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唐代的参军戏以至歌舞戏,就逐渐有了综合艺术的趋势。

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初的完整形式。

元杂剧和南元南戏的出现,使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备,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

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

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布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阶段。

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京剧就是在这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的。

京剧形成迄今,虽然不过一百多年,但它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积累深厚。

京剧在北京崛起后逐渐流传全国,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

京剧发展大体可分以下几个历程和阶段:1.约1790年—1880年为孕育形成阶段;2.1880年至1917年为成熟阶段;3.1917年—1938年为鼎盛时期;4.1938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5.1949年建国后,京剧获得了新生,开创了繁荣的局面,其间也有曲折。

一.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
1、北京剧坛面貌
从1790年到1880年,正是清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期间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封建皇朝的统治。

这一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巩固,农业生产增长,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这些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保证。

各阶层人士对娱乐的需求,清朝统治者对戏曲的钟爱,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发展。

乾隆中叶,除昆山腔与弋阳腔外,在民间流行的声腔、剧种有梆子腔、楚腔、乱弹腔、吹腔、秦腔、二黄调、襄阳调、弦索腔等等,这些声腔与昆腔相对,笼统称作“乱弹”,也称“花部”;昆腔则称“雅部”。

到道光年间,形成了昆腔、弋阳腔、弦索腔、梆子腔和皮黄腔五大声腔体系;梆子、皮黄两种声腔尤为兴旺。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的中心。

从乾隆以来,全国各地方声腔剧种向北京集中,北京既有昆腔戏,也有各种乱弹戏,昆乱并存,花雅竞奏。

清雍正、乾隆年间,北京昆腔衰微,京腔(源于江西弋腔,亦称高腔)振作。

乾隆时画家贺世魁画的《京腔十三绝图像》曾挂在前门外廊房头条城一斋南纸店门首,以招徕顾客,可见当时京腔之盛行。

乾隆末叶,秦腔崛起,又取代了京腔。

1780年,秦腔(即梆子腔)艺人魏长生到北京献艺,大获成功。

秦腔以其艺术上的清新、生活气息浓厚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魏长生演的《滚楼》、《背娃入府》等戏轰动京城,观众日达千余人,反应热烈,
6
京腔由是冷落。

当时不仅京腔艺人学梆子(秦腔),在京的其他各地的戏曲演员也向魏长生学艺,学唱梆子。

乾隆15年,清政府明令禁止京师唱秦腔,魏长生一度改入昆、弋班,两年后离京南下扬州演出,后又到各地巡回演出,使秦腔艺术广泛传播,同时推动了各地方戏曲的发展。

1.四大徽班进京
1790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组织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演出。

这个徽班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以及罗罗、梆子各种腔调,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

在宫中的祝寿戏演罢,“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

它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很多秦腔演员为谋生计而投入新兴的徽班,结果就形成徽、秦两班合作的局面。

继“三庆”班接踵而至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如春”各班,合“三庆”班世称“四大徽班”。

徽班很快在北京舞台上取得了主导地位。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徽班有丰富优美的声腔曲调,诸腔并奏,并拥有众多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的剧目(有取材于民间生活的小戏,有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剧,有根据历史传说故事编写的剧本)。

徽戏的表演也有较高的水平,重视做功,讲究表演。

2.艺人们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为徽班发展开创了新路。

3.北京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对于戏曲的支持是徽戏存在、发展的重要的保障。

3.汉戏进京给徽戏带来的变化
汉戏,亦称汉调、楚调。

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

汉戏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

西皮乃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传至湖北襄阳一带,经湖北艺人改造而成,最初称“襄阳调”。

汉戏中的二黄与徽戏二黄均来自弋阳腔,因地域各异,在其声腔、板式上亦不尽相同。

湖北襄阳调(即西皮调)的形成,加上安徽二黄调的传入,使皮、黄合奏的局面首先在湖北的汉戏中出现。

道光年间汉戏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献艺,他们并未单独挑班演唱,而是参加徽班。

汉戏进京并搭入徽班演唱,使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在北京舞台再次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为北京皮黄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戏搭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不少变化。

首先,汉戏艺人将汉戏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带到了徽班,丰富了徽班的剧目和表演手段。

