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参考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主要参考书目
吴伯威:《基础写作教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版周姬昌:《写作学高级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版。

何永康:《应用文写作》,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8月版。

任文贵:《最新应用文写作指南》,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陈家生:《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王朝彦:《文笔训练》,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

张浩:《新编办公室文秘写作大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7月版。

洪威雷、王颖:《应用文写作学新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谢亚非:《写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杨戈:《实用写作大全》,商务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刘海涛、金长民:《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梁中杰:《现代基础写作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陈建新:《大学写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庄涛、胡敦骅、梁冠群:《新版写作大辞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徐中玉:《新编大学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李白坚、丁迪蒙:《大学体型写作训练规程》,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篇二:常用应用文写作教材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应用文是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用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的文体。

它强调处理事务、沟通关系方面的直接的实用价值,因而在写作上有其特定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明确、完备、合式、得体”八个字。

“明确”、“完备”主要是从内容方面说;“合式”主要从惯用格式上说;“得体”则主要针对语言的运用而言。

一、明确。

是说行文的主旨要明确。

“主”是基本、中心;“旨”是主张、宗旨。

应用文的主旨,就是一篇应用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基本内容与中心观点,是作者具体的行文目的的体现。

写一篇应用文,不但自己要明确行文的目的与中心,明确为什么要写这一篇应用文,主要反映什么内容;而且要让读者能迅捷而准确地明了你行文的意图,了解你的观点、要求,了解你提出的主要问题,了解该文所涉及的事务与关系。

不能让读者在读了你的来文后仍不明不白,无法了解问题的主次轻重,甚至对发文者的意图、观点产生误解。

例如某校团委为组织登山比赛活动向党委申请活动经费所写的一份《关于组织登山比赛活动的请示》,文中详细地说明了组织该项活动的目的、比赛的时间、地点、活动的具体内容、经费开支情况等,却没有明确提出“请予拨款”的要求,加上标题又没有明确反映出申请经费的意思,这就使收文者看不出发文者是在申请经费、要求拨款,而理解为发文者已有这笔经费,只是行文请求党委批准他们使用这笔经费组织一次登山比赛活动。

像这样的应用文,其主旨就是不明确的。

行文要实现主旨明确,首先要求作者对发文的目的、意图有清醒的认识;其次要求作者对行文的中心、内容的基本方面、问题的主次轻重做到心中有数;再次,要求作者在行文时
还要做到“立主脑,去枝蔓”,在确定主旨、中心以后,
应紧紧围绕中心、主旨来选择有关的材料,组织有关的内容。

二、完备。

是说内容要素要齐全。

所谓内容要素,指的是一篇应用文在处理事务、沟通关系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因素。

应用文写作总是直接地与具体的事务相联系的,旨在解决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最讲究现实的效益。

内容要素完备这一要求,正是应用文实用性这一特点所决定的。

看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齐全完备,关键就看其能否满足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实际需要。

一篇应用文之所以缺乏实用价值,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内容要素不完备。

例如,某单位向当地石油公司请求增拨石油,理由讲了不少,可到底要求增拨多少石油却只字未提,以致石油公司无法作出答复与安排。

内容要素不完备,有时还会造成主旨不明,从而影响应用文的实用价值。

如上面谈到的那份“请示”,就是由于缺少了“请予拨款”这一项内容以致收文者对发文者的发文意图作了别解,使该请示失去了实用价值。

不同的应用文体有其不同的内容要素。

例如,计划,其内容要素是制定计划的“目的”、“依据”(这两点虽不一定要见诸书面,却是制定计划时不可不加考虑的内容)、“任务要求”、“方法措施”、“进程与时序”;而经验总结的内容要素则为“总的工作成绩”、具体的“做法”、“效果”及“经验、体会”等;经济合同则有“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

我们写作应用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该篇应用文有何非写不可、必不可少的内容,努力做到内容要素齐全完备。

三、合式。

是要求符合所用应用文体的程式性要求。

程式性是应用文的又一大特点,它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

这一点,法定的行政公文与电报表现得极为突出。

拿公文来说,标题、发文字号、主送及抄送抄报机关名称、正文、附件标注、发文时间、秘密等级、缓急程度等项的写法及其书写位置等都有特定的要求,甚至连文字的书写排印、用纸的规格及装订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就一般的文章写作而言,格式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款格式,主要指文字的书写排印的规定;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定;标题、署名等位置的规定等等。

