手椅里,然后用--条毯子把他盖了起来。
别针刺痛了手指,因此把别针拔掉丢在地上,他毫不介意
地向大家宣布酒宴开始,大家合唱颂赞伯爵。
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耋 螽
氛开始主题引人入胜,序曲本身是一首完整的交响性很强的作 作者简介:娄新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万方数据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娄新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华章 HUAZHANG 201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uaz201105059.aspx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娄新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摘要】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简单的剧情,幽默诙谐的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赋予了这部歌剧中人物以深刻的思想。 [关键词]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J605 ^ 1009—5489(2们1)05—∞64-0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莫扎特(1756_1791),奥地利人,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才华的作 曲家,幼年的莫扎特就显露出超常的音乐天赋,六岁开始就跟随 父亲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并以神童之誉名扬全欧。少年时的旅 行演出,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莫扎特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交响曲、歌剧、钢 琴及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奏鸣曲、各种组合形式的室内乐和独唱、 重唱等。 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 的思想,但又不同于他的改革,莫扎特的歌剧产生了一些重要的 美学思想,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 感染力,旋律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有歌唱性,不 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的鲜明而生动,重唱 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 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其次, 莫扎特的歌剧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气质。 歌剧在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少年时代起,莫 扎特就开始了歌剧创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歌剧一直是他创 作的主要领域之一,他的歌剧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 基本是创作意大利的正歌剧,后一时期,在维也纳的十年,他的 歌剧创作达到了顶峰,主要是四部:《费加罗的婚礼》、《后宫诱 逃》、《唐・璜》、《魔笛》,其中《后宫诱逃》和《魔笛》是用德语写的, 是属于德国歌唱剧体裁的,《费加罗的婚礼》是用意大利喜歌剧 体裁写的,对于意大利喜歌剧这种形式,莫扎特写起来得心应手, 他少年时代几次去意大利访问和学习,对他的歌剧写作技巧和 领悟力大有帮助。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脚本是意大利作家达・彭特根据法国 剧作家博马舍的原作改编的,四幕二十八曲,1786年首演于维也 纳布尔格剧院,是莫扎特创作歌剧中的巅峰,博马舍写的这个话 剧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因为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阶级 对立意识非常的强烈,使王室直觉到此剧是在嘲弄一切被视为 神圣的事物,因此这两部剧在法国上演都经历了曲折,这部歌剧 的剧情大概如下: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将与伯爵夫人的侍女苏珊 娜结婚,而好色的伯爵对自己的夫人早已厌倦,此时也正垂涎于 苏珊娜,为了保卫自己的婚姻幸福,这对年轻人想尽办法与主人 周旋,伯爵夫人也盼望丈.夫回到她的身边,因此她与两个年轻人 串通一气,设下圈套,苏珊娜给伯爵写信,约他在晚上去后花园 见面,然后由伯爵夫人穿着女仆的衣服,来到约会地点,伯爵欣 喜若狂,对着“苏珊娜”大献殷勤,这个时候突然灯火通明,夫人 卸下伪装,伯爵义惊又羞,不得不向夫人下跪求饶,夫人宽恕了 他,费加罗和苏珊娜举行了婚礼,一切皆大欢喜。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居于重要的地位,这部歌剧的音 乐语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种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通俗性 和个性化,音乐表达也有比较明显的世俗化,在剧中对拈花惹草 的伯爵讽刺.对高贵温柔的伯爵夫人同情与赞美,费加罗的机智, 苏珊娜的活泼,还有其他人物以及群众场面,都被莫扎特用准确 的音乐语言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序曲是以机智,幽默和紧张的气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9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浅析歌剧《费加罗的婚礼》1歌剧的故事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以喜剧为主要题材的歌剧,剧作家博马舍所写的同名字的作品是莫扎特所依据的剧本。

