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夏季常用的降温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舍夏季常用的降温措施
摘要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高温天气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为了减少高温对猪群造成的热应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温度,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介绍目前猪场常用的猪舍隔热、猪舍遮阳与绿化、蒸发降温及通风等降温措施。
关键词猪舍;隔热;遮阳;蒸发降温;通风
夏季天气炎热,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5℃以上,高温可导致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空怀及后备母猪乏情或行为乏情(发情表现不明显但是可以排卵);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弱产、死胎、木乃伊;育成育肥猪采食量低下、增重缓慢、易感染疾病等。
因此,在夏季养猪生产中,猪舍要从猪舍隔热、防暑降温、通风等方面入手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猪舍隔热
隔热就是阻止舍外热量传到舍内。
其隔热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所用建筑材料的热阻值和蓄热性能,热阻值高、蓄热能力强的外围护结构,传入舍内的热量少,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可减轻内表面对猪的热辐射。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和结构,保证达到理想的隔热效果。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辐射屋顶,易将辐射热传到舍内。
为了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以防暑为主的地区可采用通风屋顶。
即将屋顶建成两层,层间的空气晒热变轻,从排气口排出,冷空气由进气口流进,从而减少传至屋顶底层的热量。
浅色和光亮表面的反射能力比深色、粗糙表面强得多,故猪舍屋顶和阳面墙要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
有研究表明,用白水泥加石灰或用建筑用白色隔热涂料将猪舍屋顶刷白,可降低舍内温度2~4℃。
2遮阳与绿化
为了降低猪舍周围环境的温度,可利用一定的设施遮蔽太阳辐射。
窗户上可加一水平板以遮挡由窗口上方来的阳光;对于设有运动场的猪舍或日光温室猪
舍,在夏季应设置凉棚或种植藤蔓植物遮阳,猪舍朝北方加铺遮阳网或加宽屋顶挑檐。
绿化不但具有净化猪场空气、改善小气候状况、美化环境等作用,而且还具有缓和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温度的作用。
夏季应通过绿化遮荫尽可能减少太阳辐射热,因此应加强猪场及周围地区的植树种草,以降低环境温度,但高大树木不宜多种,以免影响通风,招来野鸟对防疫不利。
3蒸发降温
在高温环境中猪主要依靠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高于皮温时,机体只能靠蒸发散热来维持体热平衡。
因此,直接对猪体进行喷淋,可有效缓解猪的热应激。
一般使用滴水器、喷淋器或气雾器将猪体弄湿,由于水温低于猪的体温,通过传导对流可加速体热排出;猪体表水的蒸发吸热也可促进体热的排出。
喷淋器或滴水器的运行应间断而频繁。
皮肤上的水要经lh才会蒸发干净,所以持续运转只会徒然增加耗水量和耗电量,而并不增强降温效果,一般每隔45min连续喷淋1次,每次持续3~5min。
另外,地面洒水、屋顶喷淋、舍内喷雾、湿帘降温等均可起到环境降温的目的。
4通风
夏季当舍内气温高于舍外时,通风可以将舍内的热量带出舍外,还可以加大舍内气流的速度,当经过猪体时,带走散发的热量,同时可促进猪体蒸发散热。
机械通风是北方主要采取的降温措施之一,但通风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影响:
(1)地形。
地形与气流活动关系密切,场址选择一定要选在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忌选在背风、窝风场所。
(2)猪舍朝向。
猪舍朝向对通风降温有一定影响。
在炎热地区除考虑减少太阳辐射和防暴风雨外,必须同时考虑夏季主风向。
(3)猪场建筑物布局。
猪场建筑物布局和猪舍间距除考虑防疫、采光等外,还应注意考虑通风,布局应合理,间距不可过小,一般不低于10m。
(4)猪舍内结构。
为了有利于通风,猪舍内不宜设隔墙,各圈间隔墙,尤其是圈舍与通道间隔墙最好用铁栅栏代替。
(5)通风位置。
为了加大舍内气流速度,保证气流均匀并能通过猪体周围,应合理安排通风口位置。
进风口应设在正压区内,排气口设在负压区内,以保证猪舍有穿堂风;进风口应均匀布置,以保证舍内通风均匀,使猪舍各处的猪都能感受到凉爽的气流;为使气流经猪体周围通过,可设地脚窗通风。
(6)猪舍跨度。
猪舍跨度也影响通风效果,跨度小的猪舍通风路线短而直,气流顺畅;跨度超过l0m,通风效果差,较难形成穿堂风。
5参考文献
[1] 李建国.畜牧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王照福,曾昭光.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席磊,周道雷.猪舍夏季降温的技术措施[J].猪业科学,2006(5):62-64.
[4] 田允波,施振旦.夏季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影响与对策[J].养猪,2005(3):14-16.
[5] 蒋宗勇.公猪热应激的防治[J].养猪业,2006(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