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及纯度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及纯度检测
【实验目的】
1.了解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意义。
2.掌握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方法以及分水器的使用。
3.掌握气相色谱测定产品纯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CH3COOH + n-C4H9OH → CH3COOC4H9-n + H2O
【实验步骤】
1.仪器准备:将25 mL梨形烧瓶、小烧杯和锥形瓶刷洗干净,倒扣在干燥箱中,烘干备用。
2.粗产品的制备
(1)装药品:在50 mL梨形烧瓶中,装入11.5 mL正丁醇(0.125 mol)和7.2 mL醋酸(0.125
mol),再加入3~4滴硫酸,混合均匀,投入两粒沸石。
(2)仪器的安装:在铁架台上,依次放好垫板、电热包,固定好烧瓶的位置使梨形烧瓶中
间半径最大部分与电热包表面相平。按照装置图安装分水器及回流冷凝管,并在分水器中
预先加水至低于支管口1cm。冷凝管中按照“下进上出”的原则通入自来水,冷凝水流量
以出口有水小量流出即可,水流量不可较大以防胶管迸裂。
(3)用电热包加热回流,用垫板层数来调节使球形冷凝管回流速度为1~2滴/秒,反应一段
时间后把水逐渐分去,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在原来的高度。约40min后停止加热,将垫
板和电热包移开使装置冷却,记录分出的水量。冷却后,合并分水器和梨形烧瓶中的酯层。
3.洗涤:在分液漏斗中油层依次用10 mL水、5 mL碳酸钠溶液和10 mL水洗涤,每次都要进行振荡、静置和分离。最后将上层的粗乙酸正丁酯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半匙无水硫酸镁,间歇振荡锥形瓶直到液体澄清为止。
4.蒸馏:将液体倾倒入干燥的25 mL梨形烧瓶中,安装蒸馏装置进行蒸馏,用干燥的小烧杯收集124~126 ℃的馏分,蒸馏结束应立即移开垫板和电热包使装置冷却,量取产品体积以计算产率(密度d=0.882 g/mL)。样本瓶中上次班级色谱分析完的剩余有机物倒入回收瓶中,不可随意倒入水池,将量完体积的产品按台号装入样本瓶中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5.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产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检测产品纯度。
使用仪器为GC7890Ⅱ型气相色谱仪(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内置DM-17型气相色谱毛细管色谱柱(规格:30m×Φ0.25mm×0.25um)。测试条件为进样室:200℃;柱温:105℃;氢火焰监测器(FID)温度:200℃。气相色谱分析图例:
乙酸正丁酯气相色谱图
上图中保留时间为2.543的色谱峰为产品乙酸正丁酯,其含量为93.9%,保留时间为2.014和2.291的色谱峰为杂质峰。
结果记录:收集分水器分出水量:mL;
收集124~126 ℃的馏分:mL;呈(填颜色和是否透明)状态。【注意事项】
1.回流时保持分水器中水位始终低于支管口。
2.浓硫酸不可多加,防止有机物碳化等副反应发生。
3.操作分液漏斗时不能振摇过猛,防止乳化。
【思考题】
1.本实验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的?
2.计算反应完全时应分出多少水?
3.什么叫酯化反应?本实验如何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
4.什么叫回流?比较回流和蒸馏装置的异同。
仪器介绍—气相色谱仪
【简介】
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是样品混合物随载气注入色谱柱,通过对欲检测混合物中组分有不同保留性能的色谱柱,使各组分分离,依次导入检测器,以得到各组分的检测信号。按照导入检测器的先后次序,经
过对比,可以区别出是什么组分,根据峰高度或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
【操作规程】
1.通载气。先开氮氢空一体机氮气开关,再开净化器的载气开关,仪器侧面的压力表指示0.3,并查看柱前压(仪器面板右面的压力表)是否稳定。
2.打开仪器开关。通过控制面板调节各部位的温度,当各部位的温度升到位后,先打开氮氢空一体机氢气
和空气开关,再开净化器的开关,稍后点火。
3.通过色谱工作站判断是否点火成功(基线上移),信号线平稳后,进样,完成实验数据和谱图的输出。
4.气相色谱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待各室的温度降到80℃以下时再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