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 ppt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1 ppt课件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特点:(1)本课程涉及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等几个 学科领域,内容广泛、综合性强。 (2)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项目一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能力目标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与土的工程分类 ➢ 了解土的三相组成 ➢ 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三相比例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 熟悉无钻性土、钻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 掌握相对密度、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和液性 指数等基本概念 ➢ 熟悉规范对地基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 掌握砂土、钻性土的分类标准
如前所述,土由固体颗粒(固相)、水(液相)和气体(气相)组 成。为了便于说明和计算,通常用土的三相组成图来表示它们 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上图所示。三相图的右侧表示三相组成的 体积关系,左侧表示三相组成的质量关系。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1773年 ▪ 1857年 ▪ 1885年
▪ 1925年 ▪ 1936年 ▪ 1949年
• 法国的库仑-砂土抗剪强度理论与土压力理论 英国朗肯—朗肯土压力理论
法国布新奈斯克(Boussinesq)—弹性半空间解 美国太沙基—《土力学》专著与有效应力原理 美国召开第一次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我国土力学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绪论
➢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四、地基与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一、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建筑物
上部结构 基础 地基
建构筑物的全部荷载均由其下的地层来承担。受建构筑物影响的那 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指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石);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粒组名称 漂石(块石) 卵石(碎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341张)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341张)

3.洪积物(Q”) · 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 具有很大的剥蚀和搬运能力。
它冲刷地表,挟带着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冲沟出口或 山前倾斜平原而形成洪积物(图1—4)。 由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群<图l—5)。如果逐渐 扩大以至连接起来, 则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的地貌单元。 洪积物常呈现不规则交错的层理构造,如具有夹层、尖灭 或透镜体等产状(图1—6)。
外力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到大陆低洼处或海洋底部 沉积下来,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沉积的物质逐渐加 厚,在覆盖压力和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铁等 胶结物的作用下, 使起初沉积的松软碎屑物质逐渐 压密、脱水、胶结、硬化生成新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未经成岩作用所生成的所谓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土”。 3)风化、剥蚀、搬运及沉积--外力地质作用过程中的 风化、剥蚀、搬运及沉积,是彼此密切联系的。风化 作用为剥蚀作用创造了条件,而风化、剥蚀、搬运又 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的来源。剥蚀作用与沉积作 用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某一方面的作用为主导, 例如,河流上游地区以剥蚀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为 主,山地以剥蚀占优势,平原以沉积占优势.
二、土中的水和气 (一)土中水 在自然条件下,土中总是含水的。土中水可以处于液 态、固态或气态。 存在于土中的液态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大类: 1.结合水 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吸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这种电分子吸引力高达几千到 几万个大气压,使水分子 和土粒表面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由于土粒(矿物颗粒)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围绕土粒 形成电场,在土粒电场范围内的水分子和水溶液中的阳离 子(如Na’、Ca”、A1”等)一起吸附在土粒表面。因为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氢原子端显正电荷,氧原子端显负电 荷 ), 它被土粒表面电荷或水溶液中离子电荷的吸引而定向排列 (图1—1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课件PPT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课件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4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水平向自重应力:
K0——静止侧压力系数,它是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有效小主应力与有效大主应 力之比。其值由试验确定,与土层应力历史及土的类型有关。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自重作用下土的变形问题



天然土层一般不引起建筑物基础的沉降 近期沉积或堆积的土层应考虑自重作用下 土的变形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自重应力的变化(增 大),从而影响土的变形(地表下沉) 地下水位上升使原地下水位和变动后地下 水位之间的那部分土的压缩性增大而产生 附加沉降量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 基础传递,在基础底面处施加于地基上的 单位面积压力。 基底反力:反向施加于基础底面上的压力 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力扣除因基础埋深 所开挖土的自重应力之后在基底处施加于 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基底净压力)
一、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土体的自重应力可由该点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计算
地基中自重应力计算注意事项


