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李瑞芹
【教材分析】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看似平淡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

通过讲述小骆驼因小红马嘲笑他难看而委屈,到沙漠里亲身体验后,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故事,赋予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事物,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对于自己,更要树立起自信。

课文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并能简单口述。

【教学难点】
领悟寓意,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多种形式的朗读、句式练说进一步感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让学生认识骆驼的自豪。

最后让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扮演小红马与小骆驼再次相遇的情景,各抒己见,达到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张扬个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板书: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这句话是谁说的?(小骆驼),它是带着怎样的语气说的?(自豪)
2.小骆驼给我们带来了生字朋友,他想考考你还认识吗?
小骆驼夸同学们读得准确、好听。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骆驼心情的变化:委屈——自豪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心情的反差这么大,中间发生什么事了?
首先让我们去了解它是为什么而委屈呢?(板书:委屈)
二、朗读品悟,说理解的话。

(一)精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委屈”
1.故事是如何发生的?指名读第一节。

从小骆驼照“镜子”你体会到什么?
小骆驼像我们同学一样,也是个注重仪表之礼的孩子,没事去小河边照照“镜子”,本来挺开心的,可是小红马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丑?
和小红马相比,小骆驼长得是很奇怪,很难看。

所以小红马很是看不起小骆驼,你能把小红马的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读)
我们学习文章,除了要关注人物的语言,人物的动作、神态也不能忽视呀!你还从哪里看出了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呢?(喷着响鼻,指名读)
听了你的朗读呀,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出示)“嗤之以鼻”,用鼻子来吭气,真看不起人。

现在你能把小红马说的话读好吗?
谁能学着小红马的样子,读好他说的话吗?(指名读,齐读)
2.过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心情怎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

)这里的“委屈”是什么意思呀?谁来读好这个词?有点自卑。

3.如果你在外面受了委屈,你会怎么办?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

它会怎样说呢?请同伴之间讨论一下,指名交流。

(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


听了小骆驼的话,妈妈的心情怎么样?指名答,(心疼、疼爱)
5.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
6.课件展示:妈妈的话
(同伴扮演小骆驼和骆驼妈妈来读课文第二小节,指导学生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让我们再次用心疼的语气来读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

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了解沙漠,发现作用,感受“自豪”
过渡: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向沙漠进发。

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请你快速读读课文3-4自然段,将这些词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并在一边写上你的感受。

不动笔墨不读书。

[出示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
你能来读好这些词语吗。

(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
(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绿色植物很少,风沙很大,而且水几乎没有,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1.(指名交流)
2.{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6、教师适量引导谈话:同学们,沙漠里的气候和环境太可怕了,绝大部分动植物都难以生存,
面对气候这样恶劣的沙漠,骆驼妈妈为什么要亲自带小骆驼在沙漠走一趟呢?这趟沙漠旅行会带给小骆驼怎样的收获和体验呢?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明白在沙漠行走不易,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读课文3、4节,联系沙漠的特点,边读课文边圈出体现脚掌、驼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再好好读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自读自悟,培养边读书边批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7.让我们具体去看看吧!
过渡:就这样,母子俩一起走进茫茫的大沙漠,他们边走边聊,面对松散的沙子他们怎么办呢?
脚掌
(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1)看妈妈说的话中有个“?”,谁能用上“。

”说这句话。

指名说
(2)看,用上句号说意思没变,但用问号说更能肯定骆驼脚掌是陷不进。

所以
(3)骆驼妈妈在说这句话时,她内心会觉得怎样?(自豪)谁能用自豪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哪个词也可以看出妈妈说这话时很自豪。

(多亏)
(5)谁能抓住多亏读出妈妈自豪的语气?指名读
(6)教师小结:看!抓住关键词,也能体会出(自豪的语气)人物的心理活动。

驼峰
过渡:面对无边无际的沙漠,没有任何食物,小骆驼开始担心起来
指生读句子、说作用。

【相机板书:驼峰存养料】
(7)出示句子: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哪句好?“够”和“足够”这两个词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
(8)指名回答
(9)【预设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够”说明刚满足。

