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作文生活化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究【内容概要】本文为了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因而探究“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内容应以学生有体验的生活中来。
二、作文课堂生活化,强调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展示真实的习作情境,进行真实的习作交流;三、作文教学生活化,强调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在示范中走进作文,在体验中写出作文,写出了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生活是写作最宽广的舞台,写作是个体最独特的生命体验。
“生活化”是改变作文教学困境的必要手段,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做到生活化呢?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小学生作文有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现象:随意写的日记比课内作文好。
日记常常写的有情有趣,着实让大家欣赏;但是到了作文课上看到作文命题,就算老师精心指点,学生认认真真地完成,却常常空洞无物,缺少真情实感。
这是为什么呢?作文内容怎么来?——不能从靠回忆的命题作文来。
命题作文,其习作内容大多为回忆性的生活事件。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表示——“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观察能力不强,生活经验少,内心感悟不深,因而生活储备少,缺乏生活的积累,让学生调动生活储备靠记忆来写作文,是十分困难的。
作文内容应以学生有体验的生活中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以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为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老师大力进行观察作文,实物作文,生活体验作文,活动作文、游戏作文,应用文等的训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及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加深个人的独特感受。
只有这样从生活中摄取和积累习作的素材,才能为习作开拓源头活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小学“生活化”作文是指选取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触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这种作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建立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看来,小学“生活化”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认识外部世界,表达内心情感。
而“生活化”作文正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让他们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见解。
生活化的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这种作文一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主题相关,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增强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这方面,教师和学校在引导小学生写“生活化”作文时,应该更加注重选题的贴近生活。
可以以“我家的小宠物”、“我的暑假生活”、“我和好朋友的一次有趣的经历”等为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写作。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仿写一些名人或者名著中的优秀作文,如《我家的小狗》、《我和好朋友的一次有趣经历》等,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优秀作文的特点和魅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写作“我的好朋友”这个题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对友情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谊。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心态,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活化”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思考能力、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和学校在引导小学生写“生活化”作文时,应该更加注重题材选择的贴合生活,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试论如何使小学作文生活化

地 组 织 讨 论 、 流 。有 的 甚 至 直 奔 课 文 的重 点 、 心 , 学 生 谈 感 悟 。其 真 真 切 切 地 提 高 学 生 的 参 与 学 习 的程 度 , 学 生 的 大 脑 皮 屡 处 于 兴 奋 状 交 中 让 使 实 , 样 既 不 利 于 学 生 语 感 的 培 养 , 堂 教 学 的 效 率 也 会 很 低 。 因 为 这 态 , 方 位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效 率 。 这 课 全 时 学 生 对 课 文 整 体 还 没 形 成 印 象 , 课 文 的 重 点 部 分 也 不 熟 悉 , 拿 出 对 就 2 5 运 用 多 种 教 学 手 段 , 实课 堂 内 涵 。有 时 , 堂 上 只 是 老 师 一 . 充 课
同 时 要 组 织 其 他 学 生对 此 评 价 , 师 适 时 点 拨 。这 样 既起 到 鼓 励 学 生 有 教 2 1 精 彩 的 导 人 。课 一 开 始 就 能 充 分 地 吸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设 所 发 现 , 于 发 现 , 护 学 生 思 想 成 果 的作 用 , 让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引 导 下 . 创 敢 保 又 了 一 个 和 谐 、 注 、 泼 的教 学 氛 围 。 专 活 也 获 得 更 好 地发 现 , 悟 。 体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1. 引言1.1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是指通过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素材,写出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作文。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生活化的作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写作的生活化能力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研究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引导他们将这些生活经历转化为作文素材。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写实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写作比赛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写作的热情和能力。
2. 正文2.1 生活化作文的重要性生活化作文是指在写作中融入生活元素,通过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和观察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语言的准确性、文采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生活化作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观察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生活化作文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共鸣和情感寄托,从而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生活化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通过观察和思考这些生活细节,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这些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还能够让他们在写作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化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活化作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教育和思维能力。
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写作能力,并在日常教学中多加引导和培养。
2.2 如何在作文中体现生活化在作文中体现生活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来获取灵感。
浅谈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模式

的 改 变 .新 出现 的各 种 新 式 交通 工具 .一 系 列 交 通 规 章 的 出 台 : 会 上 发 生 的 重 大 事 件 , 行 的趋 势 , 们 讨 论 的热 点 话 社 流 人 题 ; 庭 生 活 的美 好 , 里发 生 的快 乐 的 事 , 愉 快 的 事 , 玩 家 家 不 好 儿 的 事 : 班 级 里 发 生 的 各 种 事 , 其 他 同学 问 的 矛盾 , 在 与 同学
的 思路 , 富写 作 的 内容 , 学 生写 出生 动 、 泼 的文 章 来 丰 让 活
3全 面拓 展 . . 自由倾 口 士 当 学 生 掌握 了基 本 的 表 达 方 法后 .我 们 可 以让 学 生 自由 表 达 , 脱 课 本 的 限 制 , 被 教 师 的指 定 所 左 右 . 摆 不 自拟 题 目 . 自 定 体裁 。 自选 内 容 . 作 文 的形 式 更 多 样 化 , 写 作 逐 渐 变 成 使 让 学 生 的生 活 需 要 。 这样 , 生 便 能 以生 活为 基 础 . 真实 为 准 学 以
生 活化 作文 教 学模 式 之 一 : 接 阅读 。 练 写 作 链 训
阅 读 是 生 活 的一 部 分 , 堂 更 是学 生 生 活 的重 要 内容 . 课 学 生在 课 堂 上进 行 阅读 的时 间 占学 习 、 活 的很 大 部 分 根 据作 生 文生 活 化 策 略改 革 阅 读 教 学 .也 是 作 文 生 活 化 研 究 的 一 大课 题 . 以写 作 为 手 段 促 进 阅读 理 解 , 富课 堂 生 活 . 学 生 解 即 丰 在
