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0f3ac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e.png)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外用贴剂,常用于缓解肌肉酸痛、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黑膏药制作方法:
材料:
- 乳香、没药、白花油、麝香、黄芪、狗脊、川芎、当归、桂枝等中草药(根据个人需要可适当调整材料组合)
- 肤色短效漆、膏药布、棉纱布、药杵、药篦等药具
- 大纸包纸或锡纸
步骤:
1. 将所有中药材料按比例取出,并将粉状材料研磨成细粉。
2. 将粉末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花油搅拌均匀,使其形成糊状物质。
3. 将药糊均匀地涂抹在膏药布上,并在上面铺一层棉纱布进行加固。
4. 将制作好的黑膏药包裹在大纸包纸或锡纸中,确保密封。
5. 将包好的黑膏药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以使其成熟。
6. 成熟后的黑膏药即可使用。
将其直接贴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肩部、颈部、腰部等。
注意保持愈贴处皮肤清洁干燥,贴敷时间通常为12-24小时。
需要提醒的是,制作黑膏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如果不熟悉中草药的使用,请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或药师进行指导。
此外,在使用黑膏药之前,还应充
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黑膏药生产工艺
![黑膏药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05a68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c.png)
黑膏药生产工艺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很好的温敷和驱风除湿的功效。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黑膏药的生产工艺。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小米、红糖、海蜇皮、土槿根和肉苁蓉等。
这些原材料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清洗后使用,确保质量。
接下来,将小米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熟。
煮熟后将其捞出,将水滤掉。
然后,将土槿根、肉苁蓉和海蜇皮等原材料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粉末状。
研磨好的粉末需要经过筛选,去除杂质。
接下来,将煮熟的小米和红糖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根据配方,适量加入之前研磨好的草药粉末。
混合的时间需要掌握得当,以确保每个颗粒都能够均匀地吸附红糖和草药粉末。
然后,将混合后的草药糊状物放入真空混合机中进行真空混合。
真空混合的目的是将草药糊状物中的空气排出,使其更加紧密和坚固。
最后,将混合好的草药糊状物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小块状。
待其冷却固化后,取出晾干。
整个黑膏药的生产过程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操作。
尤其是在混合草药糊状物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草药的配比和混合的时间,以保证草药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吸附和释放。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每个原材料都需要经过质检部门的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而成品也需要经过质检部门的检测,确保其成分和效果达到标准要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注重卫生和安全。
工作人员需要佩戴好工作服和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与安全。
总结起来,黑膏药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处理、煮熟、研磨、混合、真空混合和压制等步骤。
在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操作,保证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黑膏药,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有效的温敷助力。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e55e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9.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活血
止痛的功效。
它在中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黑膏
药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大黄、何首乌、川芎、干姜、
丁香、红花、没药、乳香、槐角、蜂蜡、麝香、冰片、樟脑、麻油、纱布等。
这些材料中,大黄、何首乌、川芎等是主要的草药材料,
而蜂蜡、麝香、冰片等则是辅料。
接下来,我们按照一定的配方和比例将这些草药材料研磨成细末。
然后将细末的草药材料与蜂蜡、麝香、冰片等辅料一起放入砂
锅中,加入适量的麻油,用小火熬煮。
在熬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
搅拌,直至药物熬煮成糊状。
当药物熬煮成糊状后,我们需要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纱布袋中,用力挤压,使药物中的液体尽可能地被挤出。
然后将挤出的药
物液体晾干,最后将其切成合适的大小,并包装成黑膏药的形状。
在制作黑膏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优质
的药材是制作高质量黑膏药的基础。
其次,熬煮的过程中要小心火候,避免药物烧焦或者煮沸过久。
最后,包装时要注意卫生,避免
外界的污染。
总的来说,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只有在严格按照配方和操作要求进行制作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黑膏
药的质量和疗效。
希望大家在制作黑膏药时能够严格遵守制作流程,制作出高质量的黑膏药,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82131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c.png)
李大夫黑膏药的制作经验一、黑膏药的历史源源黑膏药又称铅膏药,由植物油、药料与铅丹化合而成。
黑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或固体,应用时加热,使膏药微熔,主要供外贴,黑膏药属祖国医学外治法膏剂的一种,利用黑膏药贴治疾病,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1840年前后,毕生提倡外治法的清代医学家、《理渝骈文》之作者吴师机先生,使外治法发展成为专门学科。
吴先生是清代有继承、有发扬的医林杰出人士,也是使外治法成为专门学科的开派人,其传记已列入新编“清史”。
今年9月15日(农历8月6日)是吴先生逝世113周年,同年亦是吴先生诞生180周年。
目前,黑膏药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黑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应用范围黑膏药治疗疾病的道理和内治法相同,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前题,只不过是给药途径不同罢了。
诚如吴师机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所异者法耳”。
黑膏药治病的范围很广,可操阴阳之总,若仅用于痈、疮、疔、癣,显然是埋没其功。
表、里与半表半里及一切脏腑之病,皆可用黑膏药贴治,与汤剂无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谨守病机,辨证制方方药精当与否,是黑膏药疗效优劣的关键。
选定方药必须谨守病机病因、病位、征候、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机理,只有审因、明位、定性、求出疾病所属,才能有的放失,选定出有效的方药。
四、黑膏药的贴敷部位一般来说,病在外者贴敷局部,病在内者贴敷要穴。
古代医学家认为:清上焦,贴心口(膻中穴)、肺腧、劳宫、内关。
清中焦,贴神阕。
清下焦贴涌泉、劳宫。
温上焦,贴丹田、关元。
补五脏各取其背腧;泻六腑,亦可取其背腧。
欲求阳者,贴关元、气海。
正如吴师机云:“其脏腑病,则视其病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心腧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足心与丹田对”。
“若病在经,循其经而取之”。