其次,原来秦腔、徽班、京腔都是以旦角戏为主,领班人也都是旦角演员,如魏长生、高朗亭等,汉戏进京后,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的剧目数量最大,提高了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的能力。

另外,汉戏进京前,徽班是诸腔杂呈的状态,汉戏进京,大量的皮黄戏上演,使皮黄的演唱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了消除与北京观众在语言上的隔阂,演唱语言也得到了改造,以“中原音韵”(即中州韵)为语言规范,同时沿用了一部分湖广音。

4.京剧形成的标志
自从皮黄合奏的局面形成以后,广大徽班、汉戏演员共同努力,根据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无论是声腔、剧目、舞台语言、表演以至演员阵容,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这种变化意味着徽班的演出,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意味着一个新的剧种的出现,即京剧的形成。

7
京剧是在徽班内逐步孕育、演化而成的,是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相互交流、结合、融化,从而产生的新剧种。

这个过程,从徽班进京的1790年算起,大约经过了五六十年。

中国戏曲剧种的区分,最明显的标志是在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

京剧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建立了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北京字音和湖广音的结合,形成了京剧演唱语言的规范。

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代替了原先的笛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个标志是剧目的题材范围扩大,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

结构上继承并巩固了分场体制,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代替了长短句的套曲体。

第三个标志是演出形式已趋规范化。

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班组织和演出规制。

角色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化妆亦有规范,旦角贴片子,净角勾脸谱。

表演程式化、虚拟化、舞蹈化。

表演程式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结晶,代代相传,师徒递嬗。

舞台布局统一为三面向观众,一面是后台,台上设一桌二椅。

以上是种种标志着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已经形成。

京剧形成后,在北京有很长时间仍称徽班,也称乱弹或二黄戏。

传到上海后,为与上海原有的徽班相区别,一般以京班或京调称之。

“京剧”一词也始见于上海(1876年《申报》:“图绘伶论”中最早出现“京剧”一词),后又传到北京,逐渐成为通用的称谓。

二、京剧的成熟时期
从1880年到1917年的三十多年中,京剧的继续发展以至成熟,得到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剧场演出的频繁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剧场、戏班的经营、管理带来新的因素:清末民初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辛亥革命,为京剧改良运动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推动力量;而声、光、化、电这些科学技术为京剧舞台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手段;新文化的影响,审美意识领域中的新旧交错,则孕育着京剧艺术的巨大变革。

1.“前三杰”到“后三杰”
京剧自形成以来至清末民初,在艺术上已经臻于成熟。

初期京剧艺术还保留不少它的前身,即徽、汉等戏曲剧种的面貌,到此时则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粗糙简朴变得精致了。

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

一个时期的表演艺术特点,总是从演员身上体现出来的。

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员。

在京剧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

京剧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习称“老生后三杰”。

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县人,出身湖北汉戏班,于道光初到北京,搭徽班演唱,以嗓音醇厚、声调优美而蜚声北京舞台。

余三胜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而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对京剧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程长庚(1811—1879)安徽潜山人,工老生,后进京搭三庆班演出。

嗓音高宽宏亮,8
唱技高明,声情交融。

他的戏路宽广,能戏很多,表演注意身段作派,还能顾及戏剧的社会功能。

程长庚还颇具组织能力,是位颇受爱戴的戏剧活动家。

他掌握的三庆班,纪律严明,十分正气。

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师,在艺术上毫不保守,尽力教导提携青年人。

“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均得程长庚教益。

张二奎(1814—1860)为“四喜班”的头牌老生和领班人,与余三胜、程长庚齐名。

“后三杰”中孙菊仙(1841—1931)是票友出身,对程长庚服膺最虔,效仿最力。

汪桂芬(1860—1909)早年曾为程长庚操琴,程辞世后,始以老生演员出台献艺。

孙、汪都直接继承了程长庚的演唱风格。

谭鑫培(1847—1917),为演员世家出身,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

尤其是谭鑫培,在总结前辈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经过自己的创造,把京剧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境界。

他的艺术,无论对当时,于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伶界大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这一时期每个行当都涌现出成批的优秀的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旦角演员王瑶卿。

王瑶卿有“新青衣领袖”之美誉,是这一时期旦行最负盛名者。

清庚子前后,他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武家坡》、《打鱼杀家》等剧,享名一时,有“青衣叫天”之称。