型 , 想 写好 此 类 文 章 , 键要 让 学 生 掌握 写 法 、 握规 律 。如 要 关 把
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

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第一篇】:美丽的夜晚吃完晚饭,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儿。
我看见两边街道上的树挂满了一串串小彩灯,好像阿姨们戴的珍珠项链。
路灯上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好像一串串糖葫芦。
它们发出闪闪的光芒,像是给街道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衬托着夜晚更美丽!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第二篇】:树叶手工画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思想品德课上用树叶做手工。
我和同学们在校园里采树叶,我采了好多。
后来,上课了,我们把树叶带回教室。
我和同桌合作,把树叶贴在纸上,做了一栋房子,旁边有一棵大树,还有小河,河里漂着一叶小舟。
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第三篇】:打雪仗今天下第二节课,我们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王恩懋负责制作雪球,张睿把雪球递给我和罗忠阳,我们互相把雪球扔来扔去,每个人都没能逃过,各个身上、头上都是雪,虽然天气很冷,但我们的心理暖暖的,开心极了。
不一会儿,上课铃响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上的雪,赶紧回到教室。
大家约好了,明天继续玩,看看到底哪个组胜利。
好有趣的课间游戏—“打雪仗”。
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第四篇】:家的怀抱白云间的缝隙,是逍遥自在的风的家;山丘的角落,树木的根基,动物们无拘无束的跑着,跑向那充满回忆的家。
夕阳落了,暮归的羊儿回家了,鸟儿困了,想家的我,投入母亲温暖的怀抱。
每个人,都困了,家的怀抱,好似海浪波涛,轻柔的引领我进入梦乡;家的臂膀,似雌鸟的双翼,永远永远的,一直一直的,守护我们进入梦乡,永不停止。
停止的是,今天的一切不愉快。
生活化随笔作文100字【第五篇】:西瓜我最爱吃的水果是西瓜。
西瓜的形状是圆圆的,外皮光滑。
表面有深绿色的花纹,就像青蛙身上的外衣。
西瓜的果肉多汁,有红色、黄色。
是夏天消暑解渴最好的水果。
周六外公带了一个大西瓜来看我。
薄薄的西瓜皮用刀轻轻一碰就裂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瓜瓤。
我拿一片还没吃到嘴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咬上一口,甜甜的汁水沾满了舌头。
这是夏天里我最爱吃的水果。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3篇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一、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且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像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作文写作作业,题目为“记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寻找素材,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积极的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并且结合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写出来的作文更加富有真情实感,作文的质量也会更高。
例如,一些学生认为生活中有趣的事与玩有关,一些学生认为有趣的事与动画片有关、与和父母出门旅游有关等等,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有趣的事写入作文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实现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且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也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由于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为了充分的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的优势,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学生对于小动物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进而观看角色扮演时也会非常的认真,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开展作文写作,其写作的主题就是从刚才的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学生对“狐假虎威”故事理解开展写作,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二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坚持难度适中的原则。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过难的话,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像针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小故事、小游戏等创设情境,而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名人事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等创设情境,通过科学的把握创设情境的难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三、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文写作任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文写作任务,使学生在感受到生活的同时,发挥自身的真情实感,完成作文。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科内容。
通过写作,小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
但是根据教学实践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现有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生活化”不足的问题。
所谓“生活化”,就是指作文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热情。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应该更加关注“生活化”,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挖掘学生的生活素材。
学生天真无邪,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朴实的情感和真挚的情谊。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该多从学生的周围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比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与朋友相处的点滴等。
通过这些生活素材,学生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又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切实的写作内容,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
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观察是写作的源泉,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才能收集到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比如校园里的操场、图书馆、食堂、校门口的情景等,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可供写作,写出更加生动、真实的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生活化”作文的重要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活的实践活动,比如写日记、写周记、写家书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写作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一些生活化的作文,让学生在欣赏优秀作文的积累写作的经验,培养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情感。
学生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情感的,因此在写作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快乐、幸福、悲伤、愉悦等情感,将自己独特的个性融入到写作中去,使作文更加生活化、真实。
小学作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强调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内容:
1. 观察生活: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家庭生活、校园活动、自然环境等,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种植、烹饪、手工制作等,通过亲身体验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3. 情感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让
学生在作文中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
4. 思维训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
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作文中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入分析。
5. 语言实践: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实践运用,让学生在模仿、练习中
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
6. 创意激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富有创意的作文,如编写童
话故事、科幻小说等。
