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铂和钯_周利民
铂、钯负载型活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一氧化碳的催化氧化活性
衍射( XR D) 、 原子吸收光谱( AAs) 、 透射电镜( 1 i t M) 等分析 方法对样品的性能和结构进 行 了表征 , 并考察 了不 同铂、 钯 负载 量的催化剂对 一氧化碳 的催 化氧化性 能。结果表 明, 铂、 钯 均以 高度分散 的纳米粒子状 态均 匀分布在载体表 面, 并表现 出 良好 的 C O催化氧化 活性 。铂、 钯在 铝柱撑 蒙脱石 载体表 面的有效 负载 率在 7 C %~ 7 6 % 之 间, 在相 同的
S h a o Ho n g f e i , J i K e j i a n , L i u Y u a n j u n , , De r g We i h u a . , Z h a o X i a o g a n g , Ga o Y a n  ̄ i , Z h o u T o n g , L i Y a n l i n g
铂、 钯 负 载 型 活 性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及 其
对 一 氧 化 碳 的 催 化 氧 化 活 性
邵 鸿飞 , 冀克 俭 , 刘元 俊 , 邓卫 华 , 赵晓刚, 高岩立 , 周彤, 李 艳玲
( 中国兵器工业集 团第 5 3研究所 , 济南 2 5 0 0 3 1 )
摘要
用浸渍 法分 别将铂 、 钯 负载在铝柱撑 蒙脱石栽体上 , 制备 了铂 、 钯 负载铝柱撑 蒙脱石催化 剂。运 用 x射线
离子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铀离子的吸附特性
离子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对铀离子的吸附特性尚超;周利民【期刊名称】《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3(29)1【摘要】以U(VI)为模板,利用印迹-交联技术制备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离子印迹磁性壳聚糖微球(IMCR)。
IMCR粒径为10μm^35μm,磁化强度为29.7 emu/g,对U(VI)吸附最佳pH为5.0,随温度升高,U(VI)吸附容量下降。
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且为自发放热过程。
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
由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计算的E>8 kJ/mol,表明为化学吸附。
IMCR对U(VI)最大吸附容量为187.3 mg/g,高于非印迹树脂(NIMCR 160.8 mg/g),并且有更好的选择性。
吸附后的IMCR可用0.5 mol/L EDTA溶液洗脱再生。
【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离子印迹树脂;壳聚糖;磁性吸附;U(VI)【作者】尚超;周利民【作者单位】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东华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3【相关文献】1.印迹改性磁性交联壳聚糖吸附铅离子的性能研究 [J], 冯利凡;程爱华;畅飞;刘艳妮2.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J], 钱瑾;林晓艳;周秋生3.以磁性碳纳米球为载体的锂离子印迹吸附剂用于锂离子的选择性回收 [J], 梁琦;张二辉;闫光;杨永珍;刘伟峰;刘旭光4.磁性壳聚糖微球用于酶的固定化研究——II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脲酶的吸附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J], 任广智;李振华;何炳林5.交联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J], 韩德艳;蒋霞;谢长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疏水修饰磁性壳聚糖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第32卷第1期2017年3月合成技术及应用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Vol.32 No. 1Mar.2017疏水修饰磁性壳聚糖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郝和群1>2,郑慧芳\张舰3**(1.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安徽六安237012 ;2.安徽省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安徽六安237012;3.皖西学院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六安237012)摘要:利用〇-羧甲基壳聚糖(0-CMC)的表面多种官能团(如-NH2, - OH, -COOH等)与胆酸(CA)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两亲性共聚物,再以反溶剂法将Fe304和阿霉素(D0X)包埋在两亲性共聚物疏水的核中,制备两亲性的磁性壳聚糖载药纳米粒子,并对磁性载药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大小、磁性、药物控释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有较高的药物包埋效率(92. 3%),与自由阿霉素相比,磁性复合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和pH响应性;同时,有较好的超顺磁性。
这些说明制备的疏水修饰磁性壳聚糖载药纳米粒子具有双重响应性,有望作为药物输送载体对肿瘤进行实时跟踪、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0-竣甲基壳聚糖Fe304阿霉素控释中图分类号:0636.1 文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 -334X(2017)01 -0015 -04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在抗肿 瘤研究领域,虽然许多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投入了巨额的研究经费,但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并不是很理想。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检测以及疗效监测的方法。
而早期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 子影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X射线、CT、PET、超声和光学成像等影像技术,获取有用的生物学信息,满足肿瘤的诊断、监测[1_2]。
目前,国内外已经报道了多条靶向可控治疗途径,如以抗体识别直接靶向治疗;通过特殊性能的纳米微粒为药物载体导向治疗等。
羧甲基化壳聚糖-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
羧甲基化壳聚糖-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周利民;王一平;刘峙嵘;黄群武【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06(22)11【摘要】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通过在颗粒表面接枝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剂对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平均粒径18 nm,粒子中CMC的含量约5%.该吸附剂对Zn2+吸附速率很快,在2 min内基本达到平衡,能有效去除Zn2+.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容量为20.4 mg·g-1,吸附常数为0.0314L·mg-1.热力学计算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焓变为-5.68 kJ·mol-1.【总页数】5页(P1342-1346)【作者】周利民;王一平;刘峙嵘;黄群武【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相关文献】1.阳离子淀粉/N-羧乙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制备以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何华玲;于志财;宫胜臣;张曼2.Zn2+离子印迹Fe3 O4-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吸附性能的研究 [J], 陈志军;郝营;杨清香;张翔;齐连怀;汤凯;朱海燕;王丹3.O-羧甲基化壳聚糖修饰磁性Fe3O4纳米粒子及其生物应用 [J], 陈丽娜;周光明;薛莲;刘兰;梁莉芳;曾献生;盛蓉生4.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Zn2+的吸附作用 [J], 柯仁怀;关怀民;林妹;童跃进5.羧苄基壳聚糖缓蚀剂的制备及缓蚀性能研究 [J], 程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对酸性染料的吸附特性
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对酸性染料的吸附特性周利民;尚超;刘峙嵘【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年(卷),期】2011(27)3【摘要】利用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EMCN)吸附酸性橙7(AO7)和酸性橙10(AO10).EMCN制备时先通过在由环已烷,正已醇、壳聚糖和铁盐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加NaOH溶液沉淀剂,得到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再经乙二胺改性以增加氨基含量和提高吸附容量.透射电镜表明,EMCN分散良好,粒径15-40 nm.吸附实验表明.AO7和AO10最佳吸附分别在pH4.0和pH 3.0.EMCN具有粒径小和高表面活性,因此吸附速率快.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AO7和AO10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47和2.25 mmol·g-1.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放热,且能自发进行.EMCN可用NH4OH/NH4Cl(pH 10.0)溶液再生并可重复使用.