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分析报告
大凉山彝族为什么穷
大凉山彝族为什么穷1.地理位置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3个自治州之一,首府西昌市。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西连甘孜州。
解释以下就是大凉山是西南山脉腹地,紧紧挨着成都平原,在历史上凉山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地方。
不仅仅因为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处,也因为凉山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
不过即使地理位置最重要,也无法改变大凉山与外界的隔绝。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的就是:道路决定走的进多少,走的出去多少。
正如云南比较沿海城市发展缓慢,比起其他地方凉山显得更封闭。
凉山复杂险峻的地势,使得凉山一直以来都很少与外界有来往,也直接导致当很多地方开始发展的时候,凉山还是原地踏步。
2.产业结构和沿海重工业城市不同,凉山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主要产业。
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技术和眼界还是不足以转变自己的产业结构。
201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91亿元,对于一个幅员辽阔,自身得天独厚的区域,这样的生产总值明显是很低的。
不过看一下凉山主要的产业就可以发现,产业未兴,经济止步。
2017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513.02亿元;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67.37亿元。
工业发展不起来,依靠传统的第一产业也就是农林牧渔为主。
这也是凉山穷的原因之一。
3.交通在近几年之前,凉山的交通也是阻碍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便利的交通,也没有成型的交通网络。
当然这也和当地发展、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不过同样符合马太效应,穷没有足够的资本去修路,不修路也只能一直穷。
近两年,凉山道路建设迎来新的希望:截至2017年底,凉山彝族自治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398公里,增长1.75%。
还包括机场、高速公路、数条正在修建的高铁线路,相信这一系列的建设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凉山彝族自治州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调整对策研究
增 幅 高 24个 百 分 点 。 其 中 : 一 产 业 完 成 增 加 值 120 . 第 7 .6亿 元 , 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 l 增 亿元 . 平均来说 地区生产总值 会增加 1 0 1 . 2 0 43 ,对 经济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为 51 ;第 二 产 业完 成 增 加 值 3 1 5亿 亿元 ; .% .% 7. 0 当年第一 产业增加值每增 长 1亿元 , 均来 说地区生产总值会 平 元 , 长 2 .%。回顾 “ 增 96 十五 ” “ 一 五 ” 在 经 济 总 量不 断 增 长 的前 提 增 加 09 7 和 十 , .8 2亿 元 ; 当年 建 筑 业 增 加 值 每增 长 1 元 。 均 来 说 地 区生 亿 平 下 , 山的 产 业 结 构 , 一 、 、 产 业 占 国内 生 产 总值 ( 价) 比重 也 产 总 值 会 增 加 09 2 凉 第 二 三 现 的 . 6亿 元 。这 与理 论 分 析 和 经 验 判 断 相 一 致 。 7 在不 断变 化 .从 20 0 1年 的 3 :O:3发 展 为 2 1 73 3 00年 的 2 .:73 222 统 计 检 验 1 4 .: .. 9 3 _。 此 可见 , 二 产 业 的 比 重 明显 增 加 。 文 将从 计 量 经 济 学 的角 O8 由 第 本 对 回归 模 型 进 行 拟 合 优 度 : R= . 9 9 由 09 9 8和 修 正 的 可 绝 系 数 为 9 度 出发 , 凉 山州 产 业 结构 做 实证 分 析 并 给 出 相 应 的研 究 对 策 。 对 09 9 9 . 明 模 型 对 样 本 的 拟 合很 好 。 .9 9 7 说
21 0 1年
第 1 7期
S IN E&T C O O YI F R TO CE C E HN L G O MA I N N
凉山粮食发展情况汇报
凉山粮食发展情况汇报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之一。
凉山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也是凉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因此,凉山粮食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首先,凉山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
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
加之当地气候适宜,农作物种植周期长,产量高,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凉山地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再者,凉山地区积极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拓宽粮食产业链条,提高粮食附加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粮食销售渠道,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
最后,凉山地区还积极推进农村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水,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凉山地区粮食发展情况良好,得益于丰富的农业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勤劳耕作。
未来,凉山地区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希望凉山地区的粮食产业蒸蒸日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
凉山州区域概况简述201212140327王兰凉山州,全名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少数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占地面积6.04万km²,其下辖17县市,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截至2011年有户籍人口487.3万,常住人口454.10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0%。
因气候、地形、民族特色等因素,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伴随着各景区的扩建、修缮、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雅西高速的通车运行,凉山州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讲不再是个谜团。
关于这个地区的概况,这里将简单的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其发展现状(以2012年数据为例)和未来趋势阐述我对该区域的认识。
一、凉山州目前区域概况:(一)凉山州自然概况:1.自然环境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
处在100°15′E~103°53′E和26°03′N~29°27′N之间。
成昆铁路和川云国道纵贯全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因地势地貌的原因,境内每年夏季是泥石流、山洪、冰雹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凉山州境内多地还是地震多发区,安宁河谷断裂带几乎纵贯南北。
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湿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17℃,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日照幅射总量达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
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30~306天。
独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被有关专家誉为“天然的塑料大棚”。
