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将个体作为一个系统并放到群体系统研究
4
掌握规律,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能力
(二)组织行为学在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好 自己
管理好他 人或团队
管理好组 织系统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范围 3、研究目的
人的心理和 行为规律性
一定组织中人的 心理与行为规律
提高预测、引导、 控制人的行为的 能力,以实现组
—弗雷德里克·W ·泰勒
(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法约尔的计划组织理论
“管理的过程是 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 的过程.”
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 法国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生日 1841/29/7
—亨利·法约尔
(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势
君主的势位
自然之势君主已 人设之势系统、
有的权势
完善的法制
法
君立法、吏执法、 民守法
群臣 百姓
术
君主的统治谋略和控制、 监督的手段方法
(四)法家思想
墨以“
《 管
、德以 法治天 诸人地
子
家”为
》
管。心
的 中 心 思
理整, 思合以 想了法 的道治 精、国
想
华儒,
、
管仲
(四)法家思想
管子的心术理论
天道 上察于天
ORGANIZATION BEHAVIOR
第一讲 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概论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中的组织行为学 中国古代思想蕴含的组织行为学
段万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段万春春
学习目标
•理解组织行为学概念及内涵,了解其发展历程 •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熟知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念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蕴含的组织行为学
亚当·斯密—公平理论、分工理论
02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计划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二、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一)早期的经验管理阶段(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亚当·斯密 查尔斯·巴贝奇 罗伯特·欧文
1.劳动分工理 论 2.“经济人” 观点
1.强调人的作 用和劳动分工 2.工资加利润 分享制度
Behavior
Organization(组织)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领导激励
心
个 体
理 与 行
Biblioteka Baidu
知觉、价值观与态度 个性、工作压力与挫折 学习与强化、人际关系
需要和动机
为
互动
个体绩 效与效
率
影响
组
织 行 为 学
人性 假设领 导激励
心 群体规范与压力
群 体
理 与 行 为
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群际关系 群体决策
(四)法家思想
用 法 家 思 想 进
创行 新
韩非子
“势”“术” 法令的实施与
法 律 和 法 令 为 最
相高
配准
合绳
(四)法家思想
➢ “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 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 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 “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 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 因循守旧。
生产运作 项目团队 战略物流
组织行为学
注重理论基础与原理验证 强调组织决策与胜任能力 个体、群体、领导、组织
战略管理 并购联盟 创业管理
市场营销 消费行为 销售队伍
国际商务 跨文化管理 知识转移
电子商务 虚拟组织 客户关系管理
财务管理 行为金融 会审团队
(六)如何学好组织行为学
01
02
应理解的学习框架
波特的五力模型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新进入者的威胁
市场地位 竞争优势
替代品的威胁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三 中国古代思想蕴含的组织行为学
三、古代管理思想简介
任何管理思想都不是先验的,而是有着一定历史传统的维 系,我们祖先的管理思想综合体现了“顺道、重人、求和、 法制、守信、预测”对提高现代人的决策者管理水平有着重 大的意义。
(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
行为科学学派 运筹学(数理技术)—管理科学学派
四
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科学阶段) 系统管理学派
现代组织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今)
(三)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 行为科学学派 2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
三、古代管理思想简介
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兵家思想 墨家思想
2 中国古代管理思 想中的人性观
孟子“性善说” 荀子“性恶说” 朱熹“人性二元论” 王守仁“心学”
用 儒 家 思 想 进 行
协 调
(一)儒家思想
““““ 尊颜修以 五无己人 美父安为 ,之人本 屏御”” 四” 恶 榜儒 ”重样家
➢ “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 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 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 ,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 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四)法家思想
术势互补,加强君主的威严与统治的力度 法术互补, 强化势位
在的管 儒管力理 家理量思 的协是想 领调无的 导功穷核 观能的心
— —
— —
(一)儒家思想
➢ 儒家的理论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人的管 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 “天地之性人 为贵”。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
➢ 首先是管什么?儒家的回答是“治人”;其次是谁来 管?儒家的回答是“劳心者治人”;最后是怎样来管 ?儒家的回答是“和为贵”。
一 组织行为学概论
(一)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类组 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 、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增强组织的适应性, 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1
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统一体
2
研究各种工作组织中的人心理与行为规律
(三)墨家思想
用 墨 家 思 想 进 行
管 理
— —
““ 尚尚 重贤上同 视”下” 人一 才致 的的 人集 才体 管主 理义 原原 则则