“足够”说明很充足还有剩余。


(10)小结:一字之差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在平时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会恰当运用词语。

(11)说这话时妈妈用什么语气?(自豪)指名读你也自豪地说说这句话。

(12)抓住“足够”齐读句子,体会骆驼妈妈内心的自豪。

(13)(师小结:看通过小骆驼与骆驼妈妈的对话,我们了解了骆驼身上各部分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叫语言描写。

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使用呀!)
睫毛
(13)过渡:沙漠里的天说变就变,就在小骆驼与妈妈说话间,风沙又来了。

(放风沙声音)小骆驼该怎么办呢?指名回答。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

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14)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读这句话。

指名读。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没进一点儿沙子”难怪小骆驼沙漠旅行结束后会默默地想;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15)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16)抓住“!”再读最后一句话,读出小骆驼的兴奋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内容,在合作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朗读中提升对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脚掌、驼峰、睫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不经历风雨,难长成大树。

一趟沙漠之行,小骆驼长了不少见识。

话又说回来,小骆驼能顺利地走出沙漠,离不开妈妈的帮助。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骆驼妈妈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了吗?
三、总结提升,说自己创造的话。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心里美滋滋的,它一边走一边笑,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小溪边。

真是无巧不成书,小骆驼又碰到了那匹俊俏的小红马。

小红马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你长得这么难看,怎么还来照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可以续编故事,也可以同桌两个同学边说边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2、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它可是我们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沙漠之舟”。

请看《沙漠之舟》这篇短文。

生读文章。

3、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4、曾经让小骆驼十分自卑的长相,也让他找到了自豪的感觉。

在生活中,学习上,你一定有许多值得自豪的地方,能跟大家说说吗?现在请你说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说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听了同学们说得的话,老师也想说一句:我感到自豪的是今天我和三7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让我们记住自己值得骄傲的地方,在书上写下来。

5、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师总结:是呀,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同学们,在这堂课上,你们学得那么投入,表现那么出色,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曾经不是很自信的同学也找到了自豪的感觉。

我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五、创新实践,拓展延伸。

1.说一说:以小骆驼的口吻说说自己的特点。

2.演一演:把故事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

3.写一写:将小骆驼和小红马的第二次相遇写出来。

4.找一找: 收集外表难看,但实际上用途很大的例子在班上讲一讲。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板书设计: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作用
委屈————自豪
脚掌
睫毛
驼峰
教后反思: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有趣的童话。

故事里的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让孩子们喜欢,作品通过用有趣、温暖,充满了想象的语言叙述了沙漠之旅,小骆驼亲身体验到了自己原认为长得难看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沙漠中生存的必要条件,由自卑转为自豪的故事,我在执教时,始终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与小骆驼进行心灵的对话,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

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我的这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

课堂上我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表演读。

整堂课最后,我又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说上一句话,再迁引到学生身上,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

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今天这堂课上我得到老师的多次表扬。

”这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活”了起来,“火”了起来。

一个个眉飞色舞,欢声笑语,清真意切。

这一对话使“潜在文本”转化为“现实文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彰显生动课堂魅力。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得更自信。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怎样使学生了解到骆驼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我并没有进行空泛的说教,简单的告诉,而是运用表格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初步获得答案,完成表格。

这样,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在自学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组内互相补充,提炼,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的知识,就记得更牢,学得更扎实,也让学生学得更自信。

三、紧扣课题,巧设平台深化主旨。

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关键性的话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紧扣,在教学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时,不断反复地朗读体会这句话,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一步步地深入,使课文主旨的揭示有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课结束前,我没有急于作总结归纳,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谈谈曾经因什么而感到自豪?为什么感到自豪?从而对美的看法达到一个高度,让他们树立正确地审美观。

在谈收获时孩子们说到:“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人各有各的长处,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而不看长处”……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提升本课的主题,学生由骆驼的自豪引发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

当然,这堂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整堂课的教学,我虽然注意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但处理的还不够深入,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