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之折射与透镜
光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光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60809b763231126fdb1144.png)
《光现象》知识点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包括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C=3×108m/s,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C/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C/3。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1)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及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选择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实验中玻璃板要垂直于桌面放置,不然,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
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①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②确定像的位置。
(6)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7)一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却成了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或“玻璃板太厚”)。
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越薄越好。
(8)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找到更普遍的规律。
多次实验需要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蜡烛进行实验时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10)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
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7、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的、等大的虚像)(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且平分(5)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光现象及透镜知识点
![光现象及透镜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e6e6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5.png)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亮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观看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 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无视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无视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外表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五、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最大〕天际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玻璃
折,不管从空气中进入其他透亮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空气一侧中的光线〔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是大于另一侧光线〔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及空气一侧光线更靠近界面〕。
b、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时所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因此像点、入射点确定在折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加上折射光线经过的某一点,其中两点便可确定折射光路。
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线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看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留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而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385d9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6.png)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重要方法
1.转换法: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用转换法显示光路。 2.归纳法:如光的折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是运用归纳法 总结出来的。 3.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大小、凸透镜的 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都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4.比较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这三种光现象及 其规律、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及其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凸透 镜成像的一些规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等知识,同 学们要注意运用比较法进行辨析。
第一节 光的折射
如图甲所示,一束激光在 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射到 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图乙所示,向水槽中注入适 量的水,水面位于a处时,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 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槽底 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水面升到b 处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光线与 水面位于a处时的折射光线平行.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单元复习ppt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二节 透镜
复习内容导览
第四节
照相机 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第一节 光的折射
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
第五节
望远镜与 显微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知识网络
光的折射 透镜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特点
应用——透镜的奥秘
凸透镜
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
为法线,则②为分界面.图中OA、OB位于法线的同侧,据光的反射定律
和折射特点可知,C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 ∠3为入射角,∠1为反射角,∠2为折射角. 图中∠2>∠3,据光的折射 特点可知,分界面上方为水,下方为空气. 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特点可 知,当∠3减小时,∠1和∠2都随之减小,则∠AOB增大。
初中物理:光学内容梳理!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都在这里。
![初中物理:光学内容梳理!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都在这里。](https://img.taocdn.com/s3/m/2d0742e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d.png)
初中物理:光学内容梳理!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都在这⾥。
⼀、光的直线传播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然光源和⼈造光源。
例如,⾃然光源有太阳、萤⽕⾍等,⼈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炽灯等。
⽉亮不是光源,⽉亮本⾝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层外射到地⾯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叶障⽬。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①激光准直:直队要向前看齐,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光照射不到,形成了⿊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的形成⽇⾷的成因:当⽉球运⾏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球挡住,⽉球的⿊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的成因:当地球运⾏到太阳和⽉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球上,就形成了⽉⾷.如图:在⽉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全⾷,在2的位置看到⽇偏⾷,在3的位置看到⽇环⾷。
④⼩孔成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孔成像成倒⽴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像可能放⼤,也可能缩⼩。
⽤⼀个带有⼩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也会随之发⽣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孔成像原理:光在同⼀均匀介质中,不受引⼒作⽤⼲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孔屏的距离之⽐。
4.光线:⽤⼀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光的径迹和⽅向的直线。
(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光线是由⼀⼩束光抽象⽽建⽴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法之⼀。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口诀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992a5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2.png)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口诀光现象有反射、折射
