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
中西称谓的文化差异
中西称谓的文化差异信电08-3班姚远04081444一、中西称谓之差异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不论父母其父亲共用一个词“grandfather”,而“grandmother”既指奶奶亦指外婆,简单又笼统。
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将父或母的双亲分得很清楚。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中的“uncle”和“aunt”。
,对应于中文的“伯伯、叔叔、舅舅、。
姑父、姨夫等,姑妈、婶婶、舅妈、姨妈”等,既要分出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又要分清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甚至还分排行大小。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只分性别不分甥侄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不分堂表和性别。
而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
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英语中的称谓却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
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
年轻人称老年人,直呼其名,通常只在其姓氏前加“Mr.”“Mrs.”,男子统称“Mr.”,称已婚女士“Mrs.”未婚女士“Miss”。
二、中西文化差异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最新word论文】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互译【外语翻译专业论文】
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互译中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
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AbstractLanguageisthecarrierofculture,kinshiptermisnotonlyapartoflanguageb utalsoakindofcultur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kinshipterm sreflec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tosomeextend.Fromtheco mparativeanalysisofusagesandmeaningsof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 ineseandEnglishwhichpeoplefamiliarwith,thepaperistorevealtheculturalimplicationinit.Theybelongtodifferentkins hipaddressingsystemsalsohavedifferentusagesofkinshiptermsanddevelopmen ts.Themainreasonsforculturaldifferenceslieinthefamilystructure,consang uinity,patriarchyconcept,cultureadoptionandcourtesyprinciple.Thecompar ativeanalysisofitsfeaturesandusagescanhelpustounderstandtheculturaldif 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Basedonthegreatdifferencesinthetitlea nd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dtheircomplicatedp ragmaticintentionsandculturalimplicationsinuse,thepapersystematicallyc omparesthetwosystems,andrevealstheirrespectiveculturespecificimplicati ons.Finally,threemethodsarepresentedonhowtotranslateaddressingformsbet weenChineseandEnglish.Keywords:kinshipterm;culturaldifference;comparison;translation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第2卷第2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2,No .22000年6月J .of Wuhan Uni .of Sci .&T ech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ne 2000 收稿日期:2000-01-18 作者简介:肖巧玲(1975-),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助教.浅议英汉称谓语所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肖巧玲(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摘要: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比较了英汉语称谓的异同,分析研究了称谓语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称谓语;文化;英语;汉语;历史中图分类号:G 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00)02-0083-0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象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
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习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而且要通过它逐步熟悉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称谓是引导交际的“先驱者”,它强烈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他们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政治背景、道德传统密切相关。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联系社会文化语境,透视称谓语中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称谓体系比较英汉语的称谓体系不尽相同,但都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部分。
(一)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也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惯。
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有:Mother,Father,Un-cle,Aunt,Grandfather ,Grandma,Son 等,主要是称呼亲属成员,也有少数可用于非亲属成员,如:Aunt Betty ,Uncle Jackson 等,使用并不普遍。
在家族内部,称谓模糊,不分年龄、性别、父系、母系,如:brother ,aunt,cousin 等。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
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称谓语在英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彼此关系的称呼方式,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1.先生/先生 - Mister在英文中,先生(Mister)是男性通用的称谓,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对熟人,使用都很普遍。