7. 评价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8. 跨学科整合:将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如美术、音乐、科学等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写作灵感。
9. 家庭作业:布置与生活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写日记、写信等,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练习写作。
10.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增加作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通过这些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享受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表达和创造力。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论文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浅谈《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可见,只有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才能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才会调动他们积极快乐的去观察,去我手写我心。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把“真”字放在首位,鼓励孩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让作文反璞归真,让作文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步。
一、胸中有才能笔下有——说真话、写真事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画家善于画牛,尤其是一幅《斗牛图》更是画得活灵活现,连自己也十分欣赏。
可是有一天,一位老农看到了这幅《斗牛图》连连摇头,说:“画错了,全画错了。
”画家不服,老农不紧不慢地说:“两牛相斗的时候,把力气全都用到它的犄角上,尾巴是夹在两条腿中间的。
可这画上斗在一起的牛都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岂不是全错了。
”画家听了恍然大悟,连忙下拜,尊老农为师。
作文其实是一个人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的自然结果,所以古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眼睛是我们看世界的窗口,可偏偏有很多孩子不愿意睁开一双慧眼,写作文时“想当然耳”,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孩子写《我的妈妈》,长相都差不多——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真可谓是“千人一面”了。
我在班里读了这些外貌描写,“作者”们哄堂大笑。
我问孩子:“这是你们共同生活了十年的妈妈吗?”他们笑着摇头。
“那现在咱们还是写自己的妈妈吧,闭上眼睛认真想想妈妈的模样,抓住最显著的特点,不要从头发一直写到下巴,行吗?”我笑着对孩子说。
大家都充满信心地点头。
不一会儿,孩子们的小手就高高举起来了,“妈妈们”不再一个样子了。
开学的第一次习作中,要求写有意义的一件事,全班五十个孩子只思索了片刻就开始奋笔疾书。
我大喜,惊叹于他们敏捷的思维。
课后,满怀期待地打开第一篇作文,孩子写的是在公交车上给抱孩子的阿姨让座位,感觉没什么新意,但也还算文从字顺。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融入到作文中,使写作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表达和体验。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参与作文活动。
2. 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写作的素材来源。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使他们的作文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3. 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文题材,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表达。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1. 利用生活化教材进行作文指导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材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可以以生活中的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为题材,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在写作练习和作文比赛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
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中的故事为素材,进行写作创作。
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开展生活化作文主题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化作文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外面进行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并以此为素材进行作文创作。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文题材,提高写作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4. 导入生活化写作素材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化教材进行作文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化写作,开展生活化作文主题活动,导入生活化写作素材等方法来提高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论文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第一章引言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
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第二章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2.1﹑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背景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这些话都充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当前,很多学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同龄间少交流,少集体活动,再加上本身基础知识不牢,阅历浅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积累、思想情感的贫乏,他们写作常常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再加上教师对作文的种种要求“立意要高远,结构要模式,腔调要老成”,“听话”的小孩子们就一一照办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
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
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适。
”第三章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叶圣陶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其实“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
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看田间绿草,听林中小鸟啾啾,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都表明作文需要生活,生活需要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
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

( ) 二 作文 教学与学校 生活
、
作文教学生 活化的必要性
学校 是学 生活动的场所 , 有计划 开展校 内活动是 引导学生参 与生活的重要途 径, 它不仅可 以让学生增长见识 , 获得 生活情 趣,
的十分钟往往只能解个上厕之 急, 加上 学习的重担, 读书的孩子往
极 具生命 力和 号召力的教育主张 , 对学校教育脱离现 实生活 , 难 以适 应生活需要 的弊端进行 了抨击 , 他指 出: 如果我们的教育 结 “
合 社会生活具有任 何意义的话 , 那么它必须经 历 一个相应 的完全
变革 ” 。我 国著名教 育家叶圣陶 也说过: 写作 的根 源在于 自身的 “
等, 诸如此类, 不足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 的事 吗?作文与生活这
两 者之间是相 互依存 , 互影响 , 不可分 的。生活需要作文 , 相 密 因
此 教师在作 文教学时必须学会 从生活 中取材 。 下面从三个方 面来 介 绍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 系, 即作文 教学 与社会 生活, 作文教学 与 学校生活 , 文教学 与家庭 生活的联系 。 作
荫, 你就成 功 了。这样 的作文课我们又何 乐而不为呢 ? ( ) 三 作文教学与家庭 生活
教 学应当重新树立 与现实生活相联 系的语文 教学观 。
作文是学生 生活的一个重 要组 成部分 , 它的形成过程应 该是
轻松愉快 的, 内容是血 肉饱满 、 生动有趣 的, 情感 是色彩斑 斓的, 写 作 应该是可 以信手 拈来的快意之 事。 而不是搜肠翻 肚绞尽脑 汁的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

浅议小学生生活化作文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到的、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
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
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来看,只有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才能激发起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的学习愿望。