他的舞台生涯很短,以后主要重视培养演员工作,“四大名旦”都曾求教于他。

京剧形成之初,沿袭徽班的集体制。

至谭鑫培崛起后,逐渐过渡到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名角挑班制”。

这种制度形成后,以主要名角为首,其他演员按技艺高下分出档次。

主要演员总是演主角,其他演员为其配戏。

最好的演员演戏放在演出的最后(谓“大轴”),第二位演员放在倒第二(谓“压轴”)。

主要演员自行聘请专门的琴师、鼓师,还有专门的舞台美工人员(检场)、化妆师。

演员的收入也由固定的“包银”改为按百分比分成,演员不再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戏班,可较自由的在各班社间流动。

名角挑班制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凝固的封建封闭关系,特别是固定包银制向戏分提成制的过渡,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在京剧领域中得到渗透,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2.剧目进一步京剧化
此时期京剧演出剧目仍以来自徽、汉、梆、昆等的传统剧目为主,但在演出中大多经过整理、加工,使之与京剧表演的结合更为紧密,因此更京剧化了。

由于京剧有较强的反映生活的能力,故京剧剧本的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多样。

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优秀演员对传统剧目作了大量的加工整理工作,使这些戏的艺术质量大为提高,不但剧本更精练完整,同时经过演员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演出更精湛,后人从此就照他们的演法传演下去,演出本被固定下来。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些文人出身的剧作者。

光绪三十二年(1900)出版的《绘图京都三庆班真正京调全集》,共十集,收剧目四十八出。

1915年出版、至1925年才出齐的王大错《戏考》,前后四十册,共收京剧剧本近六百出(包括部分梆子戏和昆曲剧本)。

3.表演、唱腔、舞台美术的成熟和发展
9
本历史时期,京剧艺术角色行当更完备,表演艺术(唱、念、做、打)更精致、细腻。

行当方面,出现了武生、老旦、红生等行当,旦行进一步分青衣、花旦、刀马旦、玩笑旦等,花脸也分为“铜锤”、“架子”两行。

这些划分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与某些表演流派的形成密切结合。

京剧的曲调更丰富,也更讲究韵味。

身段动作要求美观,一抬手、一投足都有一定的格律,还出现了一些表演上的“绝活”。

音乐伴奏逐渐形成由管、弦、打击乐组成的乐队(文、武场)。

舞台美术也出现了求新、求美的趋向。

如上下门“出将”、“入相”的彩帘,桌围椅披的装饰,演员的服饰、盔、戏靴及各种道具,各自都有一定之规而形成定制,脸谱也趋向精致。

4.南派京剧的初步形成与女班的出现
同治六年(1867)上海新建的戏院“满庭芳”赴津邀角,京剧艺术开始从天津传到上海。

此后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的大批南下,上海开始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

由于租界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及物质条件,使南下的京剧艺术走上了与北京地区并不相同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种新的区域性派别——与“京朝派”相对的“南派京剧”。

被称为“坤班”、“髦儿戏班”的京剧女班最初产生于上海。

以后,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了女班及女演员,不久又发展到全国各地。

民初,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演员。

5. 京剧科班与戏校
京剧的教育体制,最早是“投师学艺”,咸丰、同治年间有了专门培养演员的科班。

科班有专职的教师,还有系统的教育程序。

这种教育体制的进步,是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京剧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京剧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成就最大的科班是成立于1904年的“喜(富)连成科班”。

在上海,除京剧科班外,辛亥革命后,上海伶界联合会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子弟学校——榛苓小学。

著名演员潘月樵、冯子和也自行出资兴办艺人义学,同时欧阳予倩等人也应聘至南通承办起了南通伶工学社。

这些戏曲艺术学校,废除了旧科班里的封建性规制,实行文化学习和艺术教学并重、练武习艺与舞台演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才艺兼备的京剧演员。

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京剧教师。

6.京剧改良运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民族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化艺术界普遍展开了改良运动。

1940年10月,在上海有汪笑侬、陈去病等发起,创刊了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专门性京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

