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龙蛇巴人的图腾崇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9年4月20日Apr.20 2019
第39卷第4期
Vo1.39 No.4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4.098
论龙蛇巴人的图腾崇拜
李 萍
(重庆师范大学 历史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巴人是多支系的民族,其中每一支系的图腾崇拜也不一样,从而造成众多学者对巴人图腾崇拜的不同讨论。
不过,总体来说,巴人崇蛇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以甲骨文中“巴”的字形与蛇相似作为前提,结合关于龙蛇巴人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阐明巴人崇蛇的历史和缘由。
关键词:龙蛇巴人;图腾崇拜;蛇
中图分类号:K892;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4-0210-02
吴敬恒在《避巴小记》一文中认为:“巴,巨蛇也,巴蜀古居西南蛮夷中,巴地多巨蛇,先民习见,以名其地。
”关于巴蜀的得名,陆侃如倾向于“巴蜀命为蛇与蚕”之说,这在他的《评卫聚贤“巴蜀文化”》一文中有所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仍有不少学者讨论并支持蛇称说,如杨华教授认为“巴”即“巴蛇”,或曰“巴蛮”,又谓“巴之夷蜒”,巴有蛇之义。
笔者十分认同上述学者的观点。
巴人崇蛇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巴人是一个多支系的民族,是整个巴族崇蛇,还是其中的一系崇蛇,这点值得我们去思考。
朱世学在《论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起源与表现功能》一文中认为,巴人崇虎始于伏羲,以巴“务相”为代表的白虎图腾氏族受楚族逼攻,往鄂西、川东地区迁移,与蛇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并最终战胜了。
基于朱世学的观点,笔者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巴人崇虎的历史比廪君更早,始于伏羲;二是虎氏族与蛇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
先不论第一点正确与否,第二点说明当时虎氏族与蛇氏族是共存的。
而向柏松则在《从巴蛇到白虎:巴人图腾的转换》中认为,古代巴人的图腾以廪君为界,廪君前是巴蛇,廪君后是白虎,即巴人是从崇蛇转变到崇虎,有时间先后顺序。
笔者认为,崇蛇的巴人和崇虎的巴人其实是共存的,也就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
姜孝德认为:“作为图腾物,氏族名称,‘巴’字,只能是蛇(准备地说是蟒蛇)。
”这种说法太绝对了,虽然“巴”字的甲骨文与蛇有一定的关系,但巴人毕竟多支系,不能说明巴人就是崇蛇的民族。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龙蛇巴人崇蛇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一、甲骨文“巴”字与蛇的关系
就“巴”字而言,其本身的含义或许能反映出巴族的图腾崇拜渊源。
从考古发现的资料得知,最早著录“巴”字的文物当首推商代殷墟甲骨文。
甲骨文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最原始、最可靠的文字史料。
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于“巴”字的记载。
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巴”字在甲骨文中写法很多,但不难看出,其字形与蛇很相似。
研究甲骨学的专家普遍认为“巴”字从“虫”。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巴”这样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蛇),象形。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还解释了“巴”的字形,称“巴”的篆文作张口吞物之形,是那种“能食象”的大蛇。
据管维良教授研究,大巴山、巫山一带(今天湖南、湖北与重庆交界的地带)的巴人,以巴蛇为图腾,称为龙蛇巴人。
《路史·后纪》亦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为巴人。
”在古代,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是一致的,认为本氏族起源于一种动植物或其他东西,而这些动植物就是他们的图腾,即他们的祖先,受到全氏族成员的崇拜。
伏羲是人首蛇尾的一种神话形象,巴人以伏羲为祖先,所以用蛇的形象来表示巴人,说明巴人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氏族而且存在历史悠久。
所以,无论对“巴”作出何种解释,即无论是“蛇”之意或是其他,都不能抹杀“巴”与蛇之间的关系。
古今学者一致认为巴人存在着崇蛇的事实,这点毋庸置疑。
二、龙蛇巴人的崇蛇历史
(一)典籍的记载
关于巴蛇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山海经·海内南经》中对它的描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其蛇为青、黄、赤黑。
”根据上文《说文解字》对“巴”的解释,可知巴蛇并非是一般的小蛇。
就地理因素而言,当然南方多蛇种,尤其是大蛇,北方是很少见的。
笔者认为,“巴蛇”指的是龙蛇巴人,“食”应为“吞并”之意,“象”指的是另一部落的图腾,“巴蛇食象”应该是指龙蛇巴人吞并了以“象”为图腾的部落或氏族。