五、黑膏药贴治疾病的优越性(与内服药比较)1、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则上下无犯,中病即止,治无贻患。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9a668f2a02020740be1e9b75.png)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传统的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
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
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有着1600年的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_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
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老张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的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的有效成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的膏药95%的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的所谓黑膏药。
我们的老张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的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的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的传统黑膏药。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1c6e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png)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一、概述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以其独特的制备工艺和临床疗效在中医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膏药具有贴敷便利、药效持久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各种痹症、痛症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以期为相关制药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原材料准备1. 中药材:根据处方要求,选取地道、优质的药材。
去除杂质、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基质:主要包括植物油、黄丹粉、松香等。
植物油具有润燥、解毒等功效;黄丹粉具有收敛、生肌等作用;松香具有祛风、止痛等作用。
三、炮制1. 炸药:将药材放入植物油中,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去渣:将炸药后的药渣去除,使油更加清澈。
四、炼油1. 将去渣后的油加热至适宜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油中的水分充分蒸发。
2. 炼油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使油受热均匀,防止焦糊。
五、下丹成膏1. 将黄丹粉缓慢加入炼好的油中,同时不断搅拌,使黄丹粉充分溶解于油中。
2. 待黄丹粉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至膏体呈现黑色。
六、收膏1. 将膏体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适量的松香,搅拌均匀。
2. 待膏体冷却至适宜温度,即可进行收膏操作。
将膏体倒入模具中,整理平整,放置一定时间,待膏体凝固后取出。
七、后期处理1. 对取出的膏药进行修边、切割等处理,使其符合标准尺寸。
2. 将处理后的膏药晾干,包装入库。
总结: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确保膏药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应注重原材料的质量和炮制方法的科学性,以提高黑膏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随着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黑膏药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加科学、高效的黑膏药制备方法问世,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edd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4.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扭伤和跌打擦伤等症状。
下面是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材料:
1. 黄柏粉末- 15g
2. 防风粉末- 15g
3. 川芎粉末- 15g
4. 艾叶粉末- 15g
5. 大蒜粉末- 15g
6. 木薯淀粉- 30g
7. 小麦粉-适量
8. 生姜汁- 适量
9. 纱布-适量
10. 乙醇-适量
步骤:
1. 将黄柏粉末、防风粉末、川芎粉末、艾叶粉末和大蒜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草药混合物。
2. 将草药混合物放入一个不锈钢锅中,加入一些乙醇,搅拌均匀,使草药湿润。
3. 将木薯淀粉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黏稠的糊状物。
4. 将糊状物涂抹在纱布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纱布上。
5. 将草药混合物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使草药混合物被完全包裹在内。
6. 将包裹好的纱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至纱布上的草药混合物完全干燥。
7. 将干燥的纱布切成均匀的小片,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贴在患处,用纱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在皮肤上,保持几个小时。
注意避免贴在伤口或有皮肤损伤的地方。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黑膏药制作方法,实际制作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对于制作草药制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草药师的建议,并确保使用安全卫生的工具和环境。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24bb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8.png)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民间, 膏药第一步.炒黄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火上下丹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第六步;贴膏药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黑膏药制作心得先说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便于过细.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2.用油,很多人的介绍中,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如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轧的油不行,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3炸药: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4.关于滴水成珠.: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其实不然,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是为成珠.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体会一下.5.下丹: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再加热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比较安全,最好是两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断搅动.防止结底,同时备一点冷水,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雾状,可消除油沫.黑膏药的老嫩问题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6f39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2.png)
