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的分类及其划分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的分类及其划分理论

数三国风流人物,只道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

看唐朝一代盛事,可摇头轻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那一江春水向

东流痴迷,又有多少天妒英才为那翻腾而起

的浪花许下凌云壮志。波浪和它的名字一样

足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敬仰,而在自然科学

和工程界同样如此。要乘风破浪固然需要勇

气,可是在工程实践上却不能鲁莽行事,研

究基础的波浪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其对建筑物的影响。我们在课程上粗略的学习了一些波浪的分类及其划分理论,并进一步查阅了相关的网站和书籍。

第一部分、波浪概述

波浪是海洋、湖泊、水库等宽敞水面上常见的水体运动,其特点在于每个水质点作周期性运动,所有的水质点相继振动,便引起水面呈周期性起伏。因为水是一种流体,它在外力(风、地震等)作用下,水质点可以离开原来的位置,但在内力(重力、水压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又有使它恢复原来位置的趋势。因此,水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近似封闭的圆周运动,便产生了波浪,并引起了波形的传播。由此可见,波浪的传播,并不是水质点的向前移动,而仅是波形的传递。

1.波浪要素

波浪的尺度和形状,通常用波浪要素来表述。波浪的基本要素有:波峰、波谷、波顶、波底、波高、波长、波陡、周期、波速等。

波峰是静水面以上的波浪部分;波谷是静水面以下波浪部分;波顶是波峰的最高点;波底是波谷的最低点;波高(h)是波顶与波底间的垂直距离;波长(λ)是两相邻波顶或波底间的水平距离;波陡(σ)是波高与半个波长之比;波浪周期(τ)是两相邻的波顶(或波底)经过同一点所需要的时间;波速(c)是波形移动的速度,即波长与波浪周期之比值:

第二部分、波浪的分类及其划分理论

因为某些波按其特性可以放在不同的划分区域中,故将在一种划分区域中详细介绍,而其他区域相对省略。

一、按振幅与波长相对比值划分:

(一)小振幅波动(线性波动)

小振幅波动是指波高远小于波长(h<<λ)的简单波动。

1.短波(深水波)

短波就是波长相对于水深很小的一种波动,当其波形向前传播时,称为前进波。

1)小振幅前进波

观测表明,液体表面出现的前进波,当波高甚小时(h/λ、<1/100),其波形接近于一条不断向前移动的简谐曲线。其波长、波速、周期和水深有密切关系。理论证明,波动是随深度而迅速减弱的,水质点的轨迹半径(或波浪的振幅)随深度增加,按指数律递减。因此,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和振幅一样,也随着深度增加按指数律递减

2)小振幅驻波(立波)

进行波在其传播过程中,当进行波遇到海岸时便反射回去,形成反射波,它与进行波相干涉,便形成驻波,它是由两组振幅、波长及周期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迭加而成的。

驻波的特点是波峰没有水平移动,波峰和波谷在一定海区内,具有周期性的升降运动,升降幅度最大断面,称为波腹;波面上没有升降的点,称为波节。在驻波中,水质点运动不同于前进波,在波腹处的水质点,只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在节点处的水质点,仅有水平方向的运动;此外,在波面上其余各点,既有水平分速,也有垂直分速。驻波水质点运动轨迹,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而是抛物线形,质点运动速度最大值比余波大一倍,波高为原来波高的两倍,而波长却保持不变,相邻两个波节间的水平距离为半个波长。

2.长波(浅水波)

除了上面讨论的短波之外,在海洋里还存在一种波长很长的波浪。这种波浪不易察觉,需用仪器进行观测,例如潮波。

长波波速只取决于水深,而与波长无关。这一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如大洋平均深度为3800米,长波波速为690千米/时,即便在浅海,深度以200米计,波速尚能达到160千米/时,可见长波速度传播之快。

长波中的水质点运动与短波也有所不同,其运动轨迹为一扁椭圆,长轴随水深变化不大。也就是水平速度随深度几乎不变,只在海底附近,由于海底摩擦的影响而迅速减小,在海底质点运动为零。但短轴随深度的加大,则呈线性递减。因此,当达到一定深度后,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实际上已接近于一直线,质点基本上只作前后的往复运动,而不具有垂直速度。

(二)有限振幅波动

上面讨论了小振幅波。讨论时,假定了波动的振幅相对于波长为无限小,在这种假定之下,因波动引起的流体质点速度均可视为小量,因此波动函数所应满足的方程和边界条件都是线性的,正因为如此,这些波动属于线性波动理论的范畴。

事实上,在小振幅假定之下得到的结果,无法解释实际波动中的某些现象。为了获得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的理论结果,许多学者努力在理论上加以发展,于是出现了有限振幅波动的理论。

有限振幅波有正弦波(摆线波)、斯托克斯波、椭圆余弦波和孤立波4种类型。

1.斯托克斯波

除了振幅相对于波长不视为小量这一点外,它与前面讨论过的小振幅前进波类似,也是一种无旋转的、表面呈周期性起伏的波动。事实上,小振幅前进波是斯托克斯波的一种特殊情况,如果取斯托克斯波的最低阶段(一阶)近似,它就是小振幅前进波。这种波动是斯托克斯于1847年提出的。此后,由于应用方面的需要,许多学者对这种波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结果在海洋工程和海浪研究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斯托克斯波波面随地点呈现周期性起伏,且不变形状地以固定波速向前传播,其振幅与波长相比不能视为无穷小量。分析这种波动时,假定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运动是无旋转的,重力为唯一外力,表面压强为常值。

2.正弦波(摆线波)

就其外形而言与斯托克斯波类似,波面呈现周期性的起伏,但它是在水质点轨迹为圆(深水情形)或椭圆(常深度水域情形)的假定之下推导出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波动流场为有旋流场。这种波动最早是由捷克学者格尔斯蒂纳于1802年提出来的,但一直未得到人们的重视。60年代以后,由于造船和航运事业的需要,又以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这种波动,并得到了与格尔斯蒂纳相同的结果。以后推广到有限深水域,得到了所谓椭圆摆线波。其结果在海洋工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1)水深为无限时的摆线波

深水摆线波是从以下几个假定出发的:①海洋是无限深和无边际的;②海水是由许多水质点组成的,它们之间没有内摩擦力存在;③参加波动的一切水质点均作圆周轨迹运动,当水质点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水质点运动轨迹的半径皆相等,在垂直方向上水质点运动轨迹的半径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波动前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水质点位相皆相同,即一切水质点角速度均相等。

2)水深为有限时的摆线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