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激励艺术教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尊重的需要。尊重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自尊 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股自豪感;受别人尊重, 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们的承认,如上司 和同事的较好的评价和赞扬等。自尊和受人尊重, 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 自己要有被别人尊重的条件。自尊心是驱使人们奋 发向上的驱动力,自尊心人人皆有。因此,领导者 要注意研究下属在自尊方面的需要和特点,设法满 足他们的自尊需要,更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只 有这样,才可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由此,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 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保健 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就像打针、吃药能够预防或消除疾病,而不 能保证人们身体强壮一样,保健因素处理得 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 好可以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其积极作用 也顶多至此,它们不能起激励的作用,只能 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主要有以下内容:单 位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下属与主管的关 系、地位;工作环境和条件、劳动保护、安 全;工资水平、个人生活;工作中的人际关 系。
所谓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 关的因素。就像锻炼身体可以改变身体素质、 增进健康,而停止锻炼本身不会造成疾病一 样,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工作处理得当,能够 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其不 利效果也顶多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 致不满。
一、领导激励的原则 一个人的工作成果不只取决于其才能,还取决于激励
作用。受到激励的人会比未受到激励的人做出更多 的努力。
(一)激励的含义
激励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一些人 来说,激励是一种动力,对另一些人来说, 激励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或者为自己树立起 榜样。
(二)领导激励的原则
领导者要正确而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把员工 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必须根据自身的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概 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六章 领导激励艺术
领导激励的含义;领导激励的原则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
的强化理论 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公平激励法;宣泄激
励法;危机激励法;荣誉激励法;头脑风暴激 励法;尊重激励法;领导行为激励法;全方位 激励法 成功激励的心态;员工激励的主要误区
3、社交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 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孤立进行的, 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与其他社会成 员发生的一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人们希 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 心、友爱和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属于 某一个群体。社交的需要比生理的需要和安 全的需要来得细致,需要的程度也因每个人 的性格、经历、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异。
1、先我后他的原则。领导者必须首先激励自 我,然后才可能激励别人。领导者一定要有 积极的心态、充沛的精力和必胜的信念,被 领导者受到领导者的感染和影响,也会有精 力、有活力、有信心,于是自觉地追随领导 者,去实现组织的远大目标。这个原则不仅 适用于领导者,而且也适用于每一个被领导 者。
2、先心后智的原则。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首先 要把自己的心激励起来,有信心、有热情、 有兴趣、有动机,然后把自己的智慧、能力 和才华激励起来。点燃激情和开发潜能是领 导激励的两件大事,要把心智激励结合起来, 重点放在智的激励上面。
2、对权力的需要。对权力的需要主要指对影 响力的向往,或对个人与群体有影响的愿望。 麦克利兰发现,具有高度权力欲的人对施加 影响和控制他人表现出极大的关切。这类人 的主要行为特征有:一是寻求领导者的地位, 要求取得、行使并保持权力,或影响他人; 二是好争辩,直率,很健谈,头脑冷静并善 于提出要求;三是乐于同他人竞争,使他人 服从自己的支配,喜演讲,爱教训人。
1、对成就的需要。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有以 下主要特征:一是有个人承担责任、寻求答 案的需要;二是寻求挑战,趋向于寻求适度 困难的目标,即既有风险,但又是现实的、 能达到的目标;三是需要具体的即时的反馈; 四是对工作热忱,执著于所从事的工作。
麦克利兰对企业家的成就激励作了广泛的调查。 所谓成就激励即是想按高标准行事的愿望, 或要在竞争环境中取胜的愿望。麦克利兰发 现,尽管许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做出成就的 动机”,但在美国总人口中只有十分之一的 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欲。人们事业心的 强弱取决于个人的童年生活、个人和职业上 的经历,以及工作单位的类型。
3、先激后励的原则。先激后励的逻辑是领导 激励的最基本的原则。激与励是不同的。激 在行为之前,励在行为之后。激主要是激发 行为者的动机、动力,让他想干、愿意干、 喜欢干、有信心去干;励一定在行为之后, 励是一种信号、一种评价、一种反馈、一种 强化。当被领导者有所行为之后,领导者应 及时地进行评价,并对前者发出信号,给以 反馈。在激励一致的基础上,重点要放在励 上。励得好,激也就在其后了。
9、先保后激的原则。在保健的基础上进行激 励,在激励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保健,保健 和激励相结合,重点仍然应放在激励上面。 先保后激的原则有两层深刻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对激励的个体先保健,后激励。 激励的效果永远取决于增量,而不是数量。 第二层含义是指对激励的群体应该先保健, 后激励。一个组织也像个人一样需要保健和 激励的交替进行,这样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发 展。此外,对组织中的大多数人力进行保健, 对少数贡献大的人才进行激励,是一种极为 有用的艺术。换句话说,对人力要多保健, 对人才要多激励。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 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同自尊的需要一样,自我 实现的需要几乎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胜任感方面 和成就感方面。有胜任感需要的人力图控制事物或 环境,不愿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被动地发生和发展, 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控制下进行。有成就感的人们常 在工作中为自己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努力 可以达到的目标。对这些人来说,工作的乐趣在于 成果或成功。