凉山河流众多,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
民族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在 民族 经济发展 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民族 文化是其生存 的自然空间长期 上 升到 3 . % ,而第一 产业 的 比重逐 步 下降到 l. %。到 75 0 8S 8
为 :3 7 %、4 2 %、2 g %;到 l9 年第一产业 占地 区生 s4 39 Q7 98 凉 山州 民族 经济 发展过程 中 ,特别是彝族族群 与汉族族 产 总值 的比重在下 降 ,第 三产 业比重在上升 ,全 国第一产 业
群交往 发展过程 中 ,处于弱势 地位的彝族族群 ,其 发展如果 占 1. 8 %、第三产业 占3 9 4 2 %,而民族地 区平均水平为 :第一
大力发展 第一产业 ,增加 民族 劳动者收入 ,提 高民族 劳动者 的素质 ,使 民族劳动者真正成为各民族经济发展 的主体 ,从 而推
动 民族 地 区 经济 的全 面发 展 。
关键词 :民族经济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结构
就 业结构
民族经 济 的发 展是 整个社 会经济发 展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族 劳动者真正成为备 民族经济发展 的主体 ,从而推动 民族地 在 民族经 济发展 过程 中以 “ 区域 ”( 为东 中西部 )为划分 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分 依据 的社会经济发展 战略 ,对整体经 济的迅速发展起 到了带 动作用 ,但却忽视 了一个区域 内不 同民族之间经济发展 的差
()年 8 %,第一产 业 7 积累 的结果 ,与 该区域 内经济发 展具有一定的调适 性 ,其存 2X8 ,民族地 区第 三产业的 比重 上升至 3 . 在 具有它 的合理 性 ,因而只有 形成各 民族文 化的互 动机制 , 的比重下 降至 1. 5 %,从数据资料 显示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 0 产业 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1. ( 0 % 如 7
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凉山州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王世斌;王玮;杨世忠【摘要】文章综述了凉山牛、羊产业发展现状,2008年末存栏数683.55万头(只),折1 278.92万个羊单位,产肉量12.57万t,牛奶产量3.63万t,羊毛产量4 718.0 t,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20.85%,产值达27.35亿元,为农村农户增收致富和保障城乡市场菜篮子工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存在问题,一是超载过牧,造成草地资源退化;二是良种化程度低,以存栏量为特征的生产格局,出栏率和商品率不高;三是投入不足,仍以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观念为主,影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按现代畜牧业的特征要求,首先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努力促进凉山牛、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年(卷),期】2010(030)001【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凉山州牛羊产业;自然生态优势;存在问题;对策【作者】王世斌;王玮;杨世忠【作者单位】凉山州畜科所,四川西昌,615042;西昌华宁农牧科技公司;凉山州畜科所,四川西昌,615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9凉山草食畜牛、羊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夺取了31年的持续稳步增长,已成为高、二半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饲养牛、羊品种多、数量大,但各品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态适应区域、生产目的及利用途径。
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发展的转变中,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凉山牛、羊产业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努力把凉山牛、羊产业大州建设成为产业强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1 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牛、羊产业养殖优势凉山州地处四川西南部,一是纬度偏南,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牧草生长期也相对较长,人工种植的冷季型牧草冬季无停止生长期;二是土地资源面积603.70万 hm2,其中草山草坡面积达241.14万hm2(可利用面积198.70万hm2),可食牧草总产量128.33亿kg,农作物秸秆资源40多亿kg,人工种植的优质牧草11.35万hm2,优质牧草产草量达25.55亿kg,为凉山牛、羊产业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三是由于地势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也适宜多种家畜的饲养。
西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西昌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西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也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近年来,西昌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全面了解西昌产业发展情况,特进行一次汇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西昌的农业产业。
西昌地处高原山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农业产业是西昌的支柱产业之一,以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为主要农作物,同时还发展了特色农业,如中草药种植、农产品加工等。
在政府的扶持下,农民们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农业产值不断增长,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西昌的旅游业也是蓬勃发展。
西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著名的泸沽湖、螺髻山、牛背山等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西昌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著名的螺髻山祭神节、火把节等,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旅游业的兴盛,也为当地的饭店、旅馆、特产店等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除此之外,西昌的工业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西昌的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航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一环,每年都有大量的航天任务在此完成。
同时,西昌还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西昌的现代服务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昌的现代服务业也在蓬勃兴起。
金融、物流、教育、医疗等各类服务业纷纷涌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元化的服务。
同时,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服务业也在西昌崭露头角,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西昌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西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西昌的产业发展,共同推动西昌经济的腾飞。
凉山现状分析报告
凉山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区县,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然而,凉山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本文将对凉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凉山状况的建议。
