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四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四首导学案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思乡送别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等。1.边塞诗以擅写边塞战争、塞上风光、仕途坎坷内容而得名。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高岑诗派。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等名列此派。边塞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心肠,极悲凉慷慨,又有缠绵婉转之情,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1)题材广泛: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前者为主要题材。(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3)基调昂扬:气势奔放,富有崇高感。

因此,诗人的创作主旨或者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或者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包括他们的乡愁、离恨),或者赞颂正义战争,或者控诉战争的残酷。

边塞诗三大主题(塞外风光卫国豪情征战之苦)

3.边塞诗的阅读:(1)弄清边塞诗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2)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如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的崇敬之情。(3)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一、课题:《凉州词》“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理解诗的内容

1、(1)这座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2)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片"在这可以换成什么词?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4)孤城周围除了高山,还有什么?2、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滚滚黄河,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堡的“孤”!仅仅是城孤孤单单吗?(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1、感悟“杨柳”的双关。

(1)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

(2)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折杨柳》曲子。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3)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曲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3、感悟“春风” 的深意。

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戍边将士们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他们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很多将士魂归关外。

4、拓展:有关描写战争的诗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从军行》

教学目标: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3、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解题《从军行》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大部分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体会情感。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基调豪壮孤城遥望玉门关。——用悲壮语调读黄沙百战穿金甲,——用坚定语调读不破楼兰终不还。——用豪壮语气读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3、“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含义是什么?

4、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5、战士的誓言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精华鉴赏: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3、诗中第三句诗突出的是什么?

3、诗歌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使至塞上》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简介背景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三、课文赏析

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2.学生默读,理思路

讨论: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10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

前四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第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