如果脱离了生活,语文学习就会因过于抽象和理性而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而与儿童生活相结合的语文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极易牵动学生的心灵,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力争使其散发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生活中多彩的鲜活信息,同时,也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第一时间——课堂上得以掌握。
其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实际,特别强调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程度超过了历次教学大纲。
课标中的有关要求,都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目标的阐述,还是对语文课程实施与开发建议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含的语文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
从而看出,语文课堂应该与生活相呼应,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行走向。
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
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
因此,语文教学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教师,用语文生活化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
”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向生活开放,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教师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开放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这个过程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个老师。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挺有趣的,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要说的是,生活化的教学真的很重要。
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而生活化的课程,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世界,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我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花儿含苞待放。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首歌!”当时我就被逗乐了,因为这个小朋友真的是太有创意了。
后来我们就一起唱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孩子们都玩得特别开心。
还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怎么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
我说:“夏天来了,阳光明媚,大树茂盛,小鸟欢唱。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个故事!”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朋友真的很聪明,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
后来我们就一起编了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孩子们都读得津津有味。
当然啦,生活化的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怎么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我说:“秋天来了,果实累累,落叶飘零,天空湛蓝。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首诗!”当时我就有点懵了,因为我没想到这个小朋友会提出这么高的要求。
后来我就请教了我的同事,他们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
最后我们一起教会了这个小朋友如何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孩子们也都学得很认真。
我觉得生活化的教学真的很有趣。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探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探究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生活化的探究,是指在教学中注重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活动和情感,使作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探究展开讨论。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特点。
生活化作文是指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家庭和社会为题材,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写出贴近生活、贴近自己的作文。
在生活化作文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感受和见解,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接着,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生活化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可以通过开展生活化作文的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化作文的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有序地开展生活化作文的教学活动。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化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造力。
我们建议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服务,使生活化作文教学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素质提升作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探究,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将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色。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往往注重对文学知识和写作技巧的传授,让学生背诵和模仿优秀作文,学习好的表达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生活化。
而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生活化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写作是一种个体的情感和思维的表达方式,需要学生有兴趣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生活素材,帮助他们将日常经历转化为写作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让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在家乡的生活、人情风俗、自然风光等。
这样的写作话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生活化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写作需要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这些细节组织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关于校园的作文,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和记录生活的点滴,感受校园的氛围和文化。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
生活化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创造性的写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提供一些奇思妙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写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写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生活化教学还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
语文作文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写作。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参赛的经历,不断进行实践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小学“生活化”作文指的是以身边的生活为素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
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在这样一种作文形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创作出深入人心、生动有趣的文章。
作为小学生,我对“生活化”作文有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生活化”作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
通过“生活化”作文,我们可以把这些情感都表达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遇到了一个让我感动的瞬间,我可以通过作文来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如果我有了一个美好的梦想,我也可以通过作文来描述我的憧憬。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
“生活化”作文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培养我们的观察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文字,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
