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唐代的参军戏以至歌舞戏,就逐渐有了综合艺术的趋势。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初的完整形式。元杂剧和南元南戏的出现,使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备,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布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阶段。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京剧就是在这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的。京剧形成迄今,虽然不过一百多年,但它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积累深厚。京剧在北京崛起后逐渐流传全国,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发展大体可分以下几个历程和阶段:1.约1790年—1880年为孕育形成阶段;2.1880年至1917年为成熟阶段;3.1917年—1938年为鼎盛时期;4.1938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5.1949年建国后,京剧获得了新生,开创了繁荣的局面,其间也有曲折。
一.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
1、北京剧坛面貌
从1790年到1880年,正是清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期间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封建皇朝的统治。这一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巩固,农业生产增长,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这些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保证。各阶层人士对娱乐的需求,清朝统治者对戏曲的钟爱,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发展。
乾隆中叶,除昆山腔与弋阳腔外,在民间流行的声腔、剧种有梆子腔、楚腔、乱弹腔、吹腔、秦腔、二黄调、襄阳调、弦索腔等等,这些声腔与昆腔相对,笼统称作“乱弹”,也称“花部”;昆腔则称“雅部”。到道光年间,形成了昆腔、弋阳腔、弦索腔、梆子腔和皮黄腔五大声腔体系;梆子、皮黄两种声腔尤为兴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的中心。从乾隆以来,全国各地方声腔剧种向北京集中,北京既有昆腔戏,也有各种乱弹戏,昆乱并存,花雅竞奏。
清雍正、乾隆年间,北京昆腔衰微,京腔(源于江西弋腔,亦称高腔)振作。乾隆时画家贺世魁画的《京腔十三绝图像》曾挂在前门外廊房头条城一斋南纸店门首,以招徕顾客,可见当时京腔之盛行。乾隆末叶,秦腔崛起,又取代了京腔。1780年,秦腔(即梆子腔)艺人魏长生到北京献艺,大获成功。秦腔以其艺术上的清新、生活气息浓厚而博得人们的喜爱。魏长生演的《滚楼》、《背娃入府》等戏轰动京城,观众日达千余人,反应热烈,
6
京腔由是冷落。当时不仅京腔艺人学梆子(秦腔),在京的其他各地的戏曲演员也向魏长生学艺,学唱梆子。乾隆15年,清政府明令禁止京师唱秦腔,魏长生一度改入昆、弋班,两年后离京南下扬州演出,后又到各地巡回演出,使秦腔艺术广泛传播,同时推动了各地方戏曲的发展。
1.四大徽班进京
1790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组织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以及罗罗、梆子各种腔调,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在宫中的祝寿戏演罢,“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它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很多秦腔演员为谋生计而投入新兴的徽班,结果就形成徽、秦两班合作的局面。继“三庆”班接踵而至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如春”各班,合“三庆”班世称“四大徽班”。徽班很快在北京舞台上取得了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徽班有丰富优美的声腔曲调,诸腔并奏,并拥有众多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的剧目(有取材于民间生活的小戏,有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剧,有根据历史传说故事编写的剧本)。徽戏的表演也有较高的水平,重视做功,讲究表演。2.艺人们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为徽班发展开创了新路。3.北京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对于戏曲的支持是徽戏存在、发展的重要的保障。
3.汉戏进京给徽戏带来的变化
汉戏,亦称汉调、楚调。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汉戏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乃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传至湖北襄阳一带,经湖北艺人改造而成,最初称“襄阳调”。汉戏中的二黄与徽戏二黄均来自弋阳腔,因地域各异,在其声腔、板式上亦不尽相同。湖北襄阳调(即西皮调)的形成,加上安徽二黄调的传入,使皮、黄合奏的局面首先在湖北的汉戏中出现。道光年间汉戏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献艺,他们并未单独挑班演唱,而是参加徽班。汉戏进京并搭入徽班演唱,使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在北京舞台再次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为北京皮黄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戏搭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不少变化。首先,汉戏艺人将汉戏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带到了徽班,丰富了徽班的剧目和表演手段。其次,原来秦腔、徽班、京腔都是以旦角戏为主,领班人也都是旦角演员,如魏长生、高朗亭等,汉戏进京后,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的剧目数量最大,提高了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的能力。另外,汉戏进京前,徽班是诸腔杂呈的状态,汉戏进京,大量的皮黄戏上演,使皮黄的演唱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消除与北京观众在语言上的隔阂,演唱语言也得到了改造,以“中原音韵”(即中州韵)为语言规范,同时沿用了一部分湖广音。
4.京剧形成的标志
自从皮黄合奏的局面形成以后,广大徽班、汉戏演员共同努力,根据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无论是声腔、剧目、舞台语言、表演以至演员阵容,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徽班的演出,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意味着一个新的剧种的出现,即京剧的形成。
7
京剧是在徽班内逐步孕育、演化而成的,是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相互交流、结合、融化,从而产生的新剧种。这个过程,从徽班进京的1790年算起,大约经过了五六十年。
中国戏曲剧种的区分,最明显的标志是在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京剧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建立了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北京字音和湖广音的结合,形成了京剧演唱语言的规范。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代替了原先的笛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个标志是剧目的题材范围扩大,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结构上继承并巩固了分场体制,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代替了长短句的套曲体。
第三个标志是演出形式已趋规范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班组织和演出规制。角色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化妆亦有规范,旦角贴片子,净角勾脸谱。表演程式化、虚拟化、舞蹈化。表演程式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结晶,代代相传,师徒递嬗。舞台布局统一为三面向观众,一面是后台,台上设一桌二椅。
以上是种种标志着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已经形成。
京剧形成后,在北京有很长时间仍称徽班,也称乱弹或二黄戏。传到上海后,为与上海原有的徽班相区别,一般以京班或京调称之。“京剧”一词也始见于上海(1876年《申报》:“图绘伶论”中最早出现“京剧”一词),后又传到北京,逐渐成为通用的称谓。
二、京剧的成熟时期
从1880年到1917年的三十多年中,京剧的继续发展以至成熟,得到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剧场演出的频繁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剧场、戏班的经营、管理带来新的因素:清末民初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辛亥革命,为京剧改良运动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推动力量;而声、光、化、电这些科学技术为京剧舞台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手段;新文化的影响,审美意识领域中的新旧交错,则孕育着京剧艺术的巨大变革。
1.“前三杰”到“后三杰”
京剧自形成以来至清末民初,在艺术上已经臻于成熟。初期京剧艺术还保留不少它的前身,即徽、汉等戏曲剧种的面貌,到此时则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粗糙简朴变得精致了。
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一个时期的表演艺术特点,总是从演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员。在京剧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京剧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习称“老生后三杰”。
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县人,出身湖北汉戏班,于道光初到北京,搭徽班演唱,以嗓音醇厚、声调优美而蜚声北京舞台。余三胜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而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对京剧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程长庚(1811—1879)安徽潜山人,工老生,后进京搭三庆班演出。嗓音高宽宏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