透镜成像让你看
光的速度与介质
角度决定下看不会假
光的反射有镜面、漫反射
白光三色可分解
反射法则呈正交入
保时沿法线出
折射定则线垂法,入射角和出射角
相对介质折射率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入射角>临界角将全反射
凸透镜成像实际
虚实大小位置判断
拓展成像小窍门
焦距为透镜一半
光线追踪成像法
平行追像会过焦点
反者追像逆发光
交迹后一点看得清
色散反射会使光分散
白光将分三色点
紫外光倾向侧偏
红外光则相反
波特反光成像现象分成衩缝环开
偏心观测光入光出实重返像虚点
光是一种电磁波
速度在300000km/s 空气击激和自由振色散反射和波特反光现象是物理学
反射折射与成像
了解这些原理法则善用于生活工作行光现象知识要总结反射折射与成像
了解原理法则知识灼日生活工作中。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695a43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8.png)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一、引言光现象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透镜成像规律指的是透镜对入射光线的折射作用,使得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能够在一定位置上形成清晰的像。
本文将从光现象和透镜结构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透镜成像规律。
二、光现象1.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沿着直线传播,这就是所谓的直线传播原理。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入射角和折射角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有一个固定关系,即斯涅尔定律:$n_1\sin\theta_1=n_2\sin\theta_2$。
3. 球面波前当点光源向周围发出波动时,波前呈球面形状。
这就是所谓的球面波前。
三、透镜结构1. 透镜类型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其中,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可以使光线向中心聚拢;凹透镜则是中央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可以使光线向外发散。
2. 焦距焦距指的是一个透镜能够将平行光线聚焦成一个点所需的距离。
对于一个凸透镜而言,它有两个焦点,分别是正焦点和负焦点;对于一个凹透镜而言,则只有一个虚焦点。
四、成像规律1. 物距公式物距公式指的是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关系。
设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p$,像到透镜的距离为$q$,则有$\frac{1}{p}+\frac{1}{q}=\frac{1}{f}$。
2. 像方放大率像方放大率指的是成像后图像与实际物体大小之比。
设实际物体高度为$h_0$,图像高度为$h_i$,则有$m=\frac{h_i}{h_0}=-\frac{q}{p}$。
3. 成像性质根据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为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为虚像。
五、总结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一个基本问题。
通过对光现象和透镜结构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透镜对入射光线的折射作用,使得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能够在一定位置上形成清晰的像。
第十三,十四讲 光现象及其透镜
![第十三,十四讲 光现象及其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a42b2fbf960590c69ec3760c.png)
第十三,十四讲光现象及其透镜知识梳理: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实例及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2—l所示: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3.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①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②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面镜①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②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光现象 透镜知识点总结
![光现象 透镜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58fc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2.png)
光现象透镜知识点总结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光通过透镜在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眼镜等光学仪器中发生折射、成像等现象。
理解光现象与透镜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光学现象、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光的特性、光的折射与反射、透镜的成像等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一、光的特性1.1 光的直线传播光以直线传播的特性,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以直线的方式传播,这是一种直观的感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光穿过较大的非均匀介质时,比如大气层、水层等,会发生折射现象。
1.2 光的反射光线射到光滑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反射表面的法线在一个平面上,并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相等。
这是根据菲涅尔定律得出的结论。
1.3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密度较大的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的正弦值与两介质的折射率之比相等。
这一规律对于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光的波动特性光的波动特性表现在光的干涉、衍射以及偏振等现象上。
其中,光的衍射是一种波动特性的最直接表现,它使得光线可以在一些不平整的表面上产生不规则的扩散,这对于一些物体的成像有一定的影响。
二、透镜的基本知识2.1 透镜的类型透镜主要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是透镜的一种,在透镜的两侧均为凸面,具有使光线汇聚的作用;凹透镜则是透镜的另一种,在透镜的两侧均为凹面,具有使光线发散的作用。
2.2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光线通过透镜后,光线会汇聚或发散的距离。
焦距分为凸透镜的正焦距和凹透镜的负焦距。
焦距越短,透镜的成像能力越强。
2.3 透镜的成像原理透镜的成像原理是通过折射定律来解释的。
当光线穿过透镜后,会在透镜的焦点处形成清晰的像。
而透镜的成像能力与其曲率半径、折射率等因素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遵循正成像规律,能够形成实像;而凹透镜成像遵循虚成像规律,形成虚像。
物理初二《反射和折射》
![物理初二《反射和折射》](https://img.taocdn.com/s3/m/e8fcc40c5ef7ba0d4b733b57.png)
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光的折射要点1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相关概念:①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
②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光线。
③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
④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⑤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要点2折射的特点(1)特点: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⑤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注意1: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等于零。
(3)注意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注意3: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5)注意4:光的折射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要点3生活中折射现象(1)筷子“弯折”:红、绿、蓝。
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2)池水变浅:红、黄、蓝。
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3)海市蜃楼: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基础巩固练1.(2019·泰安)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筷子“弯折”B.地上的身影C.水中荷花的倒影D.墙上手影2.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自转C.地球在绕太阳公转D.星光经过大气层时发生了多次折射3.山东电视台拍摄到的“海市蜃楼”实况,实际上是一种光现象,人们观察到的“景物”是实际物体经过()A.反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B.折射后形成的正立的虚像C.反射后形成的倒立的虚像D.折射后形成的倒立的实像4.(2019·德州)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5.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符合实际的光路示意图是()A. B. C. D.6.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7.一束与液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时,折射角为30°,当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时,则折射角为()A.大于30°小于40°B.大于40°C.大于20°小于30°D.30°8.游泳池池边有一位运动员甲可通过水面看到路灯的倒影,水下有一运动员乙正在潜水可通过水面看到岸上的路灯,当运动员甲从A地走到B地,运动员乙从C地潜到D地,有关他们所看到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乙看到灯的位置不变B.乙看到灯的位置在变化甲看到灯的位置不变C.两人看到的灯的位置都不变D.两人看到灯的位置都在变化9.(2018•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10.如图所示,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水下部分向弯折,这是由于光从进入发生造成的,所看到的水下部分的筷子其实是实际筷子的(虚/实)像.1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c0495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b.png)
