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0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0篇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篇1)20xx年,新冠疫情反反复复,终是挡不住,万千企盼的目光。
在新版课程标准落地的那一刻,许多飘忽的心也落地了。
他告诉我们,不必追,守住本心,踏实前行。
守正,以“学”为中心。
“守正”,就是要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底线,守住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和育人价值,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未来中国人。
在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后,大家就开始有了各种探索,但全面检视课程修订体现的改革方向,究其本源,还是“以学为中心”的理念。
语文教学的本位意识已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知识已不再是传递性的,是基于活动而生成的,它需要我们将之转化为帮助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学习。
落实全面育人、面向全体、素养导向、加强综合、突出实践、减负提质等,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聚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就成了根本任务。
这就得将教师从过去的单一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历程,由关注自己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一篇一篇地教”转变为了“学生一组一组地学”。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活动的丰富,探究空间的开放,都是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创新,以“思”作根基。
语文新课标将思维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思维能力是一个整体性概念,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之间是互为融合甚至互为促进的。
“素养”则是长期养成并在生活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这都指向学生能力的养成。
此前教育部表示,现行的语文教学较多地关注形象思维,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所欠缺。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急需不断“创新”。
如此“创新”,都是以“思”作根基。
“创新”就需要教师自身多“思”、能“思”、善“思”。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教书育人则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在新阶段新时期,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
立德树人,既彰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又回应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对“重智轻德”倾向的纠治,它是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有着崭新的科学内涵和丰富的理论意蕴。
具体地说,我们今天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就是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教育者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教书育人,指既传授文化科学和专业知识,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教书的过程同时也是育人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是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
教师要超越“教书”,走向“育人”,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
明晰“为什么教”和“为谁教”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
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综合素养。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
育⼈⽅式变⾰的四个体现育⼈⽅式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的⼀个焦点和重点问题。
育⼈⽅式变⾰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向学科“统整”、从“坐⽽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四个⽅⾯的变化上。
育⼈⽅式的本质是“怎么培养⼈”,育⼈⽅式变⾰是当前基础教育改⾰的⼀个焦点和重点问题。
那么,育⼈⽅式变⾰究竟要从哪⾥变到哪⾥?这是我们⼀线中⼩学教师最关⼼的问题。
从新时代培养时代新⼈的⾼度出发,我认为育⼈⽅式变⾰集中体现或反映在以下四个⽅⾯的变化上。
⼀、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就教学的⽬的和⽅向⽽⾔,我国中⼩学教学改⾰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标”再到“核⼼素养”三个阶段,完成了从知识到学科到⼈的转向。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了以⼈为本和核⼼素养的新时代。
传统教学以“双基”为导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当成教学的根本⽬的和追求,“双基”教学并不否认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能⼒培养被认定为“双基”教学的“附属品”,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知识是能⼒的绝对的基础和前提,⼆是能⼒培养是在知识教学中“⾃然”和“顺带”完成的。
其暗含的假设是知识学好了,能⼒⾃然就提⾼了。
于是乎,知识的全⾯性、系统性、完整性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核⼼追求。
中国基础教育因此出现和产⽣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双基教学论”。
“三维⽬标”相⽐“双基”,其进步是显⽽易见的,但这只是学科层⾯的进步,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被更深刻、更全⾯地揭⽰出来。
“核⼼素养”才真正回到⼈⾝上来定位教学⽬的,把知识以及三维⽬标都转化为⼈⾝上的东西即“素养”,知识就找到了⾃⼰的归宿。
从教育的⾓度看,这是从“为了知识的教育”⾛向“通过知识的教育”。
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基于知识、通过知识,但不能⽌于知识、为了知识。
知识是原材料、是⾷物,素养是产品;知识是⾷物,素养是营养素;知识是花粉,素养是蜂蜜。
从学科的⾓度看,学科教育不能只是在学科知识上做⽂章,⽽是要⽴⾜于学科的独特育⼈价值,学科的独特育⼈价值来⾃学科的思维⽅法、思想观念和精神⽂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德树⼈根本任务在课堂得到有效的落实。
教学改革-由教师本位走向学生本位
教学改革—由教师本位走向学生本位(2009-05-04 23:27:52)转载▼标签:杂谈张志泉(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在当前教学改革研究中,研究者研究的重心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
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教育研究热点上体现出来。
具体体现各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理论的提出,如新手教师、反思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理论研究;反思性教学、理解性教学、建构性性教学、体验式教学的探讨等。