1786年,《费加罗的婚礼》第一次演出是在维也纳,主人公是很有名的男中音家,他便是班努契。

莫扎特此作品在留存了作者原本戏剧宗旨的基础上,又充分表现了自己内心对当时社会性质的不满,同时体现了渴望自由的梦想。

2歌剧作者莫扎特莫扎特是奥地利非常出名的作曲家,主要写作有关古典乐派的音乐,是纳古典乐派著名的作曲家,与他齐名的便是海顿、贝多芬。

他代表了维也纳古典乐,作品主要体现的是十八世纪末的情景,德奥里有学文的人脱离压迫现状,反对建专制主义,渴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格的独立。

他的音乐很具特色,表现为诚挚、流丽等,乐观的情调充斥着其作品,德奥资产阶级的精神风貌被很好的体现。

1791年,35岁的莫扎特在维也纳死去,原因是疾病。

3歌剧咏叹调的声乐表现3.1咏叹调的演唱应该有的条件这首咏叹调是一首男中音咏叹调,难度相对适中。

男中音又可以分为戏剧的男中音等三类。

此作品便是主要使用了炫技性男中音,有着炫技性男中音在语言和节奏上有那种欢快,急促的吐音咬字和重复歌词的特点。

这首咏叹调在气息与声音的音色上都有较高的技巧要求。

在整首咏叹调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个F高音,并且高音与前面的音跨度较大,对于男中音来讲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有过硬的高音的基本功,还要在整首歌曲中将气息协调好,这样才可以使这两个高音显得底实,不会虚掉。

费加罗的角色是一个年轻人,在歌曲中体现的又是一种讽刺,坚决的语气,而传统的男中音是较为厚重,胸腔共鸣较多,所以并不非常适应这个年轻的角色。

因此,在体现这个角色的音色上,不能像传统的男中音一样注重较多的胸腔,应将位置相对放高一些,更多地运用一些头腔,使得声音更加年轻一些。

这样,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相辅相成,既体现除年轻的费加罗富有挑战、冒险性,又体现出他沉着稳重的一面。

在注意声音的同时,咬字和语气也要一并注意。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赏析作者:田春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田春华(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声乐系,辽宁大连 116650)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咏叹调;演唱技巧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5-0213-02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1786年5月1日,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虽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的演出却得到了巨大成功。

1787年12月28日,莫扎特另一部优秀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学习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此歌剧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情感揭示、气氛渲染和情绪铺垫等方面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就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序曲、音乐语言、咏叹调等部分着手,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以下简要分析。

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 1756年 1月 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 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 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1786年 5月 1日,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虽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的演出却得到了巨大成功。

1787年 l2月 28日,莫扎特另一部优秀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策划方案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策划方案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策划方案1. 演出主题:费加罗的婚礼2. 演出时间:2个小时,包含中场休息。

3. 演出场地:选择一座适宜的歌剧院或大剧院作为演出场地,确保良好的音效和舞台设备。

4. 演出阵容:- 主演角色:费加罗(男高音)、维奥莱塔(女高音)、苏斯皮尔(男中音)、多基塔(女中音)- 男女合唱团:扮演不同角色和群众群体,以丰富舞台效果- 管弦乐团:演奏配乐,增强音乐效果5. 舞台布景和道具:- 获得原作中的舞台布景设计图纸,确保场景再现原著- 使用高品质的道具,如家具、餐具等,以增加舞台效果6. 彩妆和服装设计:- 花费精力和资源打造角色化妆和服装,展示时代特色和角色情感7. 灯光和音效设计:- 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和音效应用,展现故事的背景和氛围8. 宣传和推广:- 制作专业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册,注重艺术性和吸引力- 联合当地音乐学院或大学,举办宣传活动,包括音乐讲座和小型演出 - 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子邮件营销,提高演出的曝光率9. 票务销售和预订:- 设立线上和线下渠道,以便购票和预订- 提供多样化的票价档次,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10. 财务管理:- 定期跟踪演出预算和费用,确保预算控制- 寻找潜在赞助商,以减轻财务压力11. 演出制作和排练安排:- 确定排练时间表,确保演员和乐团成员的参与- 安排专业导演和音乐指导,指导演员和歌手的表演和演唱技巧12. 客户满意度和反馈:- 演出后进行观众调查和反馈收集,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尊重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相应改进通过以上策划方案,将帮助您成功策划并举办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提供观众一场难忘的艺术体验。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第一篇:《费加罗的婚礼》赏析《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9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