2. 经济发展不平衡凉山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市场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凉山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方面,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但农村地区的发展却滞后。
另一方面,不同县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同时,鼓励各县市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3. 贫困问题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凉山地区的贫困问题相对突出。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
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导致农业收入较低。
此外,教育和医疗资源也相对匮乏,限制了人们的发展机会。
针对凉山的贫困问题,政府应加大扶贫力度,制定有效的扶贫政策。
一方面,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4. 生态环境破坏凉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威胁着凉山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护凉山的生态环境,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推行可持续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模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
5. 结论凉山的现状分析显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破坏是凉山面临的主要挑战。
然而,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方的合作,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为了改善凉山的状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民的生产条件。
同时,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
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么样
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怎么样美姑县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美姑县是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于中国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美姑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发展现状1.旅游业的崛起:美姑县地处于川滇交界地区,拥有较为壮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美姑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冕宁金沙江大峡谷、盘龙江峡谷等景点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美姑县政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业、餐饮业等。
近年来,美姑县的旅游业已经迅速崛起,为当地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农业仍是主要经济支柱: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对美姑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农业仍然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美姑县地处山区,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农业产值占到了美姑县经济总产值的一大部分。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农业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产量较低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善。
3.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美姑县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特色农产品加工、林木资源开发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
同时,美姑县需要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此外,美姑县还需要推动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二、未来发展趋势1.进一步挖掘旅游潜力:美姑县的旅游资源很有吸引力,但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未来,美姑县应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创新旅游模式,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到美姑县旅游观光,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农业产业的升级:美姑县农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升级。
未来,美姑县可以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同时,美姑县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千亿GDP的冷思考——凉山彝族自治州案例分析
23 人 论 0f 民 坛
责 编/ 丰家卫 ( )
的 唯 一 定 量 指 标 , 种 做 法 显 然 是 有 失 偏 颇 的 。凉 山州 干 亿 这 GD 背后 , 然 有 不 少 问题值 得 思考 。 P 仍
一
一
是 坚持 走科 学发 展 的道 路 。 济 的发 展 不能 全 面开 发 , 经
千亿 GDP 的助推 因素
提 升 消 费 ” 2 1年 , 山州 实现 社 会 消 费 品零 售总 额 2 7 亿 , 01 凉 8. 9
元, 同比增长1. 另一方面, 76 %: 随着全 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的 凉山州 作为全国最大 的彝区, 四川省少数 民族 地区的 上涨, 是 全州重点监控的物价指数也水涨船高, 其中食品价格较
赖资源的开发和消耗, 特别是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 而其他资
其 次 , 统 计 数 据 的 构 成 而 言, 从 大项 目的 带 动 作 用过 于 明 源 并未 发 挥 最 大化 的资益 。 今后 , 充分 了解 资源 的 结 构 , 资 应 对 显 。 山州 千 亿 G 有 很 大 比重 是 来 自一 些 大 项 目。 山州地 源 进 行 结 构 重 组与 优 化 , 现各 资 源 板块 间 的无 缝 对 接 , 找 凉 DP 凉 实 寻 处 偏 远 的西 部 山 区, 交 通 和 地 区 发 展 水平 的限 制 , 多企 业 不 可 再 生 资源 的替代 资源 , 受 许 努力 形 成 多资 源 板块 的协 调发 展 以
占千 亿 G 的近 7 % 。 如 果 按 地 区 来 算 , 宁 河 流 域 六 县 一 会 理 石 榴 、 DP 0 而 安 盐源 苹 果 、 波 脐 橙 、 雷 宁南 蚕 丝 、 色苦 荞 茶 、 态 特 生 市 生 产总值 7 49 元 , 2. 亿 占全 州 的 7 . ,“ 昌经 济 圈”实现 生 马铃薯等 , 25 % 西 质优物美 , 供不应求 。 而旅游产业也同样有较 大发 产 总值4 88 元 ,占全 州 的4 . , 彝 区和 藏 区总 共 实 现 生 展 。 自治州 首 府 西昌为 例 , 0 1 , 昌旅 游 业 旅游 人 次接 待 O .亿 09 而 % 以 2 1年 西 产 总值 2 25 元 , 占全州 的2 . 凉 山州 其余 的县 市 中, 9. 亿 仅 93 %。 还 数突破1 0 万人次, 00 这个数字超 过了美国夏威 夷2 1年7 0 0 1 3 万 有 1个 国 家 级 贫 困县 , 住着 大 量 少数 民族 群 众 , 些 地 区交 的游 客量。 1 居 这 西昌市继成 功创 建国家级 森林 城市之后, 正全力向 通 条 件 落后 , 活 水平 较 低 , 未能 对 千 亿 GD 起 到 明显 的 推 着 建 设 现 代化 生 态 田园城 市 的 目标 推 进 。 生 并 P 动 作 用 , 至 是 拖 了后腿 。 甚 如何 让 这 些 地 区 “ 富 ” 来 , 凉 后 起 是 山州今 后 经济 发 展 的 重 点。
西昌历年发展情况汇报
西昌历年发展情况汇报