受以上研究热点的影响与束缚。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教学研究的重心。
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沿着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情感本位-反思本位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理论背景的引导下,名师培养工程也在各地教育改革中悄然兴起。
而学生学习学习研究的呼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呼声也在这种大背景下淹没了。
因而也很难会有“新手学生”、“专家型学生”“反思型学生”等提法。
对反思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理解性学习、建构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也远远落在相应教学研究的后面。
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
虽然教学研究中缺少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但是最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却证明教学改革只有沿着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方向努力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无论是山东杜朗口中学的"10+35"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推行,江苏泰州洋思中学的“4+31”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似乎都在证明这一改革思路的正确性。
一、“教师本位”不合理性的思考只所以试图证明教学中的“教师本位”是不合理的是因为自从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教学中的教师本位是合理的,而且认为永远是合理的。
这样人们就会很少去思考教学中“教师本位”的弊端。
为了达到矫枉过正的目的,此处首先要向“教师本位”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质疑之一就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教师的发展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当然是后者,既然教学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的发展或专业发展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另一种则是学生受帮扶的发展。
2023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解读(优秀6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篇一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令人震惊与振奋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最刺激语文教师的地方莫过于“学习任务群”了。
“学习任务群”是什么?怎样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近日反复阅读新课程标准,并学习一些专家的解读,我发现“守正创新”是认识与设计“学习任务群”的必要态度。
“守正”就是守住教育的本质,守住该坚持的教育理念。
不能因为课程标准变了,就把过去的科学理念、优秀做法,全盘否定。
“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用好先进教学手段,创新教法、学法,创新评价办法。
守正就是守住育人之心。
很多教师认为此次课程标准变化之大,出乎意料。
其实,只要关注国家教育方针,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就会知道,这次课程标准的变化是在意料之中的。
从2023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到2023年“双减”政策的发布,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关于基础教育的政策文件,一再强调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必须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必须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教育目标。
从其中一种程度来说,2023版新课标的推出,正是纠正越来越偏的应试教育方向,改良越来越严重的内卷教育生态。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轨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立德树人”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教学目标。
“学习任务群”的设置,能较好地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由“育分”转向“育人”。
守正就是守住求变之思。
当前世界已进入智能时代,而教育却仍然是工业时代的教育。
菜市场的阿姨都已使用网络支付,而我们的教育却仍然是老师讲台上讲,学生课桌上学。
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教学方式却仍然没有变,甚至很多老师还在满堂灌,还在不停地刷题。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步表征。
“核心素养”的界定意味着学校课程与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素养”与“知识”的差别就在于“方法之知”与“内容之知”。
“方法之知”是指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当然,强调“方法之知”,并不等于轻视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
一旦展开了“内容之知”的深度学习,“方法之知”本身也就培育起。
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与思维方式,唯有同该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密切关联和整合起,才能把握该学科本质的问题。
学科的基本概念与思维方式尽管不是核心素养本身,却是支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
所谓“学科”,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构成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这个基本概念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这个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价值诉求。
在学科三要素的延长线上,就是一般所谓的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的弊端,一是纠缠于碎片化的“知识点”灌输,违背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常识。
二是拘泥于僵化的学科中心主义学科观,缺乏“学科群”和学科融通的思维,违背了跨学科“整合”作为学校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的常识。
不过,“素养”与“知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是教学之后习得的,“素养”则是通过引出自身内化了的知识而发挥作用的。
在学科教学之初,可以区分“知识内容”与“素养”。
通过发挥后者的功能,可以更有效地展开知识学习。
随着教学的进展,学习到的知识日益成为“能动的知识”,构成支撑素养的重要因素。
“内容之知”“方法之知”相融合的“素养”,在更高阶的学习阶段里得以运用。
核心素养的界定不否定学科与学科教学,但反对分科主义,并且着力于提升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的运用。
人的素养是以学科教学所积累的丰富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才得以形成的,而在素养发挥功能的阶段中自然是涵盖了学科知识(内容之知)的。