光现象透镜的成像规律一、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透镜的定义和特点透镜是一个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和散射的光学元件,它具有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可以使光线聚焦或发散。
1.2 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厚度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平行光线会聚于一个点,被称为凸透镜的正焦点;凹透镜则将平行光线发散,没有正焦点。
二、透镜的成像原理2.1 透镜的折射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建立在折射定律的基础上。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得到入射角、出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这一规律,可以推导出透镜的成像规律。
2.2 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可以用光线追迹法来描述。
假设有一束平行光线入射到透镜上,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个点,称为焦点。
同样,从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也会聚焦于同一个点。
这个点称为物点的像点。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凸透镜的焦点是指能够使经过透镜的平行光线聚焦的点,它位于透镜的一侧。
焦点的距离称为焦距。
对于凸透镜来说,焦点位于透镜的正面。
3.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 - 物体远离透镜时,透镜会形成实像; - 物体接近焦距时,透镜会形成放大的虚像; - 物体接近焦点时,透镜会形成倒立的放大虚像;- 物体放在焦点上时,透镜不会形成像。
四、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1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凹透镜的焦点是指能够使入射到透镜上的平行光线折射后的延长线汇聚的点,它位于透镜的一侧。
焦点的距离称为焦距。
对于凹透镜来说,焦点位于透镜的负面。
4.2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相似: - 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其延长线会相交于焦点; - 物体远离透镜时,透镜会形成虚像; - 物体接近焦距时,透镜会形成缩小的实像; - 物体放在焦点上时,透镜不会形成像。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四)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四)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be67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3.png)
专题练习(四):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姓名:班级:知识点回顾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2.光速:光既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速用字母c表示,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c =3x108m/s。
3.三种光现象:(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光遇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1)镜面反射(2)漫反射(3)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可逆。
5.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6.光的三颜色:红、绿、蓝。
7.红外线和紫外线(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应用:热效应强,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等(2)紫外线应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能杀死微生物,验钞机、灭菌灯等8.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9.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有发散作用。
10.三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11.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A. 显微镜B. 照相机C. 老花镜D. “拐弯镜”3.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4.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 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5.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 点。
初二-光的折射与有关现象解释、透镜
![初二-光的折射与有关现象解释、透镜](https://img.taocdn.com/s3/m/5971b9d9c1c708a1284a4423.png)
光的折射与有关现象解释、透镜Ⅰ.知识梳理一、要点提纲:1.光的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或者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光必须是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若光线与分界面垂直,则传播方向不变。
(3)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规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反之,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入射角为00时,折射角也为00,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
注意:(1)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发生折射现象,在入射介质的界面上还发生了反射。
(2)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
(3)光从真空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速度变小。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 km/s.3.光的折射现象(学习并解释以下现象)(1)人看到的水里的鱼的位置比鱼实际的位置要浅;(2)筷子插入水中后,看到的筷子是弯折的;(3)海市蜃楼现象(4)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到水平面以上,就可以看到太阳。
概念理解与记忆练习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练习 2 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折射角是,是玻璃。
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发生折射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要变小C、光以同一个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和水时,偏折程度相同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Ⅱ.例题解析【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答案】A【例2】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实、虚)像的(上部、下部),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射到中发生了现象的缘故。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d8fd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9.png)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现象知识点多而零乱,如果不加整理,甚至不久将来很快把光现象的知识还给老师。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店铺准备了初二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上面就是为大家准备的初二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希望同学们认真浏览,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2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3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
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
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镜章末回顾与练习课件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镜章末回顾与练习课件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f4cb6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2.png)
如图从某一角度观察到的小鱼的三个像:a位置的小鱼是
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像;b位置的小鱼的成像原理 与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相似;c位置看到“翻肚”的小鱼,这是 由于光先发生 反射 ,后发生 折射 所
形成的像。
123456
知识点2 光的综合作图 2. [2024·合肥模拟]如图所示,由水中发出的一条射向空气的
12
【分析论证】同学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介质种类 水
透明树脂 透明树脂 透明树脂 重火石玻璃
入射角/ ° 60 60 45 30 60
12
折射角/ ° 40.5 35.3 28.1 19.5 31.7
(1)分析序号为 2、3、4 的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 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 的增大而 增大 。
A.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B. 投影仪镜头与近视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C. 投影到皮肤表面的血管影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D. 皮肤区域到投影仪镜头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123456