6、先激后聚的原则。激励在先,凝聚在后。 激励形成分力,凝聚形成合力。激励与凝聚 相结合,重点在激励。如果缺少激励的环节, 每个人的能量没有激发出来,领导者再怎么 凝聚也形成不了合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 只有激励,缺少凝聚,那么即使每一个体的 能力和热情都被充分地激励起来了,都有很 强的战斗力了,结果可能仍然不理想。只有 把激励和凝聚结合起来,在激励的前提下凝 聚,在凝聚的基础上激励,整个领导活动才 会非常有序地开展。
5、先分后合的原则。分是分别激励,个别激励;合 是群体激励,综合激励。先分后合有两个方面的含 义。一是激励的对象,先激励个体,后激励群体, 激励个体与激励群体相结合,重点是激励个体。因 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员工的个性化取向明显,所 以必须把一个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成员分别激励起 来,才可能最终把全体组织成员都激励起来。二是 激励的手段,先单一激励,后综合激励。即在某一 特定时刻,对某一特定对象,针对他的优势需求, 进行单一手段和单一形式的激励。事过境迁,则对 他的其他需求进行满足、其他动机进行激发。
8、先要后到的原则。激励要有效果必须注意 两个因素的结合:一是激励下属时首先考虑 到下属的需要和价值取向。二是考虑到下属 的能力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领导者为下属 树立的目标要让下属感到是他自己所需要的, 是他自己认为重要的,这样下属的动机就能 被初步地激发起来。领导者为下属树立的目 标还必须是下属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并且 达到目标以后下属肯定能够得到领导者事先 许诺的奖励。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的 简称,是美国匹茨堡心理学研究所的赫茨伯 格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它所研究的 问题是下属的满意和不满意。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赫茨伯格在匹茨堡地区 的11个工商业机构中向近200名会计师和工 程师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他设计了许多问题,比如:“什么 时候你对工作特别满意”,“什么时候你对 工作特别不满意”,“原因是什么”等等, 要求这些受访者予以回答。通过对调查结果 的综合分析,赫茨伯格发现,引起人们不满 意的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 同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能给人们带 来满意的因素通常都是工作内在的,是由工 作本身所决定的。
7、先激后束的原则。领导活动发展到今天, 仍然要把激励与约束结合起来,但一定要激 励在前,约束在后,激励用得尽量多一些, 约束用得尽量少一些,领导者要把工作的重 点放在激励上面。当我们强调激励的一面时 就要“用人不疑”,对下属进行信任激励、 情感激励;当我们强调约束的一面时就要 “用人要疑”,对下属进行控制约束。
4、先正后负的原则。领导者首先对下属进行正激励, 给以正面的鼓励强化,然后还要对下属进行负激励, 增强其忧患意识,促使其发愤图强。正激励与负激 励要结合起来,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正激励上面。正 激励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动力和自信,负激励给人 以冷静、给人以警醒和反思。正激励更多的是属于 领导艺术的范畴,而负激励则主要是属于严格管理 的范畴。前者产生吸引力,后者产生排斥力,但两 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只有把正激励与负激 励有机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这种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下属 的积极性,首先得注意保健因素,做好与之 有关的工作,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 重要的是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下属的工作热 情,努力工作。如果只满足于下属没有什么 意见,只针对保健因素采取一些消极措施, 那么虽然可能使管理者和下属相安无事,但 却不能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从而不能取得 一流的工作成绩。
2、安全的需要。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以后,生理需要 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力量,取而代之的是 安全的需要。这种需要又可分为两类:现在的安全 需要和对未来的安全需要。现在的安全需要,就是 要求自己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能有所保证, 如就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安全、社会生活中 的人身安全等等;对未来的安全需要,就是希望未 来的生活能有所保障。未来总是不确定的,而不确 定的东西总是令人担忧的,所以人们都追求未来的 安全,如病、老、伤、残后的生活保障等。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1955年对马斯 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他经过20多 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许多需要都不是生理 性的,而是社会性的,而且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 天的,而是后天的,得自于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 等。马斯洛的理论过分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内省 和内在价值,忽视了来自社会的影响。麦克利兰通 过试验研究,归纳出三大类社会性需要:对成就的 需要、对权力的需要和对社交的需要。
许多著名的行为科学家曾从不同角度对需要进 行了详细的描述。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是一位美国管理心理学家。他认为,人 类的需要可分为五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 需要,社交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 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任何动物都有这种需要;但 不同的动物其需要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就 人类而言,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首先必须满 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如衣、食、住、行等。 马斯洛认为,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类 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生存,也就谈 不上还可以有其他需要。所以在经济不发达 的社会,必须首先研究并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10、先制后艺的原则。领导激励首先要建立和 完善一个激励制度,然后才是运用灵活的富 有创造性的激励艺术。激励的效果取决于激 励制度和激励艺术二者的结合,重点在于建 立和完善激励制度。激励艺术的运用,效果 是很有限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制度落 后,那么激励艺术越熟练、越高超,激励效 果就源自文库糟糕。
二、需要激励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激励因素主要有以下内容:工 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 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 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 论有密切的联系,其保健因素相当于生理、 安全、社会交往等低层次需要,激励因素相 当于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