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近年来,西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将对西昌历年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西昌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西昌自身的努力,西昌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旅游业的兴起,使得西昌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
同时,农业、畜牧业等传统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西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城市交通、水利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建设。
特别是近年来,西昌加快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再次,西昌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西昌拥有丰富的彝族文化和独特的地方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西昌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升了教育质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最后,西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西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西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生态宜居之地。
综上所述,西昌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彝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文化 、 服饰 文化 、 酒文化 、 选 美文化 , 对世人都 有着不 可替代 、 独具魅力的吸 引力。被誉为母 系社会最后 一
( 二) 文化 资源禀赋 与发展机遇 在不断变迁 的历史长河 中 , 凉 山彝族 地 区尽管不
衄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E N G D U M U N I C I P A L P A R T Y C O L L E G E O F C . P . C
石器 时代遗址 距 今已有 4 0 0 0 余年 , 各 历史 时期 的文 物众 多 , 全州馆藏 文物达 2 8 2 8 6 件 。文物保护单位 总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1 0 — 1 2 作者及 单位 : 课题 组 负责人 : 陈学 明 , 中共四川 省委 省直机 关党校 副校 长 , 教授 ; 课题组 成 员: 王喜梅 , 中共 四川省委 省直机 关党校科研 处处长 , 副教授 ; 刘佳 , 中共四川省委 省直机关 党校讲师 、 编辑。 ( 四川成都 , 6 1 0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G 1 2 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6 7 9 { 2 0 1 6 } 0 6 — 0 0 4 0 — 0 5
同程度地受到其他文化 的冲击和 影响 , 尽管解放后一
块 活化 石的泸沽湖畔摩梭风情和社会遗风 , 神秘而 唯
一
,
为世人所神往。木里 的藏 民族风 情是 “ 香格里 拉”
族群 众 的就 业面 , 对于稳定 当地社会 、 实现 凉 山的可
治县 等 1 7 个县 市 , 境 内居住 着彝 、 汉、 藏、 回、 蒙等 1 4
凉山产业的发展趋势
凉山产业的发展趋势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山区边疆地区之一。
凉山地处高山峡谷区,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气候多样,资源丰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凉山产业正迅速崛起,并呈现出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发展趋势农业是凉山地区的传统产业,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凉山的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主导,并且缺乏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然而,随着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凉山的农业正朝着科技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方向发展。
1. 优势农产品的培育:凉山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
政府将重点扶持和培育凉山的优势农产品,如中草药材、高山蔬菜、野生菌等。
同时,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凉山地区大多数农民仍然以家庭农场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
政府将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组织农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农村电商的发展:凉山地区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售困难。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建设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提供物流配送、商品展示和交易平台等支持,推动农产品由线下销售向线上销售的转变,拓宽农民的市场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畜牧业发展趋势凉山地区地貌复杂,植被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
尤其是饲养牲畜如牦牛、藏羊、藏猪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凉山的畜牧业正朝着有机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的方向发展。
1. 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凉山地区具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草料资源,非常适宜发展有机畜牧业。
政府将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畜牧业向有机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 特色畜牧业的培育:凉山地区的畜牧业以饲养牦牛、藏羊、藏猪等为主,这些品种具有优良的适应性和产肉、产毛的特点。
浅析凉山州的区域经济发展
浅析凉山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摘要:凉山州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等不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经济——区域经济,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凉山州以独特的形式形成的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等方面出现了结构不完善,技术性差等问题,另外凉山州的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也日益凸显,这使得凉山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凉山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录前言一、凉山州的区域位置分析1、区域基本概况2、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地形条件气候特征水能资源生物资源3、经济社会背景分析近期经济工业发展成就二、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特色经济不明显2、政府缺乏支持力度,资金人才短缺3、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4、人口问题严重5、资源浪费严重,未能做到因地制宜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三、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策略1、统筹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2、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3、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和整合发展4、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5、推广人才强凉战略,加强基础教育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转变职能,创新机制8、政策制度支持四、结语五、致谢六、参考文献前言区域特色经济是建立在西方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在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的需求下,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国家,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显得尤为突出。
