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利他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中的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生命主体(动物、植物与人类)采取一切手段,利用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展与自己存在利益相关性的他人的生存规模,提升他人的生命价值,延长他人的生存寿命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不计回报的为他人服务的行为。

我以为利他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或者是愿意真正去做。观察我们周围的成人世界,常常会发现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机关算尽,就像拍“金枝欲孽”中的那些情景,为了自己,不择手段。而真的愿意无私奉献的,大概是少之又少,有时即使样样为他人着想,也未必结局完满,有时反而成了弱者,受尽委屈。当然这是文艺中的东西,而现实中的例子,我心里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个就是小时候宣传了很久的劳模徐虎无私为他人服务、终年无休的事迹。不过当时在赞颂徐虎的同时,也传出过另一种声音,就是说一个为了帮外人随叫随到而忽视自己家人、连一顿年夜饭都不能一起吃的人,是不是一个无私的人?对于家人来说,他是否反而成了最自私的人呢?这个问题常让人不解。另一个就是去安徽支教的查文红老师,虽然我们看到她对偏远地区孩子的关怀,但是作为她的女儿,却表现出对母亲如此“自私”的怨恨。这两个例子,会不会让你对利他主义的正面性产生怀疑呢?会不会动摇了你自我牺牲的利他决心呢?

我相信很多人是会动摇的,小时候我也会。我想,这就是学校的利他行为教育没有做到位的缘故吧。所以我觉得,校园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利他的思想,比强迫他去做利他的行为要更为重要。

那么,到底生活中还需不需要利他行为呢?利他到底会不会导致自己的“损失”?这个,看完我下面的例子,还是你自己去寻找答案吧。

我不是班主任,没有和学生走得非常近过。作为任课老师,我只能从一些点滴小事来感受学生的利他行为。比如上课以前,有孩子帮我把黑板擦干净。课代表会主动来办公室问我有什么仪器和本子需要搬去教室。还有负责管理电脑的学生会帮我打开电脑调到待机。你会说这些小点滴的事情只是他们承担的工作,他们必须这么做。但是,如果他们是很开心的为你去做这些事情,你还会认为这是被“逼迫”的责任吗?甚至我对他们的一句“谢谢”只是很习惯性的口头语,并非真心实意的表达,但是学生显然并不在乎,只是觉得帮老师做一件事,心里很开心,或者说是一件光荣的事。他们没有获得任何的奖赏,也没有想要得到什么,但是他们还是去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不经意的行为中获得了一种帮助他人的快乐。这快乐来的隐蔽,并没有被预期,但是它还是如约而至。所以,这些热情的孩子愿意把这样的利他行为一直保持下去。

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是为了说明利他行为在这个社会还是必不可少的,是每个个体都需要去做的。虽然从表面定义来说,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行为,但事实上,它还是能带来“快乐”的不经意的回报的。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不是独立存在于环境中的。如果一个人阻隔了外人,一心利己,必然导致自私,导致他人与自己的疏远,导致最后的孤独。而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私为他人去服务,获得了内心的满足,而别人也同样这么对你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明媚而友好,生活变得那么招人喜欢,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等等等,也都能健全的发展起来。

所以在校园中要鼓励学生的利他行为,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到底利他行为的作用是什么,意义在哪里。这不需要条条框框说道理,只是当你发现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时,及时表扬,那么别的学生也就能感受到做这些无私行为时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的传达,而这,就是最大的回报和惊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