二是内容表达的书面形式,如分条列项式、篇段合一式、分部切块式、表格式等等。

三是正文的组织结构方式,包括行文顺序、开头结尾的安排等等。

再具体到应用文的格式来说,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结构要素”方面。

所谓结构要素,指的是构成一种应用文体的各个部分和项目(它不同于内容要素。

内容要素是就正文部分的内容来说的,而结构要素则是对于全文的结构来说的。

相对于内容要素来说,结构要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与外部性。

一篇应用文的内容要素是否完备,往往一眼看不出来,必须结合处理事务的现实需要,深入到文章的内部,通过对正文的内容作认真分析后才能了解。

而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是否完备,则一般可以从文章的外部形式上把握,往往可以一目了然)。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可以分为“一般结构要素”与“特殊结构要素”两类。

“一般结构要素”指的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

例如公文中的“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名称”、“正文”、“印章”、“发文时间”等等,这是每一篇公文都要具备的部分。

至于“特殊结构要素”则不是一种应用文体中的所有篇章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是其中某些或某一篇章为了满足某种特殊的需要所特别具备的。

仍以公文为例,除了上述那些“一般结构要素”外,秘密公文要标明秘密等级;紧急公文要标明缓急程度;有附件的公文要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与顺序;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会议通过的文件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

这秘密等级、缓急程度、附件标注、签发人姓名、会议名称与通过日期等等,便是公文的“特殊结构要素”。

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有如一部机器的零部件。

少了一个零部件往往会影响机器的组装与
正常运转。

一篇应用文的结构要素残缺不全,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完整,影响到应用文正常的处理,会损害其现实效用。

可以说,结构要素乃是应用文格式的主要方面。

对应用文的“一定的惯用格式”,应着重从上述这几个方面去了解把握,以便使自己写出的用文达到“合式”的要求。

应用文的程式性也是由应用文的实用性所决定的。

应用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程式性掌握利用得好,有利于迅捷、准确地传递、接收与处理信息,有利于稳妥、及时地处理事务、沟通关系。

否则容易影响接收者对信息的处理、贮存,甚至贻误大事。

例如一大学生去信国外,因不懂该国书写信封的习惯、体例,照我们的习惯去写,结果信给退了回来。

因此,我们不能把应用文的程式性理解为纯属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无视应用文写作“合式”的要求。

四、得体。

所谓得体,就是得当、恰当。

得体对于应用文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因其往往直接影响到应用文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现实效益。

得体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就应用文写作而言,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体的选用方面。

不同的应用文体有不同的功用,反映了不同的行文目的和要求,有的还反映了收发双方之间不同的身份关系。

这就有一个使用文体是否得当的问题。

例如向非上下隶属关系的有关部门请求批准,就应用“函”而不能用“请示”,否则便是“搞错对象”,很不得体。

又如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就应用“报告”而不是“请示”。

又如办学招生可用“启事”、“广告”而不宜用“通告”。

二是行文方面。

这里主要指表达方式的运用与篇章结构的安排。

前者指的是要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正确运用表达方式。

例如“会议通知”,具有告知性、规定性。

就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运用叙述、说明,而不用或少用抒情、描写。

后者指的是篇章结构应适应文体的特点与要求。

就拿开头来说,应用文旨在应用,要求“易见事”,其开头一般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而不宜搞“曲径通幽”、“烘云托月”之类。

其他如层次、段落的安排,结尾的处理等方面,不同的应用文体都各有其习惯的做法。

三是语言的运用方面。

这是应用文写作“得体”的主要方面。

我们说应用文写作要得体,主要也就是说其语言的运用要得体。

下面就着重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用文语言要得体,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即叙事论理、遣词造句时要注意一定
的身份,要能正确体现出收发双方之间一定的关系。