一旦成为内行,就会建构起“内容之知”与“方法之知”一体化的“知识网络”。
课堂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的发展
,
题 的过 程
而 过程 是 至 关重 要 的
、
。
关 注 学 生 的情绪 生 活 和 情感体 验
、
。
教 学过
根 本 不 去关 注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识 为 本 位 的 教学
。
一
。
种以知
这 种 重 理 论 轻实 践 重 理 性 轻 感 性 重
, ,
程 应 该 成 为学 生
一
种 愉悦 的 情 绪 生 活 和 积 极
一
条基 本 规
有 理 解 其 中 的 实 际 内容 这 样 的学 习 便 是 机 械
,
在课 堂 教 学 中具 体体 现 为 :关 每
一
律
。
教 师 不 仅 要 充 分挖 掘 和 展 示 教学 中的 各种
,
学 习 是 没 有意 义 的 学 习
,
。
位学生
、
。
位 学 生 都 是 生 动活 泼 的
,
道 德 因 素 还 要 积 极 关 注 和 引导 学 生 在教 学 活
,
目 的 知 识 必 须 转 化 为智 慧 才 显 示 出它 的 价
2009
年
5
月 25 日
新 《 课
程
》
◎ 山 西 运 城 学 院 稷 山 师 范分 院
毕云 芬
课 堂教 学 是
一
种 以 人 的精 神世 界 为对 象
,
现 教 材 上 现 成结 论 而 应 重 在 提 示 隐 含 在 其 中
,
思 考 ! 转 向对 人 性 的关 怀 ! 转 向对 意 义 的 追 寻 !
,
导致
:
生 命整 体 的发 展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2008.7·基础教育参考·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
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是概括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之一。
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难点首先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
例如,学生的思想问题、态度问题、习惯问题、心理问题、基础问题等。
因此,教育教学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育人的问题,育人的工作做好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重新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应当是育人、教书,通过育人来促进教书,育人的工作真正做好了,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的质量获得显著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影响教育的外部因素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
从内部因素看,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要求教育教学的着力点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素质的提高。
那么,这种转变具体是什么?对此,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即“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合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强烈诉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们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用“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话来概括。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人。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知识本位”的理念。
什么是“知识本位”呢?简单说,就是把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就像盖房子,认为只要一块砖一块砖地把知识堆起来,房子就盖好了。
学生们在这种理念下,拼命地背诵公式、记忆历史事件、积累好词好句。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学生掌握了不少知识。
可问题也来了。
很多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只会把知识往里装,却不知道怎么运用。
比如说,一个学生能把物理公式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实际生活中,看到简单的电路故障,却不知道怎么解决。
这就像一个人背了很多菜谱,可真到厨房,却连一道菜都做不出来。
这时候,“素养本位”就被提出来了。
“素养本位”关注的可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积。
它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融合。
拿语文来说,不是只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文学常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
这就好比种一棵树,“知识本位”只关心给树浇多少水、施多少肥,而“素养本位”关注的是这棵树能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能不能抵御风雨。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教学方法上也得有大的变革。
以前的课堂,大多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拼命记笔记。
现在呢?得让学生动起来。
就像学数学,不能光听老师讲定理,得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比如说,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形状物体的边长和面积,自己去总结出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样得来的知识,学生不仅记得牢,还能灵活运用。
在评价体系上也得跟着变。
“知识本位”下,考试分数几乎就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可这公平吗?一个学生可能因为紧张,在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但他平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
在“素养本位”下,评价就多元化了。
除了考试成绩,还会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比如一个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每个成员在项目中的表现、贡献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依据。
学科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特别关注学科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姚■伟荣叶有德【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200】【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施重心也将真 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
所以依托语文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科教学;核心素养;课程开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 养”)正式颁布后,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 体系将会对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国家厘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定位好我们的学 科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我的体 会是,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 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 施重心也将真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