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特色经济成为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区域特色经济的理论研究对协调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凉山州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利用文献法,实际调查法等方法,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跨越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从特色经济产生的背景、内涵和特征入手,深入探析了区域特色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
2021年凉山州旅游业数据分析报告
2021年凉山州旅游业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将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发展,将凉山全域旅游发展放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全省大局中来谋划,加快从文化旅游资源大州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州跨越。
力争到2021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5500万人次,文化旅游产值超1000亿元;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60个以上,争创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
依托资源优势打响文化旅游品牌凉山悠久灿烂的历史、壮美雄奇的河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也构筑起凉山儿女强大的文化自信。
目前,全州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35个(其中4A级景区1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
西昌邛海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
这里是中国东西部商贸文明走廊与南北民族文化走廊交汇的中心,早在张骞尚未打开北丝绸之路之前,这里已经是古南丝绸之路大重镇。
凉山是非物质文化荟萃之地,共有国家、省、州级非遗名录项目373项,省、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
在这块土地上,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太阳历。
十四个世居民族保存良好的原生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创造的丰厚宝藏。
中国美术界、摄影界许多经典作品诞生于凉山,凉山民族歌舞享誉全国,音乐、影视、文学、舞台艺术作品源源不断,众多的音乐人、诗人、传媒人从凉山走向世界,“大凉山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业内关注和媒体聚焦的热点。
与此同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围绕人文历史遗产和自然山水景观,打响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多元融合,努力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州向文化旅游强州转型升级。
3月,“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从今年开始的每年11月,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将在凉山举办,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西部唯一的国际戏剧节,是世界上唯一的冬季国际戏剧节。
凉山州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分析
Ju a o hnqn n e i f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N .6 2 1 orl fC ogi U i rt o i c n eho g (oi e e d o ) n g v sy S e o ac n i t o 1 0 1
21 0 0年底 . 州 共有 工 业企 业 2 1 8户 . 中规 全 45 其
模 以上企 业达 4 6户 、 2 比上年增 加 5 2户 , 新增 销售 收
二 、 山 州 工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分 析 凉
( ) 山州 工业 经济发 展 情况 一 凉
入上亿元企业 1 4 、增加 5 3户 3户 ,占规模 以上企业的 5 . 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全州共有 产业园 区( 9 %。 8 含工
业集 中区 )6个 , 中 , 1 其 省级成长 型特色产业 园区 1 , 个
凉 山州工 业经 济取 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就 . 山工 凉
业 发 展 已进入 快速 增长 时期 . 全州 国 民经济 发 展发 对
作 者 简 介 : 琼 慧 ( 9 2 , , 昌学 院 ( 川 西 昌 6 5 1 ) 韩 1 8 一) 女 西 四 1 0 3V 与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 A济
收 稿 日期 :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0 2 1 —0 — 5
一
、
引 言
元 、增 长 3 % ,实 现 利 税 总 额 1 1 5亿 元 、增 长 O 2. 6
工 业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促 进 凉 山 州工 业 经 济 发 展 的 关 键 。 是
关 键 词 : 业 产业 ; 业 结 构调 整 ; 策 工 产 对
凉山农资调研报告
凉山农资调研报告凉山州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农业是凉山州的支柱产业,农资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凉山农资的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就农资的种类、使用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对凉山州的农资种类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凉山州农民主要使用的农资种类有农药、化肥、种子、农机具和农膜。
其中,农药和化肥是农民使用最多的农资,用于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作物产量。
种子是农民进行种植的基础,农机具可以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而农膜可以保护作物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
其次,我们调查了凉山州农资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率较高,几乎所有农民都在使用。
种子的使用率也很高,但有部分农民还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
农机具的使用率较低,主要是由于设备价格昂贵和农民的负担承受能力有限。
农膜的使用率较高,但部分农民对其使用方法不够熟悉,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最后,我们分析了凉山农资面临的问题。
首先,农资的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其次,农资市场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农民在购买时难以分辨真伪。
再次,农资的使用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农民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最后,农资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措施。
