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系数

合集下载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财务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的健康程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是:财务杠杆系数=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财务杠杆系数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的健康程度,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财务结构的优劣,从而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说明企业负债越多,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低,说明企业负债越少,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是:财务杠杆系数=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企业的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就可以得出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财务结构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财务结构的优劣,从而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是:财务杠杆系数=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企业的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就可以得出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推导中字母含义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推导中字母含义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过程:由EPS=(EBIT-I)(1-T)/N,△EPS=△EBIT(1-T)/N,得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财务杠杆系数的意义:
DFL表示当EBIT变动1倍时EPS变动的倍数。

用来衡量筹资风险,DFL的值越大,筹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在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EBIT值越大,DFL的值就越小。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增加的财务杠杆利益抵销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会计实务: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

会计实务: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都是比较常用的系数,那么它们三个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一探究竟吧: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是: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联合杠杆系数就是指总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DTL)是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乘积,即DTL=DOL×DFL一、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变动规律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其中,由于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即为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经营杠杆系数(DOL)=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EBIT二、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计算公式:DFL=(△EPS/EPS)/(△EBIT/EBIT)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公式二: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由 EPS=(EBIT-I)(1-T)/N△EPS=△EBIT(1-T)/N得 DFL=EBIT/(EBIT-I)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杠杆系数的名词解释

杠杆系数的名词解释

杠杆系数的名词解释杠杆系数,也被称作财务杠杆比率或资本结构杠杆比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资本结构的指标。

它通过比较公司的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来反映公司运作和融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财务领域中,杠杆系数是一项重要的概念。

它能够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信息,从而帮助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1. 定义和计算杠杆系数是用来衡量公司债务水平的指标,一般通过计算债务与资产、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来得出。

常见的杠杆系数包括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

负债比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所有者权益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总所有者权益这些杠杆系数的计算结果将显示公司的债务比例。

如果杠杆系数较高,意味着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债务来进行投资和运营;而较低的杠杆系数则表明公司更倾向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

2. 杠杆系数的含义杠杆系数的高低反映了公司的债务风险和财务稳定性。

较高的杠杆系数可能会增加公司的偿债压力,因为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

同时,高杠杆系数也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必须足够稳定,以便能够维持债务支付。

然而,高杠杆系数并不总是不利的。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借入更多的债务以投资于新项目或业务扩张,这样一来,公司可以利用债务来获取更大的回报。

这被称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利润率和股东回报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险。

相反,较低的杠杆系数意味着公司更为保守,倾向于运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和投资。

这样做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和压力,但也可能限制公司的成长和发展。

3. 应用范围杠杆系数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企业和公司,还适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状况。

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公司的杠杆系数可以帮助他们评估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潜在风险,从而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了解和控制公司的杠杆系数将有助于他们制定资本结构政策、债务管理策略和融资决策。

杠杆系数公式

杠杆系数公式

杠杆系数公式摘要:一、引言二、杠杆系数的定义三、杠杆系数公式1.经营杠杆系数2.财务杠杆系数3.总杠杆系数四、杠杆系数的应用与意义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杠杆系数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用于衡量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程度以及债务融资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及其应用与意义。

二、杠杆系数的定义杠杆系数是指企业使用债务融资后,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对净利润变动的影响程度。

简单来说,杠杆系数反映了企业使用债务融资放大了收益或亏损的效果。

三、杠杆系数公式1.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衡量的是企业经营活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其公式为:DOL = EBIT / (EBIT - I)其中,EBIT 表示息税前利润,I 表示利息支出。

2.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的是企业融资结构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其公式为:DFL = EBIT / (EBIT - I - D / 2)其中,EBIT、I 和D 分别表示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和债务本金。

3.总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DTL)是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它衡量的是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其公式为:DTL = DOL * DFL四、杠杆系数的应用与意义1.应用(1)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通过计算杠杆系数,可以了解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程度,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2)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企业可以根据杠杆系数调整融资结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控制。

2.意义(1)帮助投资者判断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杠杆系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为企业提供管理依据:企业可以通过杠杆系数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五、总结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程度及其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指标。

三种杠杆的简化公式

三种杠杆的简化公式

三种杠杆的简化公式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其计算公式为: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表

财务杠杆系数表

财务杠杆系数表
财务杠杆系数表是一种用于显示企业财务杠杆程度的和经营风险水平的表格。

通常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表的编制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负债与权益的比率、负债与资产的比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和经营风险水平。

财务杠杆系数表的编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
2、计算负债与权益的比率、负债与资产的比率等财务杠杆系数指标;
3、根据计算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形成财务杠杆系数表。