所以依 托语文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 师的必然选择。
一、厘清理念:将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 分野的一个框架。
它本身是对十八大精神中“立德树 人”要求的贯彻落实,而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又是对核 心素养的落实、落细、落小。
基于学科素养,又可以制 定出可操作、具体化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我们一 线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自己 的学科教学。
教育部已经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 中课标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当中将会特别增加 学科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学业质量标 准。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过去多少年 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学科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 性,但是学科育人的实然效果与应然目标还是存在 着差距。
正因为如此,这次对核心素养的提炼和践行,必 须要让一线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育 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
这个思考是理念澄清的过程,也是把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的过程。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建构,不仅包含知识技能,更加强调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
■本期关注:课程改革20年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顶层规划。
同年9月,伴随着义务教育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6月8日,是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十周年的日子。
为更好地反思、总结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与成果,本刊自第6期开始特设“课程改革20年”纪念专栏。
欢迎广大教育研究与实践者参与专栏的建设,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图片来源:苏州外国语学校,蒋世颖/摄总第299期5视 点2001年,我国教育部高举“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的旗帜,开启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征程。
20年来,全国各地一所所学校犹如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一批先锋学校涌现出来,诸多改革样本打磨出来,给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魅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向的素质教育愿景——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越来越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旨在重温本次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钟启泉摘 要:21世纪初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学校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伟大征程,给整个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魅力。
本文旨在重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根本诉求,梳理实现素质教育愿景的教育理念及其方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知识本位 素养本位 课堂革命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诉求,同时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道法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建议
道法学业质量评价的实施建议今年4月公布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首次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
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与发展。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是否实现了核心素养、实现程度如何,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衡量。
因此,认识学业质量标准“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是打通课程标准落实核心素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如何用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业成就的整体刻画在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业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等概念。
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课程目标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具体化,是学习课程内容之后应达到的素养水平。
课程有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总目标是在课程学习之后,核心素养实现的总体要求。
学段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在每个学段的具体化。
在课程内容中设置的学业要求,是对课程内容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水平的具体规定,是学习特定内容的学业要求。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学业质量基于核心素养,是在完成某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学习之后核心素养实际达到的水平,反映课程目标和学业要求的达成度。
学业质量用学业质量标准来衡量。
按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表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学业要求,是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
理解学业质量标准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五个要素:一是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经过了课程学习之后所达到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本位”