而在中文中,先生一般用于成年男性的尊称,比如老师、医生、律师等,但也可用于对长辈的尊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先生更注重平等和礼貌,无论是对陌生人还是熟人都使用同一个称谓。
而中文的先生则更注重尊敬和尊重,尊称一些特定职业的男性。
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待尊重和互动方式的不同心理取向。
2.女士/太太 - Mrs.在英文中,女士(Mrs.)是已婚女性的尊称,太太(Miss)则是未婚女性的称谓。
在中文中,女士(或夫人)通常用于对年龄较大、地位较高的女性的尊称,而太太则用于对已婚女性的通称。
文化内涵:英文的Mrs.和Miss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性别和婚姻状况的不同标准,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身份识别。
而中文的女士/太太则更注重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观。
3.阿姨/叔叔 - Aunt/Uncle在英文中,Aunt和Uncle是亲戚关系中的称谓,但也可用于对年长者的尊称。
在中文中,阿姨和叔叔则更广泛地用于年长者的尊称,无论是否有亲戚关系。
文化内涵:中文的阿姨和叔叔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尊老敬老的传统。
而在英文中,Aunt和Uncle则更注重与亲戚关系的联系,反映了家庭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
4.小姐/奶茶妹/女神 - Miss在中文中,小姐(或姑娘)是对未婚女性的通称。
而奶茶妹和女神则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用于对外貌或魅力相对出众的年轻女性的美称。
在英文中,Miss通常用于对未婚女性的尊称。
文化内涵:中文的小姐和网络流行语奶茶妹、女神,都源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娱乐文化,更注重对女性的美貌和吸引力的赞誉。
从亲属称谓看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
中西方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传统的差异。
导致人们对亲属关系的称谓产生不同的重视程度,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文从汉语和英语对人际关系称谓不同的传统观念,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求在对外交往和语言学习中中减少误会.以便更好的加强对外交往和对英语的认识关键词:亲属称谓宗教基督教儒家思想文化传统差异1 引言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
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
文化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则非常宽,整个人类文明包括饮食、建筑、艺术、宗教、风俗习惯、思想和语言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
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学习外语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同时,学生和教师应该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些影响呢?本文将尝试在词汇这个层面通过比较东西方不同的亲属称谓不同内涵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不同文化传统因素,亦即东西方世界建立的哲学基础一儒、释、道思想和基督教一对于言的不同理解。
以便人们在对外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好外语,让英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组织教学。
中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互译
中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互译摘要: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
称谓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所以称谓语的不同正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本文从人们比较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
汉语称谓语系统是复杂的、严格的、精细的,而英语称谓语系统结构简单、笼统、含糊。
汉语称谓语系统具有高度描述性,而英语称谓语系统具有概括性。
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对中英亲属称谓语的分析和对比,就可以窥探到中英文化的差异,从而提出中英称谓语互译的两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文化差异,互译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和文化。
称谓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所以称谓语的不同正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一种符号,还要学习语言中的民族文化。
称谓语“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的称谓语系统各有特色。
反过来说,不同的称谓语系统也反映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
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一、中西方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它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属次序确定的。
如爸爸、妈妈、叔叔、哥哥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而英语亲属称谓系统却要简单、笼统得多。
1.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具有高度描述性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而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要严格区分。
汉语称谓语的繁复和精细都体现了它的高度描述性。
汉语称谓语要区分长辈与晚辈,如哥哥、弟弟等;要区分姻亲与血亲,如伯父、叔父等;要区分宗族与非宗族,如爷爷、外公等;要区分父系与母系,如叔叔、舅舅等。
中外亲属称谓的差异
表姊 妹
f t e ’ s se ’ d u h a h r S it r S ag— tr ;f ma e c u i e s e l o sn
公公
h s a d’ ah r u b n s fte
女 婿
d u h e ’ o — i— a n lw
分。 如哥 哥 、 姐姐 和弟 弟 、 妹妹 。 而英 语 的
亲 属称 谓 仅 用几 个 词 就 能 全 部 涵盖 。 有 时甚 至连 男女 也不 分 .如 c u i 词可 os n一
可 以称 年轻 的小 男 孩为 sn o 。长 辈对 晚
辈 的称 呼 比较随便 。通 常可 以直呼 其名 ( 用 呢称 ) 多 ,也 可 用 My b y o ,My g i d, My c i ,My c i rn等 称呼语 。 hl d h de l
妈 。sn这个 词 也 具 有 亲属 性 和社 交 性 o
外甥 、 孙 ; 外 区分 父 系母 系 , 叔 叔 、 如 姑
妈、 堂兄 和舅 舅 、 妈 、 兄 ; 姨 表 区分长 幼 辈
两 种 属性 。一 方 面父 母 可 以 直接 用 sn o
称 呼 自己的儿子 ; 一方 面 , 长 的人也 另 年
高祖父
r a a n ft e g e tg e tga d ah r r r
内兄/ 舅子 大
wi S od r b o h r f le rte e’
高祖母
g e tge tga d t e r a a r r n mo r h
女 儿
d u h e a g tr
l ・据I o qh 英 馆 英 ]l tns 语 uEl F b — i
.