黑膏药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药物,常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只需准备好一些常见的中药材料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出黑膏药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大黄、没药、丁香、樟脑、蜂蜡、橄榄油。
其中,大黄和没药是主要的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丁香和樟脑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蜂蜡和橄榄油则是制作膏药的辅料。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来制作黑膏药:
1. 首先,将大黄和没药放入研钵中,用捣棒将其研磨成细末。
2. 然后,将丁香和樟脑放入研钵中,同样用捣棒研磨成细末。
3. 接着,将研磨好的大黄和没药末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橄榄油,搅拌至成糊状。
4. 将糊状的药材放入炼药壶中,用文火煎煮,直至成为深褐色
的膏状物。
5. 最后,加入蜂蜡,搅拌均匀至蜂蜡完全融化,然后倒入容器中,待其冷却凝固即可。
制作好的黑膏药可以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在使用时,取适量黑膏药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至完全吸收即可。
每天使用1-2次,连续使用数天即可见到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黑膏药仅适用于外用,切勿内服。
在使用黑膏
药时,如出现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通过以上简单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在家中制作出黑膏药来。
黑
膏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酸痛
等症状的缓解。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f98f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d.png)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1.准备药材:
2.炮制药材:
将白花蛇舌草、桑叶洗净后晾干,然后炒至稍微变色,使其具备一定的火候;将狗脊和蜡质研磨成细末。
3.调配药材:
将炒后的白花蛇舌草、桑叶与狗脊和蜡质的细末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和麝香,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匀的糊状物。
4.加热熔化:
将调配好的药材糊放入锅中加热,用中小火熔化药材中的蜡质,同时不断搅拌,直至药材完全熔化,成为黑色糊状物。
5.过滤制剂:
用纱布将熔化好的药材糊过滤一次,去掉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使药膏质地更加细腻。
6.灌装保存:
将过滤好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可以用小木棍或刮板帮助将药膏填充入容器,填充至容器的四分之三即可。
盖好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注意事项:
1.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熔化的温度,过高会使药材变质,过低则无法熔化蜡质。
一般建议保持在适度的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
2.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搅拌的力度和频率,保持均匀搅拌,以免出现结块和不均匀的情况。
3.加入蜂蜜和麝香时,需要注意加入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药膏的效果。
4.制作黑膏药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并保持容器的密封性,以免药膏受潮变质。
以上是传统黑膏药的简要制作方法,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生可能有着不同的传统制作技巧和经验,因此,在制作黑膏药时,还应根据实践经验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黑膏药虽然是一种传统草药制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法,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黑膏药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ppt
![黑膏药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标准.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ebb1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6.png)
传统方法
明 如 镜 、 黑 如 漆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 传统方法 ❖ 药典方法
药典方法
❖外观性状 ❖软化点 ❖重量差异
药典方法
性状鉴别: 膏药的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
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 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黑膏药应乌黑、无 红斑;白膏药应无白点。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三、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 传统方法 ❖ 药典方法
传统方法
炸药:外枯内焦黄 炼油 :看油烟、 看油花、 看滴水成珠
传统方法 炼油:
看油烟: 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
烟,无风时白烟直上;
看油花: 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
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
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本关
2、炼 油
“滴水成珠”
3、下丹成膏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少量加丹,边加边搅 动,向同一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 手,拉丝不断为好,老嫩适中。
下丹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大小
温度低,影响丹油化合,其色不 泽;温度高,大火易燃。
丹量小则膏嫩,丹量大 则膏老。
亮黑膏 之之药 功功: 在在 于于 搅熬 。,
❖ 黑膏药简介 ❖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 ❖ 黑膏药的质量控制
一、黑膏药简介
膏药的定义: 中国药典 2010版一部规定:
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 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 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前药历史发展
现代运用
明清时期
膏药熬炼好后宜一次性摊完,以免多次 加热造成挥发成分散失。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3fa7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5.png)
黑膏药的制备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草药、植物油和基础软膏等材料制备而成。
以下是黑膏药的一种制备方法,仅供参考:
材料:
- 黄柏、威灵仙、香薷、川芎、薄荷等中药材
- 植物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等)
- 基础软膏(可购买市售的药用软膏,或自制)
步骤:
1. 将黄柏、威灵仙、香薷等草药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备用。
2. 取适量的植物油放入锅中加热,然后加入上一步中研磨的草药粉末。
3. 将草药粉末与油均匀混合,继续加热搅拌,直至油温达到适宜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50℃)。
4. 关火后,继续搅拌至草药渣与油充分混合并均匀,形成草药油液。
5. 将基础软膏先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加入草药油液,充分搅拌均匀。
6. 将草药软膏倒入容器中,待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黑膏药。
这只是一种制备黑膏药的方法,由于不同地区和个人的习惯不同,制备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建议按照具体配方和制剂要求进行操作,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备。