%Ethylenediamine-modified magnetic chitosan nanoparticles (EMCN) were prepared and us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Acid Orange 7 (AO7) and Acid Orange 10 (AO10) from aqueous solutions. Magnetic chitosan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a basic precipitant NaOH solution to a W/O microemulsion system containing cyclohexane/n-hexanol, chitosan and ferrous salt. This was then modified with ethylenediamine to increase the amine content and to improve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EMCN was essentially monodispersed and had a mai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15-40 n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was at a pH of 4.0 for AO7 and a pH of 3.0 for AO10. Because of the small diameter and the high surface reactivity of EMCN,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for both dyes was reached very quickly. The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fitted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well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3.47 and 2.25 mmol·g-1 were obtained for AO7 and AO10, respectively. We estimated th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accordingly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found to be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Additionally, we regenerated EMCN with an NH4OH/NH4CI solution (pH 10.0) and the regenerated material was used to readsorb the dyes.【总页数】6页(P677-682)【作者】周利民;尚超;刘峙嵘【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地质与勘探国防基础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7.3【相关文献】1.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Hg2+和UO2+2 [J], 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2.三乙四胺改性壳聚糖磁性树脂对Th(Ⅳ)的吸附特性 [J], 邹洪斌;周利民;王云;梁喜珍;刘峙嵘;黄志伟3.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Cu2+和Pb2+吸附 [J], 薛雪;周旭章;张桂军4.壳聚糖和乙二胺改性 Fe 3 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酸性品红的吸附特性[J], 杨武;潘薇;郭昊5.乙二胺四乙酸(EDTA)改性磁性壳聚糖对Cd2+的吸附性能 [J], 于硕;吴占超;匡少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钍离子的吸附行为
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钍离子的吸附行为黄国林;陈中胜;梁喜珍;Shi Jeffrey【摘要】以壳聚糖为原料,纳米Fe3O4为磁性核心,钍离子为模板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SI-MC).红外光谱和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钍成功地被吸附在SI-MC上.研究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及振荡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数据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优于Freundlich等温式,最大吸附容量为95.2 mg· g-1.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本吸附过程.吸附在SI-MC上的钍,可采用1 mol·L-1的H2SO4溶液进行有效回收处理.【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5页(P356-360)【关键词】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钍;吸附容量;等温式;动力学【作者】黄国林;陈中胜;梁喜珍;Shi Jeffrey【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悉尼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澳大利亚悉尼NSW 2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4.3钍属于锕系元素,在地球上钍元素的贮藏量比铀元素还要丰富,作为核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但钍又是一种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出γ射线,能对人体产生放射性辐射损伤.通过被污染的饮水和食物链等途径,钍可能会进入人体并造成潜在威胁.从溶液中分离钍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柱分离、固相萃取、微球菌分离、水凝胶膜以及吸附等[2-4].吸附剂包括凝灰岩、蒙脱石、珍珠岩、凹凸棒石、铝交联累托石、泥炭以及胶原纤维等[5-8].近年来,壳聚糖改性技术及其对放射性金属元素的吸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9],但将该技术应用于对钍的吸附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由于磁性壳聚糖(SI-MC)中氨基和羟基含量大,对钍有双重螯合作用,能提高对水溶液中钍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纳米Fe3O4为磁性核心,钍离子为模板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表面印迹SI-MC,并研究各工艺参数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确定工艺条件,建立吸附过程等温式和动力学模型.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壳聚糖(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相对分子量为1.3×105,脱乙酰度为90%.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去离子水.1.2 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制备将1 g壳聚糖溶于100 mL体积分数为2%的醋酸中,制成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0.5 g纳米磁性Fe3O4颗粒,在HS-600D超声机(宁波桦升超声波机械厂)超声分散30 min后,置于HH-2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中,温度设置为60℃.加入4 mL环氧氯丙烷,用RW-20电动搅拌器(上海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搅拌反应3 h,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5 h,得磁性壳聚糖.取磁性壳聚糖0.5 g,加入100 mL质量浓度50 μg·mL-1Th(NO3)4溶液,震荡5 h,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2 h.用浓度为0.5 mol·L-1 HCl的乙醇溶液洗脱,直至检测不出Th4+,再用0.1 mol·L-1NaOH浸泡,过滤洗涤至中性,再分别用乙醇、乙醚洗涤,60℃真空干燥,制得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SI-MC).对SI-MC研磨后,采用ZNS-200标准分样筛(北京兴时利和科技发展公司),筛分出粒径为80~120 μm颗粒待用.1.3 样品表征SI-MC的比表面积采用ASAP 2010微孔分析仪(美国麦克公司)测定,平均孔径采用Erba Model 200压汞仪(德国Carlo Erba公司).将SI-MC研成粉末后,真空干燥12 h,采用KBr压片法用Nicolet 38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测定吸附前后官能团;采用镀碳作为导电介质,用EX-250 X射线能谱仪(上海天美科技有限公司)定点测定吸附钍前后能谱.1.4 钍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2.3795 g硝酸钍[Th(NO3)4·4H2O]于100 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加入20 mL HCl,加热蒸干,再加入40 mL 浓度0.1 mol·L-1的 HCl溶液使其溶解,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中,此溶液钍的质量浓度为1 mg·mL-1.不同质量浓度的钍溶液可从钍标准溶液中稀释得到.1.5 吸附试验取50 mL 100 μg·mL-1含钍溶液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SI-MC吸附剂,用0.5 mol·L-1H2SO4或0.5 moL·L-1NaOH 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放置在HY-4型调速多用振荡器(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30℃恒温震荡至平衡,抽滤后测定滤液钍的质量浓度,钍的测定采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GB/T 12690.15—1990).吸附过程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计算如下:式中:c0,ce分别为初始质量浓度和平衡时质量浓度,mg·L-1;V为溶液体积,mL;m为吸附剂质量,g;E为吸附去除率,%.2 结果与讨论2.1 吸附剂特征SI-MC呈球形,粒径 80 ~120 μm,比表面积74.6 m2·g-1,平均孔径 814 nm.图 1 为 SI-MC 吸附钍前后的红外谱图.由图1可知:a和 b的584 cm-1处为 Fe3O4特征吸收峰,说明Fe3O4包埋在壳聚糖内部稳定.在b的1510 cm-1处出现一个明显吸收峰,为Th-OH特征峰,说明SI-MC成功吸附了钍.图2为SI-MC吸附钍前后X射线能谱图.由图2b可知:吸附后出现钍峰,表明SI-MC具有吸附钍的能力.