6. [2024·西安高新区校级开学]电脑中常用的光电鼠标,其原 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反射光通过 成像透镜成像于光学传感器上。鼠标移动时,传感器会连 续承接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芯片处理比较各个影 像的数字信号,反馈到计算机,决定 屏幕上的光标移动距离和方向。图 中光学传感器、透镜、发光二极管 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23
3. 【小制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幻灯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该幻灯机工作时,光通过凸透镜发生 折射 ,
人们能看到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因为幻灯机投射过来的光 在屏幕上发生了 反射 ,从而进入了人的眼睛。为了 能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
历届物理中考题汇集——光现象
![历届物理中考题汇集——光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db3b25a02768e9951e738ed.png)
光的折射及透镜1.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2.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做了“水球”的实验。
通过“水球”,我们看到了王亚平倒立缩小的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球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B.王亚平靠近水球时,倒立的实像将变为正立的实像C.王亚平靠近水球时,仍成实像,但将逐渐变小D.王亚平远离水球时,仍成实像,但将逐渐变小3.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
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
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一个虚像B.两个虚像C.无数虚像D.一个虚像也没有4.把相同的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甲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乙都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体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甲、乙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下面的观察结论正确的是()A.甲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立方体时一样高,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半球体时高B.甲中文字位置较没有立方体时高,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半球体时一样高C.甲、乙中文字位置和没有玻璃体时都一样高D.甲、乙中文字位置较没有放置玻璃体时都要高5.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向远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A.红、黄、绿亮点B.红、绿、黄亮点C.黄、红、绿亮点D.绿、黄、红亮点6.巨大的平面镜中嵌有一凸透镜,凸透镜主轴与平面镜垂直,一直立线状物体放在凸透镜右侧2倍焦距主轴上,一光屏放在凸透镜左侧2倍焦距处,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光现象与透镜12道真题精选(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光现象与透镜12道真题精选(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62267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c.png)
初中物理光现象与透镜12道真题精选(含答案和解析)一、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作图1.(2019 山东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
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答案:潜望镜内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过反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再过二次反射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解析:根据潜望镜内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的结构可得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过反射点画出反射光线反向即可。
2.(2021 四川中考)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
答案:作出像点S'的对称点,即为发光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则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
如下图所示: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发光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画出入射光线SO。
3.(2020 辽宁中考)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穿过玻璃砖后从另一表面射出。
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光的反射)。
答案:首先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
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和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解析:解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① 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③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注意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之折射与透镜 101115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 .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 .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 .红、蓝、黄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4.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A .绿叶黄花
B .黑叶红花
C .黑叶黑花
D .红叶红花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6.如图所示为一个半圆柱状的透明玻璃,EF 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的直径,O 点为半圆柱的圆心.若有一条光线HO 自空气中射入此玻璃柱,入射点为O 点.则下列光折射路径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a 、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A B C D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H O E F 空气 空气 玻璃
A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8.如右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照相机镜头焦距.. 50mm ,则底片..
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 A .100mm 以外 B.恰为50mm C .50mm 以内 D .略大于50mm
10.如图所示,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 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口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 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1.(多选)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12.(多选)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F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二、填空题
13.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色。
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15.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
16.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17.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舞台上某演员穿白上衣,当只有黄色的灯光照到该演员的身上时,该演员的上衣呈_____色。
18.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教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透镜,若要拍摄镜头前l 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cm。
三、作图题
19.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20.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
请你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1.(成都)成都图l0所示的是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
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
22.如图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
23.一束光线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
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4.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5.在图中画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径迹.
26.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7.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8.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四、实验题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
②如图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移动,光屏应向移动。
(填“左”或“右”)
30.错误!未指定书签。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移动。
31.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