浅析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色及演唱特点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作家博马舍的经典戏剧。

而后被莫扎特改编为歌剧,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

这部歌剧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集中体现了莫扎特对于自由的迫切追求。

而该剧也对揭露和讽刺当时的法国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莫扎特或许不是第一个贫穷的,但却是第一个自由的并且由于他的自由而变得贫穷的艺术家。

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艺术特色演唱特点歌剧是莫扎特钻研最深的体裁领域,作为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歌剧在无形中改变着当时人们对歌剧的音色审美。

他认为,歌剧创作中的歌词必须绝对服从于音乐本身,而不是拘泥于原剧本,使其通俗易懂且不失典雅和朴实。

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艺术特色(一)艺术风格的形成背景莫扎特所处的年代在音乐发展史中介于“巴洛克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之间,同时又与这两个时期的风格互相重叠。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由此成为这个年代音乐风格的代名词。

18世纪二三十年代歌剧的兴起和发展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三个主要音乐现象之一。

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时期”才真正代表了这一新时代音乐的成熟发展。

《费加罗的婚礼》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曲”,可见此剧在反映当时底层民众生活及与贵族的斗智斗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8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

莫扎特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了自身音乐的个性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歌剧发展的戏剧性,莫扎特歌剧成为法国启蒙主义运动发展和继续的音乐表现。

莫扎特,或许不是第一个贫穷的,但却是第一个自由的并且由于他的自由而变得贫穷的艺术家。

他对于戏剧的性格表达有很高的要求,“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

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性的过程中最应着力用笔处”。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凯鲁比诺咏叹调1. 引言1.1 莫扎特以其天才音乐才华而闻名于世莫扎特以其天才音乐才华而闻名于世,是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巨匠之一。

他的作品跨越各种音乐形式,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展现出他无与伦比的创作天赋和音乐才华。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各种情感和思想,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

在他众多的音乐作品中,《费加罗的婚礼》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歌剧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如今也依然被人们传颂不衰。

凯鲁比诺咏叹调更是歌剧中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莫扎特创作的巅峰之作之一。

凯鲁比诺咏叹调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情感表达深刻真挚,展示了莫扎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音乐表达能力。

这首咏叹调不仅让人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也让人们深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华将永远被人们所赞颂和传颂,他留下的音乐财富将永远闪耀在音乐史的长河中,永不磨灭。

【字数要求已达到2000字】1.2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歌剧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18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莫扎特以其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而闻名于世。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大受欢迎,至今仍被广泛演出和赞赏。

《费加罗的婚礼》被认为是莫扎特最成功的意大利喜剧歌剧之一,它融合了轻松的情节、精湛的音乐和深刻的人性描写。

这部歌剧描绘了一场错综复杂的婚礼及其周边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喜怒哀乐。

莫扎特在这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掌控能力和对戏剧情节的把握能力,使得《费加罗的婚礼》成为他巅峰创作之一。

在这部歌剧中,凯鲁比诺咏叹调是一首经典之作,展现了莫扎特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首咏叹调不仅在当时备受称赞,至今仍被认为是歌剧中的经典之作之一。

通过对《费加罗的婚礼》和其中的凯鲁比诺咏叹调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1.3 凯鲁比诺咏叹调是歌剧中的经典之作凯鲁比诺咏叹调是歌剧中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莫扎特在歌剧创作领域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功底。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于1832年创作的一部歌剧。

这部作品以其美妙的旋律和精彩的情节而享誉世界,被视为浪漫主义歌剧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赏析,并解读其音乐和剧情上的亮点。

1. 艺术背景和创作初衷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诗人埃尔南·华慕尔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