图1 SI-MC吸附钍前后红外谱图图2 SI-MC吸附钍前后X射线能谱图2.2 用量的影响取50 mL质量浓度为100 μg·mL-1含钍溶液,加入 SI-MC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0.6,0.8,1.0,1.2 和1.4 mg·mL-1,调节溶液 pH=3.5,30 ℃恒温震荡至平衡,测定滤液钍的质量浓度,考察SI-MC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SI-MC质量浓度增大,钍去除率逐渐增加;当 SI-MC质量浓度为1.2 mg·mL-1时,钍去除率为95.1%;继续加大SI-MC质量浓度,钍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确定适宜SI-MC质量浓度为1.2 mg·mL-1.2.3 pH 值影响取于50 mL 质量浓度为100 μg·mL-1含钍溶液,SI-MC 质量浓度为为1.2 mg·mL-1,用质量浓度为0.5 mol·L-1H2SO4 或0.5 mol·L-1NaOH 调节溶液 pH 为分别为1.0,2.0,2.5,3.0,3.5,4.0,5.0,6.0,在30℃恒温震荡至平衡,测定滤液钍的质量浓度,考察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图3 SI-MC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图4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吸附过程中,pH值可以改变吸附剂的表面电荷,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从图4看出,随着pH值升高,去除率逐渐增加,当pH=3.5时,钍的去除率达到95.6%;继续升高pH值,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pH值较低时,SI-MC表面的氨基基团被质子化形成═ NH3+,H+与Th4+形成了竞争吸附,占据了SI-MC的有效吸附位,抑制了SI-MC与钍的螯合,降低了氨基与钍的螯合能力.在1.0<pH<3.5时,SIMC 对Th(Ⅳ)的吸附除了离子交换还存在表面络合吸附,随着pH的增加,Th(Ⅳ)的水解加剧,有利于SI-MC对溶液中Th(Ⅳ)的吸附.pH>3.5时,出现白色沉淀,致SI-MC呈乳浊状态,不利于后续固液分离,本试验选定适宜的pH值为3.5.2.4 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线可以确定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吸附机理.本研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来拟合吸附过程的试验数据,即式中:am,b为 Langmuir等温式参数,mg·g-1,mL·mg-1;K,n为Freundlich等温式参数,mL·mg-1;qe,qt分别为平衡时和 t时刻吸附容量,mg·g-1.用 Langmuir及 Freundlich模型对图 3 拟合,结果见图 5,6.图5 Langmuir等温线图6 Freundlich等温线从吸附等温式相关参数计算结果可知:SI-MC对Th(Ⅳ)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Langmuir的 R2=0.9996;Freundlich的R2=0.9651),但Langmuir模型能更好拟合试验数据,得到最大吸附容量92.5 mg·g-1,大于文献中其他材料对钍吸附容量.此外,Langmuir等温式本质特征可用式(7)分离因子RL进行揭示,即RL表示吸附剂对吸附质的亲和力,在0~1范围内,其值越大,表示吸附剂对吸附质的亲和力越大,吸附强度越大,本试验模拟出来的 RL较小(RL=0.089),表明SI-MC对Th(Ⅳ)的吸附既有氨基和羟基的单分子层螯合吸附,还伴随有氢键和物理吸附等,属于多分子层吸附.Freundlich常数中为0.09,说明吸附过程易于发生.2.5 吸附动力学取50 mL 质量浓度100 μg·mL-1含钍溶液,加入质量浓度为1.2 mg·mL-1SI-MC,调节溶液pH=3.5,在298,303和313 K 时,控制恒温震荡时间分别为20,40,60,80,100,120 和150 min,考察振荡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随着吸附时间增加,吸附容量迅速增大,当吸附时间为2 h 时,吸附过程趋于平衡,说明适宜吸附时间为2 h.图7 反应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为了研究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更好地揭示吸附规律,本研究采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式(8)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式(9)进行拟合,即对图7中试验数据拟合结果如图8,9所示,相关动力学参数列于表1.图8 钍吸附的拟一级动力学图9 钍吸附的拟二级动力学除了相关系数(R2),本研究还采用了式(10)的误差平方和SSE来评判磁性壳聚糖SI-MC吸附钍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即R2越大,SSE越低,拟合的效果越好.由表1可知:SI-MC吸附钍的过程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SSE <1.93%)拟合优于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3,SSE <16.21%).表1 钍吸附拟一级和二级动力学速率参数的比较2.6 吸附剂再生取吸附钍饱和后的SI-MC 0.2 g,加入20 mL的1 mol·L-1H2SO4溶液中,振荡4 h进行静态脱附.脱附后,在已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下,对100 μg·mL-1含钍溶液进行吸附,结果发现,重复使用4次后吸附率仅降低了5.3%,说明SI-MC 易回收,脱附后氨基等螯合配位点不被破坏,无溶解流失发生,可重复使用至少4次.3 结论制备的表面印迹磁性壳聚糖SI-MC能有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钍,适宜吸附条件:用量1.2 mg·mL-1,pH=3.5,温度为30 ℃,平衡时间为2 h.FTIR和EDS测试结果表明:钍成功地被吸附在SI-MC上;吸附过程用Langmuir等温式优于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拟合,最大吸附容量达到92.5 mg·g-1;采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比拟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参考文献(References)【相关文献】[1]李功顺,朱樱,齐玲,等.极谱法同时测定岩石中的微量铀钍[J].铀矿地质,2009,25(4):240-243.Li Gongshun,Zhu Ying,Qi Ling,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icro uranium and thorium in rocks by polarography[J].Uranium Geology,2009,25(4):240-243.(in Chinese)[2]Sabale S R,Jadhay D V.Sorption study of U(VI),Th(IV)and Ce(III)on poly[dibenzo-18-crown-6]in larginine to develop sequential column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method[J].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2010,284(2):273-278. [3]Funda A A,Mustafa S.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uranium(VI)and thorium(IV)on Duolite XAD761 prior to thei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ic determination [J].Talanta,2007,72(1):187-192.[4]Hegazy E A,El-Gammal B.Evaluation of anionic-and cationic-supported hydrogel membranes for sorption of Th(IV)and U(VI)ions from nitric acid medium[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6,102(1):320-332.[5]Humelnicu D,Drochioiu G.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aspects of U(VI)andTh(IV)sorption on a zeolitic volcanic tuff[J].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2006,270(3):637 -640.[6]Chen L,Yu X J.The sorption of Th(IV)ions onto montmorillonite:the effect of pH,ionic strength and fulvic acid[J].Adsorption Science& Technology,2006,24(4):301-310.[7]Talip Z,Eral M,Hicsonmenz U.Adsorption of thor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perli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09,100(2):139-143.[8]Fan Q,Wu W.Effect of humic acid,fulvic acid,pH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orption-desorption of Th(IV)on attapulgite[J].Radiochimica Acta,2008,96(3):159-165.[9]王彩霞,刘云海,花榕,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铀的研究进展[J].铀矿地质,2010,26(5):313-319.Wang Caixia,Liu Yunhai,Hua Rong.et al.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adsorption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to uranium [J].Uranium Geology,2010,26(5):313-319.(in Chinese)。
羧甲基化壳聚糖- 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
缓冲液. 实验时于10 mL硝酸锌溶液中加入210 mg
吸附剂, 搅拌吸附 2 min, 用磁铁分离吸附剂. 吸附
完成后溶液中的 Zn2+浓度由原子吸收仪测定, 根据
吸附前后 Zn2+浓度计算吸附容量. 除特别说明, 实验
条件为 pH=5.0, 温度 300 K, 吸附剂用量21 g·L-1.
q=
C0-Ce m
恒温, 于 353 K 下加热 30 min 结束反应, 离心, 用去
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后再用乙醇洗涤, 于 343 K 下真
空干燥 24 h, 研磨即得 Fe3O4 纳米颗粒. 反应式为 2Fe3++Fe2++8NH3·H2O邛Fe3O4+4H2O+8NH4+ 羧甲基化壳聚糖(CMC)制备: 将 5 g 壳聚糖加
染物等[1鄄4]. 它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大面积动态吸附, 吸附剂随操作溶液流经磁场而被收集, 输送再生并 循环使用. 磁化后的吸附剂带永磁性, 在湍流的剪切 应力下分散而在平流状态下凝聚. 这些特性是常规 的离子交换树脂或吸附树脂所不具备的[5].