在编制财务杠杆系数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财务报表的数据应该准确、完整;
2、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指标的方法应该统一,避免混淆;
3、对于不同年份的财务数据,应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财务杠杆程度和经营风险水平的变化趋势。

总之,财务杠杆系数表的编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决策提供参考。

名词解释 财务杠杆系数

名词解释 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1. 定义财务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企业利用债务资金进行投资的程度和效果。

财务杠杆系数通过比较企业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

2. 计算方法2.1 财务杠杆系数(FL)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以下公式:FL = (EBIT / EBT) * (EBT / EAT)其中, - EBIT表示企业税前息税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 EBT表示企业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Taxes); - EAT表示企业税后净利润(Earnings After Taxes)。

2.2 杠杆倍数(Leverage Ratio)另一种常见的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方法是使用杠杆倍数。

通常,通过以下公式计算:Leverage Ratio = Total Assets / Shareholders’ Equity其中, - Total Assets表示企业总资产; - Shareholders’ Equity表示股东权益。

3. 解读与分析3.1 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的值越高,意味着企业利用债务进行投资的程度越高。

当企业面临利息支付和偿还债务的压力时,财务杠杆系数会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

如果财务杠杆系数较低,说明企业的固定成本相对较少,变动成本占比较高。

这意味着即使发生经济波动或者利润下降,企业仍然能够通过减少变动成本来应对风险。

相反,如果财务杠杆系数较高,说明企业的固定成本占比较高,变动成本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当经济不景气或者利润下降时,企业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固定成本无法减少。

3.2 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系数还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当财务杠杆系数较高时,即使利润增长率相对较低,通过借款进行投资也可以实现更高的股东回报率。

然而,在经济不景气或者利润下降时,由于债务压力增加,财务杠杆系数较高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盈利下降风险。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会计实务经验之谈】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都是比较常用的系数,那么它们三个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一探究竟吧: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是: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联合杠杆系数就是指总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DTL)是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乘积,即DTL=DOL×DFL一、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变动规律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其中,由于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即为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经营杠杆系数(DOL)=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EBIT二、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计算公式:DFL=(△EPS/EPS)/(△EBIT/EBIT)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公式二: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由 EPS=(EBIT-I)(1-T)/N△EPS=△EBIT(1-T)/N得 DFL=EBIT/(EBIT-I)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例题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例题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例题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为DFL=EBIT/(EBIT-I)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BIT
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I为利息。

例题:某公司没有发行优先股,当前的利息保障倍数为5,则财务杠杆系数为多少
解答利息保障倍数=EBIT/I=5,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分子分母同时除以EBIT,则有:财务杠杆系数=1/(1-I/EBIT)=1/(1-1/5)=1.25
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

财务杠杆效应:在某一固定的债务与权益融资结构下由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引起每股收益产生更大变动程度的现象。

经营杠杆系数
营业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的比值。

1、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公式:营业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Q/Q)。

△EBIT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产销量变动值。

2、经营杠杆效应: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一定程度的变动引起息税前利润产生更大程度变动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dol公式(二)

财务杠杆系数dol公式(二)

财务杠杆系数dol公式(二)财务杠杆系数(DOL)公式1. 财务杠杆系数(DOL)的定义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简称DOL)是一种衡量公司利用经营活动带来盈利能力的指标。

它用于测量营业利润的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2. DOL公式DOL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DOL = P / (P - V)其中,P代表产品的价格,V代表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可变成本。

3. 解释DOL公式DOL的公式可以表达为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

它告诉我们,如果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比营业收入的变动要大,那么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就会高。

4. 举例说明DOL公式的应用假设一家制造公司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售价为50元,可变成本为30元。

公司的固定成本为100,000元。

根据DOL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财务杠杆系数:DOL = 50 / (50 - 30) =这意味着该公司的营业利润对营业收入的变动非常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小幅度的销售收入变动可能会对营业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

假设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00,000元,在此基础上,如果营业收入增加10%(20,000元),那么根据DOL公式,我们可以预测公司的营业利润将增加25%( * 200,000 * = 50,000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营业收入下降10%,营业利润也会按照相同比例减少。

5. 总结财务杠杆系数(DOL)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帮助我们了解产品价格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通过DOL公式的应用,我们可以预测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同营业收入变动情况下的变化,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经营决策。