根据液性指数IL判断水下粘性土是否受到 水的浮力作用:IL≤0,不受浮力作用
地下水位以下的不透水层中不存在水的浮力,该 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 重计算 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和不透水层接触面处,应 分别计算出该层面在2种土层中的自重应力:透水 层底部按受浮力作用计算,不透水层顶部按上覆 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双向偏心荷载作用的 矩形基底的基础 按材料力学双向偏心 受压公式
倾斜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将倾斜偏心荷载的合力分解成竖向分量和水平分量。 竖向分量引起的基底压力按竖直偏心荷载的计算公式计算 水平分量引起的基底压力按下式计算

【精品课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完整版 全套ppt

【精品课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完整版 全套ppt

1925年,太沙基归纳发展了以往的成就,发表了《土 力学》一书,接着,于1929年又与其他作者一起发表了 《工程地质学》这些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著作的出现, 带动了各国学者对本学科各个方面的探索。从此,土力 学及地基基础就作为独立的科学而取得不断的进展。时 至今日,土建,水利、桥梁、隧道、道路、港口、海洋 等有关工程中,以岩土体的利用、改造与整治问题为研 究对象的科技领域,因其区别于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和各 专业岩土问题的共同性,已融合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新专 业—“岩土工程”。 它的工作方法就是:调查勘察、试验测定、分析计算、 方案论证,监测控制、反演分析,修改定案;
“第四纪沉积物(层)”或“土”。 五、第四纪沉积物(层)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因类型。 (一)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1、残积物 残积物是残留在原地未被搬运的那 一部分原岩风化剥蚀后的产物,而 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 2、坡积物 坡积物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 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 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形成大 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水平运 动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产生各种形态的褶皱 和断裂.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和地 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3)变质作用:在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过程中,原岩 (原来生 成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及挥发性物质的渗入下,发生 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它 包括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湖泊、海洋、冰川、风、 生物等的作用。 1)风化作用:外力(包括大气、水、生物)对原岩发生机械破 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沉积岩和土的生成:原岩风化产物(碎屑物质),在雨雪 水流、山洪急流、河流、湖浪、海浪、冰川或风等

土力学基础工程ppt课件(完整版)精选全文

土力学基础工程ppt课件(完整版)精选全文

b d 0[x ()2z2]2
z p [ n (am n r a cr tn m c a 1 ) t n ( n a m ( 1 n ) n 2 1 ) m 2 ] s p 0
2.4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高低,常用压缩性指标定量 表示。压缩性指标,通常由工程地质勘 察取天然结构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压 缩试验测定。
<0.005
0 4 0
小 于 某 粒 径 的 土 粒 质 量 /%
100
80
60
40
20
0 10
1
0 .1
0 .0 1
1 E -3
粒 径 /mm
1.1.2 土中水
(1)结合水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
(2)自由水
重力水、毛细水
(3)气态水
(4)固态水
双电层
• 结合水概念
强结合水、弱结合水
• 双电层概念
k l e 2
2.2.4 基底附加压力
p 0p ch p 0 h
2.3 地基附加应力
2.2.1 基本概念
1、定义
附加应力是由于外荷载作用,在地基中产生的应力增 量。
2、基本假定
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 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的。
2.2.2 竖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地基附加 应力布辛奈斯克解答
• 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1) 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性; (2) 在离基底不同深度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
线处最大,随着距离中轴线愈远愈小; (3)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沿垂线方向的任意点,随深度愈
向下附加应力愈小。
4、三角形分布条形荷载
dp pd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PPT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PPT