壳聚糖是较常用的生物吸附材料. 其基本组成
Received: April 4, 2006; Revised: June 22, 2006. 鄢Correspondent, E鄄mail: minglzh@; Tel: +86794鄄8808495.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开放测试基金(051107)及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02)资助项目
1342 [Article]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 鄄Chim. Sin., 2006, 22(11):1342耀1346
三甲基化壳聚糖卵清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三甲基化壳聚糖卵清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曹翠珍;宗莉;陈立;张余云【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7(16)1【摘要】目的:以N-三甲基壳聚糖盐酸盐(N-trimethyl chitosan chloride,TMC)为材料制备新型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包裹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以提高卵清蛋白的包封率.方法:利用TMC与三聚磷酸钠(tripolyphosphate sodium,TPP)之间的离子胶凝作用制备纳米粒;用纳米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探讨OVA溶液的pH值及浓度,TMC溶液的浓度,TPP 溶液的浓度等因素对OVA包封率的影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明胶电泳(Soldium Dodeoyl Sulfate-Polyacrylamide,SDS-PAGE)检验OVA在纳米粒制备及体外释放过程中有无降解.结果:本研究制备的TMC/OVA纳米粒为紧密球形,分布均匀,粒径约为135.4 nm,zeta电位约为+20 mV;OVA的pH值及制备工艺是影响包封率的主要因素;SDS-PAGE电泳证实在纳米粒的制备及释放过程中OVA 没有降解.结论:用离子胶凝法制备载蛋白多肽类疫苗的纳米粒,操作简便,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调整处方可将包封率提高到90%以上.【总页数】5页(P61-65)【作者】曹翠珍;宗莉;陈立;张余云【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研究所,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3.41【相关文献】1.Fe3O4/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J], 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刘峙嵘2.羧甲基化壳聚糖-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 [J], 周利民;王一平;刘峙嵘;黄群武3.三聚磷酸钠对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影响 [J], 张萌;吕宏达;李丽;张勇;李飞;张大鹏;朱文全4.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的艾塞那肽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转运能力评价 [J], 董晶剑; 沈斌; 肖艳萍; 曹青日; 施丽丽5.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J], 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刘峙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位制备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及其对Ag(I)的吸附性能
研究 表 明 , 聚 糖 主 要 通 过 络 合 机 理 吸 附 A 壳 g ( ) 通 过氨 基 、 I, 羟基 与 A I 形成 四元 环络合 结 构 g( )
( r ,0 5 。本文 利用 微 乳 分 散 原位 制 备 磁 性壳 A a20 ) i
Ju a f at hn sit f eh ooy( trl c ne ,3 ( ) 252 0 or l E s C iaI tueo T cn l n o n t g Na a Si c) 5 3 :8 —9 . u e
从 溶液 中分 离 富集贵 金属 的方 法有 活 性 炭 、 工
离、 信息贮 存 、 盐 和废 水 处 理 。磁 性 壳 聚 糖 树 脂 脱
还 可用 于药物 载体 、 和细胞 的纯化分 离 等 。 酶 壳 聚糖 的基本 组 成单 位 是 2一 基 葡 萄 糖 , 胺 以 B一 14 一 苷 键 相互 连 接 。壳 聚 糖 具 有 亲 水 性 、 ( ,) 糖
摘
要: 以壳聚糖 、e /F ” 盐为水相 , 已烷/t 已醇为油相, ro 10为乳化 剂 , F e 环 .  ̄ - Ti nX-0 t 通过在 W/ O微 乳体 系中加 N O aH
溶 液沉 淀 剂 , 位 制 备 磁 性 壳 聚 糖 纳 米 粒 子 ( N) 用 于 吸 附 A ( ) 考 察 了 p 值 、 g( ) 度 和 温 度 对 MC 原 MC , g I。 H A I浓 N吸 附 A g
点, 近年 来 受到 关 注 ( 利 民等 ,0 9 C e t 1 , 周 2 0 ; h n e a. 2 1 ; hn t 1 ,0 5 。但 纳 米 吸 附剂粒 径 小 , 0 1 C a ge a. 2 0 )
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
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李玉慧 彭婷婷 张 丽 欧阳丽 谢青季 苏孝礼 马 铭*(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沙410081)摘 要 通过合成油酸修饰的F e 3O 4纳米粒子和羧甲基壳聚糖直接包埋油酸修饰的F e 3O 4纳米粒子的两步合成法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同步热分析测试技术对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
所得磁性纳米粒子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10nm ;表面含羧基,且具有很好的顺磁性和稳定性。
考察了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对阿霉素的载药量和对阿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缓释性能。
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子对阿霉素展示了较高的载药量(9118mg /g),结合了阿霉素的磁性复合物对阿霉素的缓释作用明显,说明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有望作为治疗肿瘤的纳米磁靶向药物输送载体。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释药性能,阿霉素中图分类号:O 6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1-0087-052009-01-12收稿,2009-03-15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713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5029)、湖南省科技计划(2008FJ 3079)资助项目通讯联系人:马铭,女,博士,教授;E-m ai:l m i ngm a @ .cn;研究方向:分离分析化学抗癌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它存在对细胞的选择性较差和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大等缺点,而且抗癌药物在体内的运输代谢也影响了其药效[1]。
寻找一种粒径与肿瘤细胞相匹配的靶向药物载体,直接将抗癌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并定位于肿瘤靶区,在肿瘤组织的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发挥作用,既可减小药物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又可以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快速清除[2]。
磁性材料因其特有的磁响应性,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方便迅速地定向移动,因而在生物分离、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3,4]。
三乙四胺改性壳聚糖磁性树脂对Th(Ⅳ)的吸附特性
