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1-3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网络资源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 中国公共政策网 / 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 /
.
5
媒体资源
社会观察 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 凤凰大讲堂 对话 新闻1+1 人民日报
.
27
四、现代公共政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政策学的创建
政策科学产生于美国,其创建与两次大 的政策争论和一次学术讨论会有关。所谓两 次政策争论,一次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 争论,另一次是由奥本海姆引发的原子能政 策争论。一次学术会议是指“关于国际关系 论的革命性、发展性学术讨论会”。
.
15
公务员考试介绍
报考“A类” 职位的考生笔试公共科目为《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
报考“B类”职位的考生笔试公共科目则只 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一科。
.
16
公务员考试介绍
“申论”一词,取自“申而论之”,是指根据所给材 料引申开来,发出议论。申论含有申述、申辩、论述、 论证之意。增加申论部分,是公务员考试所做的一种 尝试。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 阅读能力、文字水平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 种综合考察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务人员 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通常情况下的写作考试基本上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很难真实地体现出考生的实际能力。
一、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
3、谏议制度
.
12
一、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
4、科举制度
.
13
补充:公务员考试
.
14
公务员考试介绍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的各招考职位将按性质和权责的不同大体 分为“A类”和“B类”。
“A类”职位主要包括在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 机构与中央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中,从事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 的研究起草工作和政策、法律法规、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 作,以及从事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职位(如,国家计委综合司从 事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的职位)
.
6
章节安排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第二章 我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 第四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章 现代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 第六章 公共政策制定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第八章 公共政策评估 第九章 公共政策终结 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18
二、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主要内容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 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
19
讨论归类
管仲(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子(天为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王夫子(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 唐甄(接贱士如见公卿,临匹夫如对上帝) 唐甄(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唐甄(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李俚(尽地力、善平籴)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
.
22
2、二战后社会问题不断加剧
垮掉的一代的披头士形象
.
美国的色情行业
23
3、行为主义的发展和各种分析工具出现
.
24
4、各种政策研究机构的存在
.
25
5、美国两党政治
.
26
讨论
1、为什么在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发展成公 共政策学?
2、为什么公共政策学只能存在于民主社会,为 什么在专制社会是没有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
.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自学、教师讲 授、案例分析、相互研讨,掌握本课 程的内容体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政策运行过程的基本规律,用 以分析政策问题和评估现行政策。
.
2
学习要求
1、公共政策导论是专业课,由教师进行讲授 引导,提供案例专题讨论,师生共同探讨。同学 必须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以及上课考勤。以此 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
本章要点
一 、公共政策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特征 三、 公共政策的学科意义
.
8
第一节、 公共政策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 1、史官制度 2、策士制度 3、谏议制度 4、科举制度
.
9
一、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
1、史官制度
.
10
一、中国古代公共政策思想
2、策士制度
.
11
.
17
公务员考试介绍
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 背景材料,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问题 均有所涉及;申论考试的试题,一般也都是 现实性问题。因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都应当关心,应当有所认识、有所思考 ,对社会热点或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也应有 所了解,否则很难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 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考试。
.
3
阅读参考书目
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20
三、公共政策学兴起的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影响 2、二战后社会问题不断加剧 3、行为主义的发展和各种分析工具出现 4、各种政策研究机构的存在 5、美国两党政治
.
21
1、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影响
竖立在汽车上的牌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 市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B类”职位主要包括在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 机构与中央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中,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 对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如,某些机关内部的财务 会计职位);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中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如,基层海关中从事海上缉私 或现场查验工作的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