曲率系数: Cc=(d30)2/(d60× d10)
有效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10%时相应 的粒径。
限定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60%时相应 的粒径。
中值粒径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30%时相应 的粒径。
任务一土的成因与组成
土中水 结合水
自由水
任务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的含水量,亦称为土的含水率。即:
w mW 100% ms
任务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基本指标
2、土的土的密度ρ和重度
单位体积内土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ρ ,单位体积内土所受 的重力(重量)称为土的重度 。
m/V g
任务二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基本指标
3、土的比重Gs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粒比重 (无量纲),亦称为土粒相对密度。即:
建构筑物中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称为基础。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地基与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内容 涉及土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与 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种技术问题。
二、地基与基础研究的内容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地基基础设计中 ,须满足以下3个技术条件:
三、地基与基础理论的发展
▪ 1773年 ▪ 1857年 ▪ 1885年
▪ 1925年 ▪ 1936年 ▪ 1949年
• 法国的库仑-砂土抗剪强度理论与土压力理论 英国朗肯—朗肯土压力理论
法国布新奈斯克(Boussinesq)—弹性半空间解 美国太沙基—《土力学》专著与有效应力原理 美国召开第一次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我国土力学研究进入发展阶段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件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件

土的工程分类
01
02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无粘性土、粘性土
03
饱和土、非饱和土
04
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等
土的渗透性与渗流
01
渗透系数的测 定与计算
02
渗透力与渗透 变形
地下水的运动 规律与水头差
03
04
渗流力与渗流 场的概念
02
土力学性质与工程应 用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
土的压缩性
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
浅基础设计原则
浅基础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勘察报告、建筑物类型、荷载 大小等因素,并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浅基础类型
常见的浅基础类型包括平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 。这些基础类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物要求进行选 择和设计。
浅基础施工方法
浅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填筑、排水等措施,施工过 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软土地基处理、边坡稳定等。
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土力学与基 础工程涉及水库大坝、堤防、水 电站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如坝 基稳定性分析、库岸滑坡治理等

城市建筑
在高层建筑、地铁、地下空间开 发等城市建筑领域,土力学与基 础工程涉及深基坑开挖、桩基设 计等方面,对于保障建筑安全具
有重要意义。
THANK YOU
桩基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桩基设计概述
桩基是一种深基础类型 ,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桩 基来承受建筑物荷载。 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和稳定性,适用于地质 条件复杂或荷载较大的 建筑物。
桩基类型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施工 方法,桩基可分为预制 桩、灌注桩、扩基桩等 类型。不同类型的桩基 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课件10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3版)》课件10
地基承载力的 确定方法
主讲人:马时强
内容提要
1.地基变形破坏形式
2.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
3.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4.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一、地基变形破坏形式
(1)整体剪形的三个阶段
(1)压密阶段 (2)剪切阶段 (3)破坏阶段
三、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 (1)载临塑荷载:地基中刚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相应的基底压力。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3)汉森公式
汉森公式考虑了基础形状、埋置深度、倾斜荷载、底面倾斜及基础底面倾斜 等因素的影响。每一种修正均需在承载力系数上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修正后的 汉森极限承载力公式为: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说明
计算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还 包括:魏锡克公式、斯凯普顿公 式、梅耶霍夫公式等。此外,获 得地基承载力极限值还可采用原 位测试及经验等方法来获得。
(1)地基极限荷载:地基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 可作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 (2)太沙基公式:利用塑性理论推导了条形基础在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极限 荷载的理论公式。属于假定滑动面秋极限荷载的方法。
四、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如果不会条形基础,而是置于密实或坚硬土地基中的方形基础或圆形基础,太 沙基建议按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
课后思考
1.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有何区别呢? 2.如何将地基极限承载力转化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呢?
以浅埋条形基础为例:
令zmax=0,可计算出临塑荷载:
三、地基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2)临界荷载:工程中允许塑性区发展到一定范围,一般中心受压基础可取zmax=b/4, 偏心受压基础可取zmax=b/3,与此相应的地基承载力用p1/3,p1/4表示,称为临界荷载。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ppt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ppt课件

