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省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日照时数1316.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0%,属全国低值区。年均温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7.7℃。多年平均降雨量1259mm,夏季雨量570mm,冬季雨量67.7mm。

现该县准备在西北部海拔约1100—1200m的中山台地区域,建设山羊养殖项目,项目区面积约500hm2。其中约100 hm2为较肥沃耕地,土壤以石灰质土为主,土壤PH值6.5,呈微酸性反应;100 hm2为天然草坡,现有植被主要有白茅、巴茅、青蒿、狼箕等,土壤为黄壤,PH值5.5;其余约300 hm2为黄壤耕地,土壤PH值约6.0。

目前市场上能采购到的草种有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小黑麦、鸭茅、苇状羊茅、狗牙根、巴哈雀稗、高丹草、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白三叶、紫花苕子等(草种不一定限制于此)。

请根据上述情况设计该项目的牧草种植方案。

种植方案如下:

一,该县的环境条件适合种植一年生黑麦草,三块土地都可以种植。

(一)先了解一年生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对环境条件要求与多年生黑麦草相似,适于生长在气候温和而湿润地区,亦能在亚热带地区生长,尚耐寒,不耐热,喜壤土或砂壤土,亦适于粘壤土,在肥沃、湿润而土层深厚的地方生长极为茂盛,产量很高。最适土壤Ph6.0—7.0,可适5.0—8.0,耐盐碱能力较强。抗旱性差,年降水1000mm—1500mm的地区生长,耐潮湿,但忌积水。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在昼夜温度27 ℃/12 ℃时生长最快,幼苗可耐1.7—3.2 ℃低温。多花黑麦草寿命较短,通常为一年,种后第二年生长结束后则大多数死亡,但在水土条件适宜情况下亦可成为短期多年生牧草。在温带牧草中多花黑麦草为生长最迅速的禾本科牧草,冬季如气候温和亦能生长,在初冬或早春即可供应草料。多花黑麦草是春天最早开始生长的牧草。其开始生长的日期比多年生黑麦草早熟品种早,而抽穗开花日期却比多年生黑麦草晚。多花黑麦草与多年生黑麦草的杂交种,类似其亲本多花黑麦草,产量虽略低,但持久性较长。

(二)栽培技术

1、播种时间、播种量:长江以南各地适于秋播,以便冬季和来年春季可提供草料。每亩播量为1公斤,多的1.5公斤(种用降低),行距15—30厘米,播深2厘米,多花黑麦草生长迅速,产量高,较宜单种。

2、播种方法:单播或混播,混播可与红三叶、白三叶、苕子、紫云英等混种。江苏盐碱地区经验,棉区每亩可用多花黑麦草0.5公斤与毛苕子2—2.5公斤或箭笞豌豆3—4公斤或金花菜6—7.5公斤混合,在秋季结合棉田中耕松土

时套入或在水稻收割后迅速整地播种。

3、多年生人工草地中应用:在三年以上草地上宜少用多花黑麦草,以免前期阻碍生长缓慢的多年生牧草,后期死亡后留下隙地,给杂草以后侵入的机会。多年生人工草地的先锋草种。

4、施肥:多花黑麦草喜氮肥,较多年生黑麦草施氮效果显著。每公顷硫酸铵120—150kg或尿素90—120kg;

5、病虫害防治:黏虫、螟虫危害,敌杀死、速灭杀丁等防治;

(三)黑麦草的利用

多花黑麦草生长迅速,产量高,秋播次年可收割3—5次,亩产量4000—5000公斤,在良好水肥条件下,亩产鲜草可达10000公斤以上。种子产量高,每亩可收种子50—100公斤。种子易脱落,2/3植株穗头变黄时及时采收。多花黑麦草草质好,柔嫩多汁,适口性好,为各种家畜所喜食,也是草鱼的好饲料。据报导每增长草鱼0.5公斤,需黑麦草11公斤,而苏丹草则需10—15公斤。利用方法,用以放牧、青饲,制干草或青贮料。