它的诞生表明京剧改良理论的兴盛。

该刊不仅登载京剧改良理论文章,还发表京剧改良剧目,积极提倡京剧改良。

京剧改良的倡导者主张革除旧剧封建、淫秽的弊端,把京剧艺术的社会功能看作构成戏曲美的根本因素。

认为京剧应改进舞台演出条件和表演形式,不受传统方式束缚,力求自然,在自然中求得真实的美感。

要求京剧语言通俗易懂,以被群众接受。

10
汪笑侬是最早参加京剧改良运动的舞台实践、并改编和创作了大量京剧剧本的京剧演员。

他学识广博,富有爱国与民主思想,兼艺人与文人两职。

他积极参加《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工作,他编写的京剧改良新戏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还参加演出实践,为京剧改良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京剧演员潘月樵和夏月润、夏月珊兄弟在上海十六铺创建“新舞台”编演了大量时装新京戏,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后,北京地区京剧改良活动的主将首推梅兰芳。

1913年秋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时观摩了不少时装京剧,也结识了积极投身京剧改良运动的一些京剧同行,受到很大触动。

回到北京即着手京剧的革新工作,编演了《孽海波澜》等时装新戏,在北京引起很大反响。

京剧改良运动经历了短短的十年,它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微,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解决艺术问题。

时装京剧艺术上粗制滥造,违背了京剧舞台上固有的规律,丧失了观众。

但这是在新形势下艺术革新的一种尝试,为京剧的革新积累了经验。

三、京剧的鼎盛时期
1、“五四”以来社会文化思潮和外来文化艺术对京剧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文化思潮激烈冲突,引发了对戏曲问题的一场大论战。

当时戏曲曾被作为封建落后文化的代表,受到猛烈的抨击。

一些知识分子写文章批判戏曲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封建性,同时对戏曲舞台上的种种陈规陋习,僵死的形式主义的表演,剧本缺乏文学性等,也提出了批评。

虽然他们的意见不免偏颇,但对戏曲界却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抨击传统戏曲的同时,民族虚无主义乘机抬头。

胡适、周作人等人对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洋戏剧取代中国戏曲。

但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爱好,全盘否定戏曲的主张不仅受到戏曲界的抵制,也无法为广大群众接受,很快就破产了。

五四以后,胡适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转向国粹主义,对戏曲从全盘否定到狂热鼓吹。

这场论战促进京剧界内部民主思想的觉醒,很多著名演员开始投身京剧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

本世纪初,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自西方输入,给京剧不少影响,京剧艺人开始借鉴话剧,对京剧加以革新和改造。

京剧艺术逐渐形成了新的美学标准。

京剧开始讲究剧本的文学性,一些著名演员邀请剧作家编剧,使剧本结构严谨,情节合理,语言优美,有些戏成了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和保留剧目。

在演出中也开始注重了艺术的整体性,体现“一台无二戏”的精神。

本历史时期,京剧已在全国流行,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京剧艺术达到鼎盛状态。

2、生行表演流派的发展
这一历史时期,随着表演技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京剧表演流派的空前繁荣。

京剧形
11
成期间以老生为主。

继谭鑫培之后,二十年代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位老生演员,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前三位在三十年代末逐渐脱离舞台,同时出现了以马连良为首的,包括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在内的后四大须生。

在南方则是周信芳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麒派;而在东北,唐韵生创立了唐派。

他们与马连良的马派,并称“南麒北马关外唐”。

这些演员都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鲜明风格。

余叔岩精巧细腻,言菊朋灵俏婉约,高庆奎激越高亢,马连良飘逸洒脱,周信芳老练苍劲,谭富英朴实大方,杨宝森含蓄深沉,奚啸伯隽永清新。

他们的演唱,都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色彩,给观众以审美享受,得到观众的承认,同行的赞许和后学的模仿。

这些流派不仅代表了当时表演艺术的高峰,而且对以后表演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武生方面,杨小楼开创了以武戏文唱为艺术特征的武生流派。

他重视通过武生的基本表演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风采各异的勇士形象。

南方的盖叫天,短打戏最好,有“江南活武松”的美誉。

3、旦行表演流派的兴盛
旦行表演流派的蓬勃兴盛是本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兴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为新兴旦行流派之先驱。