2022年12月第51期Dec. 2022No.51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从“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本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学观的转向王丛丛(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摘 要 ]传统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知识与技能为本位的教学观,忽视对学生价值存在的关注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受到质疑和批判。
在对其合理扬弃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育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终极目标,这便要求创设动态真实的教学情境,探索协作对话的教学方式及建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建构和培育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科学教学观。
[关键词] 教学观;知识;核心素养[作者简介] 王丛丛(1988—),女,山东临沂人,硕士,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51-0121-04 [收稿日期] 2022-06-08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独特认识和理解,其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化,教师的教学观已作为改革的核心受到普遍关注。
传统单纯地以向学生灌输和传授课程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观,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和诘难,正逐渐转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教学观。
核心素养被视为21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合格公民不可或缺的素养,建构和培育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位的教学观,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趋势。
一、对传统知识本位教学观的扬弃作为基础教育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程教学观崇尚知识的确定性和至上性,主张教师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课程教学的唯一任务。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一、概述随着全球教育理念的演进和教育实践的深入,知识本位与素养本位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挑战。
知识本位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素养本位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议题。
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教育目标的调整,更涉及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的深刻变革。
它要求教育者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理念,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同时,这种转变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如如何平衡知识与素养的关系、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价体系、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等。
1. 简述知识本位与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在教育领域,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必要的转型,这一变革根植于对21世纪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的新认知。
知识本位教育模式,长久以来侧重于系统性地传授学科知识,强调记忆与复述,旨在构建学生的知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不足。
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聚焦于知识的积累,而更加重视个体的综合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合作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旨在超越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这一转变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
素养本位教育更加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能力应对未来挑战、有责任感的公民。
这一改革不仅关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革新,更是对教育理念的根本性重塑,标志着教育从服务于工业化时代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转向适应信息时代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要求。
实现育人方式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
刊
jH
A
教
f
I —
实现 育 人方式 从知识 本位 向 素养本位 的 转变
文/滕 平
当 前 , 学 校教 育 的 育 人 方 式 正 从 知 识 本 位 转 向 素 养 本位 , 学校 的 育 人 目 标 、 课 程体 系 、 学 习 方
式 、 评 价模 式 、 教 育 空 间 与 技 术 环 境等 整个学 校教 育 生 态 都 需 要 重新 建 构 。 我 校作 为 上 海 市 教 师
的 情 感 在 人 际 友 好 中 获 得 满 足 和 愉 悦 , 学 校成 为 教 师 向 往 的 精 神 家 园 。
在 共 享过 程 中 , 我 们 以 日 常 课 堂 学生 素 养 培 育 为 重 点 , 基 于 团 队 成 员 的 课 堂 观 察 对 教 学设 计
不 断 反 思 , 借 鉴 现 象 学 中 叙 事 性 评 价 的 研 究 方 法 , 采 用 撰 写 “ 学 习 现 象 案 例 ’’ 的 方 式 , 提 炼 自 身 的
以 《 学 科 教 学 手 册》 研 制 为 抓 手 , 以 基于 标 准 的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研 宄 为 重 点 , 以 等 第 制 评价 为 突 破 口 ,
强化教 学实 效 。
方 面 另 一 ,
作 为 上海 市 教委 重 大 课题 项
目
“ 指 向学习
基础 素养 培育
的 课程 教 学 研
中
“ 积极
进取 ,
步
步登
高
”
,
在教书
育 人的
实 践 探索
中
,
实现
自
身 在 专 业 境界 和
由“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从《孔乙己》看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变化
从《 乙己》 孔 看语文教 材价值取 向的变化
黄 蕾
( 西师 范大学 文 学院 ,广西 桂林 广 5 10 ) 4 0 4
摘要: 以课 文《 乙己》 为个案 , 孔 作 选取 人教 版 1 7 9 8年 、9 4年 、0 2年语 文教 材 及语 文版 2 0 19 20 0 5年 的语 文教 材 , 析改革 开放 以来 中学语 文教 材价值 取 向由知识 本位 到 以人 为本 的转 变历程 。 分
关 键词 : 识 本位 ; 知 以人 为 本 ; 文 教 材 ; 值 取 向 语 价
中图分 类号 : 4 3 4 G 2.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7 1 8 (0 8 0 — 0 8 0 10 — 6 7 2 0 )7 0 9 — 3
作者简 介 : 蕾 (9 4 ) , 黄 1 8 一 女 壮族 , 西桂 林人 , 士研 究生 , 究方向为语 文课 程 与教 学论 。 广 硕 研
也 ? … …
学理 性 、 逻辑 理智 和 实利 工具 价 值 , 向于 知识 的传 递 倾
和灌输 。
( ) 文 实例 分 析 一 课
17 9 8年 经历 十年 动乱 之后 ,语 文教育 开 始逐 渐恢 复 和发展 。 文 教材 在试 图纠正 “ 治挂 帅 ” 语 政 的同 时 , 知
说 造成孔 乙 己悲剧 的社会 原 因是什 么?
