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
《辐射防护概论》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核辐射的影响及放射源的管理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 姓名: ************* 学号: ************* 指导老师: *************
2014年05月11日
浅谈核辐射的影响及放射源的管理
摘要
核能,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实现了可控的链式核裂变反应。

1954年人类首次实现了核能的和平利用,核电开始进入人类的生活。

核能还可以用作卫星或船舰的动力,并且使卫星和核舰艇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

不过,核能是一把双刃剑,能为人类的发展造福,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广岛、长崎的核武器运用使日本民不聊生,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事故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014年5月7日,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

据央视报道,截至5月10日下午6:05,放射源被找回并安全放入铅罐。

这枚铱-192丢失后有人曾捡了起来看,而是扔在了一边。

应急人员最后在距离发生事故位置1公里之外的草丛里发现了放射源,其被包裹在一个塑料袋里。

本论文中,笔者将从放射源分类及不同类别的危害以及国内放射源管理办法等对放射源做一个较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辐射放射性核应急放射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fluenece of nuclear radi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sources
Abstract
Nuclear energy,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w energy resources,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our life,with the progress human beings have made,we achieve the goal to control chain reaction。

People start to use nuclear energy peacefully in 1945,nuclear power started to serve people since then. It can provide more power to 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fleets than general energy.Yet,it does harm to people as well,such as the event that two N-bombs used i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On May, 7th, 2014, While Hongdi company checking the problems of Sinopec in Nanjing, One of the resources Yi-192 was lost. As is reported from CCTV, they found it at 6:05
on May, the 5th,and put it correctly. It used to be picked up, then thrown away. It’s about 1 mile from the lost
place to the found place. And it is wrap up with a plastic bag.
In this article, I’ll make an analysis from the way to classify them and the different harm of different kinds of radiations.
Key word: radiation radioactivity nuclear emergency radioactive source
目录
一、简述------------------------------------------------5
1、辐射的来源--------------------------------------5
2、射线的分类以及与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屏蔽措施------5
二、放射源分类-------------------------------------------6
三、辐射与环境-------------------------------------------6
1、综述-------------------------------------------6
2、辐射对生物影响---------------------------------7
3、辐射对人体影响---------------------------------7
四、放射源管理办法--------------------------------------9
五、核事故应急与处理------------------------------------11
1、关于防止核事故发生-----------------------------11
2、关于核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11
六、总结-------------------------------------------------12
一、简述
1、辐射的来源
辐射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

人体存在温度,发出热辐射,太阳经过激烈的核反应将射线射到地球,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我们就生活在辐射之中。

地球上的辐射分为天然辐射以及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宇生核素以及原生核素,还有部分人类生活影响所带来的天然辐射。

主要来源中宇宙射线占大部分,由于大气层有阻挡宇宙射线的作用,离地面越高,宇宙射线的强度就越强。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份是高能量的质子,其次是氦原子核及少量原子序数3或以上的重粒子和离子。

我们身边的人工辐射以用于医疗诊断的X射线所占比例最多,核电厂以及现代战争中的核爆炸。

人工辐射占辐射的比例很小,只有天然辐射的5.7%,因此公众不必过度紧张。

2、射线的分类以及与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屏蔽措施
因为不同放射源发出的不同射线的特点不同,因此屏蔽措施也不同,这里笔者着重介绍以下几种常见射线的放射源的保存方法。

对于发射α射线的放射源,由于其穿透能力很弱,主要作用形式为电离与激发,因此一般选用纸、铝箔等轻原子序数材料进行屏蔽。

对于β射线源,由于其主要作用方式中除了电离激发,还有轫
致辐射,因此应选用内层低原子序数材料与外层高原子序数材料进行屏蔽,有效避免因内层高原子序数材料而使更强的射线产生。

对于X、γ射线,其作用主要形式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以及电子对效应,因此一般选择建筑材料进行屏蔽。

而中子源其作用形式主要为散射和吸收,因此选用含H元素的低原子序数材料,使中子有效慢化并吸收。

二、放射源分类
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1)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2)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3)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

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4)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

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5)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三、辐射与环境
1、综述
地球环境中处处都充满了辐射,有的辐射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辐射对生物却有不好的影响,医疗消毒、辐射育种、食品灭菌等方面辐射均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是,辐射也会对我们造成损伤。

2、辐射对生物影响
辐射对不同生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由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两方面构成。

物理因素方面分为射线类型、受照几何条件以及受照方式。

不同射线对生物体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外照射中,由于穿透力的差别,γ射线影响大于β射线影响大于α射线影响,反之,内照射中,穿透力约弱的射线在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份额就越多,因此,影响力与外照射相反。

并且,单次急性照射和多次小剂量照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不同,读者不妨想想极限法,这个点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且不同受照几何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生物因素方面的影响分为不同生物体的影响不同,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以及不同受照器官几个方面。