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
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亲属称谓语也不例外。
本文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英汉亲属称谓语之差异对于交际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
必须在文化教学和交际时注重这一点。
标签:英语汉语亲属称谓语差异前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研究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时,都没有把语言与文化联系起来。
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系统不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无时无刻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诸因素的制约。
语言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本身,必须考虑影响这种语言的文化、社会、心理、民族历史等因素。
如果把语言当作一个内核,那么文化等因素便构成了围绕这个内核的六面体,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
从文化这一侧面来透视语言,便属于文化语言学的范畴。
“如果说我们熟练地掌握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有助于保证所造的句子结构正确,那么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则有助于保证该语言使用得当。
反过来,如我们深入地了解反映某种文化的特有的语言,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性。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
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在语言大系统的不同层次上。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的层次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最为广泛。
本文主要探讨亲属关系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社会根源。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特殊的词汇,称为“亲属称谓语”。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得来的名称。
亲属或亲戚是指通过继嗣、亲子连接或通过继嗣和姻亲的结合而相互有关系的人。
从汉英称谓语看中西方人际关系
从汉英称谓语看中西方人际关系中西方文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有很大差异。
在中文中,称谓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不同的称谓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亲密度等等因素。
下面从汉英称谓语的使用中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
一、中文称谓语在家庭中的运用中文中,在家庭中不同的人之间的称谓是有讲究的。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中文称谓语和其具体含义:1. 爸爸:此称谓用于子女称呼自己的父亲,代表了孝顺和尊重。
5. 哥哥/姐姐:此称谓用于兄弟姐妹之间,代表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和互相尊重。
在中文中,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
家庭中的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因此不同的称谓语在展示亲密度方面非常重要。
二、汉语称谓语的运用在商务场合在中文商务场合,人们的称谓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商务场合中,不同的称谓代表了身份、地位等不同的因素。
下面列举一些商务中文称谓语:1. 先生/女士:此称谓用于商务场合中人际关系不熟悉的人之间,比如双方是客户和商家关系。
2. Mom:此称谓用于子女称呼自己的母亲,与中文中的“妈妈”类似。
在英文中,家庭中的人之间的关系要比中文中简单得多。
称谓语通常只代表亲密关系,不像中文中有身份和地位等因素的考虑。
在英文商务场合中,人们使用的称谓语同样具有一定的特征。
下面列举一些商务英文称谓语:在英文商务场合中,不同的称谓语同样能够代表身份、地位等不同因素。
然而,英语中的称谓语相对简单,使用也相对灵活。
总之,从汉英称谓语的使用中来看,中西方人际关系的不同也表现在了称谓的使用上。
中文中的称谓通常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而英文中的称谓则更为简单易用。
对于不同的人际关系,使用合适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方称呼语差异
通常使用“爸爸”、“妈妈”或“爹 ”、“娘”等称呼,表示亲昵和尊敬 。
兄弟姐妹间的称呼差异
西方
直呼其名或使用昵称,如“David”或“Emily”。
中国
除了直呼其名外,还可以使用“哥哥”、“姐姐”、“弟弟”或“妹妹”等称 呼,表示亲缘关系。
祖父母与孙子女间的称呼差异
西方
通常使用“Grandpa”或 “Grandma”来称呼祖父母,孙子女 则直呼其名。
VS
中国
在商务场合,通常使用姓氏和职务或行业 职称来称呼对方,例如“刘总”或“赵律 师”。
03
CATALOGUE
中西方对亲戚称呼的差异
对长辈亲戚的称呼差异
中文称呼
在中文中,对于长辈亲戚,我们通常会使用敬语和尊称,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以表 达尊敬和亲密。
英文称呼
在英文中,对于长辈亲戚,一般使用“Mr.”、“Mrs.”或“Miss.”加上姓氏来称呼,如“Mr. Smith”、“Mrs. Johnson”等,较少使用亲昵的称呼。
中国
祖父母通常被称为“爷爷”、“奶奶 ”,而孙子女则使用“爷爷”、“奶 奶”来称呼,表示尊敬和亲昵。
02
CATALOGUE
中西方社交场合称呼差异Leabharlann 正式场合的称呼差异西方
在正式场合,通常使用姓氏和头衔来称呼对方,例如“Mr. Smith”或 “Professor Johnson”。
中国
在正式场合,通常使用姓氏和职务来称呼对方,例如“张主任”或“李经理”。
对警察、法官的称呼差异
要点一
总结词
在警察和法官的称呼上,中西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 更注重职务和职称,而西方更注重关系和姓名。
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中西文化差异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中西文化差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鱼云霞一、引言中西文化差异之一就体现在对亲属的称谓方式上。
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语言符号的反映。
