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治疗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差别,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提供依据。方法用四氯化碳液体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和酒精
喂养的方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将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肝硬化未移植组、门静脉
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构建对比实验,观察并评估。结果三种
不同的途径移植MSCS肝硬化模型到小鼠体内,四周后移植组较未移植组肝功能
明显改善,转氨酶明显降低,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变,三种移植方式无明显统计
学差异。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肝细胞大鼠后,门静脉,肝动脉组,
尾静脉组移植MSCS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对肝硬化的质量均有效,而且三种治
疗效果类似。
【关键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肝硬化
随着社会城镇化、老龄化的出现、器官组织病变以及细胞组织因素的增多患病的风险几
率增高,人体机能器官细胞内不断适应甚至损伤。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
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
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
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通过此类病情的发展将选
择有利的因素进行对肝硬化进行治疗,所以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差别进行研究。成体干细胞具有多潜能分化的
作用,在肝硬化的微环境中可以转分化为肝细胞,或者与残存肝细胞融合,或者通过旁分泌的作用,改善肝功能。大量实验及临床已经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减轻肝硬化程度,
改善肝脏功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对象选取48只5日龄的健康大鼠,雌雄不限,重量200-220g之间,用于
分离成熟的肝细胞,由长沙医学院机能实验室提供。
1、1、2 实验仪器与试剂Ⅳ型胶原(collagen Ⅳ),四氯化碳分析纯,橄榄油分析纯,胰蛋
白酶,染色剂,一次性无菌注射剂,35 mm培养皿,培养液,培养箱,同型对照抗体,手术
显微镜一套等。
1.2 实验方法
1.2.1大鼠模型的构建取48只健康大鼠,分为两组正常组8只为对照组,肝硬化模型组
40只,用四氯化碳液体橄榄油混合液皮下注射和酒精喂养的方法建立肝硬化小鼠模型,4周之后,对大鼠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将肝硬化模型随机分为肝硬化未移植组(n=8)、门静脉移植
组(n=8)、肝动脉移植组(n=8)、尾静脉移植组(n=8)。8周之后,将处死所有大鼠并取出肝脏。
1.2.2 MSCS的获取制备无菌条件下分别将四组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等移植到肝细胞
悬液中,通过不同方法构建三种对比试验,提取健康SD小鼠骨髓,利用全骨髓贴壁的方法原
代培养骨髓MSCS,利用CM-DIL(活细胞染色剂)标记间充质干细胞,无菌条件获取股骨,去除
骨上肌肉组织,培养液反复冲洗收集细胞悬液,培养传代3次。,然后通过3种途径分别进行
移植,均需常规麻醉,备皮,消毒,铺巾,打开腹腔,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MSCS悬液。
1.2.3 病理学检查 HE染色切片观察,正常的大鼠肝脏,肝小叶清晰可见,形态正常。实
验组肝细胞有些脂肪病变,部分坏死并有炎症,肝小叶不清晰,肝细胞索杂乱,形成许多假
小叶,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实验组较正常组对比,转氨酶显著升高,血清蛋白明显降低,
肝纤维化严重,有明显伤害。MSCS移植后,肝细胞有所恢复,结构有所改善,肝细胞损伤
降低,三种途径对大鼠肝硬化有明显效果,但三种方式效果相似无明显区别
讨论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主要死亡原因
之一。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
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价格贵,危险系数大,治疗受限。在多年探讨下,所以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移植对肝硬化模型小鼠的效果差别,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在蛋白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肝脏是GH/IGF-1轴的中心器官,肝硬化存在血浆氨基酸谱和GH/IGF-1轴的变化。大量实验及临床已经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减轻肝硬化程度,改善肝脏功能。但临床上肝动脉、门静脉以及外周静脉不同移植方法对治疗效果影响的对比少。从中利用肝硬化模型,将骨髓MSCS通过临床中常用的3种移植方式输入到模型大鼠体内,通过移植后大鼠肝硬化标本大体形态、纤维化程度、肝功能、干细胞定植的数量选择最适中的方法为临床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移植途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进行全面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根据研究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移植,我们讨论得出MSCS通过三种方式进入大鼠体内,4周后可以移植到肝脏中,并且移植的MSCS数量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移植后8周,肝细胞开始恢复,肝功能改善,肝的纤维化程度降低,三种治疗方式均有效,并且治疗效果类似。
参考文献
[1]熊全.三种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比较
[D].第三军医大学
[2] 向贤宏.陈伟.陈柳琴.庄文权.关键.杨建勇.不同途径肝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12,33(3):357-360.
[3] 雷香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实验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4] 张卫光.俞敏俊.田珑.马瑞琼.张书永.沈丽等.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J],解剖学报,2006,37(2).
[5] 高中洋.李浩鹏.秦杰.宋辉.贺西京*等.不同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比较的Meta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
[6] 伍成松.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及相关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
[7] 刘莹.周晓玲.谢胜.陈峭.侯秋科.李泽鹏.李灿.韦金秀等.不同干预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案对肝硬化大鼠模型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