三乙四胺改性壳聚糖磁性树脂对Th(Ⅳ)的吸附特性邹洪斌;周利民;王云;梁喜珍;刘峙嵘;黄志伟【摘要】先利用水相/有机相(W/O)反相乳液体系原位制备磁性壳聚糖树脂,再经三乙四胺接枝改性,制备氨基化磁性壳聚糖树脂(TETA-MCS).TETA-MCS具有氨基含量高,易于磁分离的优点,可有效吸附Th(Ⅳ).FTIR分析表明,TETA-MCS中的氨基、羟基可与Th(Ⅳ)形成O,N-Th(Ⅳ)络合物.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分别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pkin 模型拟合,其中Langmuir模型拟合最好,25℃时Th(Ⅳ)最大吸附容量达133.3 mg/g.TETA MCS利用0.2 mol/L HNO3-0.1 mol/L EDTA脱附再生,可重复使用多次.【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6(050)004【总页数】8页(P583-590)【关键词】磁性吸附;壳聚糖;氨基化改性;Th(Ⅳ)【作者】邹洪斌;周利民;王云;梁喜珍;刘峙嵘;黄志伟【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 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7.3;TL99环境中的铀、钍等放射性污染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环境中的铀、钍主要来源于核燃料生产、矿石加工及煤发电等[1]。
壳聚糖具有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对、Th4+等多种离子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2-3],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吸附剂,其吸附机理包括配位络合、离子交换及静电吸引等。
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Hg2+和UO2+2
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Hg2+和UO2+2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期刊名称】《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年(卷),期】2007(029)003【摘要】采用化学交联-种子溶胀法制得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EMCS),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和UO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粒径为50~80 μm,氧化铁质量分数(w)为16%,该吸附剂在pH《2.5时可选择性吸附Hg2+和UO2+2,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其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为:ceq/Qeq=0.440 5 ceq/Qm+0.584 0(Hg2+, r= 0.996 0),ceq/Qeq =0.525 6 ceq/Qm +1.343 4(UO2+2 , r= 0.990 6);饱和吸附容量Qm分别为2.27,1.90 mmol/g,高于磁性壳聚糖微球MCS和壳聚糖微球CS;其吸附动力学可用Lagergren方程拟合为:lg(Qeq-Q)= 0.361 2-0.015 5 t(Hg2+, r= 0.9821),lg(Qeq-Q)=0.302 7-0.011 2 t (UO2+2, r = 0.992 5);对Hg2+,UO2+2的吸附速率常数(kad)分别为0.036,0.026 min-1;EMCS可用1 mol/L H2SO4再生,脱附率大于90%,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总页数】5页(P184-188)【作者】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344000;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8【相关文献】1.氯丙酸改性壳聚糖对Hg2+的吸附性能研究 [J], 李爱阳2.Fe3O4/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对Hg2+和UO22+的吸附 [J], 周利民;王一平;刘峙嵘;黄群武3.乙二胺改性壳聚糖对Cu(Ⅱ)的吸附 [J], 葛华才;王森康;刘维4.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对胆红素的吸附 [J], 刘峥;王丽娟;覃庆敏5.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J], 薛小旭;顾国卫;陈昌泽;胡晓东;许泽;谢啟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铂、钯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处于纳米尺度或由其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金属材料。
基于维数的不同,可将其大体划分为零维、一维、二维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形状丰富多样,可以为球形,也可以呈柱状。
基于原子分布特性的不同,可将其大体划分为结晶、非晶和准结晶;基于相结构的不同,可将其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相,另一类则是多相。
目前,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物理合成法,比如真空冷凝等,由于此方法需使用多种装置,并且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使其在工业领域并未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
另一种是化学方法,是从下到上,并控制纳米级材料的生长过程。
近年来,化学合成方法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液相合成方法,变得越来越严谨完善,凭借着此类方法,人们已推出了各种不同的金属纳米材料。
目前,在工业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液相合成方法如下:(1)模板法。
模板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模板法,另一类则是软模板法。
在现实中,很多材料都能够被用于制作模板,比如氧化铝、沸石、Te 纳米线、Ag 纳米线、等,它们比较易溶混合表面活性剂液晶或表面活性剂模板等。
通过模板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相对均匀,但是在后期往往要通过酸等相关物质溶蚀硬模板,由于此原因,此方法并未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和支持,其应用严重受限。
(2)溶剂热法。
当前,水热法应用比较广泛,溶剂热法也日益受到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若将水热反应归类为溶剂热法,则更加可行。
此反应一般会选取特定的溶剂(比如水)对金属前体进行有效溶解。
若表中存在活性剂等物质,将随着溶液一并进入反应罐内,同时,在高温溶液的汽化压力作用下制成纳米材料。
概括来讲,此方法操作容易,将各种纳米材料全部1 催化反应人们使用催化反应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催化的概念出现于1835年,其提出者为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尼乌斯(Berzelius)。
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始分子的化学键会汲取大量的能力,产生新的化学键,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能量转移的情况。
催化反应过程中,加入此物质能够明显减少反应时消耗的能量,从而使得能垒明显减弱,促其更快速、更容易地发生反应。
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O-CMC磁性纳米载体系统的制备
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O-CMC磁性纳米载体系统的制备
张晓金;原续波;胡云霞;常津;康春生;浦佩玉
【期刊名称】《高分子通报》
【年(卷),期】2004()3
【摘要】首次以O_羧甲基壳聚糖 (O_CMC)为原料 ,制备出具有超顺磁特性的正电性纳米载体 ,并将其与抗癌药物甲氨喋呤 (MTX)结合 ,构建成平均粒径 5 0nm的具有磁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载体系统。
该载体在人体血液微循环模型进行的体外靶向定位试验中呈现良好的磁感应性。
体外抑瘤试验结果表明 ,该磁性纳米载药体系中MTX保持了较好的抗肿瘤特性。
【总页数】5页(P89-92)
【关键词】靶向抗癌功能;O-羧甲基壳聚糖;甲氨喋呤;磁性纳米载体系统;磁性靶向定位治疗;癌症
【作者】张晓金;原续波;胡云霞;常津;康春生;浦佩玉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纳米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52;天津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磁性有序介孔纳米碳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与控释性能 [J], 郑静;陈琳;张欢;杨永珍;刘旭光;许并社
2.具有复合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的… [J], 常津