不同文化中,亲属称谓语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西两种文化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研究中西亲属称谓语,对于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了解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研究有很多。
研究发现,汉英亲属称谓语在性别、年龄、辈分、血亲、姻亲等方面均具有较大差异。
但是这些研究没能就中、西亲属称谓语系统给出详细清晰的解释,只是对中西亲属称谓语进行了对比,然后举出几个简单例子进行说明。
本文首先对中西亲属称谓系统进行解释,然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中英亲属称谓语的异同,最后揭示出汉英亲属称谓语差异背后的中西文化差异。
二、中西亲属称谓语系统本文根据张景的分类方式,将中西亲属称谓语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父系,母系,夫系和妇系。
1.父系。
父系是指父亲一方的亲属,从上到下分别是曾祖父母辈、祖父母辈、父辈、我、子辈和孙辈。
2.母系。
母系是指母亲一方的亲属,从上到下分别是曾外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母辈、我。
3.夫系。
夫系是指丈夫一方,是妻子对丈夫一方亲属的称呼,从上到下分别是公婆辈、夫辈、侄甥辈。
4.妇系。
妇系是指妻子一方,是丈夫对妻子一方亲属的称呼,从上到下分别是岳父母辈、夫辈、侄甥辈。
三、中西亲属称谓语异同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中西亲属称谓语的异同,在这里需要援引北京大学中文系贾彦德教授的对比表,将中西亲属称谓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亲属称谓语系统比中国的简单很多。
1.中西亲属称谓语相同点。
我们发现,对于每一辈分,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是夫系,还是妇系,中西都有特定称谓,在每一辈分层面上,二者都不缺少特定的称谓,存在差异的是每一辈分称谓的多少;中西亲属称谓语都区分性别(英语cousin除外),性别不同,称谓语不同;中西在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儿媳和女婿这八个称谓上是一一对应的,每个称谓对应一个类别的亲属。
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差异及其文化阐释
语言应用研究20世纪80年代,吕叔湘(1984)曾对“cousin”一词作过这样的表述:“如果你翻译一本小说,遇到主人公有一位“cousin”,你译作‘表弟’,后来发现他是女性(代词用“she”),就改作‘表妹’,后来又发现她年纪比主人公大,又改作‘表姐’,再翻下去又发现原来她不是主人公母亲一边的亲戚而是他父亲一边的,又只好改作‘远房姑妈’……”[1](P140-141)从“cousin”一词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英汉亲属称谓词的差异和不对称。
“cousin”年龄大小、性别界限相当模糊,可以被用来称呼堂(表)兄弟姐妹中的任意一人。
这种情况在汉语世界里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每个人的角色都配备有一个精确的亲属称谓词。
目前,英汉亲属称谓词在翻译互译、社交语用等领域研究相当丰富,不过将词汇对比与文化分析结合起来的著作为数不多。
鉴于亲属称谓有背称、面称之分,面称容易受地域、语境等不同因素制约,故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着重阐述英汉亲属称谓背称语义场的差异,并进一步探寻差异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比较分析亲属称谓语义场时,本文采用义素分析法,即引入“男性”“直系”“辈分”“血亲”“父系”5个义素标准,并用符号“+”和“-”表示亲属称谓词是否具有某一特征。
在对比辈分时,主要遵循“以自己或本人为轴心,向上下左右不同侧面延伸”的原则,平辈用符号“=”表示,上一辈记为“+1”,上两辈记为“+2”,下一辈记为“-1”,下两辈记为“-2”。
另外,这里选用的15个英语亲属称谓词主要参照了英国社会语言学家特鲁吉尔(1974)的提法。
具体分析如下:grandfather=[+男性][+直系][+2][+血亲] 祖父=[+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祖父=[+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grandmother=[-男性][+直系][+2][+血亲] 祖母=[-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祖母=[-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father=[+男性][+直系][+1][+血亲] 父亲=[+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mother=[-男性][+直系][+1][+血亲] 母亲=[-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brother=[+男性][+直系][=][+血亲] 哥哥=[+男性][+直系][=][+血亲][+父系] 弟弟=[+男性][+直系][=][+血亲][+父系]sister=[-男性][+直系][=][+血亲] 姐姐=[-男性][+直系][=][+血亲][+父系] 妹妹=[-男性][+直系][=][+血亲][+父系]son=[+男性][+直系][-1][+血亲] 儿子=[+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daughter=[+男性][+直系][-1][+血亲] 女儿=[-男性][+直系][-1][+血亲][+父系]grandson=[+男性][+直系][-2][+血亲] 孙子=[+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 外孙=[+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granddaughter=[-男性][+直系][-2][+血亲] 孙女=[-男性][+直系][-2][+血亲][+父系]英汉亲属称谓语义场差异及其文化阐释□许 漫摘 要:亲属称谓是反映人们之间亲属关系的语言符号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构成了特定文化的亲属称谓体系。
从汉英亲属称谓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汉英亲属称谓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作者:赵月娥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1期摘要:中英文是从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起来的。
所以,中英文称谓语存在如此多的差异也就不足为奇。
