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免疫》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细胞免疫机制
(1)胞毒T细胞的活动
病毒不能直接被T细胞识别,但当病毒侵入细胞后, 会合成一些Pr ,它们与细胞表面的第Ⅰ类MHC结合成复 合物,从而被胞毒T细胞识别,并使胞毒T细胞分裂分化 出更多的胞毒T细胞和记忆细胞。大量胞毒T细胞结合到 靶细胞上,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释放出病毒,然 后再由抗体来消灭病毒。
免疫
一、相关概念 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三、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四、两种免疫机制 五、克隆选择学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相关概念
动物体抵御外物感染而使自己免患疾病的应答反应叫 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获 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一)非特异性免疫
是指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的、相对稳定的、 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防御能力。它不是专门针对某种抗原物 质,主要包括:
1、屏障结构
2、吞噬细胞
3、抗微生物物质
(二)特异性免疫 是指后天获得的、专门对某种抗原物质有识别和杀灭
作用的免疫反应。 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特异性 2、多样性 3、记忆性 4、识别自我和非我
三、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四、两种免疫机制
体液免疫:指体液中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 免疫效应的过程。
胸腺:形成T细胞 腔上囊(鸟类):形成B细胞
红骨髓(哺乳类):形成B细胞
3、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腔上囊、红骨髓(淋巴细 胞在此增殖和发育,和抗原刺激 无关)
周围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是淋巴 细胞集中的地方,在抗原刺激下, 能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三)MHC和免疫自身耐受性
3、单克隆抗体
所谓单克隆抗体,就是来自同种B细胞的同一类抗体群。
方法:
诱导
抗原 小鼠
产生B细胞
(能够形成特异性抗体)
杂交瘤 细胞融合诱导剂 细胞
骨髓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五)细胞免疫
1、T细胞的种类 胞毒T细胞:起消灭抗原的作用。 助T细胞:协助其它淋巴细胞参加免疫反应。 抑T细胞:抑制其它淋巴细胞的活动。
如果遇到细菌或其它外源性细胞,胞毒T细胞能直接 识别这些细胞上的第Ⅰ类MHC,并结合上去进行攻击。
(2)助T细胞的活动
当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后,细胞表面出现抗原Pr 与第 Ⅱ类MHC的复合物,它能被助T细胞识别并与之结合。 然后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Ⅰ,它能够刺激助T细胞 分泌白细胞介素Ⅱ 。白细胞介素Ⅱ一方面促使助T细胞 加快分裂,产生更多的白细胞介素Ⅱ;另一方面促使淋 巴细胞分化出更多的胞毒T细胞,还能使B细胞迅速产生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杀死抗原。
机体只对外源性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对自 身细胞不加伤害,即免疫具有自身耐受性。它取 决于细胞表面的一组特殊糖Pr ,即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体( MHC)。
第Ⅰ类:分布在几乎所有细胞表面 MHC
第Ⅱ 类:只分布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表面
(四)体液免疫
1、过程
第一步:B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特异性抗原的决定子结合, B细胞被活化,迅速分裂,克隆出一个具有相 同功能的细胞群。其中的一部分细胞继续分化, 形成浆细胞,它能产生抗体杀灭抗原;另一部 分细胞形成记忆细胞,当第二次遇到同样的抗 原时,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B细胞更快、更 强地作出反应,迅速分裂产生大量新的浆细胞 和记忆细胞。
(3)抑T细胞的活动
免疫反应末期,抗原已消灭殆尽,此时抑T细胞发挥 作用,抑制其它淋巴细胞的活动,使免疫反应结束。
第二步:巨噬细胞吞噬抗原,一些抗原决定子与巨噬细 胞表面的第Ⅱ类MHC结合成复合物,并被助T 细胞所识别。助T细胞被活化,分裂产生更多 同样的助T细胞,它们刺激已经和抗原结合的B 细胞,使其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1)概念
由浆细胞产生,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Pr ,叫抗体。
② 补体反应
补体不是抗体,不能像抗体那样识别抗原,它是体液 中的一系列Pr (包括C1~C9、B因子、D因子等),它们 在抗原和抗体结合后,陆续被激活,最终形成破膜复合体, 使抗原性细胞破裂死亡。
③ K细胞的激活
K细胞是不同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另一种淋巴细胞。
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K细胞表面的受体就能与抗原 表面的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将抗原杀死。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Pr ,叫免疫 球Pr 。
IgM:抗原入侵时最早产生的免疫球Pr , 免疫力最强。
IgG: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Pr。
免疫球Pr 种类: (人和哺乳动物)
IgA:主要分布于分泌液中,如眼泪、粘 液、唾液等。
IgD 功能还不是很清楚 IgE
(2)抗体结构 包括4条肽链
细胞免疫:指T细胞与相应抗原接触后直接杀伤带抗原的 细胞,并分泌某些因子扩大免疫效应的过程。
(一)抗原
能与人或动物体内的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引起免疫反应的外源物质,叫做抗原。
实际上,抗原能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部 位,只是抗原上的某些特定部位,叫做抗原决定子。它与 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时具有特异性。
产生:T细胞主要由胸腺产生 鸟类:腔上囊
B细胞 哺乳类:红骨髓
分布:
B细胞:主要集中在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 血液和淋巴中较少。
T细胞:在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以及血液 和淋巴中都有大量分布,血液和淋巴中的淋巴 细胞主要是T细胞。
2、淋巴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造血干 细胞
淋巴母 细胞
(红骨髓)
2条重链(H链) 2条轻链(L链)
组成Y型构象 (P149图11.6)
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取决于变异部分。
(3)抗体的作用
① 沉淀和凝集
每个抗体有2个抗原结合部位,而每个抗原表面有多 个抗原决定子,因此,很多抗原和抗体相互结合,形成 一个庞大的结构,从而使可溶性抗原形成沉淀,或者使 分散的抗原性细胞凝集成细胞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半抗原:本身无抗原性,但与某些载体Pr 结合后具有抗原 性的物质。
(二)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的种类
根据免疫功能的不同,主要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种。 区别:(1)参与的免疫类型不同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2)细胞表面Pr 不同 (3)存活时间不同
B细胞的寿命一般比T细胞短。 (4)产生和分布的位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