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关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题解:——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言论。

2.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钱穆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新解》)

林语堂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孔子的智慧》)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4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孔子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5.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6.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中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在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

7. 如何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⑴在“礼乐崩坏”、秩序紊乱的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礼”的主张,想恢复西周的“礼制”是不现实的。

⑵孔子周游列国,大力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一个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光照千古。

二、知识整理

1. 通假字

(1)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2)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3)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4)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

(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6)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7)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2. 古今异义词:

(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今:妻子的父亲

(2)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

(3)不仕无义:古: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今:没有义气

3. 词类活用:

(1)孔子下(名作动,下车)(2)植其杖而芸(使动)

(3)止子路宿(使动)(4)不仕无义(名作动)

(5)欲洁其身(使动)(6)子路从而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7)歌而过孔子:名作动。(8)而乱大伦:形使动。

(9)杀鸡为黍而食之:动使动。

4.重点虚词“而”:

(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表修饰

(2)而谁与易之你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表并列

(4)已而、已而罢了

(5)趋而避之表顺承

(6)杀鸡为黍而食之表顺承

(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表转折

三、拓展练习

1.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为格式写出一组排比句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勇于担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不平现实的勇敢抗争,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真理的坚决捍卫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归纳整理一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作文素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抗清名将):城亡我亡,头可断,志不可屈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关押审问八年,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火会更使真理永恒”。

西西弗斯:蔑视众神的命运安排,每天将巨石推上山顶,滚落,再推,决不屈服。

……

翻译: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

老丈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你的老师?”说完,便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年男子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年男子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评析】

子路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评析】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在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

辟人与辟世: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有何异同?

同: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

异: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选择避世,洁身自好。

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