优先股的财务杠杆公式

优先股的财务杠杆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 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用符号表示为:
一、基础公式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二、简化公式
上述公式可进一步变更:
由于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三、含优先股股利公式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DFL=EBIT/[EBIT-I-D/(1-T)]
式中:D为优先股股利。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一、引言1.经济学中的财务杠杆在经济学中,财务杠杆指的是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增加投资回报率的一种财务手段。

在企业经营中,财务杠杆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财务杠杆的定义和原理2.财务杠杆的概念和含义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运营中使用债务融资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它可以使企业在投资、融资和盈利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

3.财务杠杆的原理财务杠杆的原理是指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可以通过债务的杠杆效应来提高资本收益率,从而实现财务杠杆效应。

三、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4.静态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静态财务杠杆系数是表示企业利用债务融资形成的杠杆效应程度,计算方法为:静态财务杠杆系数 = 固定成本 / 总成本5.动态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动态财务杠杆系数是表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债务融资所产生的杠杆效应程度,计算方法为:动态财务杠杆系数 = (EBIT - 利息费用)/ EBIT - (EBIT - 利息费用 - 息前税后净利润)/ (EBIT - 利息费用)四、财务杠杆的风险与控制6.财务杠杆的风险财务杠杆的风险是指企业在使用债务融资后,可能会产生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需要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7.财务杠杆的控制为了降低财务杠杆带来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控制,如合理制定债务融资计划、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周转率等。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8.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财务杠杆是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风险,避免因杠杆效应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六、总结回顾9.总结回顾通过对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在运营中利用债务融资所产生的杠杆效应,以及相关风险和控制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财务杠杆的概念和方法。

财务杠杆系数(1)

财务杠杆系数(1)
VL VU TB
利息减税 负债成本 所得税税率负债总额 Kb T B
利息减税现值 T Kb B TB Kb
31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
项目
股权资本(S) 股权资本成本(KS) 负债资本(B) 负债资本成本(Kb) 息税前利润(EBIT) 减:利息费用(I) 税前利润(EBT) 减:所得税(T) 税后利润或股东收入(DIV) 证券持有者收入(DIV+I)
20
资本结构的基本概论
21
无公司所得税时资本结构决策
基本假设:
公司只有两项长期资本 公司资产总额不变 公司预期的息税前利润(EBIT)为一常数 公司增长率为零 没有公司和个人所得税、没有财务危机成本
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
资本结构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资本结构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资本结构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I
I Kb
1500 500 500 $10000 20% 10%
28
资本结构变化资本成本的影响
无负债公司股本成本KSU或公司资本成本KW
K SU
KW
EBIT SU
负债公司的资本成本
KW
Kb
(
B
B
S
)
K
SL
(
B
S
S
)
29
资本结构变化对资本成本的影响
K SL KW (KW Kb )(B / S )
C
1000 200 800 200
64 136
41 95 4 23.75 1.47
16
不同筹资方案财务杠杆系数
EBIT EPSA
EPSB
EPSC
200
7
11.2
23.75

会计实务: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

会计实务: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都是比较常用的系数,那么它们三个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一探究竟吧:
 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的关系是: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联合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联合杠杆系数就是指总杠杆系数。

 总杠杆系数(DTL)是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乘积,即
DTL=DOL×DFL
 一、经营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变动规律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计算公式:。

三大杠杆系数公式

三大杠杆系数公式

三大杠杆系数公式1 简介在经济学中,杠杆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用于衡量借款负担与资产价值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三种主要的杠杆系数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和优缺点。

2 杠杆系数公式之一: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指的是企业债务总额与企业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借款负担和偿还能力。

公式如下:负债比率=企业债务总额/企业总资产优点:负债比率是非常简单和易于计算的,同时也是评估企业资金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

缺点:该公式的缺点是它无法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资本结构。

可以相同负债比率的企业,某些企业能够更容易地偿还负债。

3 杠杆系数公式之二:利息覆盖率利息覆盖率指的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开支之间的比率。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评估企业借款负担和偿还能力。

公式如下:利息覆盖率=息税前利润/利息开支优点:利息覆盖率考虑到了企业的利润能力,因此更能够反映出企业偿还负债的能力。

缺点:利息覆盖率只考虑了短期的利润能力,而没有考虑到长期的经营前景。

因此,它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企业。

4 杠杆系数公式之三:债务/净资产比率债务/净资产比率指的是企业债务总额与企业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风险。

公式如下:债务/净资产比率=企业债务总额/企业净资产优点:债务/净资产比率考虑到企业的净资产,因此更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风险。

缺点:该公式并不考虑到企业的收益能力,因此它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5 总结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杠杆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杠杆系数公式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借款负担。