综上所述,凉山州农资的使用情况较好,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建议加强农民的农资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水平;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大对农资环保的研发力度,减少农资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凉山州的农业生产将会进一步提高。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国土资源局二○一○年六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组长:蒲波州政府常务副州长副组长:许正模州政府副州长杨金明州政府副秘书长张邛林州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胡绍定州监察局局长刘锋州发改委副主任古强州攀西办副主任刘华州经委副主任日黑莫日作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康州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平州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周正才州环保局副局长吉克巫勒州林业局副局长罗西蓉州财政局副局长赵建民州水利局副局长王英州旅游局副局长高业峰州农业局副局长雷鸣州交通局副局长杨文儒州畜牧局副局长周晓明州安监局副局长马岚州工商局副局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下设机构成员名单(一)办公室主任:杨金明常务副主任:张邛林副主任:日黑莫日作李康徐辉(二)综合组组长:日黑莫日作成员:周远德凌鹁锐杨建平肖言秀胡友呷郝绍权宋斌谢丹枫卓鹏勃(三)编制组组长:李康成员:唐文春何真毅蒋兴奎何琴周远德凌鹁锐杨建平肖言秀郝绍权殷万清尹丕华李军刘锋贾文兴曹德正周学军付晓红赵建民肖洪俊严和平谢正东刘宗平(四)编制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编写人:何真毅吴清照李佑国周开灿冯启明牟瑞芳张杰蒋军胡梅石芳(五)专家顾问组组长:徐辉成员:赵支刚曾祥贵梅必贵杨大宏何端臣赵其祥赵光明张开国刘金河马克俊邓世学杨宗仪唐世春目录前言 (1)一、现状与形势 (2)(一)经济社会概况 (2)(二)矿产资源形势 (3)二、指导原则、规划目标与任务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6)(三)规划目标 (7)(四)主要任务 (9)三、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 (12)(一)加强地质矿产调查 (12)(二)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勘查 (13)(三)矿产资源探矿权总量调控 (17)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 (18)(一)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18)(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21)(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25)(四)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27)五、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30)(一)总体要求 (30)(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域划分 (31)(三)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2)(四)积极推进矿区土地复垦 (33)六、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一)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35)(二)改善规划实施环境 (38)前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及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加强和改善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凉山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按照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凉山州实际,制定本规划。
凉山苦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凉山苦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这里地势复杂,气候多样,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凉山苦荞作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得到了高度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对凉山苦荞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凉山苦荞产业的发展现状1. 农作物多样化:凉山苦荞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作物,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种植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农民通过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苦荞的产量和质量,为凉山地区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 产业链完善:随着苦荞产业的发展,凉山地区建立了完整的苦荞产业链。
从苦荞种植、收获、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和机构参与。
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有助于提高苦荞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3. 市场需求广泛:苦荞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凉山苦荞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健康功效,逐渐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苦荞粉、苦荞茶等苦荞制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二、凉山苦荞产业的未来趋势1. 农业科技的应用:未来,凉山苦荞产业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应用。
例如,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施肥技术,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苦荞种植信息化平台,提供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和经营苦荞种植。
2.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在未来,凉山苦荞产业将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和知名度的苦荞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拓展市场,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额。
3. 产业融合与升级:凉山苦荞产业将以多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
通过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如食品加工业、酒业、旅游业等,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
同时,加强苦荞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更多的苦荞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4. 创新研发与产业示范:凉山苦荞产业将加强创新研发和产业示范。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苦荞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推动苦荞产业链延伸和优化。
西昌综合分析报告
西昌综合分析报告1. 引言西昌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本文将对西昌市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交通状况、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西昌市的发展状况和潜力。