只有当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更清楚的意识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英亲属称谓语差异,尤其是更深刻地理解引起这一差异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称谓语;差异;文化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2-01一、引言称谓语是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每一种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而具有特定的称谓方式。
尽管语言学家和学者对称谓现象作了很多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中英文称谓方式差异的认识并不够清晰。
这种认识的模糊性常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不快。
Samovar(1998)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文化差异的认识上的。
因此,对中英文称谓语的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中英文称谓语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又以亲属称谓语最为明显。
二、称谓语的定义很多学者认为,称谓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赵元任(2006)把称谓语分为称语和呼语。
称语指人们直接用来称谓他人的词语;而呼语指人们提到某人时所用的词语。
然而,田慧刚(1994)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所有指代人、动物和物品的词语都是称谓语;从狭义上来说,称谓语指用来指称人的词语。
本文仅从呼语角度对狭义的称谓语进行阐述。
因此,本文中称谓语指直接用来称呼他人的词语。
三、中英亲属称谓语对比汉英亲属称谓语都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类;并且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们的数量都是庞大的。
但是,就称谓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说,英语是远远赶不上汉语的。
(一)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家庭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核心。
封建礼数和教义教会中国人将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牢记于心。
封建家庭中,长幼有序,内外有别。
汉语中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是辨别亲属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体现。
从亲属称谓语看汉英文化差异
从亲属称谓语看汉英文化差异从亲属称谓语看汉英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
本文以汉英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试将汉英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并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亲属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由于价值体系和文化观有所不同,其亲属称谓用语也不尽相同。
汉语和英语自然也不例外,它们的亲属称谓体系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也同时映射出彼此的文化差异。
一、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姨夫、姑父、伯父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甚至男女性别都可忽略不计。
如英语中的“brother”一词,在汉语中则要分成“兄”和“弟”;又如一个“cousin”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
另外,在西方实行父系和母系双边继承嗣制,血亲与姻亲的关系不分内外,不分主次。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英汉称谓系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摘要:称谓是人们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关系或者为了区别身份、地位和职位而使用的称呼,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本文将对英汉称谓中较为普遍和广泛使用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更好地指导称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使用。
关键词:称谓文化差异亲属社交语言直接反映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称谓系统是文化系统中反映民族和文化特色的一个典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场合,称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且。
由于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等的差异,中西称谓系统存在了许多不同。
称谓一般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本文通过对中英称谓的比较,探索中英称谓系统的区别,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亲属称谓由于中英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亲属称谓系统也迥然不同。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分类精细,体系严密,数量众多。
相比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则简单、笼统。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最复杂、也是最精确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描述性,对各种亲属关系的区分极为细腻,不仅能表示出称呼人和被称呼人之间的性别、辈分、长幼,是血亲还是姻亲、直系还是旁系,而且也能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田惠刚. (1998:25)。
英语亲属称谓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核心家庭。
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即区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但在核心家庭以外,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而且也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夫系和妻系(毕继万,2003:63)。