3.具有靶向抗癌功能的纳米高分子材料:阿霉素免疫磁性毫微粒的体内… [J], 常津
4.一种靶向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J], 王秋月;周庆翰
5.磁性Fe3O4纳米粒子用作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分析 [J], 赵原壁;邱祖民;黄佳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聚磷酸钠交联磁性壳聚糖树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特性
三聚磷酸钠交联磁性壳聚糖树脂对铀酰离子的吸附特性陈小松;周利民;刘峙嵘【摘要】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分别在pH值为3和8条件下制备具有不同交联度的磁性壳聚糖树脂(TPP‐MCR)。
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及初始铀浓度对TPP‐MCR吸附 UO2+2的影响。
结果表明,pH值对两种不同交联度TPP‐MCR 吸附UO2+2的影响差别较大。
FTIR分析表明,TPP‐MCR中磷酸根为UO2+2主要吸附位。
TPP‐MCR吸附UO2+2为吸热自发过程,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以化学吸附为主。
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拟合,293 K时最大吸附容量为166.7 mg/g。
吸附UO2+2后的TPP‐MCR可用0.1 mol/L HNO3‐0.1 mol/L EDTA溶液洗脱再生,并可重复使用多次。
%The tripolyphosphat e‐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resins (TPP‐MCR) were prepared at pH = 3 ,8 for obtaining resins with different cross‐linking degrees .The effects of the pH ,the adsorption time and the initial uranium concentration on UO2+2 adsorption onto the TPP‐MCR wer 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s of pH on UO2+2 adsorption differ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ross‐linking degree of the TPP‐MCR .The analysis of FTIR indicates that the phosphate groups of the TPP‐MCR are the main active sites for UO2+2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of UO2+2 onto TPP‐MCR is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 in nature . T he adsorption kinetics follow s the pseudo‐second‐order equation ,evidencing chemical adsorption as the rate‐limiting step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can be described by Langmuir isotherms with the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166.7 mg/g at 293 K .The TPP‐MCR loaded with UO2+2 can be desorbed by 0.1 mol/L HNO3‐0.1 mol/L EDTA and reused for several cycles .【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7页(P972-978)【关键词】磁性壳聚糖树脂;铀酰离子;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作者】陈小松;周利民;刘峙嵘【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8水体中放射性铀对环境和人体均有害,其主要来源包括矿物加工、铀矿冶及加工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铂和钯周利民1,2,3) 王一平3) 黄群武3) 刘峙嵘1)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抚州344000 2)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抚州344000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摘 要 壳聚糖经羧甲基化改性以及碳二亚胺活化后接枝在F e 3O 4颗粒表面,制备Fe 3O 4/羧甲基化壳聚糖(MCM CS )磁性纳米粒子,用于吸附贵金属铂和钯.结果表明:MCM CS 粒径约20nm ,Fe 3O 4质量分数为36%,比饱和磁化强度25.74×10-3A ·m 2·g-1.当pH =2时M CM CS 对Pd 和Pt 的吸附以质子化氨基(+)与Pd (P t )-Cl 络合离子(-)的静电吸引为主要机理.M CMCS 对Pd 和P t 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3.2和2.7mmol ·g -1;Pd 和Pt 之间存在竞争吸附,二者竞争相同的活性位,M CM CS 对Pd 的亲和性优于P t .用0.5mol ·L -1硫脲脱附,脱附率最高(>68%),但用5mol ·L -1氨水对Pd 的脱附选择性最好.关键词 纳米吸附剂;羧甲基化壳聚糖;铂;钯分类号 O 646.8Magnetic carboxymethyl chitosan nanoparticles for palladium and platinum ad -sorptionZ HOU L i -min 1,2,3),WAN G Y i -ping 3),HUANG Qun -w u 3),LIU Zhi -rong 1)1)Key Laboratory of the M 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for Nucl e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344000,China2)School of Chemistry ,Biotechnology and M aterial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 ogy ,Fuzhou 344000,China 3)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 ity ,Tianjin 300072,ChinaABSTRAC T M ag netic carbox ymethyl chitosan (M CM CS )nanoadso rbent was prepared fo r adso rption of palladium and platinum .Chitosan was first carboxy methylated and then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Fe 3O 4nanopar ticles through carbodiimide activation .T he re -sults showed that M CM CS had the diameter of about 20nm ,the mass content of Fe 3O 4of 36%,and the saturation mag netization of 25.74×10-3A ·m 2·g -1.T 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 w as the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of pro to nated amine g roups and Pd (P t )-Cl anionic complex es at pH 2.T 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3.2mmol ·g -1for Pd and 2.7mmol ·g -1for P t ,respectively .T he competitio n adso rption between Pd and Pt was observed ,Pd and Pt competed fo r the same adsorption active sites ,and the affinity of M CM CS for P d was greater than that for Pt .T he deso rption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68%for bo th Pd and P t w as achieved using 0.5mol ·L -1thiourea as eluant ,w hile the highest selectivity was observed with 5mol ·L -1ammo nia .KEY W ORDS nanoadso rbent ;carboxy methyl chitosan ;palladium ;platinum收稿日期:2007-10-31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No .GJJ08302);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 .070710)作者简介:周利民(1970—),男,副教授,博士,E -mail :minglzh @s ohu .com 壳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胺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互连接,具有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吸附剂.