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上)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的关系

教学内容:先了解什么是后现代思潮,再了解后现思潮、后现代思潮的特征,再了解后现代思潮与媒介文化的关系,以及在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思潮

1、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1)、后现代思潮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谁也说不清楚,一个大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迷恋科学的人对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社会产生了怀疑,后(post),即指就现代之后,或者对现代的批判。

其次,随着科技、城市消费和媒介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似乎不再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而转变为以消费享乐为中心,工厂车间不再是人们的生活重点,街道、广场、消闲中心成为人们更多逗留处所。20世纪60年代,大型超市、广告、摇滚和大众传媒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体验,原先,韦伯等人关于现代社会的诸种理论似乎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所以丹尼尔·贝尔等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词语。有人用后工业社会,有人用后结构主义,也有人用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则把后现代文化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支配或文化逻辑”。

不管如何,后现代文化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股文化思潮。但是“后现代”一词有学者考证在20世纪30年代便出现,“当时奥奈斯用它表示一面反映现代主义的镜子。”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则指出“后现代”的概念出现在二战后:

到了七十年代,“后现代”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化理论领域,借以描述同现代话语相对立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1976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召开了

题为“后现代的表现”的大型学术会议,1978年,美国现代语文学会(MLA)在纽约召开了“后现代主义问题”(TheQuestion of Postmodernism)专题研讨会,八十年代后,后现代的理论和话语迅速扩散到非西方的国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世界文化思潮。

(2)、“后现代”思潮的中心在美国和法国,代表人物是: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鲍德里亚(Baudrillad)、利奥塔(Lyotard)、伊布·哈桑、巴塔耶(Bataille)、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詹姆逊(Jameson)、德里达(YacquesDerrida)、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德勒兹、赛义德(Edward W·Said)等。

2、几种后现代思潮

(1)解构主义六十年代在法国崛起,七十年代以后风靡美国,成了后现代潮流中影响巨大的一部分,德里达、保罗·德曼、乔纳森·卡勒、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这些解构主义大师,从文本的内部对结构主义的逻各斯(Logos)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解构。

(2)、福柯则更进一步的通过知识话语本身的历史考察,解构理性主义传统,他把自己的研究谓为“知识考古学”,他的著作很多,包括《疯癫与文明》(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规训与惩罚》(1975)、《性史》。

(3)整个后现代思潮所确立的攻击目标是整个“逻各斯中心”的哲学传统,只不过各自的角度不同。利奥塔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很感兴趣,但和福柯不同的是,利奥塔关注的是知识合法化的问题。他发现,知识话语为了证实自身的合理性,越来越需要借助“叙述”获得。在后现代社会中,知识话语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利奥塔对后现代的关注表现在他的著作《后现代状况》(The Postmodern Condition)里,在书里,利奥塔对分析了“宏大叙1(英国)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述”(grand narrative)的衰落原因,利奥塔分析了在后现代社会的话语模式(modes ofdiscourse)里,说者、听者和所指的固定模式发生了变化,说者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听者缺少了评价标准,所指成为了商品信息。利奥塔认为这

种“宏大叙述”的解体是人的认识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宏大叙述”的解体导致了现存知识合理性的危机。

(4)、在后现代的思潮中,詹姆逊更为关注现实的后现代现象,詹姆逊早年研究马克思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自70年代起他开始关注后现代的现象,但他与大部分解构主义理论家不同,他更关注社会文化的“后现代”转向。消费社会的兴起意味着“后现代”社会将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景观世界中,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里,詹姆逊借助于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对后现代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思考。

(5)、从新马克思主义开始,后现代批评的视野逐渐超越了文本范畴,开始将目光转向性别、社会、阶级、跨国公司、金融等各个领域,研究的范围也愈加广泛。后殖民理论、女性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及文化批评成为当代后现代理论的重要趋向。

第二节后现代文化的核心特征

后现代理论纷繁复杂、庞大多变,因此很难廓清,但总体而言,正如《后现代理论》书中所言,后现代“集中在对现代理论的批判和对理论上的后现代决裂的论证。”后现代的核心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象化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必接性或浅显性”,即“一种在最刻

2

板意义上的新的表面性,这或许是一切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也就是说隐藏在艺术作品的深意被消除和解构掉,表面或者说风格变得更为重要。

第二、感情的消逝

詹姆逊认为感情的消逝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詹姆逊已爱德华·蒙克的画作为事例,他认为蒙克的《尖叫》代表了一种现代人害怕异化、孤独和被孤立的恐惧。但是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们对这样的深度模式感到厌倦。

第三、主体的死亡

伴随着感情消失的是主体的死亡,现代主义往往非常强调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强调艺术作品的主体精神,主观或者说个性可以说是现代主义风格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拼贴、戏仿的艺术风格

詹姆逊认为,在后现代文化中,随着个人主体的消失,结果“连同它在形式上的后果,即个人‘风格’越来越难以实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具有拼贴、戏仿和反讽特征的艺术形式。现代主义者往往强调自己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但是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却是拼贴、戏仿和反讽。

第五、怀旧模式

后现代主义文化在詹姆逊看来,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大量带有怀旧色彩的影视、建筑和其他文化。

第六、距离的消失

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逐渐消失。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媒介文化

1、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出现的背景

有人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文化已经由现代社会逐渐步入到后现代大众文化时期,90年代文化已经与八十年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差异,八十年代是“文化热”,准确地2(美国)詹姆逊:《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说是“现代文化热”、“美学文化热”,但九十年代之后则是“大众文化热”,90年代大众文化热归于以下几个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