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四探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4班
姓名周格学号3107009255
评分老师签名
实验四四探针法测半导体材料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电阻及方块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影响测试精度的诸因素。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了解SDY-4型探针测试仪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2、利用SDY-4型探针测试仪测量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SDY-4型探针测试仪;被测硅片;
四、实验方法、步骤
1、实验方法
(1)、测量电阻率
设一半导体单晶材料,其大小与厚度相对于探针之间的距离可视为无限大,四极探针在一直线上且间距相等,探针与样品成点接触。
首先,考虑探针的情况,一极探针与半导体表面接触于A点,电流由探针注入,可
视为点电荷。
由静电学可知,其等位面为球面,其电流密度均匀分布且为:
由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可得到电场强度
因此,距点电荷r处的电位为
如果电流时从半导体流向探针,电流为负,其r处的电位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四探针的情况。
探针2处的电位为:
同理探针3处的电位为:
则探针2与3之间的电位差:
此即四探针法测电阻率的通用公式。
为了计算方便,使,上式可简化为:
上式适用于棒材,若实际样品不满足这一条件,则必须修正。
对薄片及探针离样品边距小于4S的样品进行计算点电流源形成的电位分布,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C为修正子值。
测量厚度小于S/2的有限大小的圆片及长方形薄片,关系式为:,其中
厚度W≤S/2
在实际测量中:,
即
(2)、测量方块电阻
一块均匀导体的电阻R正比于长L,反比于间截面积S。
如果导体的宽为a,厚为b是一个薄层。
它的电阻
R=L/s=L/ba
当L=a时;上式可写成
=/b
称为方块电阻(或薄层电阻),单位为Ω/口,它与边长无关。
设单探针电流通过探针流进扩散层,以圆形方式沿样品表面散开,距探针r处的平均电流密度
J=I/2r
电流I在半径r处通过高为的圆柱面而流散开,其总面积为2r。
r处的电场强度
因此r处的电位/
式中的常数由电位零点的选取决定。
若电流方向从探针流出的,则电流方向相反,相应的电位函数是
/
用四探针法测量,电流从探针1流入,从探针4流出,电位为上述两种情况迭加
=)/2+常数
式中,分别表示距离探针1和4的距离,上式只决定于.当探针间距离为S时,对于探针2则有,.其电位
=/2+常数
对于探针3,,其电位
=/2+常数
实际测量的电压是探针2、3的电位差:
V=-=/
所以方块电阻=/=4.532V/I
此式适用于样品的几何尺寸与探针间距离为无穷大的平面,否则必须修正,修正式为
=CV/I
上式中C为修正因子,与薄层的几何尺寸及样品属单面扩出或双面扩散有关,一般有
C=F(W/S)
F(D/S)
2、实验步骤
(1)对样品的要求是:几何尺寸与探针间距相比为无穷大;样品表面平整、粗糙而清洁被测区域电阻率是均匀的。
(2)测量薄圆片的电阻率和薄方块电阻R口
根据公式,测出相应的参数后代入公式,算出C值。
按K6键,使电流指示灯亮,调节旋钮W1,W2,使电流显示值与C W的值一样,
F(W/S)F(D/S)=1
根据公式有
=V
此时再按K6,使电流指示灯亮,再按K5,电阻率指示灯亮,主机上显示的数值即是电压值也是测量点的电阻率。
按K6键,使电流指示灯亮,调节旋钮W1和W2,使电流显示值与C一样,即F(W/S)F(D/S)=1
根据公式有=V
此时再按K6键,电压指示灯亮,再按K5键,方块电阻指示灯亮,主机上显示的数值即是电压值也是测量点的方块电阻。
为消除接触电阻及热效应引起的误差,需改变电流方向,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
数据处理:
W:0.42mm D:48.28mm
S: 1.001mm Fsp:1.000mm
W/S=0.42/1.001=0.4196 D/S=42.28/1.001=42.2378
F(w/s):0.994
中心77.50 半径中心边缘
77.55 72.73
78.36 72.30 78.25 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