另外,请谨慎使用和购买黑膏药,以确保安全和质量。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8e0167783e0912a2162aaf.png)
传统型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
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少量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
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4.去火毒:膏药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膏成。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8e1a1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a.png)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黑膏药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中药制剂,用于外用理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下面是一个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供参考。
黑膏药配方:1. 黄芪60g2. 当归60g3. 红花30g4. 皂角刺30g5. 炮姜30g6. 大黄25g7. 辣椒粉15g8. 防风25g9. 香附25g10. 丹参25g11. 鸡血藤20g12. 木香20g13. 肉桂20g14. 石膏15g15. 沉香15g16. 石韦15g17. 斑蝥15g18. 人工牛黄2g19. 薄荷油3ml20. 油煎剂墓土500g黑膏药制作方法:1. 将以上草药材料准备好,可以对其进行清洗,晒干或研磨成细粉。
2. 将黑膏药材料放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2至3小时,使其充分浸泡。
3. 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砂锅中,在中小火上煮沸,然后改为文火,继续煮约2小时,使其煎煮时间尽量保持在2小时以上。
4. 在药材煮制过程中,需要不时搅拌,以免糊锅或药材粘底。
5. 煮制完成后,过滤出药液,去掉药渣,获得药液。
6. 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7. 将药液中的固体成分和三分之一量的药液放入干燥器中,进行浓缩。
8. 将浓缩后的药液倒回主药液中,搅拌均匀。
9. 将药液放入砂锅或药锅中,继续用小火慢慢煮沸,使其温度达到乳白色,并且粘稠。
10. 加入适量的薄荷油和人工牛黄,继续搅拌均匀。
11. 将研磨后的油煎剂墓土加入药液中搅拌均匀,使其煮制的药液浓度达到合适的状态。
12. 将黑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以上就是黑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在制作黑膏药时应该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对于不了解草药的人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7f34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b.png)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黑膏药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大黄、甘遂、没药、
乳香、樟脑、蜂蜡等。
这些材料都是中药材,可以在药店或中药材
市场购买到。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具体的制作步骤。
首先,将大黄、甘遂分
别研磨成细末,然后将没药、乳香研磨成粉末状,再将这些粉末混
合均匀。
接着,将樟脑和蜂蜡加热融化,倒入粉末中,搅拌均匀,
直至形成糊状。
然后,将制作好的黑膏药糊倒入纱布袋中,用绳子扎紧口,制
成黑膏药团。
注意要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最后,将黑膏药团放置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一般每次敷贴12小时左右,连续
使用3-5天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黑膏药时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
另外,
使用黑膏药时,要避免敷贴在伤口感染、破溃的皮肤上,以免加重
感染。
总的来说,制作黑膏药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中药制作知识和经验。
希望大家在使用黑膏药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制作和使用,达到更好的疗效。
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药店购买现成的黑膏药。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e662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2.png)
简述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 药料提取:除芳香挥发性、树脂类及贵重药材外,将剩余药料研成细粉或采用油炸提取。
2. 炼油:将去渣后的药油在高温(300℃左右)下加热熬炼,使油脂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滴水成珠”。
3. 下丹成膏: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红丹,使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并促进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直至成膏状。
油丹用量比一般为
500∶150~200(冬少夏多)。
4. 去“火毒”:将制成的膏药徐徐倾入冷水中浸渍,以去除具有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
5. 加细料:在融化的膏药中加入贵细药,如麝香、冰片等。
6. 摊涂: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加热熔化(60℃~70℃保温),加
入细料药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摊涂于纸或布等裱褙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更多黑膏药制备的信息,建议查阅医学书籍或咨询中医药师。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3dc5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c.png)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民间黑膏药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制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风湿性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其制作工艺独特,配方繁多,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熬制黑膏药的原料。
一般来说,黑膏药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红花、没药、乳香、樟脑、冰片等药材,这些药材都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
在准备原料时,需要注意选择质量上乘的药材,并按照配方的比例准备好。
其次,熬制黑膏药需要用到一些辅料,比如麝香、鱼腥草油、甘油等。
这些辅料在熬制过程中起到了增香、增效的作用,能够提高黑膏药的疗效。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黑膏药配方及熬制方法。
首先,将当归、川芎、红花、没药等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鱼腥草油和甘油,搅拌均匀后放入炼药壶中加热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药材粘底或糊锅。
待药液熬制至一定程度后,加入麝香、樟脑、冰片等辅料,继续加热搅拌至浓稠状即可。
除了上述配方外,民间还有许多其他的黑膏药配方,比如加入熊胆、麝香、鹿茸等名贵药材,以增强黑膏药的功效;或者加入蜂蜜、黄酒等食材,以增加黑膏药的口感。
这些配方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疗效和食疗价值。
总的来说,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繁多,每一种配方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
在使用黑膏药时,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配方,并严格按照熬制方法进行制作。