二,其中约100 hm2较肥沃,以石灰质土为主,PH值6.5,呈微酸性反应的耕地,可以种植鸭茅。

(一)生物学特性

鸭茅为喜温和湿润气候,能耐荫,抗寒能力及越冬性差。喜肥、耐瘠薄:湿润肥沃的黏土或黏壤土、对氮肥反应敏感。生育情况:6-8年寿命,生长速度慢。9月下旬秋播,越冬时植株小而分蘖少,叶尖部分常受冻凋枯。次年4月中旬迅速生长并开始抽穗,抽穗前叶多而长,草丛展开,形成厚软草层。5月上、中旬盛花,6月中旬结实成熟。3月下旬春播者,生长很慢,7月上旬个别抽穗,一般不能开花结实。再生能力强:放牧或割草以后,恢复很迅速。早期收割,其再生新枝的65.8%是从残茬长出,34%从分蘖节及茎基部节上的腋芽长出。其干草和第一茬青草产量较无芒雀麦或猫尾草稍低,但在盛夏时,高于上述两种草,其再生草产量占总产量的33%~66%。

(二)栽培技术

1.整地:精细整地,苗期除草。因该草种需肥力强,宜选择较肥沃的土地。

2.播种:秋播,条播30cm,1kg/亩。种子繁殖,每公顷播种量15-18千克。条播行距25-30厘米。在我省温暖湿润地区一般宜秋播,种子田播种量,可适当稀播。除单播外,其与白三叶、红三叶等混播可建成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如与白三叶混播,每公顷混播2-3千克白三叶,14-16千克鸭茅;如与红三叶混播,总播种量15kg/hm2,红三叶和鸭茅混播比例为1:2-3。

3.田间管理:在瘠薄的土壤上,除施足基肥外,每利用1-2次后,还应结合灌溉每公顷施60-90千克尿素。防治锈病。

4.收获收草以刚抽穗时刈割最好。

5.收种种子约在六月中旬成熟,当穗梗发黄,种子易于落粒即应收获,产量:23—30kg/亩。易于脱落,注意分期收获。

三,其中100 hm2的黄壤天然草坡,可以种植狼尾草。

(一)生物学特性

适宜在南北纬10°~20°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培。气温12~14℃时开始生长,25~35℃生长迅速,8℃以下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停止生长,经霜易遭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黏土、微碱性土壤以及酸性的贫瘠红壤均能种植,而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长最佳。喜肥,尤其对氮肥敏感,生长需肥水多,可在厩肥堆上生长。根系发达,耐旱性较强,但只有水分充足,才能获得高产。在两广和福建等地区种植,一般3~12月均能生长,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最佳。云、贵、川、湘、赣等省生长时期稍短,以上地区一般均能越冬。浙、皖等省以北种植,生长期4~10月,一般不能越冬,需保苗越冬,第二年重栽。

(二)栽培技术

1.繁殖方式:通常采用无性繁殖。

2.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水便利的土壤种植。

3.整地:深耕翻,施足基肥。山坡地种植,宜开成水平条田。新垦地应提前1~2月翻耕、除草,使土壤熟化后种植。

4.栽种:选择粗壮,无病害的种茎切段,每段3~4节,成行斜插于土中,行距80cm,株距50~60cm,覆土4~6cm,顶端一节露出地面。亦可育苗移栽。植后灌水,约经10~15d即可成苗。栽种期,两广地区2月,云、贵、川、湘、闽等省3月,苏、浙、皖等省4月为宜。1次种植后,能连续多年收割利用,5~6年更新1次。

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注意灌溉,以保证全苗、壮苗。苗高约20cm 时,即可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发生和生长。

5.留种:越冬用种茎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在能越冬地区,可使种茎在地里越冬,供第二年春季栽植;冬季较冷不能越冬地区,应在霜前,选干燥高地挖坑,割去茎稍,平放入坑内覆土50cm,地膜覆盖增温保种越冬,或可采用沟贮、窖贮或温室贮等办法越冬。

(三)利用方式

植后2.5~3个月,株高80~120cm时即可开始刈割。南方一般每年可割5~8次。高温多雨地区,水肥充足,每隔25~30d即可刈割一次。留茬高6~10cm。一般每公顷鲜草产量35000~75000kg,高者可达150000kg左右。每次刈后追肥,灌溉,中耕除草,利于再生。鲜嫩时刈割为宜,过迟刈割,茎秆粗硬,品质下降,适口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