2. 经济状况分析西昌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旅游和能源开发为支柱。
农业方面,西昌市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还有水果和蔬菜种植业。
旅游业方面,西昌市以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如四姑娘山、稻城亚丁等景点。
能源方面,西昌市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昌市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GDP稳步增长,财政收入逐年提高。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西昌市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西昌市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农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而其他产业相对较弱。
这就需要西昌市在经济发展中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 人口结构分析西昌市的人口总量近年来呈稳步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西昌市的常住人口为5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约占70%。
另外,西昌市还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附近。
在人口结构方面,西昌市的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年轻,青壮年人口占比较高。
这也为西昌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持。
然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显现,西昌市也面临着养老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保障,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4. 交通状况分析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西昌市的交通状况相对良好,主要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
公路方面,西昌市拥有发达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周边的城市和乡镇。
主要的国道和省道穿过了西昌市,便利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铁路方面,西昌市有西昌至成都的铁路线,提供了便捷的铁路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彝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分析1、方法背景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 - Share Method) ,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后由邓恩E s和埃德加·佛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
偏离份额法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2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
如果一个区域各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同一产业增长速度完全相同,则排除由于各区域同一产业竞争力不同造成的增长速度上的差异,那么一个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则由结构因素所形成的。
如果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全国完全相同,那么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只能由区域竞争力来解释。
因此,偏离份额分析法既是一种能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即结构因素与竞争力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是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结构决定因素差异的比较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 ,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基本原理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数学模型建立现在假设区域i 在经历了时间[t,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
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 经济总规模为b o i ,(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 )经济总规模为b t i ,。
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 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 o ij ,,b t ij ,(j=1,2,···n)表示区域i 第j 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
并以B 0,B t 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 0,j 与B t j ,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 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r ij =,0,,ij ij t ij b b b -(j=1,2,···n ) (1)所在大区或全国j 产业部门在[0,t]的变化率为:R j =0,0,,j j t j B B B -(j=1,2,···n) (2)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b 'ij =,0,B B b j ij •(j=1,2,···n ) (3)这样,在[0,t]时间段区域i 第j 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 ij 可以分解为N ij 、P ij 、D ij 三个分量,表达为:G ij = N ij +P ij +D ij (4)N ij = b 'ij •R j (5) P ij =(b o ij ,—b 'ij )• R j (6)D ij = b o ij ,•(r ij —R j ) (7) G ij = b t ij ,—b o ij , (8)其中:份额分量N ij 代表全国平均增长效应,指地区标准化的产业部门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结构偏离分量P ij 代表产业结构效应,指地区产业部门比重与全国该部门比重差异引起的该部门增长相对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假定地区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一致,从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P的值ij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区域竞争力偏离分代表区域份额效应,指地区与全国同一部门增长速度不同引起量Dij的值越大,说明地区的偏差,反映了地区相对于全国的竞争能力,Di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
3、区域选取和产值数据选取2006年至2011年省和凉山州的GDP值(单位:亿元)Array设2006年为初始期(基年),2011年为末期(截止年)。
2006年凉山州经济规模为i,0b,2011年凉山州经济规模为t i,b。
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把凉山州经济划分为三大产业部门,0ij,b,t ij,b分别为表示凉山州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的规模,并以0B,t B表示省2005年和2011年经济总规模,以j,0B,t j,B表示凉山州所在的2005年和2011年底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产业部门规模以三次产业的产值算。
表示凉山州第j个产业部门在2006到2011年的变化率,表示凉山州所在的在2006年到2011年的变化率。
b表示省各产业部所占的份额将区ij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
