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05-31T15:20:41.2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5期作者:马斯婉李旺兼

[导读] 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马斯婉李旺兼(番禺中心医院西药房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给予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72.50%VS42.50%),P<0.05。结论给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故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特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故当患者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时,病情程度已发展至晚期[1]。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并减轻患者痛苦,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采用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甲磺酸阿帕替尼为新型的VEGFR-2抑制剂,具有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故可有效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基于此,本次研究则主要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36±3.50)岁;腺癌为18例,鳞癌为2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30±3.17)岁;腺癌为19例,鳞癌为21例。均选取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者;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预计生存时间<2个月者。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紫杉醇(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547)单药化疗,175mg/m2/次,静脉输注3小时,且每3w重复一次治疗。

观察组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3)治疗,850mg/次,1次/d。餐后半小时以温开水送服。同时,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有无过敏反应等进行观察与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总缓解情况:肿瘤减少>50%,且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恢复显著为完全缓解;肿瘤减少30%~50%,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部分缓解;肿瘤减少<30%或增加≤15%为稳定;无任何临床变化或加重为进展。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并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3]。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总缓解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肿瘤标志物水平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肺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而大多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通常情况下,临床常采用放疗、化疗或介入治疗等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展开治疗,继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恶化,继而延长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医学对生物分析的不断探讨与分析,生物免疫疗法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临床上使用的靶向药物,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但临床疗效并不显著。为此,应寻求另一种高效的靶向治疗药物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VEGF对蛋白酶表达、血管皮内细胞增生、抗内皮细胞凋亡和重组等具有诱导性作用,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VEGF均呈现高表达的状态存在[4]。而VEGF可与VEGFR-2有效结合,并生成生物调控机制,可通过增强血管通透性的方式对内皮细胞增殖进行有效诱导,继而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作用机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主要由小分子抗血管生成,可有效阻断VEGFR-2,并降低蛋白激酶及丝裂原活化,抑制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VEGF受体酶,继而起到抵抗肿瘤的作用。故本次研究则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患者VEGF及MMP-9水平分别为282.40±32.40ng/mL、1006.20±82.17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可有效抑制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2.50%,与对照组42.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进一步说明,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故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5]。

综上所述,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更较为确切的临床疗效,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京,徐秋生.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01):9-10.

[2]陈二洪,陈志成,陈敏玲,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91-93.

[3]陈剑波.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2):113-115.

[4]石明伟,王升晔,徐振武,等.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09):1880-1886.

[5]曹恒,王静,纪媛媛,等.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07):468-4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