负债比率、利息覆盖率和债务/净资产比率是三种主要的杠杆系数公式。

虽然这些公式都有其优缺点,但它们可以一起使用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财务战略。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利用债务资本的比例来增加投资回报率的行为。

财务杠杆可以分为负债杠杆和权益杠杆两种类型,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负债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借款增加资产规模,从而增加资本利润率;权益杠杆是指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增加资产规模,从而提高资本利润率。

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借款或股权融资,以期望增加投资回报率,从而达到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有多种,一般包括财务杠杆倍数、财务杠杆比率和杠杆系数等指标。

以下将从测算方法、重要性和风险等方面来探讨财务杠杆的基本原理和测算方法。

一、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方法财务杠杆系数主要包括杠杆倍数、财务杠杆比率和杠杆系数等指标。

财务杠杆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它反映了企业实施财务杠杆后所起到的效果。

财务杠杆倍数=总资产/净资产,表示企业的资产规模与所有者权益之比。

财务杠杆比率=总资产/净资产,它是一个衡量杠杆程度的指标。

在测算财务杠杆系数时,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出上述指标并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以及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从而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二、财务杠杆的重要性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本利润率,加速资本的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财务杠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然而,财务杠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企业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可能会增加偿债压力,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也会放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增加了经营风险。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财务杠杆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本利润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企业在实施财务杠杆时需要谨慎,避免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
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1]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正效应,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负效应,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主权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上升,则主权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主权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下表: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下表: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项目
负债比率
0%
50%
80%
息税前利润
90
90
90
利息费用

50
80
税前利润
90
40
10所Βιβλιοθήκη 税22.5102.5
税后净利
67.5
30
7.5
权益资本利润率
6.75%
6%
3.75%
财务杠杆系数
1
2.25
9
对比上两表可以发现,在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正效应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正效应。
在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债务利率等因素不确定时,除讨论息税前利润变动对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外,还应配合其他因素及各种因素组合对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为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提供全面而准确的理论依据。
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财务杠杆系数则表现为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定义式。指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确定DFL,即利用税后利润变动率(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对比关系确定DFL:
由此可以认为,推导式计算方法应用比较简单,但计算出的财务杠杆系数不仅误差大,而且从实用角度看也不理想。所以笔者认为,DFL的定义式计算方法更具有实用价值和普遍意义:一是定义式计算公式符合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且公式中分子、分母数据容易取得,即可从企业损益表易取得,即可从企业损益表中直接获得息税前利润及其变动额、税后利润及其变动额。二是定义式计算公式不涉及债权资本利息,避免了利息费用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突破了定义式计算方法的局限性,从而能真正揭示财务杠杆系数的实质。三是定义式计算公式可以快捷地预测出企业计划期的税后利润额或普通股每股收益,从而可以反映出企业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计划期税后利润额=基期税后利润额×(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或“计划期每股收益=基期每股收益×(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

式中,DFL表示财务杠杆系数;EBIT为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AT为税后利润;△EAT为税后利润变动额;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
第二,推导式。指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式经过推导确定DFL,即利用息税前利润与息后利润的对比关系确定DFL: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债务利息。
目前,国内外财务管理论著中普遍推崇推导式计算方法。但笔者认为,应用这种方法计算财务杠杆系数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推导式计算方法不能反映利润的变动情况。计算公式中的EBIT为基期EBIT,而实际上EBIT是一个变数。其次,推导式计算方法有悖于财务杠杆系数的定义。最后,公式分母中的I仅指债权资本的利息,而当公司发行优先股时还需要考虑优先股股息,在计算财务杠杆系数时,包含优先股股息和不包含优股股息在内的利息费用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很大,这使推导式计算公式的应用受到制约。
财务杠杆系数
———————————————————————————————— 作者:
———————————————————————————————— 日期:
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
[编辑]
什么是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旅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
式中:PD为优先股股利。
[编辑]
财务杠杆系数的意义
DFL表示当EBIT变动1倍时EPS变动的倍数.用来衡量筹资风险,DFL的值越大,筹资风险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在资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EBIT值越大,DFL的值就越小.
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大。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适度负债, 使增加的财务杠杆利益抵销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之,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如果筹集资金后资金的利润率大于利息率,则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正杠杆的效应;反之,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负杠杆的效应。
[编辑]
财务杠杆系数计算方法选择[2]
[编辑]
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 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 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得: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在有优先股的条件下,由于优先股股利通常也是固定的,但应以税后利润支付,所以此时公式应改写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