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7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82页PPT资料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7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82页PPT资料

水生生物得以登陆。
②真核细胞的出现:出现了核膜及各种细胞器,形成丰 富的生物膜系统;出现有丝分裂,进而出现减数分裂,又 形成有性生殖,大大增加了生物的变异类型;细胞分化: 真核细胞才有细胞分化现象,才能形成多细胞生物。
4.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本 观点
遗传平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没有基因突变;没有选择 压力(生态条件适宜,空间和食物不受限制);种群要足够 大;完全随机交配等。
3.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1)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库上有等位基因A和 a,假如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 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
典例2 (2019年深圳一模)据调查,某校
高中学生关于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 (42.32%)、 XBXb(7.36%)、XbXb(0.32%)、XBY (46%)、XbY (4%),则 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A.60%、8%
B.80%、92%
C.78%、92%
D.92%、8%
【思路剖析】人比骆驼的进化地位高等,但人在干旱 环境的适应能力超不过骆驼;B的基因频率为:81%+18 %×1/2=90%;生殖隔离是指两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交 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狮虎兽是不可育的,所以老虎 和狮子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往 往对生物有害,而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进化
化的基本单位
相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典例1 (2019年广州评估)根据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述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其 补充、完善的是 ( )

高三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33张PPT)

高三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33张PPT)