他的表演雍容华贵,典雅清新。

不仅在唱腔、表演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且重视剧本的思想性、艺术性。

他不固步自封,始终随着时代前进而创造革新,使梅派艺术充满活力。

梅派的创立,扭转了以往京剧“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

“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演唱幽咽刚烈、迂回曲折;荀慧生花俏柔美,柔中见刚,表演活泼妩媚;尚小云演唱高亢挺拔、刚健婀娜。

南方名旦有欧阳予倩、冯子和等。

除生、旦外,净、丑行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演员。

如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臣,丑行的萧长华、刘斌昆等。

4、京剧教育、理论研究与宣传
“富连成”科班虽然创建于上个历史时期,主要活动却是在本历史时期。

(原称“喜连成”,1912年改称“富连成”)。

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字排行的几科演员。

“富连成”教学秩序稳定、严格,教师力量强,能因材施教,因而培养出好几位堪称表演艺术家的演员。

如马连良、侯喜瑞、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等。

1930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成立。

这是培养京剧演员的新型学校,前后两位校长焦菊隐、金仲荪。

学校不同于科班,它开设文化课,并始创男女合校。

办学十年来,培养出大量京剧舞台上的骨干力量。

五四前后,出现了一些综合的文艺报,如1917年创刊于上海的《大世界》,1919年创刊于北京的《晶报》。

二十年代有了专门性的戏曲小报,如1926年问世的《罗宾汉》,1929年创刊的《梨园公报》,1931年创刊的《戏世界》等。

进入三十年代,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多种综合性报纸创办的京剧专刊。

本时期内以京剧为重要内容的杂志主要有李涛痕
12
主编的《春柳》,刘豁公主编的《剧学月刊》,“国剧学会”编辑出版的《戏剧丛刊》和《国剧画报》,张古愚、郑过宜等主编的《戏剧旬刊》及《十日戏剧》等。

1917年至1938年共出版有关京剧的论著近百种。

影响较大的有周剑云的《菊部丛刊》,陈彦衡的《说谭》,齐如山的《剧学丛书》和《京剧之变迁》,张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王芷章的《清升平署志略》、《清代伶官传》等等。

这一时期还出版几部日本人撰写的有关京剧历史的著作。

其中有青木正儿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波多野乾一著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

我国最早的一批京剧唱片是清光绪末年由百代公司录制的。

以后几乎所有京剧名家的精彩唱段都被灌制成唱片。

到1936年已有1500余个京剧唱段录制了唱片。

我国拍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片。

1905年北京丰泰相馆以谭鑫培为主演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片。

1920年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视部摄制了梅兰芳的昆曲《春香闹学》和京剧《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是最早拍摄成电影的一出完整的京剧。

1921年至1938年共摄制京剧影片十部左右。

5、京剧走向世界
梅兰芳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1924年、1956年三次访日,1930年访美,1935年两次访苏。

他的表演受到国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艺术界很高的评价,美国两家高等学府向他颁发了文学荣誉博士学位。

梅兰芳使我国京剧艺术赢得国际声誉,给世界戏剧以积极影响。

1932年1月至1933年4月,程砚秋赴欧洲考察。

程砚秋在欧洲,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艺术,也考察了西方戏剧的表演、音乐、灯光、舞台美术、院团组织、剧场建筑等各个方面,回国后,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列举了十九项建议,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

四、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
自1938—1949年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大规模的战火的考验,民族矛盾与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国土分割,情势各异。

京剧艺术也染上时代的色彩,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1、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京剧活动概况
在国统区,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从南京、上海等地有一批中上层人士亦迁居大后方。

同时一些京剧团体也相继进入内地及后方,推动了川、陕、黔、滇、桂等地区京剧艺术的流传和发展。

这些地区的京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与新文艺工作者的推动下,大多与抗日宣传相结合。

1944年在广西举行的第一届“西南剧展”上,演出了一批颂扬爱国主义的京剧新编剧目,如《江汉渔歌》、《梁红玉》、《岳飞》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随着一批大城市的新文艺工作者的涌入,逐渐建立了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出团体,如延安的鲁艺平剧团、八路军120师战斗平剧社等。

1942年10 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创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优秀剧目。

在沦陷区,南北情况稍有不同。

北平、天津沦陷后,京剧舞台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