这部歌剧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追求情感和想象的自由。

柏辽兹希望通过音乐和剧情,展现爱情、欢乐和悲剧在人生中的复杂交织。

2. 主要角色和情节费加罗的婚礼的主要角色包括费加罗、吉塔、费德里戈、梅尔西尔、伊希尔、阿尔家族成员等。

剧情围绕着费加罗的爱情纠葛和阴谋展开,其中既有浪漫的情感描写,也有严肃的家族纷争。

3. 音乐赏析费加罗的婚礼的音乐被普遍认为是柏辽兹最杰出的创作之一。

歌剧中充满了美丽的旋律、悦耳的合唱和华丽的管弦乐。

其中最著名的乐曲包括开幕合唱《愿神佑福于这里》和费加罗与吉塔的浪漫二重唱《凭吻契约》。

4. 情节赏析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复杂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展现了爱情与命运的对抗。

费加罗和吉塔由于家族的纷争而陷入了困境,最终以悲剧收场。

剧中的情感纠葛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对奇迹与命运的力量有了深入的思考。

5. 其他亮点除了音乐和剧情,费加罗的婚礼中还融入了舞蹈和舞台设计等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场景展示了法国乡村的欢乐和活力,为整个歌剧增添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而舞台设计则通过巧妙的布景和灯光效果,将观众带入了浪漫的法国乡村风景中。

6. 总结费加罗的婚礼以其精美的音乐和独特的情节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和赞誉。

它不仅展现了浪漫主义歌剧的魅力,也让人们对爱情和命运的力量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部经典的法国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将继续在音乐舞台上熠熠生辉,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字数:583字)。

总结报告-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

总结报告-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策划书一.项目描述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一场音乐会形式的演出,由复旦大学团委学生会和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合作,计划于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举行。

全剧由上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张继红指导并解说经典剧目,声乐系以及指挥系歌剧指导专业学生表演,艺术管理系专业学生负责活动运作。

其中第一幕合唱,将向复旦大学全体同学开放报名,通过选拔后,参与上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指导的排练,并在最后演出时上台表演。

二.项目意义1.通过《费加罗的婚礼》在复旦的演出,提高复旦大学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提高复旦大学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为复旦学生提供现场观看歌剧演出的机会,以及参与高雅艺术演出的机会。

3.通过将歌剧引进复旦的活动,增进两大名校交流。

三.可行性论证1.由于全剧均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排演,专业老师指导以及艺术管理系参与运作,所以可以保证演出的专业性。

2.艺术管理系是上海音乐学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办学下在读的专业,专门从事音乐艺术品、艺术市场的推广和运作的专业,我们的专业性和专门性能够为这场演出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保障。

3.上海音乐学院方面,全部歌剧演员和排演老师已经投入于专业排练之中,总共会进行二至三个月的排练,确保进度和专业性。

预计四月中旬可全部完成。

4.复旦大学对于高雅艺术入校园的长期以来的渴望,确保了此次歌剧演出的受众程度。

四.运作计划1.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合唱20人选拔20个演员为届时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剧中的合唱部分,人选从2020年3月举行的十大歌手选拔中同时由上海音乐学院派评委选拔。

之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合唱排练后,在5月底的歌剧演出上上台正式演出。

2.具体细目项目时间(日期)(2020年)歌剧排演2月末至5月初合唱选拔宣传3月中下旬(与十大歌手同步)20人合唱选拔3月末至4月初(与十大歌手同步)合唱人员排练4月初至5月末歌剧演出宣传5月中旬演员赴复旦彩排5月中旬正式演出5月末五、资金预算(略)总计约人民币8千元整理:艺术管理系2020年07月05日。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9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博马舍的话剧以幽默讽刺的笔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第三等级”地位的上升,歌颂人民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时的莫扎特也已从萨尔兹堡大主教的樊笼中解脱了出来,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保留了原作的戏剧宗旨,在作品中对伯爵妄图恢复农奴制的作法加以挞伐,表达了对自由思想的歌颂。

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本年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一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音乐赏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莫扎特歌剧赏析—《费加罗的婚礼》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我们很高兴学习了由许科老师知道的环境音乐课,增加音乐方面的修养,在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音乐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在课后我独立观看莫扎特着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并做一下赏析。