识本 位 的价 值取 向开始 逐渐 凸显 出来 。 比 17 对 9 8年 人 教版 全 日制 十年 制学 校 初 中课 本 ( 用 本 ) 语 文》 五 试 《 第 册 中 的《 乙 己》 下文 简称 1 7 孔 ( 9 8年人 教 版 ) 19 和 9 4年
相 关 设 计 论 证 17 9 8年 以来 中学语 文教 材 在 价 值 取 向 方 面 的变化历 程 。
浅谈大单元教学
浅谈大单元教学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大单元的“大”是指教师要能居高临下,站在统筹全局的高位,对当前所教知识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定位,从整体上把握教学。
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炼单元主题意义,注重单元内容的关联,从知识和技能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实现学科育人。
大单元教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为什么教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
大单元教学并非舍弃课时教学设计,基本的教学单位还是通过每节课去实现。
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要以单元为整体去思考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即从单一的知识点、课时转变为大单元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点的碎片化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依据新教材整合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
暑期全市英语教师培训,外中老师以仁爱版八下Unit7TheFoodFestiva1单元教学为例,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整个单元主题的内容框架。
明确整个单元的大观念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尝天下美食,品百味人生。
在这个单元,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关切,学会感知他们的情绪,学会共情,学会由己推人,将个人与群体与社会联系起来,探究“人与社会”这一主题含义。
他也呈现了这一个单元每一个话题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另外在教授仁爱版八上Unit2Howtokeephea1thy时,老师可以结合小学五年级人教版Unit1,并整合初中英语中所涉及到关于如何保持健康的素材,从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进行教学。
怎样实现由学科知识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如何实现将学科知识向学生本位的转化
传统的美术课是老师由故事图片等引导再示范画,学生看后临摹,教师把自己设计好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学生来配合老师完成本课堂的内容,我认为这样时间久了会给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老师会依赖自己的学生配合自己的方式,学生也会依赖自己老师的讲课模式,以至于换了老师和学生都会显得有些不适应。
现在的美术课就不一样了,课堂可以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掌握整堂课,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吸收知识过程中的好助手,就拿海洋课程来说,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先认识海边在探索海底,再创作海洋世界,中间都是要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去探究,我只需要为他准备他所需要的素材,引导他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法画出海洋世界,在海洋课程《我是船》这一课中,我把整堂课设计为三个模块:
1、故事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船,确定自己想要的一艘船,进
行一次创作;
2、故事继续,初次设计的小船遇到了困哪,怎么办呢?找出解决办
法,在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
3、经过完善的小船,已经变得很强大,可以去海上航行啦,航行
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课下可以编成故事演一演。
整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自己去感悟,自主发现,自由探索,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技术指导的作用,以上是一点个人的浅见,这也是我在全课程美术课中想到达到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新形式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素养江汉区航空路小学罗薇[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模式中止步不前,显然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的,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
[关键词]知识本位育人本位思维方式方法论一、语文教师需要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写字好写字好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门面”。
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该是写得一手好字的,因为教师本身有教学生写好字的任务。
他们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合乎规矩的,都具有示范意义的。
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了这个意义。
例如有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字不满意时就随手在作业本上写道:“要认真书写!”可是,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字却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
他写给学生的这几个字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提出对学生的要求以外,应该还有一个示范意义——像我这样认真写字,教师只想到发号施令、提出要求的一面,而忘了自身示范性的一面,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文字书写漂亮,还能使课堂生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一手好的板书,会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
例如:我们的语文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学生眼前一亮——这位老师的字真棒啊!教师就完成了“征服”学生的第一步。
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在课堂教学中再注意把板书内容设计得既简洁,又醒目,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一篇文章的精髓,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口才好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口头表达是基本功。
一位语文教师,当站在讲台前的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师的语言表达也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给教师的建议》)学习方式可以改革,教师可以少讲,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简明、规范“规范”是说教师在运用语言讲解的时候,语言表达要合乎语言规范;不使用自造的词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不说病句和意思不明的句子;说话不千头万绪,要连贯顺畅,话题集中。
2、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适当的停顿和语音的强调,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分量。
滔滔不绝、连绵不断,一味高音或低音,会把不同意义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势必使学生不得要领、轻重不分,也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回味的时间,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样自然会削弱教学效果。
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高则高,该低则低,张弛自如,这样的讲授不仅教师有愉悦感,学生也会从中获得享受和乐趣。
3、富有启发性,激励感一是话不能完全说透,要留有空间。
即说话要含蓄一些,在学生想知而不知时,加以诱导式的解说,不要把问题说尽,要留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二是适时。
恰当地运用提问语、设问语和反问语,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
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还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朗读感染,示范性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常用的方式。
不会朗读的教师是不可想象的。
朗读是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辅助手段。