(三)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尚同”,“同”意味着无差异管理,如果“尚统 ”取代“尚同”,对今天的管理学就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统”意味 着有差异管理。 ➢ 管理思想一:组织愿景——天下同义 天下同义就是天下同利,就是利益相关者都满意,描绘出了一个组织 的终极状态。 ➢ 管理思想二:管理模式——等级管理、集权统一 墨家思想打造了一个理想的立体等级管理结构,通过“尚贤”打破任 人唯亲的用人制度。 ➢ 管理思想三:管理体系——责权利统一 ➢ 管理思想四:管理基础——天志 墨家把“天志”作为最高标准,也许墨家思想还认为力量不够,又提 出“明鬼”,鬼神不但存在而且可以对人间善恶进行赏罚,加强了虚 拟世界的力量。 ➢ 管理思想五:管理方式——天地人三维 ➢ 管理思想六:行为准则——兼相爱、交相利
运筹学(数理技术) —管理科学学派
数学模型与程序
C
(四)现代组织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1.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科学阶段)
社会系统学派
巴纳德
系统管理学派
卡斯特 罗森茨韦克
① 组织的定义 ② 权力接受理论 ③ 诱因和贡献平衡论 ④ 非正式组织的职能 ⑤ 协作系统三要素
① 组织是一个人造开放系统 ② 组织本身是有机系统
(四)现代组织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权变理论 02
企业再造理论 04
组织关系管理论 06
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
03
组织理论的发展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05
的组织理论
积极组织行为学 07
波特的五力模型
迈克·波特(Michael E.Porter)为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他出生于1947 年,196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航空机械工程学士,1971年获哈佛商学院工商 管理硕士,1973年获哈佛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1.人事管理制 度 2.现代人事管 理之父
(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人工作的每 一个要素开发出一 种科学方法,用以 代替老的经验方 法。”
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之父。 生日: 1856/20/3
可控性 3.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4. 所得结果的再现性 5. 对未来的预见性
1. 观察和实验 2. 系统分析 3. 预测 4. 检验
方法分类
1. 观察法 2. 访谈法 3. 自陈法 4. 测验法 5. 个案法 6. 实验法 7. 定量法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
人事心理学 (人与事的关系)
权
以法治国
刚
法
心:君主之位
下察于地 地道
礼
以德治人
企业活动
管理原则
1.技术活动
法 约 尔
2.商业活动 3.财务活动 4.安全活动 5.会计活动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的
6.管理活动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报酬
管
8.集中
理
9.等级制度 10.秩序
思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想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群体绩 效与效
率
影响
领导激励
互动
心
组 织
理 与 行
为
组织文化 组织设计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绩 效与效
率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B A
D C
A 个体行为 B 群体行为 C 领导行为 D 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个体
领导
群体
组织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特征
系统过程
1.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2. 观察和实验条件的
(二)道家思想
用 道 家 思 想 进 行
决 策
直以遵 面简循 矛驭规 盾繁律 ,,, 促以顺 进静应 转制自 化动然
(二)道家思想
• 1.无为而治是其管理思想原则
老子所谓无为,并不是说不为,而是顺其自然,依据事物自身的必然规 律运行和发展,“动合无形”,而不凭加任何外加的力量。老子认为 ,所有的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都是“有为”,必须最大限度地削弱, 为了使社会上一切人都遵循无为原则,统治者首先必须带头过一种质 朴的生活,减少政事活动,同时还要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
组织心理学 (人与人的关系)
消费心理学 (生产者与消费者
的关系)
工程心理学 (人与机器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
管 人事 理 管理学 学 组织
管理学
主要影响
组织行为学
主要影响
生物学 自
生理学
然 科
工程学 学
行为科学
心人社 理类会 学学学
社会科学
政经伦 治济理 学学学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
人力资源 原理应用 理论支撑
(一)新加坡:儒家思想现代化
李光耀 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总理
“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 须有机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 ;儒家的伦理观念、马来人的 传统、印度人的精神气质,必 须同西方追根问题的科学调查 方法和客观寻求真理的推理方 法结合在一起。”
—李光耀
(一)新加坡:儒家思想现代化
鱼尾狮哲学:新加坡的管理之道
1. 个体行为 2. 群体行为 3. 组织行为 4. 社会环境作用
应关注的学习环节
1. 梳理接触理论关联,搭建组织 行为学思维框架
2. 培养问题导向解析框架,行为 多维度综合分析能力
3. 关注时事热点难点,提升理论 拓展与实践思考素养
二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
01
一、早期的管理 ——经验管理
• 2.提出以弱胜强的管理策略
《老子》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以弱胜强就是重要的内容。老子对对立 关系互相转化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反映在治国、治军上的表现,老子认为一是“以正治国 ”,二是后动制敌。
• 3.提倡清净安定的管理环境
“为无为”就是要创造一个“无为而治”的安宁环境。清净则自治,轻 燥则失本,“我好静而民自正”,“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 失本,躁则失君”。
织目标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Psychology 心理学
Sociology 社会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
Anthropology 人类学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
Individual(个人)
Group(群体)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管理要素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二)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4.21—1920.6.14.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
三
管理科学阶段