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氨基,可通过络合、离子交换或静电引力吸附金属或有机物[1-3];但壳聚糖微球粒径多在亚微米至微米级[4],内扩散阻力较大,导致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下降.纳米吸附剂具有扩散阻力小、比表面积大、吸附快和吸附容量大的特点,近年来受到关注[5-6].纳米吸附剂难以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分离;但磁性吸附剂通过外加磁场易于分离[7-8],因此有效地解决了分离困难的问题.贵金属铂和钯是重要的催化剂材料,通常采用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Vol .31No .1Jan .2009D OI :10.13374/j .iss n1001-053x .2009.01.011酸处理回收,酸液中含碱金属及铂、钯、铑、铱等多种金属离子.液-液萃取等方法仅适于高中浓度贵金属的回收,而且选择性欠佳[9];但由于贵金属资源少,低浓度贵金属的选择性回收技术更具实际意义.近年来,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受到关注. Ruiz等[10]用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吸附Pd,表明pH= 2时吸附容量最大(2m mol·g-1),Cl-或SO2-4的存在会降低Pd吸附容量;Guibal等[2]用采用含硫基团改性壳聚糖吸附Pd,表明Pd与-SH基发生络合吸附,可改善吸附性能.上述研究均未涉及多组分吸附及吸附选择性.本文先将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再通过碳二亚胺活化接枝在Fe3O4表面,制备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MCMCS)纳米粒子,其特点是粒子小(约20nm),具有磁性,易于分离,同时羧基功能基还可提高吸附容量;考察了单组分(Pd和Pt)和双组分(Pd+Pt)体系中,M CM CS于最优pH(pH2)下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1 实验1.1 原料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1.3×105,脱乙酰度90%),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中国上海试剂总厂,分析纯;碳二亚胺,Sig ma Chemical Co.产品;异丙醇、氯乙酸,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Pd和Pt溶液用相应的氯化物加去离子水溶解后,再稀释定容至所需浓度.1.2 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羧甲基化壳聚糖(CMCS)制备:将5g壳聚糖,加入75mL异丙醇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40%的NaOH溶液125mL,于60℃下搅拌碱化1h.滴入溶有30g氯乙酸的异丙醇溶液100m L,1h内滴加完,于60℃下反应4h,加入250mL乙醇(70%)中止反应.过滤固体,滤物分别用70%和90%乙醇洗涤至无氯离子,于50℃下真空干燥得即可.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MCMCS)纳米粒子的制备:在瓶中加入200mg纳米Fe3O4(利用共沉淀法制备[7])和6m L缓冲液A(0.003mol·L-1磷酸, pH6,0.1mol·L-1NaCl);再加入2mL碳二亚胺溶液(溶于缓冲液A中,0.025g·L-1),超声分散条件下反应10min;最后,加入10m L CM CS(溶于缓冲液A中,40g·L-1)反应60min.用磁铁分离M CM-CS纳米颗粒,在2min内颗粒沉降,移去上层清液,固体颗粒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90%)洗涤.NaCl 作为电解质能起絮凝作用,在碱性介质中能加速磁性颗粒的分离和沉降.1.3 样品测试及表征粒子的形貌由日本JEM2010H T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表征;FTIR由Nicolet M ag na550红外光谱仪测定;X射线衍射用日本XRD-2000型X射线衍射仪测定(Cu Kα射线,石墨滤波,λ=0.1542nm);热重分析由日本岛津TGA-50H测定(N2流量20mL·min-1,升温速率20℃·min-1);磁性能测试由美国Model155磁样品振动计测定.1.4 吸附实验吸附条件:温度25℃,pH2,加0.1mol·L-1HCl 调节.实验时于50m L不同Pd/Pt摩尔比的金属离子缓冲液中加入0.05g吸附剂,150次·min-1下振荡吸附2h至平衡,磁分离吸附剂.清液中Pd2+、Pt4+浓度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IRIS IntrepidⅡ型,美国热电公司)测定,吸附容量q(mmol·g-1)为:q=(C0-C e)V/W.式中C0和C e分别吸附前后的金属离子的浓度,mmol·L-1;V为溶液体积,L;W为吸附剂用量,g.脱附实验:洗脱液分别为5mol·L-1HCl,5mol·L-1NH4OH,0.5mol·L-1硫脲水溶液及0.1mol·L-1硫脲+2mol·L-1HCl混合液.吸附饱和后的MCMCS0.5g与20mL洗脱液混合,振荡脱附24h,磁分离吸附剂,清液经稀释后,测定Pd2+和Pt4+浓度.2 结果与讨论2.1 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MCMCS)纳米粒子的表征图1 M C M CS纳米粒子的TEM照片Fig.1 TEM micrographs of M CM CS nanoparticlesMCMCS的TEM形貌分别如图1.可以看出, MCMCS纳米颗粒分散良好.这是由于CMCS在Fe3O4颗粒表面包履,抑制了颗粒团聚.MCMCS纳米粒子粒径约20nm.·89·第1期周利民等: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铂和钯CMCS 、Fe 3O 4和MCMCS 的FTIR 分别如图2(a )、(b )和(c )所示.图2(a )中1599cm -1和1740cm -1处分别为—NH 2和—COOH 的特征峰,表明壳聚糖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图2(c )中除有Fe 3O 4特征峰(582cm -1)外,氨基特征峰移至1603cm -1处;1740cm -1处峰变得很弱,可能是由于CM -CS 羧基(—COOH )与Fe 3O 4表面羟基(—OH )发生反应.CMCS 在Fe 3O 4表面可能发生的反应如图3.图4为纯Fe 3O 4和Fe 3O 4/CM C 的XRD 谱.Fe 3O 4/CMC 的XRD 谱中出现Fe 3O 4的六个特征峰(2θ=30.4°,35.6°,43.4°,53.4°,57.4°和62.7°),分别对应不同的晶面((220),(311),(400),(422),(511)和(440));表明磁性物质为纯Fe 3O 4,而且CMC 包履后不会改变Fe 3O 4晶相.图2 CM CS (a ),Fe 3O 4(b )和M CM CS (c )红外图谱Fig .2 FT IR s pectra of CM CS (a ),Fe 3O 4(b )and M CM CS nanoparticles (c )图3 壳聚糖羧甲基化及在Fe 3O 4纳米粒子表面的接枝反应Fig .3 Carboxymethylation and grafting onto Fe 3O 4nanoparticles of chitosan图4 Fe 3O 4(a )and M CM CS (b )的XRD 谱Fig .4 XRD patterns of pure Fe 3O 4(a )and M CM CS nanoparticles (b ) 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的热重测试表明,40℃左右开始脱水,约250℃时CM C 主链开始分解,至650℃时基本分解完全.Fe 3O 4在N 2气保护下不会分解,Fe 3O 4质量分数约36%,略高于理论值;由Fe 3O 4和CMC 的初始投加量可计算出Fe 3O 4质量分数约33.3%.这表明部分CM C 可能发生自交联反应,并未全部包履在Fe 3O 4表面.磁性能测试表明,MCMCS 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5.74×10-3A ·m 2·g -1,低于纯Fe 3O 4的饱和磁化强度(63×10-3A ·m 2·g-1)[7].2.2 吸附机理Pd 吸附最优pH 为2[10],在酸性介质中,Pd 与Cl -形成Pd -Cl 络合离子(主要为PdCl -3和PdCl 2-4),MCMCS 对Pd 的吸附以质子化氨基(+)与Pd -Cl 络合离子(-)的静电吸引为主要吸附机理.