同时,使用黑膏药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希望大家在了解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后,能够正确使用这一古老的中药制剂,获得更好的疗效。
黑膏药的制备
![黑膏药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382a2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2.png)
(⼀)⿊膏药基质的原料
1、植物油。
以⿇油为。
2、红丹。
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含量要求在95%以上。
红丹在⽤前应⼲燥,使成松散细粉后,再加⼊油中,否则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膏药的制备过程
⿊膏药的制备分为: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收膏→去“⽕毒”→摊涂等过程。
其中炼油、下丹收膏是关键操作。
1、药料提取。
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材,如乳⾹、没药、冰⽚、樟脑等可先研成细粉,等膏熬成,摊涂前加⼊已熔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药材,如麝⾹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
2、炼油。
3、下丹收膏。
4、去“⽕毒”。
油丹化合制成的膏药若直接应⽤,常对局部产⽣医学教|育收集整理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疱、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毒”。
所谓“⽕毒”,很可能是在⾼温时氧化及分解⽣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
5、摊涂。
取膏药团块置适宜的容器中,在⽔浴上熔融,加⼊细料药物,搅匀。
⽤⽵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折合包装,置阴凉处贮藏。
黑膏药制备
![黑膏药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19c2ac9ef46527d3250ce01f.png)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传统的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
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
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有着1600年的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假设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那么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那么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_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X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到达消肿,消炎的作用。
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老X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的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的有效成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的膏药95%的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的所谓黑膏药。
我们的老X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的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的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的传统黑膏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膏药系指中药材、芝麻香油与红丹炼制成膏体,摊涂于裱背(布、牛皮纸、狗皮等)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
传统的黑膏药、载药量大,能够长时间给药,长时间起效。
相比橡胶膏刺激性小,过敏性低。
黑膏药只有以优质芝麻香油熬制才能保存时间长而不易龟裂,黑膏药是中医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有着1600年的历史,在治疗风湿骨病方面有独到之处. 于筋骨病症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我国古代医学家这样说到:“人之疾病,由内以外,其流行于经络脏腑者,服药乃能驱之。
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里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治疗原理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_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以人体经络穴位为贴用部位。
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
同时药物在穴位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创伤,皮肤疾病,黏膜病变的治疗,均有防腐消炎止痛等局部作用。
此外,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
同时,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黑膏药都是使用高温提取的制备方法,严重破坏有效成分。
老张家膏药做了数百次试验,最后以先低温提取怕高温的有效成分,再高温提取只能在高温下才提得出的有效成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黑膏药鉴别方法现在药店里面卖的膏药95%的都是橡皮膏或者是医用胶掺药粉而成的所谓黑膏药。
我们的老张家牌骨筋痛贴是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直在使用的拳头产品,是地方名药,传统黑膏药制备工艺复杂,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宝库里的瑰宝,但因为制作不易,所以药店很少有真正的传统黑膏药。
优质传统黑膏药和黑医用胶膏药的鉴别,传统膏药气味芳香,加温后会软化,可以拉成丝状,而黑医用胶膏药气味刺鼻,就是用火烤也不会软化。
膏药和膏药的不同:膏药和膏药有很大的不同。
老张家牌骨筋痛贴(传统黑膏药)遵古炮制,精选上等纯良中药,独特的配方,严格的流程,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制作工艺复杂,不追求产量,主要以我们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和连锁的专科门诊部销售为主。
不同于药店的其他品种的膏贴剂型。
现在全国药店卖的经熬制传统黑膏药,不会超过5 家。
比如治疗跌打损伤的镇江膏药也是传统黑膏药。
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下面谈谈黑膏药的熬制工艺特点:第一步:抄丹。
第二步:炼油。
第三步:火上下丹。
第四步:成药,去毒第五步:摊膏药。
第六步:贴膏药。
第一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炼油把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此时温度大致在260 度左右。
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
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
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
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
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
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
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
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
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的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注意,香油即为芝麻香油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下丹离火后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 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 “滴水成珠”机,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佳. 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二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丹的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