我可以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描述夏天的天空、树叶、小溪和蝉鸣;或者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描绘小鸟、松鼠和蚂蚁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写作,我就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愉悦。
“生活化”作文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作文形式,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培养我们的观察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
我非常喜欢“生活化”作文,我会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多尝试这种形式,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深入人心。
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也都能够喜欢上这种作文形式,一起来享受写作的乐趣吧!。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摘要】小学生作文应该更加“生活化”,即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表达真实情感,深入生活细节,以提高作文质量和增加趣味性。
生活化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通过生活化作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写作更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提高整体文学修养。
生活化作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通过生活化作文的练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在写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情感、细节、质量、趣味性、写作能力、学生、有效途径。
1. 引言1.1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小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写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文章,这种写作方式被称为“生活化作文”。
对我来说,小学“生活化”作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表达真实情感,深入生活细节,提高作文质量,增加作文趣味性。
生活化作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有效的写作途径。
生活化作文让我学会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让我更加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生活化作文,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并且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让我更加热爱写作。
我认为小学“生活化”作文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正文2.1 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生活是我们的源泉,处处皆是素材。
小学生写作时,如果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那么作文便会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中获取灵感。
他们可以描写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或者是小动物在院子里的趣事,抑或是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有趣故事。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小学“生活化”作文之我见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而“生活化”的作文更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生活化”的作文呢?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化的作文就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展现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生活化的作文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化的作文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呢?生活化的作文应该有真实的生活素材。
小学生通常处在纯真的年龄阶段,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鲜活的素材。
他们可以写自己在学校里的趣事,可以写家庭生活中的感人瞬间,可以写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等等。
这些都是真实的生活素材,能够让作文更加有趣和鲜活。
也能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生活化的作文应该有情感真挚。
小学生天真可爱、率直单纯,他们的情感是最真实的,所以生活化的作文也应该充满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当他们描述自己的快乐、烦恼、幸福、伤心时,他们的情感应该是真挚的,能够感染读者。
这样的情感真挚的作文才更能够抓住读者的心,让人产生共鸣。
生活化的作文应该有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小学生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思考。
生活化的作文应该能够表达出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
他们可以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发现,可以谈谈对成长的感悟,都是可以写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的。
生活化的作文应该有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
小学生通常都是善于观察和感受的,他们对一些细节的描写和表达都是非常生动的。
他们可以写出一些有趣的对话、有趣的事情、生动的场景等等,都是能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的。
也可以通过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内容,产生更强烈的感受。
在我看来,小学生写“生活化”的作文,应该具备以上这些特点。
这些特点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内容,产生更深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作文生活化摘要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
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
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
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
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当前,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
追其根源主要是学生脱离生活,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界呼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希望通过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思考生活,赋作文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认识水平增强作文创新能力。
基于杜威、叶圣陶等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的启发,本文提出了以下生活化实施策略:作文教学内容生化活、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作文教学手段生活化,作文评价生活化。
关键字小学生作文教学思想学习社会生活化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
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走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还十分贫乏的小学生苦不堪言。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这些话都充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作文作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内容是血肉饱满、生动有趣的,情感是色彩斑斓的。
写作应该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快意之事,而不是搜肠翻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之事。
当前,小学生厌作文、怕作文的根源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
很多学生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同龄间少交流,少集体活动,再加上本身基础知识不牢,阅历浅薄,认识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的生活积累、思想情感的贫乏,他们写作常常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再加上教师对作文的种种要求“立意要高远,结构要模式,腔调要老成”,“听话”的小孩子们就一一照办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八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开笔’,教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他提示道:‘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
我依他吩咐,写了八十多字,末了说:‘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就在‘尔’字‘乎’字旁边博得了两个双圈。
登高自卑本没有什么说的,偏要你说;单说登高自卑不行,一定要说到为学方面去才合适。