4+2
天然 项 地基 目 上浅 八 基础
设计
天然地基浅基础设 计 基 埋 基 定 计 减 降;的 础 置 础 ; 轻 措扩基 的 深 底 刚 基 施展本 类 度 面 性 础 ;基规 型 的 尺 基 不 天础定 ; 选 寸 础 均 然设; 基 择 的 的 匀 地计浅 础 ; 确 设 沉 基;会设定择定了降刚计、、;解的会性;基基减措天基会础础轻施然础设埋底基。浅、计置面础基扩的深尺不础展基度寸均施基本的的匀工础规选确沉; 浅基础施工。
3.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
.
22
.
23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说课内容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目标 二、教学资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考核方式 七、教学效果
.
24
四、教学设计
1
设计指导思想
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相结 合课,程理总论体教设学计、思实路践:教根学据融建为筑一工体程。技实术现专讲业练基结于合工,作学过 为做程充构合分建一体课。现程同任体时务系,引,将领按校、照内实能实践力训导培与向养校课的外程需顶思求岗想来实,选习将择相本课结课程合程内,的容使教; 学学变活生知动在识分思本解想位设观为计念能成、力若专本干业位项理,目论以,、任以专务项业与目技能为能力单方分元面析组真为织正依教受据学到,,职设以 典业定型化职案的业例、能为全力载方培体位养,的目引培标出养;相、改关锻变专炼原业,有理从的论课而知使程识学讲,生课使形真学正式生掌,在握突工出地程 实基创践与新中基能加础力深工的对程培专基养业本,知理创识论设、和工专基作业本情技技景能能,的,结理并合解使职与其业应分资用析格,问考培题试养、要学 生解求综,决合培问职养题业学和能生创力独新,立能满分力足析进学解一生决步职基提业础高生工,涯以程发实及展际充的问分需调题要的动。基学本生的能 学力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 知识的能力。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件

二、地质作用的动力能及来源


(一)内部能 内部能来自地球本身的能, 包括重力能、地热能、旋转能等。 (二)外部能 外部能主要是来自地球以外 的太阳辐射能和日、月引力能。
三、地质作用基本类型
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能来源和作用的 主要部位,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简称 内力地质作用或内力作用)和外动力地质 作用(简称外力地质作用或外力作用)两 大类型(表1-2-l)。



1、角岩 2、大理岩 3、石英岩 4、板岩 5、千枚岩 6、片岩 7、片麻岩 8、混合花岗岩
二 地球内部层圈及其 主要特征
(一)地壳(Crust) (二)地幔(Mantle) (三)地核(Core)
(一)地壳(Crust)

固体地球在莫霍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地壳, 它厚约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深海), 总平均厚度16公里,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 400,仅是地球表层的一层薄壳。大陆地壳 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质层或硅 铝层;下层为玄武岩质层或硅镁层。