记载南方多蛇的文献典籍很多,如《楚辞·大招》记载:“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这说明在南方蛇是很多的,而且还与巴人同处一地。
巴人对蛇有着特殊
收稿日期:2019-04-06
作者简介:李萍(1992—),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世界史。
·210·
的情感,是敬畏也是崇拜。
《淮南子·本经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羿断修蛇于洞庭。
”“修蛇”,指的是龙蛇巴人,龙蛇巴人沿长江而下,于洞庭湖与后羿发生了一场战争。
但段渝教授认为,这一巴蛇传说确为后起晚出之说。
(二)考古资料的证实
《淮南子·本经篇》记载:“羿断修蛇于洞庭。
”修蛇就是“巴蛇”之意,该句指的就是羿打败了龙蛇巴人这件事。
管维良教授认为,龙蛇巴人在洞庭湖被后羿打败后,由汉江退居陕西汉中一带,之后融入了汉族。
而在距今约6 000年左右的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中(属于大溪文化类型)曾出土了一件罕见的白陶盘,盘上饰八芒太阳纹,它是由龙(鳄)、肥遗龙(即蛇)、并逢凤鸟纹复合而成,龙(蛇)居于方框中心,方框四周是八芒太阳,芒内外填饰刻划肥遗龙(一种双身蛇),芒外环饰成组的S状双头鸟。
这种蛇纹无疑是湖南大溪文化社会部落的图腾标志,也就印证了巴人崇蛇这一史实。
湖北荆门县车轿大坝战国墓曾出土一柄无胡的青铜戈,上面镌刻一神人,腰间用蛇作为腰带,双手和腿下类似为“双首蛇虺”或者“蜥蜴”,右脚下踩着太阳,左脚踩着月亮,俨然是位巫师。
虽然这件青铜戈出土在楚墓中,有人认为或许是楚国之物,与巴毫无关系,但荆门在那时邻近巴人东境,常有巴人出没其间,更为重要的是,同墓出有巴人的柳叶形铜剑,它的原主人应当是古代巴人。
这应该是龙蛇巴人在举行某种祭祀,刻画的巫师或许就是龙蛇巴人的首领。
三、崇蛇的缘由
一是敬畏说:蛇是喜温喜湿的动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或者发大水的时候,大量的蛇会盘绕在树上。
这种聚集往往使人们产生这样的认知,即是蛇将洪水引来,带给人们灾难,淹没房屋和庄家。
而这种给人们带来灾害的蛇自然成为人们敬畏的对象,进而人们又将这种敬畏的对象神化为本氏族的图腾以祈保佑。
二是友好说。
鼠患在远古时期危害极大,它们糟蹋粮食、毁坏房屋、咬啮器具衣物,蛇能捕食鼠类,于人类有益。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蛇应该是人类的朋友。
于是,巴人认为蛇是守护神,保护粮食,久而久之便成为其图腾。
三是羡慕说。
蛇有蜕皮的生理现象,远古先民看到蛇扭动身体,在粗糙的地面或树上摩擦,不怕疼痛,蜕去旧皮,显露出新的鳞片,蛇蜕皮后更加充满活力,如同再生。
巴人对这种现象无法解释,十分羡慕蛇的新生,这是蛇成为巴人敬蛇、崇蛇的又一原因。
四是生殖说。
巴人认为自身的繁衍充满了神秘感,不过却无法理解这一现象。
但是,他们观察到蛇的外形与男性的生殖器相似,从而生成“蛇性”文化。
在这种
观念的影响下,“蛇图腾崇拜”便成了在生殖崇拜和性文化的融合下形成的一种原始崇拜。
从上述几种学说来看,笔者比较赞成生殖说这一说法。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先人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失,且还没有医疗这一说法,因而古人的平均寿命很低,不足40岁,劳动力十分缺乏。
在古代,人们都希望人口兴旺,多子多福,壮大本族势力。
蛇不仅外表像男性生殖器,也是一种多子的动物。
而且,蛇在巴人生活的区域经常出没,对于想要壮大人口的巴族来说,崇蛇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四、结语
关于图腾崇拜,弗洛伊德提出两个基本定律:“禁止杀害图腾动物和禁止与相同图腾氏族(部落)的异性发生性关系。
”在这一点上,龙蛇巴人把蛇作为图腾崇拜是符合上述两点要求的,这由文献记载和巴人后裔敬蛇畏蛇的习俗可以得知。
虽然有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佐证巴人崇蛇,但目前还有众多学者对巴人崇蛇和崇虎有时间先后顺序持肯定态度,对龙蛇巴人与白虎巴人是否存在同一空间、有无关系持怀疑态度。
随着考古发掘的继续进行,以及各个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出现,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龙蛇巴人和白虎巴人的图腾崇拜并不矛盾。
参考文献
[1]杨华.巴族崇“蛇”考(上)[J].三峡学刊(四川三峡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3):13-24.
[2]杨华.巴族之“巴”字涵义[J].四川文物,1994(2):12-16.
[3]白九江.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杨华.巴族之族源考[J].三峡学刊(四川三峡学院社会科科学学报),1994(Z1):47-58.
[5]杨华.三峡远古时代考古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杨华.巴文化考古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7]刘兴均.说“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108-114.
[8]曾超.“巴”义新说[J].涪陵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72-80.
[9]赵生军.中国古代蛇图腾崇拜刍议[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59-60.
[10]向柏松.从巴蛇到白虎:巴人图腾的转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43-47.
(责任编辑:孟欣)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