一、作品介绍:《费加罗的婚礼》是四幕歌剧,达·蓬泰编剧,莫扎特谱曲,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30岁的莫扎特亲自指挥。

1824年5月10日,在纽约国家公园剧院,以英文歌词演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

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剧情介绍由于理发师费加罗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恋爱和结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成了伯爵的仆人;曾被伯爵苦苦追求、终于作了伯爵妻子的罗西娜,现在已经受到了丈夫的冷落;伯爵此时的兴趣在一位名叫苏姗娜的女仆身上;苏姗娜,就是费加罗的未婚妻--所以,这部歌剧的中心,就是费加罗用智谋扞卫了自己的婚姻,最终获得了幸福。

剧中人物:阿尔马维瓦伯爵男中音罗西娜伯爵夫人女高音费加罗阿尔马维瓦之仆人、理发师男中音苏珊娜费加罗之情人女高音巴尔托洛医生男低音巴西利奥音乐教师男高音凯鲁比诺伯爵的侍仆女高音马尔切琳娜管家婆女高音安东尼奥园丁男低音巴巴里娜安东尼奥的女儿女高音古兹曼法官男低音农民们、客人们、狩猎者、仆人等。

二、剧情介绍:第一幕:伯爵府第的阁楼,房间里。

第二幕:伯爵夫人的房里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第四幕:城堡中的庭园三、音乐内容剧本原作者博马舍曾把这部作品称作《狂欢的一日》,因为整个剧情都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莫扎特似乎以此为切入点,用一首速度飞快的序曲向听众预示剧情发展变化的急剧性。

《费加罗的婚礼》的赏析

《费加罗的婚礼》的赏析

读·闻·观109一、《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于1786年在维也纳首演。

剧本取自洛伦佐·达·彭特改编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剧”的第二部。

莫扎特选用了这部剧来创作歌剧,来自于本剧对贵族制度的讽刺激发了莫扎特的创作灵感。

由于该剧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因此在奥地利遭到禁演,删减后才重新演出。

剧中主角不是贵族,而是仆人,最终的结局是仆人战胜了贵族。

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角色内心的爱与嫉妒、阴谋和误解以及各种心机活动,最终完成宽容化解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从而完成了整部剧目。

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通过高潮的音乐技巧,将大量重唱和合唱巧妙运用,表现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塑造了活泼生动的喜剧氛围。

在开头精彩的序曲中,就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用心。

每一个角色都是莫扎特精彩而独特的音乐刻画,可以说,这部歌剧是莫扎特现实主义喜歌剧的开篇,莫扎特在这部剧中融入了自己对于喜剧歌剧的理解,也使这部剧成为经典的世界级歌剧作品。

二、音乐角度分析《美好时光将来临》《美好时光将来临》这一唱段是苏珊娜的咏叹调,苏珊娜是费加罗的未婚妻,还是伯爵夫人罗西娜的侍女。

这首咏叹调出现于第四幕,在这一唱段中,苏珊娜和伯爵夫人预先打算对付天性风流的伯爵,主人公费加罗发现了他们的行动,以为苏珊娜和伯爵之间有鬼。

聪慧的苏珊娜发现费加罗窥视她们后,故意演唱了这首《美妙时光将来临》。

这首咏叹调融入了民间舞曲的音乐素材,表现了苏珊娜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

在莫扎特的格局中,因为歌剧剧情内部的改变,导致歌剧的音乐创作结构手段也出现变化。

这首咏叹调中,莫扎特将从旋律和歌词方面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宣叙调,在24小节的宣叙调中,速度是活泼的快板。