亲属称谓可以细分为亲属间和非亲属间的称谓。
(一)亲属间的称谓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部分可以清楚地表达身份,如辈份(父辈:叔、舅;同辈:姐、弟、堂哥),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另外,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地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二弟、三妹等。
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英汉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作者:王朝容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4年第09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了很多误解和冲突,影响交流的顺利进行。
其中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差异是导致交流障碍的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阐述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的使用称谓语,从而顺利交流,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关键词】称谓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有些学者把称谓语叫做“称呼语”。
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现象和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称谓语言反映。
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对于称谓语的分类,学者们见仁见智,各持己见,李明洁在《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中,将现代汉语分为指称语、称谓语、面称语、背称语、称呼语和招呼语等六大类宠蔚群在《称谓层次角度》中将称谓分为亲属与亲属层次、职务称谓与上下级层次、尊称和谦称的层次、雅俗称谓的层次四个类别。
胡超在《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中将英语称谓与中文作了比较,把称谓语分为正式场合(正式关系)、非正式场合(亲密关系)和一般场合(中性关系)用语。
本人综合学者们对称谓语的分类和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社会功能,认为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职务称谓语、职业称谓语和泛称称谓语四类更为合适和实用。
本文主要阐述这“四类”称谓中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和这种差异所折射出来的不同文化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于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得体使用称谓,帮助人们顺利交流,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一、亲属称谓语的差异亲属称谓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称谓。
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英汉语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
汉英亲属称谓下的文化差异
在 亲属 称 谓 中, 中 国 的亲 属 关 系规 定 得 十 分清 楚严 格 ,不容 许有 丝毫 的含混 马虎 。这 是因为 中国文化深 受儒 家 思 想 的影 响,儒 家 思 想 在 中 国文 化 具有 非常 重 要 的地 位 。它 高度 重 视 血 缘 关系 , 强调 等 级 差 异 ,提 倡 长 幼有 序 、长 尊幼 卑。这 些都 直接影 响着 汉语 中 的称 谓语 。而 欧 美 国家 的人大 多 信奉 基 督教 ,《 圣 经 》成 为他 们 的文 化基 础 。《 圣 经 》 中主张 人 人平 等 和 自 由,这 对他 们 的语 言 方 二 、汉英称谓语对比中所蕴涵的文化 因素 ( 一) 经 济 因素 式 产生 了很 大的影 响 。同时 , 中国传统 文化特 别强 调等 级 中国 的文 化 是 以农 业 自然经济 作为 主体 经济 的文化 形 差 异 ,讲辈 分、重 性别 ,长幼 有序 、 内外有 别 ;而 西方 社 态 。 自古 以来 ,农 民就 和土 地紧 紧联 系在 了一起 , 由此 形 会却遵守 “ 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以人为中心主张 成 了 以家庭为 单 位的 自给 自足 的小农 经济 ,家庭成 员在 此 个 性解 放和 平等 自由,这就 使得使 英汉 语 言在称谓 语方 面 种 经济 形式 下互相 协作 ,各 职其 责。在 这种 条件 下 ,人 们 表 现 出明显 的差异 。 往 往 自觉 不 自觉 地 强化 了家庭 、家 族 的力 量 。换句 话 说 , 三 、结 论 作 为 个体 的中 国人 自古 以来就 依赖 、依 附于家 庭 、家 族 。 综 上所 述 , 语 言来 源 于文化 并反 映该 文化 ,而 文化 又 在 这样 的经 济生 活体 系中 ,中 国人聚族 而居 ,都 有着浓 厚 渗 透 于 语 言 之 中 。不 同 的 民族 有 其 不 同 的称 谓 系 统 ,每 的大家 庭观 念 , 其亲属 称谓 自然 复杂 多变 , 自然 而然 成 了 种 称谓 系统 都是 这个 民族 内部社 会交 际 的产物 ,反映 着该 生 成和 交往 的必 要条件 。相 反 ,英国人 自古 以来 在经济 上 民族 的风俗 和文化 。汉 、英语 言中各 自独特 的亲属 称 谓体 就 有 极 强 的独 立 性 ,在 家 庭 和 家族 上 一 般 不 存在 依 附关 系,集 中承 载着 各 自民族 的深层 文化 内涵 。因此 ,只有 明 系 ,他 们崇 尚追 求个 人奋 斗。个 人与 家庭遇 到矛 盾时 ,个 晰 了英 汉亲 属称 谓语 中 的这 些差 异 ,才 能 了解 中西方 不 同 人 利益 和愿 望往 往 占主导地 位 ,而家 庭反而 是 次要 的,在 的伦理 思想 与文化 ,从而 进行有 效 的跨文化 交际 。 亲 属称 谓上更 是非 常的简 单和 随意 。 参 考 文献 : ( 二) 政治 因素 [ 1 】 黎 昌抱 . 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 差异研究 . 四川 外语学 中国是 大陆 文化 ,具有 很强 的封 闭性 。统治 者对 国家 院学报 , 2 0 0 1 ( 2 ) : 9 3 — 9 6 . 的管 理依赖 于家 庭和 家族 ,他们 对 国家的 治理 ,是通 过家 [ 2 ] 潘攀 . 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 语 言文字应用 , 1 9 9 8 ( 2 ) : 4 . 3 8 . 族 统 治来 实 现 ,个人 的 政治 命 运从 一落 地 就 与整 个家 庭 、 3 家族 的政 治命运 紧密 联系在 一起 。然 而 ,英 国文 化却 是海 [ 3 ] 蔡劳 . 汉英亲属称谓 中隐鲅 的深层文化 . 南京工业大 洋文 化 ,在 海上 开展 贸 易,掠夺 财富 和强 占殖 民地是 其重 学学报 , 2 0 0 7 ( 3 ) .