这种吸附机理可从Cl -与Pd -Cl 络合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竞争效应得以证实.Ruiz 等[10]考察了酸性介质中Cl -浓度对交联壳聚糖吸附Pd 的影响,表明Cl -浓度较低时,由于与Pd 配位的Cl -缺乏,络阴离子数量少,吸附容量低,Cl -0.5mmol ·L -1时,·90·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31卷可促进Pd 吸附,但过量Cl -存在会导致Pd 吸附量严重下降,原因是Cl -与Pd -Cl 络合离子存在竞争吸附,这也说明Pd -Cl 络合离子以阴离子为主要存在形态.虽然氨基也有可能与Pd 络合,但pH =2时,氨基质子化使其络合反应性明显下降.Pt 的吸附机理与Pd 类似,在pH 较低时,以Pt -Cl 络合离子(主要为PtCl -5和PtCl 2-6)与壳聚糖的质子化氨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为主要吸附机理.2.3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选择性在25℃、pH 2、MCMCS 用量1g ·L -1情况下,Pd /Pt (摩尔比)分别为0.5,1.0和1.5时,Pd 和Pt 的吸附等温线分别如图5(a )和图5(b ),均为Lang -muir Ⅰ型等温线.单组分吸附时,MCMCS 对Pd 的饱和吸附容量(3.2mmol ·g -1)高于Pt (2.7mmol ·g -1),表明MCMCS 对Pd 的亲和力较强.MCMCS对Pd 和Pt 有较高的吸附容量,是由于M CM CS 纳米粒子除具有高比表面积外,MCMCS 的活性基团及吸附活性位充分暴露,因此可充分吸附金属离子.双组分吸附时,随Pd /Pt 比增大,Pd 吸附容量增大,Pt 吸附容量则明显下降.M CM CS 对Pd 和Pt 吸附的差别是由于吸附剂对二者的亲和性差异,以及二者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不同.Pt 的存在形态受Pd影响较大,Pd -Cl 络合离子(PdCl -3和PdCl 2-4)的形成占用了Cl -,使可与Pt 络合的Cl -量减少,即Pt -Cl 络合离子(PtCl -5和PtCl 2-6)数量减少,因此Pt 吸附容量随Pd 增加而明显下降.图5 Pd (a )、Pt (b )及Pd +Pt (c )的吸附等温线Fig .5 Sorption isotherms of Pd (a ),Pt (b )and Pd +Pt (c ) Pd 和Pt 共存时,二者存在竞争吸附,其中一种离子的存在会导致另一种离子的吸附容量下降.不同Pd /Pt 下MCMCS 对Pd 和Pt 的总吸附容量变化很小(图5(c )),约为Pd 和Pt 单组分吸附时加和值的一半,且与Pd 或Pt 单组分吸附时的吸附容量接近;这表明Pd 和Pt 竞争相同的活性位,这些活性位或被Pd 占据,或被Pt 占据,因此总吸附容量一定,且与Pd 或Pt 单组分吸附时大致相等.图6 吸附相中Pd 的摩尔分数随溶液相中Pd 的摩尔分数的变化Fig .6 M ol ar fraction of Pd in ads orbent versus that in the sol u tion图6表明吸附相(MCMCS )及溶液相Pd 的摩尔分数[M F =Pd /(Pd +Pt )]的变化.Pd /Pt 一定时,数据点呈线性排列,且均位于对角线上方,表明MCMCS 对Pd 的吸附选择性大于Pt .低Pd 浓度时,吸附相中Pd 的摩尔分数约为溶液相中的2倍,但随溶液中Pd 浓度增加,数据越接近于对角线,即吸附相和溶液相中Pd 浓度接近,吸附选择性降低.2.4 脱附吸附饱和后的MCMCS 用不同洗脱液脱附,结果如表1.对于单组分脱附,Pd 的脱附率均高于Pt .硫脲对Pd 和Pt 的脱附率均高于68%;氨水脱附对Pd 的选择性最好,Pd 和Pt 脱附率差值>60%;用复合洗脱液(0.1mol ·L-1硫脲+2mol ·L-1HCl )效果并不理想;盐酸脱附性能最差.对于Pd +Pt 双组分脱附,受Pd /Pt 比影响不大.硫脲脱附效果最好,但金属与硫脲功能基(—SH )形成的络合物较稳定,使金属回收困难;氨水脱附对Pd 的选择性最好,Pd /Pt 脱附率比值达3.5~5.2.按脱附选择性排序为:5mol ·L-1NH 4OH >5mol ·L-1HCl >0.5mol ·L -1硫脲>0.1mol ·L -1硫脲+2mol ·L -1HCl 混合液.采用酸(5mol ·L-1HCl )、络合剂(0.1mol ·L-1硫脲)及碱(5mol ·L -1NH 4OH )连续洗脱,与单独用·91·第1期周利民等:磁性羧甲基化壳聚糖纳米粒子吸附铂和钯0.1mol·L-1硫脲处理相比较,脱附效果并无改进.表1 不同洗脱液对Pd和Pt的脱附率Table1 Desorption efficiency of Pd and Pt w ith various eluants洗脱液Pd(280mg·L-1)aPt(280mg·L-1)aPd-Pt(Pd+Pt双组分)a250~100mg·L-1220~160mg·L-1200~170mg·L-15mol·L-1HCl48.6%b10.2%b46%~20%b(2.3)c49%~18%b(2.7)c50%~15%b(3.3)c 5mol·L-1NH4OH83.6%b22.7%b80%~15%b(5.2)c75%~22%b(3.5)c84%~16%b(5.2)c0.5mol·L-1硫脲86.5%b68.2%b78%~78%b(1.0)c84%~77%b(1.1)c98%~73%b(1.8)c0.1mol·L-1硫脲+2mol·L-1HCl53.6%b44.7%b41%~57%b(0.7)c42%~77%b(0.6)c43%~60%b(0.7)c 注:a表示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b表示脱附率,c表示Pd脱附率/Pt脱附率.3 结论(1)TEM表明MCMCS纳米粒子粒径约20nm,分散较好;XRD表明磁性物质为Fe3O4;FTIR表明壳聚糖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以及活化接枝反应;磁性测试表明MCMCS比饱和磁化强度25.73×10-3A·m2·g-1.(2)Pd和Pt之间存在竞争吸附,MCMCS对Pd 的亲和性优于Pt;随Pd/Pt比增大,Pd吸附容量增大,Pt吸附容量则明显下降.(3)0.5mol·L-1硫脲对Pd和Pt脱附效果最好,脱附率均>68%;但5mol·L-1氨水对Pd的选择性脱附效果最好.脱附选择性次序为:5mol·L-1 NH4OH>5mol·L-1HCl>0.5mol·L-1硫脲> 0.1mol·L-1硫脲+2mol·L-1HCl混合液.参 考 文 献[1] Rojas G,Sil va J,Flores J A,et al.Adsorption of chromium ontocross-l inked chitosan.Sep Pur if Technol,2005,44(1):31 [2] Guibal E,Von Offenberg S weeney N,Zikan M C,et al.Sulfurderivatives of chitosan for palladium s orption.React F unct Polym,2002,50(2):149[3] Chiou M S,Ho P Y,Li H Y.Adsorption of anionic dyes in acidsolutions us ing chemically cross-l inked chitosan beads.Dyes Pig-men ts,2004,60(1):69[4] Denkbas E B,Kilicay E,Birlikseven C,et al.M agnetic chitosanmicros pheres:p 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React FunctPolym,2002,50(3):225[5] Zhou L M,Wang Y P,Liu Z R,et al.Carboxymethyl chitosan-Fe3O4nanoparticles: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behavior towardZn2+ions.Acta Phys Chim S in,2006,22(11):1342(周利民,王一平,刘峙嵘,等.羧甲基化壳聚糖-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对Zn2+的吸附行为.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1):1342)[6] Choi J H,Kim S D,Noh S H,et al.Ads orption behaviors ofnano-sized ETS-10and Al-substituted-ETAS-10in removingheavy metal ions,Pb2+and Cd2+.Micr oporous MesoporousMater,2006,87(3):163[7] Oliveiraa L C,Riosa V R A,Fab risa J D,et al.Clay-iron oxidemagnetic composites for the ads orption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App l Clay Sci,2003,22(4):169[8] Oliveiraa L C,Petkow iczb D I,Smaniottob A,et al.M agneticzeolites:a new adsorbent for removal of metallic contaminantsfrom w ater.Water Res,2004,38(17):3699[9] Inoue K,Yoshizuka K,Baba Y,et al.Solvent extraction of pal-ladium(Ⅱ)and platinum(Ⅳ)from aqueous chloride media w ithN,N-dioctylglycine.Hydrometa llu rgy,1990,25(2):271 [10] Ruiz M,Sastre A M,Guibal E.Palladium sorption on gl u-taraldehyde-crosslinked chitosan.React Funct Polym,2000,45(3):155·92·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