全曲共50小节,1至18小节是第一部分,1至6小节由p 弱起,最后两个小节跳音上行,表现了苏珊娜内心的迫切和激动之情。

7至12小节,由F 大调开始,半终止于F 大调的V 级属和弦。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三、 五段是主部 , 音乐具有进行风格 和德 国民歌《 乡
作者简介 : 董秀萍( 93一 , , 1 6 ) 女 包头人 . 包头艺术职业 学校讲 师, 主要从 事音 乐教育工作。
董 秀萍 : 莫扎特歌剧《 费加 罗的婚 礼》 赏析
间民兵》 紧 密 联 系 。前 段 于 铿锵 有力 的 , 用 进 有 采 行 曲 的节 奏 , 角吹 奏般 的音 调 。具 有歌 唱性 ; 号 中段 加 强 了宣叙 色彩 , 固定 音型 的反复 出现 , 与乐 队对 话
剧 中人物 的音 乐刻 画。该剧 很重 要 的一点 就是 用 音乐对 人物 进行 了精心 的刻 画 , 重 对 不 同人 物 着 性 格 的 内在刻 画 使 他 的音 乐具 体 、 动而 鲜 明。剧 生 中的主 要角色 费加 罗 、 珊 娜 、 爵夫 人 、 苏 伯 凯鲁 比诺 都 有 自己的咏叹调 和抒 情小 曲。费加 罗是 歌剧 中的
收 稿 日期 :0 1— 7一l 21 0 6
主要角色 , 他有几个唱段都是传统喜歌剧 , 每段都有 急 口令式的歌 唱。《 不要再去作情 郎了》 这首咏叹 调是莫扎特的神来之笔 , 是第一幕第 二场 的一首声
乐 回旋 曲 , 词 的音 乐 都 是 A A A 形 式 。第 一 、 歌 BC
成( 有时也用 说 白和朗诵 ) 。
三、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欣赏 在我们欣赏这部欧洲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时 , 这部歌剧的艺术美、 音乐美所达到的至善至美 的艺 术境界 , 使后人们为之惊叹和难 以超越 。在莫扎特 的歌剧 中 , 远遵 循着 音 乐 美 学不 变 的永 恒 主题 去 永 贯穿整个音乐 中。 1 赏析 的角度 .
比表现出来 , 女声的三个声部 ( 女高音、 中音 、 女 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赏析费加罗的婚礼歌剧演出策划案
【--学生会演讲稿】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一场音乐会形式的演出,由复旦大学团委学生会和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合作,计划于xx年5月在复旦大学举行。

全剧由上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张继红指导并解说经典剧目,声乐系以及指挥系歌剧指导专业学生表演,艺术管理系专业学生负责活动运作。

其中第一幕合唱,将向复旦大学全体同学开放报名,通过选拔后,参与上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指导的排练,并在最后演出时上台表演。

1.通过《费加罗的婚礼》在复旦的演出,提高复旦大学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2.提高复旦大学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为复旦学生提供现场观看歌剧演出的机会,以及参与高雅艺术演出的机会。

3.通过将歌剧引进复旦的活动,增进两大名校交流。

1.由于全剧均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排演,专业老师指导以及艺术管理系参与运作,所以可以保证演出的专业性。

2.艺术管理系是上海音乐学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办学下在读的专业,专门从事音乐艺术品、艺术市场的推广和运作的专业,我们的专业性和专门性能够为这场演出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保障。

3.上海音乐学院方面,全部歌剧演员和排演老师已经投入于专业排练之中,总共会进行二至三个月的排练,确保进度和专业性。

预计四月中旬可全部完成。

4.复旦大学对于高雅艺术入校园的长期以来的渴望,确保了此次歌剧演出的受众程度。

1.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合唱20人选拔
20个演员为届时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剧中的合唱部分,人选从xx年3月举行的十大歌手选拔中同时由上海音乐学院派评委选拔。

之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合唱排练后,在5月底的歌剧演出上上台正式演出。

2.具体细目
项目时间(日期)(20XX年)
歌剧排演2月末至5月初
合唱选拔宣传3月中下旬(与十大歌手同步)
20人合唱选拔3月末至4月初(与十大歌手同步)合唱人员排练4月初至5月末
歌剧演出宣传5月中旬
演员赴复旦彩排5月中旬
正式演出5月末
总计约人民币8千元
:艺术管理系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