朗读对体会和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重要作用。
课堂上,教师动人的朗读不仅是学生理解诗歌文章、感受文学魅力、陶冶审美情操的一把钥匙,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
语文教师高水准的亲自示范朗读,会赢得学生的赞叹,而且可能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态度。
例如:《少年》这首诗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激情赞美了少年,抒发了作为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
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如果教师自己朗读水平一般,这节课不仅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起不到激发学生情感的学习效果。
(三)有学识语文教材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日月星辰,小到一粒尘埃;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音乐方面的,美术方面的,科技方面的;语言的,文化的,文学的等等,内容包罗万象,可以说全部的社会生活都跟语文课有关系。
因此,语文教学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要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有人调侃说:“春秋战国时期有儒家、法家、墨家,我们语文教师就是‘杂家’。
”这就是说语文教师一定要懂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学问的增长是伴随着教学而来的,是教学相长的。
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做有心人,把每一篇课文,每一次习作,每一项活动的备课都当作自己的学习机会,拓展、深化,更新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把课文看一遍,把参考书看一遍就行了。
教师围绕所教学的内容,对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关的知识等等,做更多的检索、阅读、思考和整合。
教师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累学问的,这就使自己的“一桶水”常用常新。
学生喜欢知识广博而有见识的教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兴趣广泛。
他们要喜欢读书,喜欢逛书店,去图书馆,家里有多本藏书;他们喜欢书法,不一定写得很好,知道欧颜柳赵的艺术特征;他们喜欢文艺,话剧、京剧、歌剧乃至地方戏剧至少喜欢一两种,熟悉里面的故事,甚至唱腔;他们喜欢欣赏绘画、国画或油画,对名画和画家也有所了解;他们对跟文化有关的建筑、饮食、服饰等都有兴趣,也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当学生们认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无所不晓的时候,学生对教师不仅是赞叹和敬佩,更多的会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语文教师。
(四)善写作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讲述人情事理。
语文教师要善于写作,会写文章,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写文章,而且要把文章写好。
写作的过程也是练习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
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完成的。
具备一种语文能力,更多的不是靠理论,不是靠方法——尤其是写作,知道多少种方法都没有什么大用,主要还得靠不断的写作实践,也就是历练。
只有多写,才有可能提升写作能力。
语文教师写文章也是一种体验,是对作文过程甘苦的体验。
这种体验的获得,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最直接的源泉。
当教师把自己丰富的写作体验跟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学生的感觉是亲切的,真实的,也是很有用的。
如果教师说的都是别人的方法,别人的经验,甚至自己也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要领就讲给学生听,一般来讲,这样指导的作用是有限的。
有的教师喜欢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布置给学生一个题目,教师在课堂上也和学生一起写,写完以后把自己的文章念给学生听,把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心得跟学生交流,让同学们来评论。
同学们一方面觉得这样很亲切,师生很平等;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文章当中又能获得启发。
这样坚持经常,教师就会对哪些作文题目好写,哪些作文题目不太好写,有了切实地了解。
哪些作文题目需要怎样指导更有效,哪些作文需要怎样评价更恰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二、语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在新形式下,我们要拿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献给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
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三个充满”:即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二)献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重入了生机和活力。
我们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
(三)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
在教学中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包括课堂时空向课前开放和向课后开放);二是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造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如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等等);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用好有字之书,主要指教科书、课外书;关注无字之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开发自己的书,就是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四)献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标》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由此可见,“感悟”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做到在感悟中体验(教学的关键词是“诵读感悟”);有利于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在感悟中品味(教学的关键词是“内化积累”);有利于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做到在感悟中提升(教学的关键司是“实践运用”)。
“勤诵多背,行文更具文采:腹有诗书,下笔方能生花。
”(五)献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
“探究性语文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品悟新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
以“探究式品读”为例,可按“初读感知,探究中读通课文;精读领悟,探究中读懂课文;深读积累,探究中读活课文”三个步骤实施教学。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一是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乐于探究;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善于探究;三是提供探究的时空,促使学生勤于探究。
三、语文老师需要把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都明白,在今天学习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更多的是能力、素质的培养。
并且有些能力的确需要我们老师的着意栽培,这也就是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除了成绩,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我至今仍然保持着晨读和做笔记的习惯,这源于学生时代老师的教诲,我很受益,我也会把这些教给我的孩子。
”一位网友这样说,的确,学生时代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将是一个孩子一生的财富。
(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在面对他人观点的时候,是一味地接受,还是经过思考再做出判断?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项重要能力。
只给孩子知识点的教育是不够的,对于思考过程的引导也尤为重要。
(三)教师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并对新知识有足够的敏锐度其实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会对新事物持一种好奇、开放的心态,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较快掌握新知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