浅谈英汉亲属称谓对比与文化差异
浅谈英汉亲属称谓对比与文化差异摘要: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称谓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通过对比研究,能够进一步发现英汉亲属称谓中存在的文化差异,更有助于我们对不同语言文化的学习。
关键词:亲属称谓、对比、文化差异一、英汉亲属称谓对比(一)、父系母系称谓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中,特别重视内外之分。
同一父系家族的成员爷爷、奶奶、侄子、侄女、孙子、孙女被认为是“内”,而母系亲属外公、外婆、外甥、外孙、外孙女则是“外”。
在旧中国传统的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中,“儿子是自家人,女儿是别家人”。
因而,父系亲属要亲于母系亲属。
所以,在称呼时往往冠上“外”以区分亲疏,因此传统上“外孙”、“外孙女”所处的地位的疏密,是不能与自家“孙子”、“孙女”相提并论的。
对此,《红楼梦》中多有体现,贾氏家族的称谓很有代表性。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在这里,贾母把宝玉(孙子)看作是自己人,把黛玉(外孙女)看作外人。
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
而英语亲属称谓中则没有这样的内外之分,亲疏、地位、称呼都没有很明显的区别,“grandfather”囊括了祖父和外祖父的意思,“grandmother”包括了祖母和外祖母,“grandson”既可指孙子又可指外孙,“granddaughter”涵盖了孙女、外孙女,“nephew”指侄子和外甥,“niece”指侄女和外甥女。
在英语交际中,如果需要特别指明是父亲一方还是母亲一方,可以用paternal relatives以及maternal relatives表示,或用“on my father’s side or on my mother’s side”单独加以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7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英语本科论文5000起,具体可以找扣扣958035 640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2 A General Analysis of Mr.Xu Y uanzhong’s Translation Art of Language Variation in Clas sic Poems
3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4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5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6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 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Plant Te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10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
11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12 关联理论视角下《生活大爆炸》中言语幽默的汉译
13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14 论英汉数字习语的差异及翻译
15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6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17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
1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9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
20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
22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23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24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25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26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27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28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
29 To Foster Pupils’Interests in English Teaching
30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31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
32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3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34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35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36 中国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方法探究
37 傲慢与偏见---浅析世纪英国女性作家
38 以赫索格为代表的索尔贝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出路
39 从文化差异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40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41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Etiquettes
42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43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
44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4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46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
4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48 分析鲁滨逊克鲁索的人物形象
49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50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51 浅析英国盖普年的文化根源
5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4 方位介词“over”的隐喻含义研究
55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
56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57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58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59 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60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61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6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63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64 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研究
65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
66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67 《非洲的青山》与《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描写非洲形象的改变
68 《干旱的九月》米妮.库珀和《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艾米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69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70 Schema Theory on the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71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72 《红楼梦》委婉语翻译探究
73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74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7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6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原型分析
7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哈克和吉姆的性格对他们关系的影响分析
78 浅谈中外记者招待会中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79 A Probe into Three Phases for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80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81 论英语语言性别歧视及其发展动向
82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83 《马克吐温—美国的镜子》中的中英文衔接手段的对比和翻译
84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
85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86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87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
88 中西问候语差异对比
89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90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91 背叛与救赎:从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的成长
92 研究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特征以及它对翻译准确度的影响
93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
94 对英文广告中模糊语言美学功能的理论探究
95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
96 试论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与翻译
97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98 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9 论跨文化因素对广告汉英翻译的影响
10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