《文心雕龙·书记》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

这“亲疏得宜”就是指正确体现了收发双方间一定的关系。

如公文中的传送用语:“上报”、“呈报”用于上行,“印发”、“颁发”用于下行。

倘用错了便不符合作者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

《文心雕龙》所谓“若夫尊长差序,则肃以节文”不能仅仅视为维护封建等级观念,从处理事务求得实效而言,这还是有必要的。

2、要注意特定的场合与氛围,要做到和谐协调。

如贺喜时不说丧气话,严肃的场合不说俏皮话等。

又如写请柬,用于商店开张、会议开幕的可以写“敬请光临指导”,而用于结婚宴请的则不宜写“指导”之类字眼。

4、语言色彩要符合特定的行文目的及内容性质的要求。

如颁布政令的要庄重严肃;通报错误的要说理严正、义正词严;申请要求的要平和委婉;报喜祝捷的要热烈欢快等等。

《文心雕龙·诏策》里说:“故授官选贤,则义柄重离之辉;优文封策,则气含风雨之润;敕戒恒诰,则笔吐星汉之华;治戎燮伐,则声有篇三:应用文写作阅读书目
应用文写作阅读书目:《新编应用文写作》
一、作者
邱平,女,语文学科高级讲师,于198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系汉语言文学学士。

自1984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就职于四川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二十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语文学科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

二、作品简介
《新编应用文写作》内容包括“公务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日常文书写作”、“求职文书写作”、“经济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科技文书写作”、“礼仪文书写作”、“传播文书写作”。

每一章内容由写作知识,典型案例及分析,情景模拟写作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编应用文写作》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企业文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参考用书。

三、写作特点
《新编应用文写作》具有以下特色:突出高职特色。

力求突破原有学科体系,淡化理论,强化实践,充分体现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强化基本功训练。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争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

体现时代特色。

在文种选择与案例选择上注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靠近,以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来吸引学生,使写作知识与当今有关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充分体现浓厚的时代气息。

四、印象深刻的部分
应用文的特点、概念、作用和分类;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意义及方法等。

五、作者传达的信息
在普通的生活中,即使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思辨的学说来进行写作,但准确地表达自己是必需的,因为写作还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是自己的个性特征之一。

本书简洁地概括介绍了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常见常用的文体,列举了数百篇各类优秀的范例并分析评论,帮助读者收到触类旁通和闻一知十的效果,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参考文本,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写作能手良方。

此书全新的体例,简明的图式,二百种文体,三百篇例文。

轻轻松松学会公文写作,不知不觉提高写作技巧,刚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读本。

而且这本书较全面的介绍了各种应用文的作用、注意要点,也提供了不少的例子。

对我们对应用文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对本书评价
《新编应用文写作》为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新编应用文写作》体例采用文体知识学习、例文示范、写作练习的形式,通过大量较新的例文以及情景模拟写作训练题,将学、讲、练结合起来,突出实用性、科学性,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一本好讲好用的教材。

七、读后感
应用写作学习应用写作学习心得
应用写作原本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概念,上了大学后,我在学校团委工作的这段时间,部长时不时让我起草个文件,写个发言稿或者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开会的时候有时也让作个记录。

这也算是和应用写作开始有了接触,不过虽然我是学文科
的,但我仍然对对应用写作的要求不甚了了。

我当时的做法是模仿,我每次写这些东西时,总是借来相关的已有的材料,比如:起草文件,我就找来原来已有的类似的文件,照猫画虎,“描摹”而成。

至于其他的总结和会议记录等等,也没什么要求,那就按自己的理解任意发挥。

本学期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应用文的写作在工作中往往接触得最多,用处是很大的。

通过在课上老师生动的讲解和课下的自学以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有了一些收获。

一、应用写作时的“非我”心态一般文体的写作往往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表达自己,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想心绪,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明,即使新闻、纪实文学之类的文体,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视野,去所观、所思、所感,再进而付诸笔端。

应用文写作一般(除了个人总结、书信)是要站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集团的位置上,它所传达的是被代表的对象的发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众多
个体的。

所以在写作时不要总想着自己,而要多考虑文中所代表的单位的立场,因为表达的是“非我”,而非“自我”。

八、阅读收获
学写应用文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作文技能之一,因为学会这种实用性的作文能力,将来便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

操作指导为了写好应用文,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明确应用文的目的、特点等等。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实用,也就是针对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直到帮助解决问题。

公务性的应用文是进行领导、指导的工具。

所有应用文,或是为了宣传一种先进思想、行为,或是为了批评落后现象;或是起到互相联络,增进互相了解的作用;或是进行信息交流,掌握动向,研究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