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摘要: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全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基于此,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挖掘其内在的、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将其作为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理论基础和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自然观内涵,对新时期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普遍的、无所不在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基础,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具有客观存在性。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着生活和生产资料,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自然界是人类基础的这个前提。损害了看似与人无联系的自然,就等于损害了人的生存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他接着既以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为例又以人滥砍滥伐引来洪水的事例进一步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二)事物的本质联系是规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恩格斯强调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三)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因素。人在实践中改变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促进自身的进化。而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能超越自然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我们只能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而不能通过劳动去占有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化的自然”一词,但未做明确解释。那么,正常情况下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应是怎样的呢?他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去促进人类发展的前提。

(四)矛盾是无所不在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从大自然取得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料,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一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尽管具备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的这种能力,但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存,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只有在尊重客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我们才能以一种正确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去促进人类和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与统一。

2、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全方位研究,并提出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

的生态自然观,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自然界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主张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人类在开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尽到保护大自然的义务,不能单纯地为了人类的发展,去违背自然界规律,而进行野蛮式的开发与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明确人在这种互用存在的关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有责任积极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是自为存在的类群,只有准确把握人类既改造自然又属于自然的角色,树立人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并以此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才能避免我们一味追求而忽视自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的高增长。追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发源离不开生产,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更离不开生产。生产包含的元素呈现复合多元化,也决定了社会发展是各类生产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全面生产理论,指明全面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所以,树立全面生产观就是要树立合理协调物的生产、人的生产,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具体讲,便是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为前提的,其规模、速度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 经济、生产活动都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生态再生产过程的正常机能为前提和保证。全面生产观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重要观点,对解决当今全球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立足于我国实际,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急于获得短期的眼前利益,忽视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肆意从主观出发不顾自然的客观规律和承受限度进行生产开发。只要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概括,便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客观规律出发,关注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直面的重点工作。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改善优化工程技术,将人与技术、自然综合考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