(4)玄武岩 (3)辉长岩 该岩石颜色总体上较深,以黑、 该岩石颜色以灰黑、深绿 绿、灰绿、暗紫色等为主,矿 色为主,中粗粒半自形粒 物成分同辉长岩,以辉石和基 状结构(又称辉长结构), 性斜长石为主。其结构以斑状 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结构或无斑隐晶结构为主,也 属基性侵人岩。 有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较 辉绿岩在福建多以脉状浅 少),常见的斑晶为橄榄石 成侵人于中生代火山岩中。 (常蚀变变成伊丁石)、斜长 石、辉石等,基质多为隐晶质; 气孔构造及杏仁构造普遍发育, 有时枕状构造、块状构造,有 的厚层状玄武岩还有十分发育 的柱状节理(如福建龙海牛头 山火山口的玄武岩具典型的柱 状节理,现已开发为国家级地 质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5 地基基础设计的两个基本条件: (1)要求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不超过 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地基在防止整 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控制基础沉降使之不超过地基 的变形允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 变形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6 基础结构的型式: 7 地基类型 8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选取原则 9 地基及基础的重要性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主讲: 刘增荣 教授 教材: “地基及基础” 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绪言
一、 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有关概念 1 土力学--研究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稳定
以及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等规律的一门力学分支称 为土力学。
2 地基—支撑建筑物荷载、且受建筑物影响的 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
3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就 是基础(参看图o—1)。
4 地基基础设计的先决条件: 在设计建筑物之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的地基 勘察,充分了解、研究地基土(岩)层的成因及构造、 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或可 能发生)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 岩溶、地震等),从而对场地件作出正确的评价。
3
二、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1 课程的特点:
(1)地基及基础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土 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几个学科领域,内容广 泛、综合性强;
(2)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
2学习要求:
(1)学习和掌握土的应力、变形,强度和 地基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
(2)学习和掌握浅基础和桩基础的设计方 法;
(3)熟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原位测试技 术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方法;
8
二、矿物与岩石的概念 岩石--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矿物--地壳中天然生成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它具
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和形态. (一)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按生成条件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区分矿物可以矿物的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
比重等特征为依据。 (二)岩石源自(4)重视工程地质基本知识的学习,了解
工程地质勘察的程序和方法,注意阅读和使用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能力的培养。
4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1—1 概 述 1土的定义: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 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 生成的沉积物。 2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物质成分包括有作为土骨架的固态矿物颗粒、 孔隙中的水及其溶解物质以及气体。因此,土是由颗 粒(固相)、水(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岩石的主要特征包括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三方面。 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大小和 形状、及其彼此之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填充方式。
9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是按成因划分的三大岩类, 其亚类划分列于表1-3、表1-4、表1-5。
三 地质年代的概念 地质年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 及生物演化相对应的时代段落。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 顺序,所划分的地质年代。 在地质学中,根据地层对比和古生物学方法把地 质相对年代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每代又分为若干纪,每纪又细分为 若干世及期。在每一个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的地 层(参见表1-6) 在新生代中最新近的一个纪称为第四纪,由原岩 风化产物(碎屑物质),经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剥蚀、 搬运、沉积)形成尚未胶结硬化的沉积物(层),通称
10
“第四纪沉积物(层)”或“土”。 四 第四纪沉积物(层)
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各具有一定的分布 规律和工程地质特征,以下分别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成 因类型。
3)变质作用--在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过程中,原岩 (原来生成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及挥发性物质的 渗入下,发生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由于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位能所引起的地质作 用。它包括气温变化、雨雪、山洪、河流、湖泊、海洋、 冰川、风、生物等的作用。 1)风化作用--外力(包括大气、水、生物)对原岩发生机 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2)沉积岩和土的生成--原岩风化产物(碎屑物质),在 雨雪水流、山洪急流、河流、湖浪、海浪、冰川或风等
1—2 土 的 生 成 一 、地质作用的概念 1地球的圈层构造:
5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构成天然地基的物质是地壳内的岩石和土。地壳的一般 厚度为30一80km。 2地质作用--导致地壳成分变化和构造变化的作用。
根据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 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1)内力地质作用: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 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等,引起地壳物质成分、内部构造 以及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如岩浆作用、地壳 运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
7
外力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到大陆低洼处或海洋底部 沉积下来,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沉积的物质逐渐加 厚,在覆盖压力和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铁等 胶结物的作用下, 使起初沉积的松软碎屑物质逐渐 压密、脱水、胶结、硬化生成新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未经成岩作用所生成的所谓沉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土”。 3)风化、剥蚀、搬运及沉积--外力地质作用过程中的 风化、剥蚀、搬运及沉积,是彼此密切联系的。风化 作用为剥蚀作用创造了条件,而风化、剥蚀、搬运又 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的来源。剥蚀作用与沉积作 用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以某一方面的作用为主导, 例如,河流上游地区以剥蚀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为 主,山地以剥蚀占优势,平原以沉积占优势.
1)岩浆作用--存在于地壳以下深处高温、高压的复杂 硅酸盐熔融体(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升侵入地壳 或喷出地表且冷凝后生成为岩浆岩的地质作用。
2)地壳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升降运动 6
表现
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形成大 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水 平运动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使岩层产生各种形 态的褶皱和断裂.地壳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 地质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