AA的基因型频率将会

解析 (1)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95%+1/2×3%=96.5%。(2)因A地区中aa基因型的个体幼 年时期夭折,故a的基因频率降低,而A的基因频率升高。 从表中看出,B地区中AA基因型的个体因不能抵抗疟疾 而大量减少,故AA的基因型频率下降。(3)如果在B地 区消灭疟疾,则若干年后进行调查,AA的基因型频率
D正确:再次引进多用只羔抗羊生与本素群羊不交配断,可淘避免汰近亲不繁殖耐,有药效的降低病隐性菌遗传,病的导发病致率。“耐药性”
基因频率不断上升。
11.人工养殖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
因库发生变化的是
( )D
解析 A项为人工选择,可以使鸡群基因库发生
变化。B项可使鸡群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增加。 C项自然选择可使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而D项 自由交配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基因库 也不会发生变化。
因频率是
。工业革命后,这种桦尺蠖
种群中黑色(S)的基因频率会
,这
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所致。
(3)用人工选择的方法也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果蝇的灰身
(B)对黑身(b)为显性。现用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
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子二代。从子二代 中选出灰身雌雄个体,使其自由交配(实验在理想条件下进 行),得到子三代。将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与基
合子”的现象。
答案 C
T(抗锈病)对t(易
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
自由交配,据统计其基因频率TT为20%,Tt为 60%,tt为20%,后来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
锈病,至使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
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之后基因T的频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54张PPT)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54张PPT)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__全__部__等__位__基__因__数_____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种__群__基___因__频__率__发__生___改_。变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______基 染___因 色___突 体____变 变____异__________ 基因重组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3.(2015·陕西宝鸡月考)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 A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
二者关系 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进化是量变,新物种形成是质变;
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深度思考
1.中国有三个豹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三者有形态的差异。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三个豹亚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 岛 上鸟 的种类和数 量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 点 二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
1.完善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①_____地__理__隔__离____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 ___生__殖__隔__离______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 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 和华南虎。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 习课件
欢迎来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课件!本次课程将深入探讨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重要概念和应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进化过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描述了生物种群如何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从而导 致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进化的重要驱 动力,它产生了新的遗传 变异,进而影响物种的适 应性和多样性。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小规模群体中 的随机遗传变化,对物种 的进化过程也有重要影响。
突变与进化
突变的类型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突 变和缺失突变等不同类型,每 种类型都可能对进化产生不同 的影响。
自然选择与突变
进化理论的应用
人工选择
医学进化
人工选择利用进化理论的原理, 通过有选择地繁殖来培育出具 有特定性状的品种。
进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 类疾病的起源和传播,并指导 疾病防控和药物研发。
适应辐射
适应辐射是进化中的一种现象, 可以帮助不同物种在不同环境 中迅速适应和繁殖。
突变的速率
自然选择可以筛选出具有利于 适应环境的突变,这些突变会 逐渐在种群中积累并导致进化。
突变的速率是进化过程中一个 重要的变量,它会影响物种适 应性和多样性的形成速度。
人类进化历程
1
亚洲古人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洲是人类进化历程中一个重要的发源地,包括华南猿人、北京人等古人类。
2
非洲起源
人类最早的祖先在非洲大陆演化,并逐渐迁徙到其他地区。
3
人类智慧
智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智力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和科技的 进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的进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的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1)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
全部基因
如果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移(迁入迁出)、种群足够大等理想情况就没有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既没有进化。
(3)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
全部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2)基因频率: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课P109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③意义:
A.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
B.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C.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的进化。
④局限性:
A.拉马克理论大多数是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B.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异导致物种的改变。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课P110-119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课P110
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雌雄个体可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种并没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2. 思考: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 [答案] 表现型。
抓核心 ·解疑释 惑
考点一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核心提炼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内容的联系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 ① 过度繁殖;
核心
②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频率的改变;
观点
③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和连续 ③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与
的过程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 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 择的作用机理; 不同 ② 侧重于研究个体进化; 点 ③ 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有利变异积累的 结果
① 从分子水平阐明了自然选择 的作用机理; ② 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 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该基因总数 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种群个体数×2×100%。 X染色体上b基因频率=2×女性个b体基数因+总男数性个体数×100%。
(2) “公式法”求解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为例)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3) 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型频率 ①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 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 ②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 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 q2。
②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主要 ② 生存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D )
•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的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 4.(能力挑战题)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图:将含有 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 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 (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图所示。
(2)突变和 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的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 。 ②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 原材 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生物变异的利与害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 生物的 生存环境 。
(3)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①原因:不断淘汰 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
3.(2008·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
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
依次为
( C)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因频率 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
比率。
基因频率=
×100%
2.基因型频率 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变式训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某基因的频率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考点 二 物种的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1)__突__变__和__基__因__重__组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__自__然__选__择__决_____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____隔_离_____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抑菌圈的大小
•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B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 量变化,如图所示:
(3)①② ③
•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b__点。 • 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不__定__向__的__,细菌的
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 改变。
(4)隔离导致 物种的形成。 ①类型:常见的有 地理隔离和 生殖隔离。 ②实质: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 ③新物种形成标志:产__生__生___殖__隔__离____。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 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相互选择和生物 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相互影响 。
•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 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 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
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 频率的改变
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 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
基 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 基本环节
本 观
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
点 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是 原材料
即自然选择的_实__质___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__基__因___的选 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_基__因__频__率__。
②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 体所处的___自__然__环__境___。
③自然选择的动力:__生__存__斗__争____。
a.类型:包括__种__内__斗__争___、种间斗争(竞争)、生 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b.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 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c.原因:__过__度__繁__殖_____+有限的生活资源。 ④自然选择的结果:_适__者__生__存__,__不__适__者__被__淘__汰___。 ⑤两个方向——变异_不__定__向__,__自__然__选__择__定向。
2.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一个种群 地理隔离多个小种群(突变、重组多、种选因择素、漂变等)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新物种
种群基因库差异加大 出现生殖隔 离
【高考警示】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易错点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 生。 (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 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 的形成。 ②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AA的频率
aa的频率
Aa的频率
对位训练
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
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
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
别为
()
A.55%、45%、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 42.5% 、 32.5% 、55%、45%
练一练
1.(2009·广东理基,47)由于蟹类的捕食,某
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
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B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B)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解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是 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三者的综合作用;生物 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原因都是长期的自然选择。 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 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
是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是:
①种群大; 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③没有突变发生; ④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迁移); ⑤没有自然选择。
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频率
如用p代表基因A的频率,q代表基因a的频率,遗传 平衡定律可写成:
(p+q)2=p2+2pq+q2=1
【典例2】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
C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属一个物种的蜥蜴很快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的基因库
基因型频率=
×100%
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 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 +1/2×杂合子的频率。
4.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
(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并符合以下
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
【互动探究】 (1)X、Y、Z三个环节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提示:X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Y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 的出现标志物种的形成。 (2)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在一起,是否能进行基因交流? 提示:不能。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属于两个物种。
D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 多样性、_生__态__系_ 统
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 共同__进__化_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
考点 一 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②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
点 变异积累的结果,没有认识到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隔离的作用
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
条件
共 ①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同 ②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点
【典例1】(2012·海南高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错误的是(D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 、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 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_和__统__一__性_
形成的原因。
解析 由哈代—温伯格定律得知,随机交配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