”从叶圣陶先生的经历我们明白,教师以考试作为目标来进行作文教学只会让学生的作文假话连篇,“封闭式”作文教学方式只会断绝学生的写作之源,因此为了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畅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思绪能在开阔的意境中自由驰骋,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封闭式”命题作文教学法,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所谓作文教学生活化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独立地去观察分析生活,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作文创新能力。
二、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叶圣陶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其实“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
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要做的事吗?”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看田间绿草,听林中小鸟啾啾,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都表明作文需要生活,生活需要作文,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即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
(一)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关于社会生活的素材,举不胜举,比比皆是,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大自然的花开花落阴晴雨雪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经验积累,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体验也肤浅,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关注生活。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大自然神奇美妙,一切都在他们身边,只要他们稍微留意下就可以积累多种写作素材,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是否关注社会生活,其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是否丰富直接影响了学生这篇作文的好坏,因而关注社会生活是学生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里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1、社会生活中的体验。
作为教师应该给多点学生自由,引领他们走进社会,接触各色各样的劳动者,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体验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
比如说,可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小交警”、“清洁队跟班一日”、“我是售货员”、“我是小记者”等活动,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升华学生热心助人的情感。
笔者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放学后给街上店铺的招牌找错别字,找出越多越好。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很多店铺的招牌或者名称都是有错别字的,这不但巩固了我们的识字基础,而且使我们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关注。
2、大自然中的体验。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领学生走向自然,不但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可以看祖国河山,听鸟兽虫鸣,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笔者在湛江三小实习期间就有这种深切体会,我们通过郊游的形式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生在那里烧烤,参观、玩耍,获得了大量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第一手材料。
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得到很多教育者的认同,它不但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从小在体验中形成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
总之,实践性的生活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关注人生,用心体味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学会感恩;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分辨是非的能力。
它是联结生活与作文的桥梁,将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输入新的血液,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开展校内活动是引导学生参与生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情感。
杜威认为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把学生引进生活氛围浓郁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个人体验,有利于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他指出:“哪里的学校设置了实验室、车间和园地,哪里充分地运用了戏剧、游戏和活动,哪里就存在种种机会。
”“使学生在代表重要社会情境的主动作业中有机会获得观念和知识,并有机会去体验这些观念和知识。
”我们都知道学生课余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课间的十分钟往往只能解个上厕所之急,加上学习的重担,读书的孩子往往失去应有的童真与活力,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在校给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非常有用的。
有一次活动课,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比赛过程中本人也跑去和男生打乒乓球,学生见教师也来参加都显得异常兴奋,团团围了过来为笔者加油,还个个争抢着要和笔者一比高低。
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感受特别深刻,这次活动课后很多学生把这件事写进了日记本,有些同学对人物描写还非常细致。
教师把学生引进一个广阔的空间来进行作文教学,不必刻意只要乐趣,能做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就成功了。
这样的作文课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三)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庭。
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作文训练当中,可以实行让学生多“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的方案,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等,然后让他们写一写,说说亲自当家的感受。
三、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的途径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对作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教好作文,学生要想写好作文两者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这样一篇作文永远都是干巴巴的,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让作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呢?下面只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溶入社会,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比如面对污水横流、乱砍乱伐、废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将会带给人类的危害。
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高年级的小学生写调查报告,利用互连网和书本查找相关资料,写成真实可靠的文章,为自己的家乡甚至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写调查报告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是自己和小组成员艰辛劳动的成果。
教师带领学生溶入社会,走进生活,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提前接触各种社会现实,为其走进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注意观察,积累经验要写好作文,注意身边的人和事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
就笔者来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关于观察类的作文时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学会观察事物特点,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二是学会及时记录新发现,并且能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
张煜恒老师在指导作文时认为:我在教学写作《我们的校园》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引导他们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挖掘平时没有发现的地方。
再按照方位顺序,从校园门口的两棵松树写起,教学楼,左侧的操场——学生的乐园,以及后面的学生公寓。
并且重点要求抓住一个地方具体来写。
观察后,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做导游,向大家介绍校园风景,教师及时指导评论,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其实无论对哪些学生,如果他们能长期进行这种作文写作,坚持观察积累,就能丰富写作素材,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三)亲身实践,体验生活光看是不够的,看多了就会麻木,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做到事事在作文,处处有作文,给学生树立“四季变化皆是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