如果当锅内油外溢时,可用少量冷水喷之,则沸涨自落(喷洒少量冷水对膏药质量并无影响,因锅内温度达300℃左右,水会很快蒸发),下丹时要不住手搅,这可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的质量和色泽下丹时锅内温度很高,木棍搅动很快,棍头因高温摩擦容易着火引起锅内燃烧,故需小心操作,万一发生着火,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用水去灭火,应速加盖以隔绝空气,则火自息。
膏药熬制中的“老”与“嫩”是很重要的一环,熬的“太老 '则脆而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有弹性,不易固定贴于患处,容易移动,而且难揭下。
所以膏药的:老嫩”一定要适中,火候适中制成膏药贴之易粘,揭之易落。
如果膏药熬得“太嫩”,可加火再熬,“太老”可酌加“嫩油”,但万不可加生油,如加入生油则会使膏药粘性减弱,不堪使用。
个人体会;离火下丹安全。
熬膏药在房内要有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
熬膏药处要注意通风,以防烟毒。
操作时,操作者要戴石棉手套和口罩,防止膏药放出烟毒刺激人体,造成伤害。
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至120 度.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80 度左右.则再加樟脑、冰片等贵细易燃药面,注意;膏药黑不黑在于熬,亮不亮在于搅。
膏药成品颜色以黑亮为最佳。
第五步;摊膏药膏药在滩涂之前,需泡水3-7 天,以去火毒。
注意每天换水,这样贴膏药才不易发痒。
现在有专门针对传统黑膏药生产用的膏药机械。
比如海鸥牌膏药机。
第六步; 贴膏药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
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
无铅膏药制作工艺第一章松香型无铅膏药第一节概述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的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
制成的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
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的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治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2.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100℃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3.利用乙醇将药物的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的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4.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的纯度高、质量好;5.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6.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7.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的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外用膏药。
这里介绍的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的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的疗效和质量。
传统的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的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的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的量是有限的,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的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的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
有的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的,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的颗粒,是每味中药的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团。
在这些药物的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的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的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
属于非脂溶性的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的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
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的疗效。
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的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
第二节松香膏药的制备工艺(一)准备工作1.器具准备:(1)秤一杆;(2)碾槽一个或粉碎机一台;(3)120 目细筛一个;(4)铁锅一口、锅铲一把;(5)火炉一个;(6)100ml 量杯一个;(7)保温瓶一个;(8)漏斗一个;(9)1000ml以上空瓶2个;(10)摊贴膏药的勺子或膏药印一个;(11)膏药被、膏药衬纸或薄膜。
2.药品准备: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蓖麻油任选1-2 种),松香、中药配方药料、乙醇。
3.预先加工:(1)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受损失的一些药物)粉细,过120 目筛;(2)中药粗料(根、茎、花、叶、果、肉、皮、毛、甲)去灰土杂质,置3-10 倍的乙醇内浸泡7-15 天,或时间更长一些。
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提出药液,收取药渣;药渣再用3-10 倍的水煎后,去渣取汁,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的煎汁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即为乙醇提取液,然后再将乙醇提取液浓缩至300-350ml。
乙醇提取液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
(二)松膏的制取植物油1份,松香5-12 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份量即估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
做老嫩试验:用棍棒点松膏涂在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所贴部位还遗留部分膏药,并且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膏太嫩;如膏药贴到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膏药太老;膏药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留油迹,说明松膏老嫩适宜。
如膏过嫩需加原量1/10 的松香再试;如松膏过老再加原量1/10的植物油再试,直至老嫩适宜。
(三)松膏药的制取70℃松膏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在100℃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撒入锅内,边喷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时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
(四)摊贴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于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或膏药印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面上,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盒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
第三节松香膏药的使用方法所贴部位首先用乙醇清洁局部,根据疾患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或薄膜,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