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婚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邱婚俗
旧时婚姻,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订婚时要“过庚帖”,也叫“合八字”,即把男女生辰写在红纸上,请算命先生合八字,认为命象合,即决定订婚。
然后请媒人下“书子”,也叫“过针线”。
男方备聘礼送给女方,为订婚凭据。
以后还要下“大书子”,聘礼更多。
结婚习俗有下列程序:
起媒即下期单,男方请择期人根据年龄属相,择好婚期备好小礼,将期单送至女方,今农村仍沿此习。
催妆男方请媒人把花轿及礼物送到女方。
花轿里放一斗米(意为粮食丰满),斗中插一杆秤(意为称心如意),雨箱或盒子上绑一只公鸡,女家酌留回礼,并配只母鸡连同一对鲤鱼等物退回男家。
50年代,坐花轿废。
80年代县城出现用小汽车、农村用拖拉机迎娶新娘。
催妆要备彩礼,今城乡仍有一些人沿用此俗。
避父母月结婚那天,双方父母都得离家躲一天,此俗50年代消亡。
出嫁女子出嫁先要痛哭流涕,表示难分难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然后举行梳妆仪式:堂屋正中摆上椅子、米斗,花轿门朝里停放门前,由二女搀扶,新娘坐在椅子上,脚踏在红纸包好的一斗米上,由一儿女双全的妇女用线绞去新娘前额上的汗毛,谓之“开脸”;再由伴女梳头。
梳毕,头顶红布盖头,身穿大红棉袄,腰系红裙由伴女搀扶上轿,父母及长辈对其嘱咐后,用针线把轿门帘缝好,并将事先准备好的淘米水泼出门外,意为“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
女子出嫁,不穿娘家衣。
行轿时,嫁妆在前,叫“发嫁”;花轿居中;送亲者随后。
花轿到达男方门前时,新郎要面对轿门行三个礼,叫“下马揖”;接着新郎把备好的一斗米和两串铜钱抱到新房内喜床上,叫“抱坐斗”,意为白头到老。
80年代,女子出嫁不穿娘家衣,发嫁习俗仍保留,其它旧习已除。
布置洞房男家摆放嫁妆,贴好红窗纸和对联,此俗今仍存。
挑盖头花轿落在堂屋门前,新娘坐在轿内,由客人中选一能唱者,上前开轿门,手扶秤杆,边挑边唱:“小小秤杆圆溜溜,出在鲁班山里头,张班砍来李班修,一路明星照到头,拿到长街做买卖,人家请俺挑盖头。
我把盖头挑起来,娘婆二家都发财……”唱完,挑起盖头就走;后由喜东家用香烟、糖果等物换回。
拜堂盖头挑过后,新娘下轿,即与守在堂屋内的新郎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此俗50年代已废,今多盛行鞠躬礼。
闹房新娘入洞房后,平辈表兄弟或远门长辈可跟进闹房。
俗有三天不分大和小的说法。
闹房多分东家、客人两派,互相逗闹,俗话说:“越闹越发。
(指家境越发达)。
忌与新人属相相克的人闹房。
今此俗仍存。
送房即送新郎入洞房。
半夜以后,由一人唱“送房词”,众人跟随。
入房后,开始撒帐。
新郎的表兄弟或亲友用棉籽、花生、红枣等物向新郎新娘猛力撒去,新人不得发火,两旁自然有人用扇遮挡。
圆房送房毕,洞房内摆上酒席,中间一只整鸡,鸡头插花,只看不吃。
另摆两碗鸡腿挂面,一束长面搭在两碗中,新郎新娘同时吃,让两只碗由挂面连着,意为夫妻永远心连心,故称“连心面”。
闹房人也围坐一席同饮圆房酒。
有的地方,待新郎、新娘就寝后,表兄弟们还要听房取闹。
次日开拜、下厨房、上喜坟等。
四日或六、九日娘家来人瞧,同时接新娘回娘家,叫“单回门”;晚上还要回婆家,叫“一个月不空房”;婚后第六日,新婚夫妻带着礼品到女家看望父母,叫“双回门”;一个月后,新娘再回娘家休房一个月,新娘要给婆家每人做一双鞋,叫“回门鞋”(新郎哥哥的鞋不做)。
建国后,国家公布了《婚姻法》,废除旧的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主。
回、汉两族男女青年在自由恋爱、相互了解、建立感情的基础上,征得双方父母同意,从中委托介绍人
介绍,确定日期,然后到当地人民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
从50年代至60年代,在婚姻上一般都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70年代至80年代订婚要彩礼,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家具有大衣柜、五斗橱、高低柜、高低床、书柜、菜柜、写字台、双人沙发或长沙发、大小方桌、床头柜共12件、48条腿,名曰“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
女到男家,不但要设宴招待,还要给见面礼,最少百十元,大多以六为吉数,如“六百六十六元六角六分”、“六十六斤糖”等,意为“六六大顺,事事如意”;多的高达千元以上。
结婚讲排场,大操大办,大收贺礼,一个媳妇娶到家,少则千元,多则数千元,常致男家债台高筑。
近年来,县城青年订婚,彩礼要高档的,如组合家具、组合沙发、彩色电视机、双缸洗农机、电冰箱、毛料等;仅见面礼就得数百元以上。
农村订婚彩礼已向中档化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有喜事新办,女方不收彩礼,勤俭办婚事;并有参加组织举办的集体婚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