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喷泉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中的重要考点---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具有趣味性、效果性、探究性和综合性,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的设计屡有创新。本文就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和试题考查方式进行归纳分析。
一、探究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
掌握“喷泉实验”形成原理,需要搞清楚:是否只有水溶性很大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多大溶解度的气体才能做好喷泉实验?
例题1、在做氯化氢的喷泉实验时,假设实验时所用的烧瓶容积为250mL,玻璃管长为35cm,胶头滴管内能挤出约为0.5mL的水,则在0.5mL水中要溶解多少体积的气体,水才能从尖嘴导管中喷出呢?(假设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解析:要使水通过玻璃管喷入烧瓶形成喷泉,瓶内外压强差必须超过一个特定的值,我们研究玻璃管中的一段水柱,这段水柱受到瓶内气体压力pS、重力
mg及向上的大气形成的压力p
0S。要使水柱喷入瓶内,要求:p
S>pS+mg。式中
p
=ρgh,要以水柱计算,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34m水柱产生的压强。题中给出h为0.35m。从而算出烧瓶内压强要求小于9.99m水柱产生的压强,减少的压强要求大于0.35m水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气态方程(pV=nRT)可以求出,压强为0.35 m水柱高、体积为250mL的气体,当压强改变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34m水柱形成的压强)的体积V的大小为8.50mL。
因而,当滴管内0.5mL的水挤压入烧瓶后,如能溶解1个标准大气压下8.50mL的以上的氨气,即有喷泉现象发生。故要求气体的溶解度大于17(8.50/0.5)。
拓展:由本题给出的烧瓶数据不难得到除氨气外,HBr、HCl、SO
2
等气体的
22223
(2)(1)题中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试图用氨气和水去做喷泉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
解析:
(1)此题起点低,从课本知识点入手须深入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再进行类比迁移。具体思路为:HCl和NH
极易溶于水形成喷泉,再把概念外延,气体极
3
易溶于某一溶剂或溶液便形成喷泉,选A、C。
(2)形成喷泉要知其所以然,该小题的能力要求显然高于(1)小题。气体极易溶解(如有少量水进入后能溶解大量气体)。导管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容器内压强减小,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
(3)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则需要学生大胆假设,在理解基础上需进行创新。其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有:制备氨气时烧瓶潮湿;装置漏气;滴入烧瓶里的水太少,导管又偏长;或氨气中混入了空气等。
答案:(1)AC
(2)气体极易溶解,导致容器内压强减小,致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从而形成喷泉
(3)制备氨气时烧瓶潮湿;装置漏气;滴入烧瓶里的水太少,导管又偏长;氨气中混入了空气等。
三、阐释形成喷泉的方式
1、用“增大压强”的方式形成喷泉
当液柱两端受到气体的压强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会形成喷泉。但当增大液体进入口端气体的压强时,可以破坏液柱的平衡,使液柱发生运动而形成喷泉。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大气体压强,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或增加气体的分子数方法。升温可以用热水浇注或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物理方法),也可以用放热反应放热升温(化学方法);增加气体的分子数可以用打气机打入部分气体或使液体蒸发(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而增加气体的分子数(化学方法)。
2、用“减小压强”的方式形成喷泉
当液柱两端受到气体的压强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会形成喷泉。但当减小喷出端气体的压强时,可以破坏液柱的平衡,使液柱发生运动而形成喷泉。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减小气体压强,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或减少气体的分子数方法。降温可以用冷水浇注(物理方法),也可以用吸热反应吸热降温(化学方法);减少气体的分子数可以用抽气机抽出部分气体(物理方法),也可以让气体大量溶解于液体之中而减少气体的分子数(化学方或物理方法)。
例题3、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盐酸 B.NaHCO
3
与NaOH溶液
C.CaCO
3与稀硫酸 D.NH
4
HCO
3
与稀盐酸
(2)在图乙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装置的原理相似。
(4)如果只提供如图丙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设的四个选项,既是对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的一个概括,又是对形成喷泉原理的一个深化,答案选D。
(2)浓硫酸、生石灰、烧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酒精挥发加快,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从而形成喷泉,而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故答案为C。
(3)图甲装置是因为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乙装置恰恰相反,是因为下部锥形瓶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并将视角转向生活与自然进行联想和比较。故答案为乙。
(4) 方法一、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方法二、烧瓶上覆盖冷毛巾或淋洒冷水,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从而引发喷泉;方法三、在烧瓶上涂抹无水乙醇,由于乙醇挥发带走热量使烧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引发喷泉。
四、总结喷泉实验后浓度的计算
喷泉实验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是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小类型题,很有特点。本文把这种计算的类型和解法总结如下
1、气体是溶质:如用HCl、HBr、HI、NH
3
等和水进行的喷泉实验。
2、气体不是溶质:如用NO
2和水、NO
2
和O
2
的混合气体和水进行的喷泉
实验。
例题4、标准状况下,在两个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纯净的NH
3
,
②混有少量空气的HCl纯净的NH
3,,③纯净的NO
2
,试求所得溶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