4、构建shift-share分析表单位:亿元区域i 总的经济增量G 择可以些为以下形式:i i i i D P N G ++=∑==ni j ij i R b N 1'*jni ij ij i R b b P *)(1'0,∑=-=)(*0,j ij ij i R r b D -=∑由计算可得:92.483=i G 38.253=i P 38.110=i D分别引入tj t ij t j j ij j B b K B b K ,,,0,0,0,,==为i 区域j 部门在初级与末期占同期全省相应部门的比重,则i 区域对于全省的相对增长率为: u W L *=∑∑∑∑=====nj j n j tj nj tj j nj jt j BB B KB K W 10,1,1,0,10,**∑∑===nj t j j t j nj tj B KB Ku 1,0,,1,**由计算可得:97.0=W 1=u 97.0=L5、数据分析A 、Gj=483.92,L 小于1,则凉山州区域增长慢于省B 、Pi=235.38,W 小于1,这说明凉山州经济中的产业、增长快的部门比重小,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差,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小。
C 、Di=110.38,u=1,这说明区域各产业部门的增长势头不明显,不具有很大竞争力。
D 、'ij b >0,Rj >0,Nij >0,说明该凉山州增长部门为全国增长性部门。
E 、'0,ij b >0,rj —Rj >0这说明凉山州的增长部门在全国均为增长性部门。
F 、Pi=235.38,W <1,这说明凉山州产业结构较为不合理,增长性部门在区域全部产业中占比重较小,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省主导产业分析优化主导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特殊的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条件决定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主导产业,以部分贡献程度大的,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的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本文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研究所搜集到的的有关产业的数据,从而筛选出适合的主导产业。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分类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对象的决策问题,设立科学合理的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的基础。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产业关联效应基准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关联基准。
这一基准的含义:应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有三种形式:一是前向关联效应;二是后向关联效应;三是旁侧关联效应。
而政府应优先发展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程度大的产业,以主导产业为动力,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
2 区位比较优势基准该理论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大卫•嘉图以及赫克谢尔和俄林。
不同的区域都具有某种资源的相对优势,但是又不可能同时具有所有的优势。
因此只能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部门,逐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产业结构。
区位比较优势体现产业的外在属性,一国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必须在优先考虑如何进行区域合理分工进而建立产业发展互补机制的前提下,才能逐步促成、发挥和保持竞争优势。
区域现有的经济基础是主导产业选择的背景,可以用区位商、产业贡献率等来分析现有产业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
3 收入弹性基准产业的增长潜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弹性基准是指在国际和国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它表明产品的产品需求增长对收人增长的敏感程度。
收入弹性大于l的产品和行业,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弹性小于1的产品和行业,增长速度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高,选择这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促进整个产业持续高增长率,有利于创造更多国民收入。
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品的产业部门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占有更大的比重。
4 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筱原两基准之一。
它是指某一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与其他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之比,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
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按生产率上升率基准选择主导产业,就是选择技术进步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因此,也被称为比较技术进步率基准。
这一基准反映了主导产业迅速有效地吸收技术进步成果的特征,优先发展全生产要素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有利于技术进步、提高创汇能力、改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提高整个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
5 技术密集度基准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不仅通过影响产业技术进步而影响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而且具有提高产业增加值率的作用(技术含量高使附加值高)。
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与就业功能有一定的反向变动关系。
综合生产率指标,包括了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等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但劳动生产率毕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会相对减少就业量;而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带来的技术进步、生产率上升率和增加值率,不一定影响产业的就业功能。
6 就业基准从产业的要素密集度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弱,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分为两种情况: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弱。
但是,各个产业的实际就业功能及其差别,还要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特点。
从产业的相对就业密度看,一方面是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或产品销售收入所对应的就业人数;另一方面,可以从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来分析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资本量。
7 可持续性发展基准制造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小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来考察,因为物耗和能耗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的部分容,而环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来。
至于高污染产业有负的外部性,我们可以将这些产业排除在外。
这里主要通过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来考察我国制造业中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