对于不同生物体对辐射的敏感性,读者不妨用分类法想想,对于早期的地球上生物来说,早期地球的大气层并未较好形成,因此辐射较大,在早期地球上生活的生物对于辐射的敏感性比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的敏感性更弱一些。

而对于同一种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细胞分裂较旺盛的时期辐射对其影响比分裂较弱时期的影响更为大。

对于不同的器官,其对辐射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由权重因子衡量,权
重因子又有组织权重因子与辐射权重因子,不同射线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而同一射线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也不同。

3、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对人体影响服从对生物体影响的规律,辐射可用来诊断病变,也可损伤人体。

不同辐射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影响也不同,对于照射类型,内照射对人体的影响远大与外照射。

辐射对人体的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有无阈值,对于随机性效应其生物学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没有阈值,而确定性效应有一定的阈值,达到阈值后其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确定性效应的阈值
对X射线、γ射线,吸收剂量在0.25戈瑞以下时,人体一般不会有明显效应;但是,剂量再增加,就可能出现损伤。

当达到几个戈瑞时,就可能使部分人死亡。

接受同样数量的“吸收剂量”,受照射时间越短,损伤越大;反之,则轻。

吸收同样数量剂量,分几次照射,比一次照射损伤要轻。

α粒子穿透能力弱(一张纸就可以阻挡),不会引起外照射损伤。

β粒子穿透能力也较弱,外照射时只能引起皮肤损伤。

γ射线穿透能力强,人体局部受到它照射,吸收2~3戈瑞剂量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即使有人出现也很轻微。

但是,全身照射就可能会引起放射病。

不同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沉积在不同的器官,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镭和钚都是亲骨性核素,但镭大多沉积在骨的无机质中,而钚主要沉积在骨小梁中,会照射骨髓细胞而出现很强的辐射毒性。

内照射主要是α粒子和β粒子。

α粒子能量大,对人体细胞损伤较为严重。

四、放射源管理办法
长期以来,我国放射源数目一直不清,专家估计,我国现有放射源约3-5万个,但并没有真正全部管制起来,每年要发生几十起放射
性物质失控事件。

在丢失案件中,有些还十分严重。

如1992年山西忻州一个放射源失控,导致3人死亡,1人严重放射损伤。

我国放射源管理一直比较混乱,多年来放射源的底数不清。

由于管理体系的问题,使得时常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成为必然。

国家级监督管理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独立监管体系,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

环保部门只有出了事故才能介入,管理非常被动。

“辐射防护体系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沿袭了前苏联的辐射管理体制,就是将辐射防护交由卫生部门主管,但卫生部门具有既是放射审管部门,又是CT、X光、同位素和密封放射源最大用户的双重属性,因此,其管理工作不具备客观性。

国内的放射源管理较为混乱,应加强放射源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为确保我国核能和辐射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专家建议,国家应加紧辐射防护和核安全审管基础结构的调整,按照国务院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机构改革原则,遵循国际通用的实践与法则,不仅要明确有一个独立于放射源设计者、制造者、供应者、使用者和许可证持有者的国家统一审管机构,而且还应严格区分部门行政管理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尽快完成监督职责从各行业部门的转移工作。

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查清现有放射源总数,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查清失控放射源数目己及时处置或安全储存不再有利用价值的放射源;建立全国预防放射性物质和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物质非法交易检查探测系统,包括在主要海关和核设施进出口机构设
立探测系统,并对全国主要废旧钢铁、铅等集散地进行普查;加强有关从业人员的培训。

做好应急与处理。

五、核事故应急与处理
1、关于防止核事故发生
定期对核试验或者涉核装置进行检查,防止核事故发生,定期检查各相关单位的辐射源是否有遗失等情况并检查其防护措施做的是否得当,
储备一定的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以及知识的人才,在急需用人的时候才能既快又准地处理好核事故。

对辐射监测设备进行相关培训,使有源之地就有会监测的人员,避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尴尬局面。

2、关于核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
(1)做好从事核事故处理人员的防护措施,避免处理人员受高水平外照射以及吸入危害和表面污染,并且前期应对他们
进行专业训练。

(2)佩带合适的仪器,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不受辐射的影响而产生较大误差或无法测量
(3)在必要情况下可在辐射场地取样后带回研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等。

(4)严格执行核应急监测分队应急响应程序:通知和待命→集合和发布指令→设备保证、清点和检查地图的获取(或分
发)→照射控制。

六、总结
本课程论文主要讲了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核事故的防治和应急处理,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写出了本论文,若有不足,还请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核应急监测分队手册夏益华等编著原子能出版社
2、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96号出版物----在放射攻击事件中人员辐射照射的防护潘自强等译校原子能出版社
3、电离辐射计量学基础李士俊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4、辐射防护概论成都理工大学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