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社会史观.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建设工程的社会史观
1、建设工程的文化史观 2、建设工程的宗教史观 3、建设工程的经济史观 4、建设工程与社会变迁
1、建设工程的文化史观 1)文化史观 2)建筑文化史观 3)建筑文化现象 4)树立正确的建设工程文化史观
1)文化史观 a)文化的社会学定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 共有的产品,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 象等。
陶寺遗址——中国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之一位于襄汾 县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距今4500-4000年左右。 这里的窑洞、居址、水井及等级分明的墓葬、龙盘、 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预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诞 生,为尧部落所创造的最初“中国”之所在
浙江省考古所重大考古成果:在
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
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人类也能改变物质 文化。非物质文化的所工程的文化与文化本身同构对应。 建筑作为物质产品,具有物质文化的特征。 建设工程的过程,具有制度文化的内涵。 建筑的形态,具有精神文化的境界。 其中建筑的精神文化,是建筑之灵魂。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在人与 建筑、人与环境融合的文化脉搏带动下, 中国建筑形成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园林 建筑、居住建筑、祭祀性建筑及陵墓建筑 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具有北国淳厚、江南 秀丽、蜀中朴雅、塞外雄浑、云贵高原绚 丽多彩等地域性特点。
五行说以水、火、木、金、土作为构成世 界万物的元素。
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木胜土、土胜 水。
我国原始文明的悠久历史象征---建筑风水 1)《辞海》的风水定义: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
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式,能 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2)古“风水”的概念,一般认为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 《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 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 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等等。 3)现代风水界的定义:风水学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及其科学 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分析人类居住选址、规划、 营造的一门实用技术,俗称“相地术”。 4)其他风水定义:风水的含意就是那些像风, 像水一样透明 的、不可见的, 但却能够对我们的生活、生理产生重大影 响的一些事物. 这就是"风水"之所以叫做风水的字面上的 含意.
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
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
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
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
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
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
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
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
首都。
3)中国建筑文化现象 a)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主义 b)原始文明的悠久历史象征---建筑风水 c)“不破不立”思想风起云涌
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 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营造法式》[宋] 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 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四合院
位于陕西歧山县凤雏村,西周早期建 筑遗址。距今3000年。
它建在一个夯土台上(长45.2、宽32.5 米),总面积约1500平米。它以影壁、门 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两侧配置厢 房,并有回廊相连,形成一个前后两进、 东西对称的全封闭院落。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主义 1、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向往神仙圣境、佛国世界 3、宣扬儒家文化的礼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希冀子孙繁衍生息的生殖观念 儒家思想源于远古男根生殖崇拜, 道家思想源于远古女阴生殖崇拜 5、祈求幸福、平安、吉利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
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1号基址,
是我国最早的宫殿遗址,约距今
3850—3550年。它平面近正方形,
面积近一万平米,方向352º。台基
面高出当时的地面0.8米。基址的中
部偏北处,为一座主体殿堂建筑,
它的四周有围廊,南面有宽敞的大
门,东面、北面还有侧门。
宫殿的主体建筑,平面呈长方
形,东西长36米,南北宽15米。从
a)社会文化定义 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 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 惯。
人类学之父E.B.泰勒 (1832-1917)
文化的三大系统 物质文化(表层,技术系统) 制度文化(中层,社会学系统) 精神文化(深层,意识形态系统)
文化演进
人类文化的最早标志是在大约300万年 前形成的。
安阳殷墟的面积超过30平 方公里,中间一条洹水自 西北向东南流入,小屯村 周围有巨大的宫殿区,西 北是王陵区。此外,还有 居民聚落和手工作坊,包 括颇具规模的铸铜作坊及 烧陶、制骨等多种手工作 坊址。这是3000年前的一 个都城。
郑州商城占地20余平 方公里,这里有巨大 的宫殿区,还有居民 聚落和手工作坊。距 今3600年。
早期社会文化是通过物质文化的片段 保存下来的。
大约4万年以前,人类在世界的大部分 地区出现。开始建造居所。
大约1万年以前,人类社会形成定居点。 逐渐的,城市开始发展。
文化的差异现象 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 主要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
文化的普遍性 人类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文化都具
有相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基础。
文化的要素:符号、价值观、规范、物质文 化。
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学习社会文化。
社会取决于同一文化中互动的人们。
文化是互动的结果。
人类社会和文化不能独立存在。
亚文化:当一个社会中某一群体的文化既 包括主流文化的特征,又包括某些独有的 不为其他群体所共有的文化特征时,这种 文化就叫做亚文化。
反文化:直接挑战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信 仰、理想、制度和其他方面的亚文化,称 之为反文化。
上面的柱洞可以推断,这里原有面
阔8间、进深3间的大型木构建筑。
推测宫殿的顶部是四面坡建筑。这
件偶方彝盖四面坡式样,大致反映
了它的形状。 这是一座布局紧凑,
主次分明,颇为雄伟壮观的宫殿建
筑。它开了后世历代宫殿建筑的先
河。
早期采矿、冶、铸铜遗址以江西瑞昌铜岭发 现的采矿遗址最早,距今3400年。这是在湖北大 冶铜绿山古铜矿拍摄的采矿遗址,可以看到每个 竖井下都连有巷道。这是采用坑采方法,从几十 米下的深处攫取矿石。为了防止塌陷,确保工匠 的人身安全,人们在竖井与巷道内设置完整的木 质支护,使它成为密闭的空间。发掘中从未发现 巷塌人亡的情形,表明它起到了预期的功效。他 们从深处掘取矿石时,已很好地解决了提升、通 风、排水等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